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外飄著越來越緊的雪,風起時,便爭先恐後朝客廳簇擁而進,甚至會卷來幾片梅花濫竽充數。見無人理會它們,最後又黯然無聲著落。


    客廳裏,蘇寒山與大理寺卿陳天官相對而坐,如同初見麵的時候。


    隻不過麵前的大理寺卿比起一月前明顯消瘦黝黑了不少,在這北風肆虐的江湖溜達一圈,看來著實吃了些苦。


    想想也是,江湖不比廟堂,又到哪裏去尋遮風擋雨的地方。


    蘇寒山抱拳說道:“陳大人辛苦了。”


    大理寺卿陳天官依舊帶著滿臉和善的笑容,手中握著巾帕,額前的汗水似乎比以前少了許多。


    這一趟為查案走江湖,不說案情收獲,至少馬不停蹄的趕路讓他天生腎虛出汗的老症狀緩解不少。


    為此也算路有所值。


    陳天官笑道:“奉旨辦差,怎敢言苦。好在臣未負吾皇與殿下所托,有關刺殺的案件,也算有了些眉目。”


    蘇寒山麵露驚訝。


    不知為何,聽到這句話時卻沒有半點兒喜悅,好像還有些擔憂,害怕知道真相。


    他在矛盾。


    素有惡名的大理寺卿陳天官似能洞察人心,他看著蘇寒山說道:“殿下或許不願知道真相,因為那意味著您將看到一張張帶著麵皮的醜陋臉孔。或許在不久將來,還會與那些臉孔決裂……但事實就是事實,無論您看見與否,它始終存在。”


    蘇寒山又何嚐不懂。


    他想知道那個處心積慮暗中謀害自己的幕後者是誰,又唯恐那人就在自己身邊,是眾多手足中的一個……以後如要決裂對立,對父皇來說,該是怎樣的一種痛擊!


    算了。


    蘇寒山想著。


    躲避始終不是解決問題的有效途徑,他看著陳天官的眼睛說道:“還請陳大人告知。”


    陳天官點了點頭。


    抿了口茶水,這位朝堂之上隻聽從景佑皇帝一人的大理寺卿說道:“臣查驗了從南朝運迴的假和尚屍體,與南朝各州府提供的人員失蹤信息比對,找到那位自稱出身爛柯寺的假和尚真實身份。”


    蘇寒山靜靜聽著。


    陳天官繼續說道:“假和尚是常往返於賭場花樓的一名街頭無賴,上無高堂下無兒女,坑蒙拐騙無惡不作,可以說是爛命一條。”


    “確定身份後,臣命人找到他的住處,在家中發現一筆數額不菲的銀兩,還有些許禪語。”


    蘇寒山沉思:“看來是有人選中了他,並教會他說了那些話。”


    陳天官說道:“不錯。南朝盡佛徒,熟練背下禪語的假和尚混入佛衣會並非難事,而且爛柯寺素來神秘,既過禪關,也就不會真的有人調查他的身份。”


    選擇一個沒有任何背景的街頭無賴做事,便是事後追查,也無從下手。


    幕後人心思,不可謂不深。


    蘇寒山說道:“這條線斷了。”


    陳天官說道:“斷了。但凡與街頭無賴熟知廝混的,無論如何查找,始終沒有人見過給他銀兩的那人。”


    蘇寒山說道:“該是身手不凡,否則不會如此輕易避開無關人等的眼線。”


    陳天官讚賞的看著九皇子,此刻他竟有些暗中欽佩蘇寒山的聰慧。


    接手大理寺以來,經手的疑難案件無數,遇到形色各異的人無數,還從未有人能跟上自己推理的思維。


    舉一反三,一點就透。


    蘇寒山是第一個。


    陳天官說道:“浩瀚江湖,茫茫人海,要尋找出那個除了擁有修為之外一概不知的人實在太難。”


    “這條線索斷了之後,臣帶著大理寺些許高手先後拜訪字劍門與天刀門。”


    蘇寒山想起江湖四大邪宗的說法:“他們應該不是很配合。”


    陳天官抹了抹汗:“殿下猜錯了。臣向陛下事先請調三萬兵馬,在抵達之前,軍隊就已經紮營山門下,容不得他們不配合。”


    蘇寒山微笑。


    心想果真不愧是大理寺卿。


    四大邪宗即使有武道七重化凡境修為的神仙坐鎮,麵對三萬鐵騎,也同樣無計可施。畢竟不是每一位化凡境修為的神仙都擁有大將軍顧惜刀那般沙場萬人敵的本事。


    陳天官說道:“臣令三萬甲士圍而不攻,字劍門與天刀門不堪壓力,第三日時,那時節雨和樓拜月便紛紛現身,主動交代原委。”


    蘇寒山料到這點,說道:“棄卒保帥。便是江湖四大邪宗,也不願真正與春秋五國朝廷為敵。陳大人若承諾不計牽連之罪,想來字劍門與天刀門不會不識抬舉。”


    陳天官說道:“殿下料事如神,臣確實給了他們承諾。”


    “從兩人口供得知,蘇唐與西蜀邊界有處三不管地域,名為鹹陽古道,那兒方圓數十裏皆荒寂。隻有一家龍蛇混雜的八方客棧,裏麵經營著江湖罕為人知的殺人勾當。”


    “有人在八方客棧發布賞金令,時節雨和樓拜月就是那時接下的這單生意。”


    隱約覺得案件的進展似乎又遇到瓶頸,蘇寒山問道:“陳大人相信他們的供詞?”


    陳天官笑道:“自然是不信的,所以臣生擒了竹杖芒鞋輕勝馬的任平生。”


    蘇寒山訝異:“您捉拿了任平生?”


    陳天官點頭:“三人口供有些出入,但在八方客棧接下賞金令這一點,確認無虞。”


    蘇寒山問道:“那麽後來呢?陳大人可是去了蘇唐與西蜀邊界的鹹陽古道?”


    陳天官搖了搖頭。


    他並沒有去鹹陽古道。


    以他多年查案的經驗,通常越接近真相的時候,便要愈發謹慎,稍有不當就會打草驚蛇功虧一簣。


    因此無論明察還是暗訪,他都沒有下令。隻是順藤摸瓜牽扯出八方客棧之後,這條線索便被他停了下來。


    陳天官習慣性地拭汗:“關於這條線索,臣另有打算,容稍後再向殿下解釋。”


    蘇寒山點頭應允。


    他自然是沒有資格幹擾查案進程的,何況眼前人是父皇心腹,沒理由懷疑其衷心。


    陳天官繼續說道:“再之後,便是煙雨山莊。”


    蘇寒山瞧出陳天官提及煙雨山莊時,神色發生微妙的變化,變得有些謹慎,便說道:“還請大人如實相告。”


    陳天官說道:“東伯吳與胡姬兩人,是太師大人舉薦。”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天都賦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納樓蘭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納樓蘭並收藏天都賦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