一時進了堂屋,李靖行帶著笑容請太夫人坐了,又命人奉茶,禮儀上並無半點可挑剔處。
雖然李靖行心底不喜歡這些人,但無論如何,禮儀不可廢。
他如今也學聰明了,自然不肯在這上麵失禮,不然,不但於事無補,反而徒惹是非。
太夫人卻是心不在焉,哪有心思飲茶,皺著眉直接問道:“顧八呢?怎麽還不出來見我?”
文氏也開了口,愁容滿麵,聲音卻和善許多:“姑爺,我與老太太此來確有要事,勞煩你將郡主請出來,免得耽誤了。”
李靖行欠身,有禮卻疏離的道:“方才我已經解釋過,內人有孕在身,我不願她勞累,命她安生調養,不許出門半步。出嫁從夫,她自是要聽的。”
文太夫人皺眉,不悅的道:“你這是什麽意思?你讓她調養也就罷了,怎麽連門都不讓她出?誰家有這樣的規矩?哼,照我看,分明是她不肯出來見我,才故意推脫吧?”
李靖行搖頭道:“此事與內人無關,確實是我的主意,也是我們李家的規矩。怎麽,太夫人不認同這規矩嗎?誰家女兒出嫁後,不是以夫家利益為重,不是以夫君為天?難道在太夫人心目中,顧府的女兒出嫁後,得以娘家為重,將夫君棄在一旁?嘖嘖,太夫人這想法也就奇特了,來日我必定要找人討論一番。”
太夫人板著一張臉,心中狂怒,卻不得不壓抑住,冷聲道:“你說什麽呢?我什麽時候說要她以娘家為重了?我隻是想見她一麵罷了。”
她心底的確想千柔以顧家為重,卻不敢露出來。
因這想法一點都不合適,甚至有幾分可笑。在家從父、出嫁從夫,這是大燕約定成俗的規矩。
素來女兒家出嫁,都隻能以夫君為念。至於娘家,不是不能顧念,卻必須擺在夫君後麵。
李靖行“哦”了一聲,笑著道:“原來太夫人沒有要內人以娘家為重之意,這便好,不然,顧府的聲譽,必定會受幾分影響呢。”
太夫人嘴巴抽了一抽,不願跟他扯下去,直接道:“行了,閑話就不多說了,我今兒個來,一則是想念她了,二則有事與她商議。你讓人將她請來,咱們好說事兒。”
李靖行卻不動,嗬嗬笑道:“太夫人想讓內人辦什麽事?不如直接跟我說了,我代為轉達,如此才妥當。”
太夫人見他油鹽不進,一直不肯去請千柔,心中又急又怒。
心思轉了一轉,她沒再說下去,隻朝文氏道:“文氏,你給李姑爺跪下,求他讓咱們見千柔一麵。”文氏正心急如焚,急得眼淚都掉出來了。
千柔是唯一的指望,卻是沒想到,李靖行執意攔在前頭。
幸好,太夫人想了個好主意。
為了千姝,她什麽都肯幹,下跪算什麽?
文氏不由得眼前一亮,立時就起身下跪,衝李靖行道:“姑爺,求你開恩。”
李靖行見太夫人來了這一招,愣了一下,忙也起身跪下,不敢受文氏的禮。
心中即便再不屑,文氏都是他的長輩,他不能什麽都不管不顧。
太夫人見他服了軟,心中終於有了幾分淡淡的喜意,暗自冷笑,就這樣的貨色,也敢跟自己鬥,簡直不自量力。
這樣想著,她也不再給李靖行好顏色了,直接冷聲道:“李公子,如今你是否能將千柔請出來了?”
李靖行唇角浮現出諷刺又無奈的角度,歎道:“算你狠。”抬頭看向一旁侍立的妙音,淡聲道:“去將少奶奶請來。”
妙音眼見得太夫人如此逼迫李靖行,心中自然也十分不滿,卻不敢多說什麽,隻諾諾去了。
太夫人眼見得形勢終於翻轉,心情舒暢了些,這才向文氏道:“起來吧。”
文氏點頭,這才站起身來,又含著淚向李靖行道:“我實在是走投無路了才這樣,姑爺不要介意才好。”
李靖行緩緩起身,看了她一眼,沒有答她的話。
事情做都做了,如今再來說致歉的話,有什麽用?
