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正是朝臣們想要看到的結果,但詔書的內容還是讓眾人都吃了一驚。
原以為皇帝並不願意立太子,這才想說服他選人監國,卻不曾想,皇帝又忽然想通,願意立太子了。
終歸是好事,而且人選也並不出人預料,所以朝臣們在短暫的驚愕過後,便俱都歡喜起來。皇帝肯立下繼承人,將來若有什麽萬一,權力過渡時期也會更加平穩。
宰相吳旭之不無擔憂的道,“陳王——太子殿下如今正病著,怕是不宜勞動。”
“這有什麽?不過是要殿下出麵擔個名義罷了,其餘諸事,咱們自然會為殿下分憂。”參政金世文開口。
他原是河北巡撫,後來因戰功迴京,補了兵部尚書的缺。後來正好碰上趙璨將季謙這個“青詞相公”從副相的位置上拉下來,便將他增補進了政事堂。
算來這兩次升遷,都跟趙璨有些關係,他的前任都是被趙璨給拉下馬來的。金世文認識趙璨的時間早,其後也用心維護這份交情,早已將自己當做是趙璨一脈的人。
如今皇帝要傳位給趙璨,自然是好得不能再好的大好事,如此,他自然不會讓此事節外生枝。
況且事實如此,他們更加需要的,隻是趙璨承擔這麽一個名義,至於具體事務,這段時間皇帝病了,原本也是他們在負責。即使是對於這些軍國重臣來說,這也是變相增加了他們手中的權力,要交出去,也不是那麽自願的事。
所以相較於一個勵精圖治的趙璨,當然還是如今這個生著病還在休養的太子更讓他們放心。
雖說權力遲早有一天要交出來,但在自己手上掌握一天,就多一分控製。若是拖延的時間足夠長,等到趙璨登基,要將這些東西收迴去的時候,才會發現處處都束手束腳,並不是那麽容易的事。
權力爭奪,自古如此。即便是帝王和他的肱骨大臣之間,也不是全然一派和諧的。
金世文這句話算是說到了所有人的心坎上,許悠含笑道,“金參政說得很是,既然有咱們為殿下分憂,自然不必擔心這些小事。咱們辛苦些,熬過這一兩個月,等開了春,殿下的傷也就好全了。”
於是事情就這麽定下。
天乾宮裏剛剛擬好聖旨,趙璨那邊就已經得到了消息。這一兩年來皇帝縱容他,絲毫不懷疑,他得以頻繁進出宮掖,對皇宮的掌控自然不比從前。再說現在皇帝親口立他為太子,自然有的是人爭著傳消息過來討好。
平安和趙璨都吃了一驚,麵麵相覷片刻,一時竟不知道說什麽好。
“有些難以置信。”平安道。
趙璨頷首。這是他們孜孜以求的東西,但之前也知道希望恐怕十分渺茫。畢竟上輩子,皇帝是不曾立過太子的,如此才埋下了內鬥的禍根。後來他駕崩時,似乎也並未留下詔書。隻是那時朝堂後宮皆由趙璿一手把持,結果自然毫無懸念。
而今竟然這樣容易就得到了這個結果,自然會讓人覺得不敢相信。
趙璨低頭看了看自己的身上,忽然自嘲道,“不意救駕之功竟然還有這樣的好處。”
他想起當夜進宮之前,曾經生出過的那種預感,覺得那件事對自己非常重要。當時還十分不解,現在看來,一切卻都是有因有果。
“也得看皇帝是什麽皇帝。”平安道,“若不是早就知道,我恐怕要當你是故意為之呢。”
他都會這麽想,其他這樣想的人,自然也不會少了。
趙璨聞言笑道,“不管怎麽說,不枉我這幾年來一直對他盡心盡力。有了這個名義,做事卻是容易多了。”
“恭喜太子殿下。”平安笑著調侃道。
趙璨一把握住了他的手,沉默片刻,似乎是在克服自己激蕩的心情,片刻後才道,“平安,屬於咱們的好時候,就要來了。”
因為要養傷,除了最初的那一日是在水榭附近臨時的宮殿之中外,後來皇帝又開恩讓趙璨住迴懋心殿裏休養。趙璨在這裏住了十多年,自然一草一木都極為熟悉。他這會兒並沒有看平安,視線一直朝著窗外。
平安順著他的視線看過去,便見窗外一樹紅梅開得正好。
此情此景,令平安忽然想起一首詞來: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俏也不爭春,隻把春來報。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
新年一過,春天還會遠嗎?
