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遼闊天空萬裏無雲。


    木簪綰青絲,一襲青衫的蘇寒山自梅園府邸走出。


    他腰間掛著內有乾坤的葫蘆,葫蘆裏藏著佛珠解語以及有關符文陣法運用的兩部書。手中提著漆黑色的墨子春秋劍,走到早已停靠門外的馬車旁,蘇寒山轉身看著蘇暖暖笑道:“就別送了。”


    蘇暖暖沒有說話,眼中閃爍著淚光,頗為不舍的點了點頭。


    在這冰冷無情的宮城裏,十數年來,也隻有遇到哥哥蘇寒山後,她才真正體會到令人眷戀的溫暖與親情。如今哥哥以身犯險調查刺殺案件,帶上了舞陽姐姐與知書知畫兩人,而她隻能留守府邸,難免頓感失落。


    於是她暗自立誓,日後定要跟隨老師潛心修行提升實力,望有朝一日也可為哥哥排憂解難。


    懷裏抱著行走的木枕畫匣,揭開封印後個頭高了些許的黃裳兒極為豪爽地拍了拍蘇暖暖瘦弱的肩膀:“暖暖放心,不用擔心你哥,有嫂嫂在呢。”


    琴棋書畫四位侍女掩麵而笑。


    對此,蘇寒山頗感無奈……


    將行禮包袱等物件放入寬敞的馬車,握著墨子春秋的蘇寒山望了望府邸,仍沒見到李天下的身影,估摸著酒勁未退,蘇寒山也不再耽擱。


    知書知畫兩侍女駕駛著馬車,一路朝出城的方向奔去。


    ……


    皇城大理寺幽獄。


    稀疏的光線透過天窗灑落,為陰暗死寂的牢房照亮了些許光明。


    鐵閘門升起,門後肉嘟嘟的臉上始終噙著幾分笑容的胖子習慣性地用巾帕拭了拭額前虛汗,在獄卒帶領下,離開牢房。


    胖子身後跟著四道人影。


    時節雨和牧童,樓拜月以及任平生。


    ……


    天都城外鍾山神刀營。


    山風吹動軍旗擺列作響,空氣中時而有練兵殺喊聲傳蕩,讓禿山四周充瞞著初春不該有的肅殺與蕭索。


    腰配秋塘刀的雲麾將軍顧長亭牽著良駒與不惑之年的大將軍顧惜刀並肩而行。


    這位中等個頭略顯消瘦的蘇唐軍中萬人敵負著雙手,停下了腳步,轉身對顧家唯一寄予厚望的晚輩說道:“沒有征求你的意願,叔叔便擅自做主,讓你卷入廟堂之上深不見底的權利鬥爭泥潭,你心中可曾怨過叔叔?”


    無論身形體魄還是麵容神情比起當初奉命護送蘇寒山北歸時都要成熟堅毅許多的顧長亭搖了搖頭:“侄兒理解叔叔苦心,為了讓顧家立於不敗之地,換做是我,也會這麽做。”


    戎馬一生隻剩七指的大將軍寬慰地拍著顧長亭肩膀:“你的責任,不是要協助九殿下查清刺殺背後隱藏的真相,而是保護殿下安危,你可明白?”


    顧長亭猶豫片刻。


    他自然明白這兩者之間的區別,雖然內心不敢苟同叔父的說法,但卻還是恭聽:“侄兒記著了。”


    大將軍點了點頭。


    顧長亭上馬,雙手抱拳,而後打馬輕喝,一騎絕塵。


    ……


    東籬府內,四皇子蘇雲禪靜坐窗前看書賞菊。


    貼身侍女解紅箋端著剛剛沏好的茶水,自前院走來。入了房間後,將茶盤輕放桌麵,然後斟滿茶盞。


    解紅箋上前奉茶:“公子。”


    蘇雲禪轉身接過茶盞,問道:“我那九弟已經啟程動身了?”


    解紅箋說道:“是的。”


    蘇雲禪盯著滿園菊若有所思:“怎麽會想到親自去查案,這種時候,待在天都才應該最為安全,不是嗎?”


    解紅箋說道:“會不會是大理寺查到些重要的線索,九殿下才迫不及待?”


    蘇雲禪沉默不語。


    ……


    天都城西處城門外,一行車隊緩緩駛出官道。


    車隊中有出身江湖邪宗字劍門的時節雨,騎著黃牛。


    牽牛人自然還是腰間別著牧笛的小牧童。


    與時節雨並列而行的是一襲黑色衣裙容貌清麗的天刀門樓拜月。樓拜月的前方,是頭戴鬥笠身披蓑衣,手握竹杖腳下芒鞋牽馬而行的任平生。


    這是四個怪人,與整個車隊顯得格格不入的怪人。


    除了蘇寒山請旨釋放出的四名殺手以及顧長亭外,周圍護行者盡是些生麵孔,出身江湖而今效命於朝廷的大理寺高手。


    先天腎虛的胖子陳天官坐在馬車內蘇寒山的對麵,不經意瞥了眼一直敵對似的盯著自己、悶悶不樂的小祖宗黃裳兒秦舞陽,咽了口唾沫,而後拭了拭額頭。


    這位官場老狐狸豈會看不出來九殿下對黃裳女的心意,將來十有八九是要被納入皇子府中的,再不濟也是王妃級別,自己哪兒敢得罪?


    可他偏偏就得罪了秦舞陽。


    此刻,蘇唐朝廷主掌刑罰的酷吏大理寺卿陳天官很想向殿下喊一聲莫大奇冤,然後甩鍋,說釋放樓拜月由始至終全然都是殿下的主意,與自己無關呐……


    馬車裏隻有三人,蘇寒山即使全神貫注地研讀著佛珠解語,也能體察到車廂裏詭異的氛圍。


    他雖有心化解,卻苦於沒有任何妥當的方式,心想總不能讓舞陽與那樓拜月再度交手一次,出出氣吧?


    現如今樓拜月絕非武道六重太玄境的舞陽敵手,即使在百曉生所著的百兵鑒裏,長安月排名僅次於紅佛衣的費思量。屆時難保這刁蠻的姑娘會否出手不知輕重,壞了大事。


    為此,蘇寒山隻好裝出一副沉浸於聖賢書之中的模樣。


    心想,委屈陳大人了,這口黑鍋就先背著吧。


    ……


    天都城以西有片連綿的川巒,川巒並不荒蕪。四周以及山腳,有幾座受都城影響頗為繁華的小鎮。


    躍過那片川巒,便到達密州地界。


    約莫在黃昏時分,喧嚷的密州城主幹街道上,出現了一行五騎。


    為首那人書生裝扮,綰著青巾,手持羽扇,赫然是投效九皇子蘇寒山自稱謀士六境獨占其三的清風寨寨主柳玄策。


    柳玄策身後緊跟的四人不是別人。


    二當家仇關北,洛琅與風鬆寒,還有曾效命於軍伍的老兵許都。這五人離開天都的時間,比蘇寒山早了半日。


    柳玄策知曉,蘇唐七皇子蘇幕遮曾秘密建立了一個影子組織,名喚金風細雨樓,專門執行那些見不得光的勾當。即使在朝堂之上,也罕有人知。


    身為九皇子麾下獨占國策、提兵、毒士三境的謀士,柳玄策自當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方能報知遇之恩。


    因此他打算組建星羅,一個類似於金風細雨樓的組織,要為九殿下掃清黑暗裏所有的陰霾。如果需要,他會毫不猶豫助殿下榮登大典!


    他們五人,就是這星羅的開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天都賦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納樓蘭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納樓蘭並收藏天都賦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