他心中滿是不滿和惱怒,又覺得跟太夫人一行人沒什麽好說的,便端起茶杯靜靜喝著,沒有再出聲。
太夫人也沒有再言語。
一屋子人心思各異,都沒再出聲,氣氛仿佛凝滯了一般。
過了好一會兒,聽得一陣腳步聲響,卻是千柔終於到了。
李靖行立刻起身,站起來走到她身邊。
太夫人憋了一肚子的火,見她終於出現,忍不住嘲弄道:“老身等半天了,郡主娘娘終於來了。”
千柔臉色淡淡的,聞言麵色也沒什麽變化,正要斂衣行禮,李靖行卻道:“且慢,你如今已經是郡主之身,按規矩,應該是你受禮才是。”
太夫人登時臉皮紫脹,難看得不得了。
但李靖行的話,卻並沒有說錯。
大燕朝,郡主封號是正一品。而她自己,不過是三品誥命罷了。
按照規矩,的確該千柔為尊。
僵持了須臾,她才緩過來,欠身道:“老身見過郡主。”
國禮在家禮之前,她又有事相求,不能不低頭。
隻是,雖然行了禮,她心裏卻不甘心,暗自將李靖行和千柔罵了個狗血淋頭。
太夫人都低了頭,顧府其他人豈有硬挺著的道理?
所有人都行了禮,一臉恭敬之色。
千柔伸手虛扶了太夫人一下,淡淡道:“不必多禮。”
她一向不在乎這些俗禮,但看著曾經將自己視若無物的太夫人低了頭,心裏的感覺,唔,還挺不錯的呢。
見完了禮,李靖行將千柔拉到身邊坐下,率先板著臉,開口道:“我們家向來是我做主,我已經說了,不讓你出門,顧府的人卻執意要見你,還說有事要你辦。我可將醜話說在前頭,你嫁了人,就該以我為尊。亂七八糟的事兒你可別摻和,不然,我可沒好臉色對你。”
千柔見他語氣竟有些許不善,不由得微微有些錯愕,其後卻是反應過來,夫君這樣說,是想讓自己躲清靜呢。
心中油然生出一抹暖意,麵上卻露出忐忑的神情,低頭道:“夫君放心,向來你說什麽就是什麽,我從沒違逆過。”
李靖行哼道:“這才像話。”
太夫人見人進來了,自己還沒開口,那正主兒就擺出一副小媳婦的乖巧怯弱模樣,心中不由得又來了氣。
還沒等她緩過神來,李靖行已經轉首看向她,淡淡道:“好了,顧氏已經來了,你有話就快說吧,沒必要耽誤大家的時間。”
太夫人臉色發沉,暗自罵,到底是誰在耽誤時間?
當然,這念頭她隻想了一遭,很快就拋下了。
無他,若真說出來,少不得又要鬥一次嘴,更耽誤時間。
千柔這一邊,自然不在乎浪費時間,她卻是經不起這些折騰的,千姝更等不起。
雖然千姝情況未明,但在太夫人看來,求情一事,宜早不宜遲。
她便咳了一聲,目光炯炯看著千柔,語氣悲涼的道:“千柔,你四姐出事了。”
她歎息,將昨兒個武王府掌事姑姑到顧府的事兒講了一遍,旋即舉袖拭淚:“王府那邊,什麽消息都打探不出來,側妃如今的境況,誰也說不準。嗚嗚,一想到側妃的處境,我心裏就難受得很。你未嫁時,在蘭香院住了一段時間,跟側妃感情是最好的。當初姊妹情深,如今她落了難,你絕不會袖手旁觀,對吧?”