趙璨說得沒錯,這的確是個好時候,而且,是屬於他們的好時候。
平安迴握住他的手,低聲道,“我會一直在你身邊的。”
“這是當然。”趙璨轉過頭來看他,眉眼間笑意盈盈,全然沒有半分陰霾,顯得十分意氣風發,“十年,百年,千年之後,你的名字和我的名字,還仍舊會被人放在一處提起。”
還有什麽比這個更加永垂不朽?
平安設想了一下那個場麵,不由有點兒……囧。自己成為了曆史教科書上的人物,感覺會怪怪的。這也就罷了,人過留痕,這本來不就是自己所求的嗎?至於名聲,反倒成了附帶。
但是……身為一個後世曾混跡各大論壇、文學網站的資深網友,平安非常清楚那些網絡寫手們強大的杜撰能力,到他穿越的時候,基本上曆史上有名一點的cp——別管是捕風捉影還是真有其事——全部都被網友們yy遍了。
甚至在不少畫風奇葩的論壇和小說網站裏,還有人進行各種cp混搭,站cp、戰cp,那畫麵想想都很美平安根本不敢看。
要是趙璨知道自己期待著的永垂不朽最後會變成這個樣子,徒然為後世人增加茶餘飯後的豔/情談資,不知道心裏會是什麽感想?
見平安非但不像自己想象的那樣高興,反而麵色古怪,趙璨忍不住問,“你在想什麽?”
“沒什麽。”平安迴過神來,連忙否認。
開玩笑,趙璨雖然平時看上去很正經,但畢竟是個欲/望正常的男人,一涉及到某些方麵的事,就會露出真麵目,要是讓他知道平安在想這些,非要拉著他實踐一把不可。
雖說他現在的身體條件,根本沒辦法“實踐”,但是趙璨的記性非常好,小黑賬更是一筆一筆計算得十分清楚,平安可不願意去捋虎須。
因為皇帝還病著,又事起倉促,這會兒還在過年,所以趙璨被封為太子一事,暫時並不舉行典禮,隻張貼皇榜,祭祀太廟,另命加急喜報一路向整個大楚各地官府傳達此事便罷了。
所以第二日一早,雖然趙璨身上還帶著傷,禮部的人卻仍舊早早過來,幫著他打扮一新,然後由百官簇擁著前往太廟祭祀。
也虧得禮部居然能夠在一天一夜之內,將太子朝服和一應禮器、流程全都準備好,想來是花費了不少功夫。這樣急切,讓趙璨和平安對於皇帝的病情,又有了新的猜測。
他恐怕是真的很不好了。
一夜之間趙璨搖身一變成為太子,最不能接受的便是他的幾位兄長。
雖然昨日趙瑢曾經故作大方的祝福過趙璨,但實際上,他心中也不是沒有別的期望。隻是沒有想到,這一次,那位一貫瞻前顧後考慮平衡之道的父皇,居然難得的堅決了起來。
原本人人都有希望,結果他們聯合在一起設計了趙璨一番,沒能將人除掉,反而將兩他送上了太子之位,讓人心中如何不慪?而現在,名分已定,就算是他們還想再動手,也不是那麽容易的事了。
他當時怎麽沒被弩/箭直接射死呢?不少人在心中默默詛咒。
祭祀太廟之後,還要去拜見皇帝。
皇帝遣退眾人,也不知道跟趙璨交代了些什麽,總之他在屋裏待了足足一個時辰,出來的時候,麵色蒼白,顯然精神已經十分不濟。不過一雙眼睛卻亮得嚇人,想來皇帝交代的事應該很重要。
平安連忙上前把人扶住,讓他在旁邊坐下,又端了一碗參湯過來讓他喝。
其實趙璨受著傷,這樣貿然進補不太合適,但現在的情形如此,也隻能咬著牙上了,就算有些許隱患,也顧不得,隻好等形勢平穩之後,再慢慢的調養。
之後皇帝陸續的將重臣們一個個的叫進去說話。
能夠守在這裏的,都是站在大楚權力巔峰的那幾個人,皇帝對他們自然也各有安排。
雖然看到他這樣殫精竭慮,令人十分憂心,但大家也不敢苦勸。
因為這些事都是很重要的,在皇帝死後的一兩年內,大夥兒肯定都還是會按照他的指示來辦事。雖然未免有些讓新君顯得毫無作為,但同時也保障了權力的平穩過渡。否則大家各行其道,朝廷的人心就要散了。
所以這些本來就是皇帝應該安排好的事,他現在的做法並沒有問題。
相較趙璨而言,大臣們在屋子裏待著的時間並不算長,等最後一個人出來,便將所有人都叫了進去。
這時天色已經很晚了,但皇帝卻還是強撐著要將所有的事情都交代清楚,所有人心中都已經有了一個猜測,隻是沒有人敢說出來而已。
屋子裏點了十幾根兒臂粗的蠟燭,將整個房間照得明晃晃的,人走進來連影子都看不到。
躺在床上的皇帝麵色蠟黃,麵容瘦削,整個眼部和腮部都凹陷了進去,看上去瘦骨嶙峋。其他人也就罷了,皇子之中還有年紀才幾歲的,見此情形嚇得臉色發白,不敢說話。