她是詢問的語氣,實則心中很篤定,千柔一定會點頭,應承下來的。
文氏也忙泣道:“郡主,求你念在往日的情分,念在我並沒有薄待你的份上,救救你四姐。”
太夫人說話時,千柔一直木著臉,等文氏也開口了,目中不由自主流露出幾分歉疚來。
平心而論,文氏對她,的確不算差。
文氏這番話,雖不會讓她改變心意,但想起當初的日子,想起文氏的好,還是會有幾分愧疚不安。正皺著眉無言之際,李靖行微微一哂,在她之前開口道:“顧側妃出了事,你們該自己想法子,讓嶽父出麵找王爺才是,怎麽尋到我家來了?我娘子跟武王府不熟,如何幫得上忙?”
太夫人緊緊盯著千柔,察覺到千柔神色有些不安,心中狂喜,麵上卻不露出來,隻如實道:“武王性子素來有些冷,若讓千柔的父親出麵,武王未必會給麵子。倒是千柔自己出手,還能有幾分指望。我是這麽想的,千柔當初唱了曲子,令武將的地位大為提升。可以說,武王處境好轉,跟千柔密不可分。再者,武王的同胞姐姐玉欣公主,也十分喜歡千柔。側妃之事,隻要千柔肯出麵,麵求武王,再讓公主打打邊鼓,什麽事情成不了?”
李靖行忍不住嗬嗬一笑,聲音中帶著幾分嘲諷和堅決:“這想法挺美,你可以盡情想,但我內人不會受你擺布,讓你如願的。”
太夫人大驚,連流淚都忘記了,失聲道:“為什麽?”
李靖行將桌子一拍,冷笑道:“你也說王爺性子冷,自家人不敢出麵,跑來找一個出嫁女,算怎麽迴事?顧側妃落到這種下場,必定是釀下大錯,才令武王發怒。你想讓我娘子以恩脅迫武王,根本就沒想過這事兒之後,武王會怎麽看待我娘子。武王性子傲得很,如何肯受婦人擺布?即便他真網開一麵了,心底也不可能毫無芥蒂,今後必定會生出偏見來。哼,當然,這一點你一點兒都不在乎。你心裏隻有顧側妃,隻要能讓顧側妃恢複榮寵,旁人如何,隻怕你一點兒都不在意。”太夫人沒料到他不但難纏,口才還這般厲害,怔了一下才道:“這是什麽話?不過是給自己的好姊妹說幾句好話罷了,武王豈會想偏?我怎麽不在乎千柔了?我是長輩,卻親自來探望她,這份心意,誰比得了?再說了,這次她出手援助,等將來側妃形勢好轉,還會少她的好處嗎?就是念在迴報上,也該勉力一試才是呀。”
李靖行不為所動,擺手道:“隨你怎麽說吧,反正這事兒我做主了,不許她插手。”
說到這裏,咳了一聲,望著千柔沉聲道:“我拿了主意,你有異議嗎?”
千柔忙怯怯道:“妾身不敢。”
李靖行這才滿意,轉而望著文太夫人,不鹹不淡的道:“太夫人一直想見內人,如今內人已經給了答複。照在下之見,太夫人還是迴去另想主意,在這裏卻是在浪費時間。”
文太夫人臉色白中帶青,氣得說不出話來。
文氏也無比惱恨,忍耐不住,皺著眉道:“姑爺這是什麽意思?八小姐乃是郡主之身,莫非凡事都得你做主?”
李靖行仰起頭,冷笑道:“當然是我做主,她是郡主又如何?我讓她做什麽她就得做什麽,絕不能違抗。”
千柔低著頭,附和道:“夫君是一家之主,自然凡事都該聽夫君的,不然豈不有違婦德?”