然而皇帝的精神卻亢奮得有些讓人心驚,視線一一從每個人身上閃過,最後停在了自己的兒子們身上。
從前他身體好的時候,對這些兒子們並無特別的看顧,在他心中,這些都隻是自己血脈的延續,是趙氏皇族的延續,隻要養大他們,讓他們為皇室開枝散葉就可以了。至於其他?身為帝王日理萬機,並無精力分給他們。
然而到了垂暮之齡,臨死之前迴顧自己的一生,他卻仿佛忽然看見了他們。
“往後,你們要專心輔佐小七,保我大楚江山,明白了嗎?”他慢慢的道。
等他們點頭說明白了,又轉向站在床頭的趙璨,“你是一國之君,這些都是你的骨肉兄弟,要善待他們。隻要你們兄弟齊心,何愁我大楚不興?”
“是,兒臣謹記父皇教誨。”趙璨立刻應道。
這句話就像是了卻了他的某種心願,讓皇帝的精神都忍不住放鬆下來。然而他本來就是在強打精神,這麽一放鬆,整個人的精氣神,幾乎是以肉眼可見的速度消散開去,隻留下垂死的軀殼。
但皇帝的視線在觸碰到站在趙璨身後的平安後,又陡然一亮。
他聲音有些急促的道,“你們……都出去。平安留下,朕……同你說說話。”
這個命令出乎所有人的預料,眾人都將視線掃向趙璨身後默然侍立的平安,心中各有計較。在這最後時間裏,皇帝不見自己寵愛的嬪妃,也不讓兒子陪伴,更沒有讓太子留下,反倒是將平安這個八竿子打不到關係的人給留下了,如何不令人驚詫?
不過這些都是人精,不管皇帝究竟是為了什麽,但他對平安的看重,可見一斑。之前平安就是他身邊的人,將來肯定要留給趙璨的。也不知道經過了這件事,太子心中是否會有芥蒂。
平安自己也有些驚訝,不過很快就反應過來了,皇帝將他留下,可能是為了說說徐文美吧?
趙璨也想到了這一點,所以主動帶著眾人退了出去。
“你過來,坐下。”皇帝看著平安道。
他這時候說話已經有些吃力了,速度非常慢,像是一個字一個字的擠出來的。
平安便不打算在這種細枝末節上計較,浪費時間,依言走過去坐下。
皇帝的視線在他臉上逡巡片刻,有些恍惚起來,“其實你才是最像他的……”
那個“他”指的是誰,兩個人都心知肚明。徐文美會收下平安做徒弟,其實本身就已經可以說明一點問題了。雖然兩個人的長相並不相似,但是身上的某些特質卻驚人的重合。
平安知道那是什麽。除了趙璨之外,徐文美是這個時代唯一能夠完全理解自己的理論和抱負的人,皇帝所看到的那種相似,應該會死他們超脫於這個時代的地方。
他低聲道,“陛下謬讚,我比師父差得遠了。”
但平安的清醒建立在前人的基礎上,居高臨下,一覽無餘,實際上是占了便宜的,並不算是自己的能力。而徐文美卻是從“當局者迷”之中超脫出來,在山中還能看清山的全貌,令人驚歎。
所以平安這麽說也沒有錯。
“你是個好孩子。”皇帝眼神柔和的看了他一眼。但平安覺得他不是在看自己,而是在透過自己,看向不知名的遠方,和那個特定的人。
片刻後,他才道,“江南風物好,他的故鄉也在那裏,想來這一生,必得平安喜樂。”
他第一次看到徐文美的時候,是在春天,禦花園的戲台上,徐文美唱的是弱質纖纖的閨中少女,春日出遊時認識了自己的心上人,遂大膽私奔。兩人前往京城,書生苦讀之後高中,順勢上門求娶,終於贏得美人歸家,從此夫妻和美。
故事情節已經有許多都模糊了,唯有少女愛情直白濃烈,唱詞歡快婉轉,貫穿全劇始終,令人難以忘懷。
那一出戲,他隻記住了這一個人。
後來他才知是鍾鼓司新捧出來的人,隻唱了一出戲便得了父皇青眼,日日要他伴駕。宮中人說起這件事,又羨又妒,語氣酸得能聞出醋味兒來。他也覺得自己心裏酸得很。
及至後來見了他素顏時的模樣,更是驚為天人,傾慕不已。
然而那畢竟是父皇身邊的人,況且還是這樣一個尷尬的身份,他一麵失落,一麵又鬆了一口氣。
因為從小到大看了不知道多少先帝的荒唐行徑,所以他曾立誌,絕不會如自己的父皇一般荒唐糜爛,一定要勵精圖治,扶正大楚河山。
他做到了。
雖然本身才能不算上乘,但畢竟偌大個國家,隻要皇帝願意勵精圖治,就壞不到哪裏去。
隻是徐文美他不知道該如何處置。
原本這樣“狐媚惑主”之人,該是他最為痛恨之輩,本應毫不手軟的除掉。然而對他來說,這又是印在心上一個十分鮮明的影子,怎能隨意處置?