文氏張嘴想駁,卻又不知從何說起。
畢竟,女子三從四德是正道,從來沒有誰敢教唆出嫁女反抗夫君。
若自己真這麽幹了,傳出去,必定會被眾人的唾沫淹死。
文氏不知所措,太夫人卻連聲冷笑,聲音也帶著幾抹冷寂:“文氏,你沒瞧出來嗎?他們夫妻在唱雙簧,根本就沒有助側妃之意。”
她說到這裏,便站起身來,走到千柔麵前站定,冷冷道:“我雖知道,你成了郡主會有些改變,但我以為,你的心總還是善的,尤其你與側妃,情誼真非他人可比。卻是沒想到,你如今,竟會變得鐵石心腸,連昔日的姊妹情都忘得一幹二淨。顧千柔,我再問你一遍,此事你到底肯不肯協助?”
文太夫人很清楚,如今形勢沒人強。
故而,她雖氣得要命,但言語中,還是留了幾分情麵。
她說完了,便定定瞧著千柔,一雙眸子亮度驚人,仿佛千柔若是搖頭的話,就要打她幾巴掌似的。
不成想,千柔卻仍舊不為所動,淡聲道:“祖母不必再問,剛才我迴答得很清楚。”
文太夫人心頭頓時紛亂迭雜,拚命壓住扇她幾耳光的衝動,緩了一緩才道:“既如此,老身也隻能舍下這張臉,求郡主開恩了。”
不等眾人迴過神來,她就看向文氏,喝道:“還愣著做什麽?還不跪下求郡主,讓她救救你苦命的女兒。”
文氏如夢初醒,立時就跪了下來。顧府一眾丫鬟、婆子見狀,忙也都跪了下來。
烏壓壓跪倒一大片,文太夫人暗自點頭,心頭閃過一抹冷笑。
顧千柔不是不肯服軟嗎?哼,那大家就這麽死拚一番,看誰先熬不住。
千柔瞳孔猛縮,沒料到太夫人竟會使出這一招來。
她一臉呆滯,不自覺攥緊了裙上的絲帶,落在李靖行眼中,令他十分疼惜。這一次下跪,與剛才的形勢又不同。
按名分算,文氏是千柔的母親,但千柔自己是郡主之身,並不需要迴禮。
雖則如此,但李靖行仍舊知道,千柔內心必定深受煎熬。
說一千道一萬,文氏都是長輩,是千柔該尊重的人。
旁的不論,這種若是傳出去,千柔名聲不知會受到多大的傷害。
顧府的人對愛妻沒有什麽感情,這他是知道的,但他怎麽也沒想到,顧太夫人竟什麽臉麵都不顧,做出這種以下跪相脅迫的事兒,還一副不達目的不罷休的模樣。
他歎了一口氣,扯了千柔一把,讓她稍安勿躁,才望向文太夫人,冷笑道:“太夫人這是什麽意思?”
文太夫人聲音一凜,目光冷冷的:“沒什麽意思,隻是想求郡主開恩罷了。今兒個郡主不答允,文氏不會起身,老身也絕不會離開。”她說完,便往後靠坐,閉上眼睛不再言語,一副閉目養神的悠閑模樣。
若想效果更好的話,她也跪下,自然就更完美。
但太夫人卻絕不願這麽做。
剛才她朝千柔行禮,已經是破例了,如今,如何能允許自己再低頭?
區區一個顧千柔,還真受不起自己的跪呢。在太夫人心目中,兒孫隻分有用的、沒用的兩種。
有用的,如顧耀仁,還有之前受盡武王寵愛的千姝,在太夫人心目中,地位無比重要。
至於千柔,自然是沒用的那一堆裏麵的。
雖然千柔先得縣主封號,又升為郡主,在尋常人看來榮耀至極,但於太夫人而言,這個孫女嫁的不過是個紈絝,根本沒有前程可言。
因為瞧不上千柔的夫君,連帶的,千柔也被她拋在腦後了。
卻是沒想到,風水輪流轉,自己竟然會有用得上她的這一天。
在太夫人看來,自己若發了話,千柔隻有乖乖聽從的份。
哪裏想得到,她竟然敢反抗,將自己派的人直接攆了迴去。
自己親自上了門,步步緊逼,她竟然還不肯鬆口。
如此難纏,簡直超出她的預料。
不過,她再難纏又如何?有夫君打前鋒又如何?自己放出這樣的大招來,不怕她不低頭。
這一刻,太夫人很自信,覺得一切盡在掌控中。
雖然李靖行心底不喜歡這些人,但無論如何,禮儀不可廢。
他如今也學聰明了,自然不肯在這上麵失禮,不然,不但於事無補,反而徒惹是非。
太夫人卻是心不在焉,哪有心思飲茶,皺著眉直接問道:“顧八呢?怎麽還不出來見我?”
文氏也開了口,愁容滿麵,聲音卻和善許多:“姑爺,我與老太太此來確有要事,勞煩你將郡主請出來,免得耽誤了。”
李靖行欠身,有禮卻疏離的道:“方才我已經解釋過,內人有孕在身,我不願她勞累,命她安生調養,不許出門半步。出嫁從夫,她自是要聽的。”
文太夫人皺眉,不悅的道:“你這是什麽意思?你讓她調養也就罷了,怎麽連門都不讓她出?誰家有這樣的規矩?哼,照我看,分明是她不肯出來見我,才故意推脫吧?”
李靖行搖頭道:“此事與內人無關,確實是我的主意,也是我們李家的規矩。怎麽,太夫人不認同這規矩嗎?誰家女兒出嫁後,不是以夫家利益為重,不是以夫君為天?難道在太夫人心目中,顧府的女兒出嫁後,得以娘家為重,將夫君棄在一旁?嘖嘖,太夫人這想法也就奇特了,來日我必定要找人討論一番。”
太夫人板著一張臉,心中狂怒,卻不得不壓抑住,冷聲道:“你說什麽呢?我什麽時候說要她以娘家為重了?我隻是想見她一麵罷了。”
她心底的確想千柔以顧家為重,卻不敢露出來。
因這想法一點都不合適,甚至有幾分可笑。在家從父、出嫁從夫,這是大燕約定成俗的規矩。
素來女兒家出嫁,都隻能以夫君為念。至於娘家,不是不能顧念,卻必須擺在夫君後麵。
李靖行“哦”了一聲,笑著道:“原來太夫人沒有要內人以娘家為重之意,這便好,不然,顧府的聲譽,必定會受幾分影響呢。”
太夫人嘴巴抽了一抽,不願跟他扯下去,直接道:“行了,閑話就不多說了,我今兒個來,一則是想念她了,二則有事與她商議。你讓人將她請來,咱們好說事兒。”
李靖行卻不動,嗬嗬笑道:“太夫人想讓內人辦什麽事?不如直接跟我說了,我代為轉達,如此才妥當。”
太夫人見他油鹽不進,一直不肯去請千柔,心中又急又怒。
心思轉了一轉,她沒再說下去,隻朝文氏道:“文氏,你給李姑爺跪下,求他讓咱們見千柔一麵。”文氏正心急如焚,急得眼淚都掉出來了。
千柔是唯一的指望,卻是沒想到,李靖行執意攔在前頭。
幸好,太夫人想了個好主意。
為了千姝,她什麽都肯幹,下跪算什麽?
文氏不由得眼前一亮,立時就起身下跪,衝李靖行道:“姑爺,求你開恩。”
李靖行見太夫人來了這一招,愣了一下,忙也起身跪下,不敢受文氏的禮。
心中即便再不屑,文氏都是他的長輩,他不能什麽都不管不顧。
太夫人見他服了軟,心中終於有了幾分淡淡的喜意,暗自冷笑,就這樣的貨色,也敢跟自己鬥,簡直不自量力。
這樣想著,她也不再給李靖行好顏色了,直接冷聲道:“李公子,如今你是否能將千柔請出來了?”
李靖行唇角浮現出諷刺又無奈的角度,歎道:“算你狠。”抬頭看向一旁侍立的妙音,淡聲道:“去將少奶奶請來。”
妙音眼見得太夫人如此逼迫李靖行,心中自然也十分不滿,卻不敢多說什麽,隻諾諾去了。
太夫人眼見得形勢終於翻轉,心情舒暢了些,這才向文氏道:“起來吧。”
文氏點頭,這才站起身來,又含著淚向李靖行道:“我實在是走投無路了才這樣,姑爺不要介意才好。”
李靖行緩緩起身,看了她一眼,沒有答她的話。
事情做都做了,如今再來說致歉的話,有什麽用?
他心中滿是不滿和惱怒,又覺得跟太夫人一行人沒什麽好說的,便端起茶杯靜靜喝著,沒有再出聲。
太夫人也沒有再言語。
一屋子人心思各異,都沒再出聲,氣氛仿佛凝滯了一般。
過了好一會兒,聽得一陣腳步聲響,卻是千柔終於到了。
李靖行立刻起身,站起來走到她身邊。
太夫人憋了一肚子的火,見她終於出現,忍不住嘲弄道:“老身等半天了,郡主娘娘終於來了。”
千柔臉色淡淡的,聞言麵色也沒什麽變化,正要斂衣行禮,李靖行卻道:“且慢,你如今已經是郡主之身,按規矩,應該是你受禮才是。”
太夫人登時臉皮紫脹,難看得不得了。
但李靖行的話,卻並沒有說錯。
大燕朝,郡主封號是正一品。而她自己,不過是三品誥命罷了。
按照規矩,的確該千柔為尊。
僵持了須臾,她才緩過來,欠身道:“老身見過郡主。”
國禮在家禮之前,她又有事相求,不能不低頭。
隻是,雖然行了禮,她心裏卻不甘心,暗自將李靖行和千柔罵了個狗血淋頭。
太夫人都低了頭,顧府其他人豈有硬挺著的道理?
所有人都行了禮,一臉恭敬之色。
千柔伸手虛扶了太夫人一下,淡淡道:“不必多禮。”
她一向不在乎這些俗禮,但看著曾經將自己視若無物的太夫人低了頭,心裏的感覺,唔,還挺不錯的呢。
見完了禮,李靖行將千柔拉到身邊坐下,率先板著臉,開口道:“我們家向來是我做主,我已經說了,不讓你出門,顧府的人卻執意要見你,還說有事要你辦。我可將醜話說在前頭,你嫁了人,就該以我為尊。亂七八糟的事兒你可別摻和,不然,我可沒好臉色對你。”
千柔見他語氣竟有些許不善,不由得微微有些錯愕,其後卻是反應過來,夫君這樣說,是想讓自己躲清靜呢。
心中油然生出一抹暖意,麵上卻露出忐忑的神情,低頭道:“夫君放心,向來你說什麽就是什麽,我從沒違逆過。”
李靖行哼道:“這才像話。”
太夫人見人進來了,自己還沒開口,那正主兒就擺出一副小媳婦的乖巧怯弱模樣,心中不由得又來了氣。
還沒等她緩過神來,李靖行已經轉首看向她,淡淡道:“好了,顧氏已經來了,你有話就快說吧,沒必要耽誤大家的時間。”
太夫人臉色發沉,暗自罵,到底是誰在耽誤時間?
當然,這念頭她隻想了一遭,很快就拋下了。
無他,若真說出來,少不得又要鬥一次嘴,更耽誤時間。
千柔這一邊,自然不在乎浪費時間,她卻是經不起這些折騰的,千姝更等不起。
雖然千姝情況未明,但在太夫人看來,求情一事,宜早不宜遲。
她便咳了一聲,目光炯炯看著千柔,語氣悲涼的道:“千柔,你四姐出事了。”
她歎息,將昨兒個武王府掌事姑姑到顧府的事兒講了一遍,旋即舉袖拭淚:“王府那邊,什麽消息都打探不出來,側妃如今的境況,誰也說不準。嗚嗚,一想到側妃的處境,我心裏就難受得很。你未嫁時,在蘭香院住了一段時間,跟側妃感情是最好的。當初姊妹情深,如今她落了難,你絕不會袖手旁觀,對吧?”
她是詢問的語氣,實則心中很篤定,千柔一定會點頭,應承下來的。
文氏也忙泣道:“郡主,求你念在往日的情分,念在我並沒有薄待你的份上,救救你四姐。”
太夫人說話時,千柔一直木著臉,等文氏也開口了,目中不由自主流露出幾分歉疚來。
平心而論,文氏對她,的確不算差。
文氏這番話,雖不會讓她改變心意,但想起當初的日子,想起文氏的好,還是會有幾分愧疚不安。正皺著眉無言之際,李靖行微微一哂,在她之前開口道:“顧側妃出了事,你們該自己想法子,讓嶽父出麵找王爺才是,怎麽尋到我家來了?我娘子跟武王府不熟,如何幫得上忙?”
太夫人緊緊盯著千柔,察覺到千柔神色有些不安,心中狂喜,麵上卻不露出來,隻如實道:“武王性子素來有些冷,若讓千柔的父親出麵,武王未必會給麵子。倒是千柔自己出手,還能有幾分指望。我是這麽想的,千柔當初唱了曲子,令武將的地位大為提升。可以說,武王處境好轉,跟千柔密不可分。再者,武王的同胞姐姐玉欣公主,也十分喜歡千柔。側妃之事,隻要千柔肯出麵,麵求武王,再讓公主打打邊鼓,什麽事情成不了?”
李靖行忍不住嗬嗬一笑,聲音中帶著幾分嘲諷和堅決:“這想法挺美,你可以盡情想,但我內人不會受你擺布,讓你如願的。”
太夫人大驚,連流淚都忘記了,失聲道:“為什麽?”
李靖行將桌子一拍,冷笑道:“你也說王爺性子冷,自家人不敢出麵,跑來找一個出嫁女,算怎麽迴事?顧側妃落到這種下場,必定是釀下大錯,才令武王發怒。你想讓我娘子以恩脅迫武王,根本就沒想過這事兒之後,武王會怎麽看待我娘子。武王性子傲得很,如何肯受婦人擺布?即便他真網開一麵了,心底也不可能毫無芥蒂,今後必定會生出偏見來。哼,當然,這一點你一點兒都不在乎。你心裏隻有顧側妃,隻要能讓顧側妃恢複榮寵,旁人如何,隻怕你一點兒都不在意。”太夫人沒料到他不但難纏,口才還這般厲害,怔了一下才道:“這是什麽話?不過是給自己的好姊妹說幾句好話罷了,武王豈會想偏?我怎麽不在乎千柔了?我是長輩,卻親自來探望她,這份心意,誰比得了?再說了,這次她出手援助,等將來側妃形勢好轉,還會少她的好處嗎?就是念在迴報上,也該勉力一試才是呀。”
李靖行不為所動,擺手道:“隨你怎麽說吧,反正這事兒我做主了,不許她插手。”
說到這裏,咳了一聲,望著千柔沉聲道:“我拿了主意,你有異議嗎?”
千柔忙怯怯道:“妾身不敢。”
李靖行這才滿意,轉而望著文太夫人,不鹹不淡的道:“太夫人一直想見內人,如今內人已經給了答複。照在下之見,太夫人還是迴去另想主意,在這裏卻是在浪費時間。”
文太夫人臉色白中帶青,氣得說不出話來。
文氏也無比惱恨,忍耐不住,皺著眉道:“姑爺這是什麽意思?八小姐乃是郡主之身,莫非凡事都得你做主?”
李靖行仰起頭,冷笑道:“當然是我做主,她是郡主又如何?我讓她做什麽她就得做什麽,絕不能違抗。”
千柔低著頭,附和道:“夫君是一家之主,自然凡事都該聽夫君的,不然豈不有違婦德?”
文氏張嘴想駁,卻又不知從何說起。
畢竟,女子三從四德是正道,從來沒有誰敢教唆出嫁女反抗夫君。
若自己真這麽幹了,傳出去,必定會被眾人的唾沫淹死。
文氏不知所措,太夫人卻連聲冷笑,聲音也帶著幾抹冷寂:“文氏,你沒瞧出來嗎?他們夫妻在唱雙簧,根本就沒有助側妃之意。”
她說到這裏,便站起身來,走到千柔麵前站定,冷冷道:“我雖知道,你成了郡主會有些改變,但我以為,你的心總還是善的,尤其你與側妃,情誼真非他人可比。卻是沒想到,你如今,竟會變得鐵石心腸,連昔日的姊妹情都忘得一幹二淨。顧千柔,我再問你一遍,此事你到底肯不肯協助?”
文太夫人很清楚,如今形勢沒人強。
故而,她雖氣得要命,但言語中,還是留了幾分情麵。
她說完了,便定定瞧著千柔,一雙眸子亮度驚人,仿佛千柔若是搖頭的話,就要打她幾巴掌似的。
不成想,千柔卻仍舊不為所動,淡聲道:“祖母不必再問,剛才我迴答得很清楚。”
文太夫人心頭頓時紛亂迭雜,拚命壓住扇她幾耳光的衝動,緩了一緩才道:“既如此,老身也隻能舍下這張臉,求郡主開恩了。”
不等眾人迴過神來,她就看向文氏,喝道:“還愣著做什麽?還不跪下求郡主,讓她救救你苦命的女兒。”
文氏如夢初醒,立時就跪了下來。顧府一眾丫鬟、婆子見狀,忙也都跪了下來。
烏壓壓跪倒一大片,文太夫人暗自點頭,心頭閃過一抹冷笑。
顧千柔不是不肯服軟嗎?哼,那大家就這麽死拚一番,看誰先熬不住。
千柔瞳孔猛縮,沒料到太夫人竟會使出這一招來。
她一臉呆滯,不自覺攥緊了裙上的絲帶,落在李靖行眼中,令他十分疼惜。這一次下跪,與剛才的形勢又不同。
按名分算,文氏是千柔的母親,但千柔自己是郡主之身,並不需要迴禮。
雖則如此,但李靖行仍舊知道,千柔內心必定深受煎熬。
說一千道一萬,文氏都是長輩,是千柔該尊重的人。
旁的不論,這種若是傳出去,千柔名聲不知會受到多大的傷害。
顧府的人對愛妻沒有什麽感情,這他是知道的,但他怎麽也沒想到,顧太夫人竟什麽臉麵都不顧,做出這種以下跪相脅迫的事兒,還一副不達目的不罷休的模樣。
他歎了一口氣,扯了千柔一把,讓她稍安勿躁,才望向文太夫人,冷笑道:“太夫人這是什麽意思?”
文太夫人聲音一凜,目光冷冷的:“沒什麽意思,隻是想求郡主開恩罷了。今兒個郡主不答允,文氏不會起身,老身也絕不會離開。”她說完,便往後靠坐,閉上眼睛不再言語,一副閉目養神的悠閑模樣。
若想效果更好的話,她也跪下,自然就更完美。
但太夫人卻絕不願這麽做。
剛才她朝千柔行禮,已經是破例了,如今,如何能允許自己再低頭?
區區一個顧千柔,還真受不起自己的跪呢。在太夫人心目中,兒孫隻分有用的、沒用的兩種。
有用的,如顧耀仁,還有之前受盡武王寵愛的千姝,在太夫人心目中,地位無比重要。
至於千柔,自然是沒用的那一堆裏麵的。
雖然千柔先得縣主封號,又升為郡主,在尋常人看來榮耀至極,但於太夫人而言,這個孫女嫁的不過是個紈絝,根本沒有前程可言。
因為瞧不上千柔的夫君,連帶的,千柔也被她拋在腦後了。
卻是沒想到,風水輪流轉,自己竟然會有用得上她的這一天。
在太夫人看來,自己若發了話,千柔隻有乖乖聽從的份。
哪裏想得到,她竟然敢反抗,將自己派的人直接攆了迴去。
自己親自上了門,步步緊逼,她竟然還不肯鬆口。
如此難纏,簡直超出她的預料。
不過,她再難纏又如何?有夫君打前鋒又如何?自己放出這樣的大招來,不怕她不低頭。
這一刻,太夫人很自信,覺得一切盡在掌控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