正為難間太後動了手,反倒給了他保住人的動力,甚至不惜同自己的生母生出了嫌隙。
那時他曾經問過徐文美的打算,對方迴答想要出宮養老。
他沒有答應。
其後十多年間,徐文美住在宮中,卻一日比一日更沉默。要離開皇宮的話他沒有再說過,然而誰都看得出來,他過的並不好。
他在這皇宮之中的位置,就像是在皇帝心裏的位置,無處安放,又不甘放手。
如果繼續纏繞下去,他們之間,必定會成為一個死結。
然而平安出現了。對於這個突然出現在徐文美身邊,迅速的得到了他的信任和親近,甚至讓他有了些許變化的人,皇帝的心情是十分微妙而複雜的。論理他不應該跟一個小太監計較這些,但眼睜睜看著這一切發生,又怎麽可能真的不計較?
這便是徐文美離開南北十三排最靠北邊的小院,而平安被調往司禮監內書房的真相了。
那時皇帝不會想到,有朝一日,平安能夠有辦法偷天換日,生生將徐文美從皇宮裏給弄了出去。
從此天高海闊,燕翔魚動,各安天涯。
離開皇宮之後,徐文美仿佛換了個人,似乎要將這十幾年的沉寂壓抑都爆發出來,幾乎變作了一個皇帝不認得的人。
他知道,徐文美心裏的結解開了,自己的卻隻能繼續存在著。
對於皇帝來說,徐文美這個人,就像是他的藝名一般。
虞美人,那是一種有毒性、會成癮的花。
平安不知道皇帝究竟想到了什麽,但作為一個正陷入愛情的甜蜜之中的人,他必須承認,這一刻的皇帝,看上去讓人有些想哭。
雖然他不覺得皇帝跟徐文美在一起,最後會有什麽好結局。然而當眼前這個人生命走到盡頭,追憶一生的時候,身邊卻沒有那個知心人存在,到底有些淒涼。
人世間所擁有的一切都無法帶走,就連最後的眷戀亦不能相見,這份懲罰已足夠殘酷。
良久,皇帝迴過神來,繼續道,“我這一生,仰不愧天,俯不愧蒼生黎民,唯對一人於心有愧。平安……你、告訴他,他……自由了。”
“是。”平安低聲應道。
說完這句話之後,皇帝像是耗盡了身上所有的力氣。
他閉上眼睛喘息了很久。明亮的燭光映照在他的臉上,與他麵上那種生命的枯槁形成強烈的對比,讓平安心頭猛跳。他努力屏住唿吸,仿佛怕驚動了什麽般小心翼翼。
“什麽時候了?”片刻後皇帝低聲問道。
正好子夜的更聲敲響,平安微微一頓,迴道,“陛下,子時了。”
皇帝猛然伸出手來,緊緊鉗製住平安的手腕,牙關緊咬,一個字一個字的往外吐,“你要、輔佐小七……保我……皇楚、千秋……萬、代……”
話到最後,於尾音中漸漸低沉,幾不可聞。
抓在平安腕間的那隻手往下一墜,平安一顆心仿佛也被這麽攥著一直往下落,仿佛永遠沉不到底——
熙平二十五年正月初五,帝王駕崩。
原以為皇帝並不願意立太子,這才想說服他選人監國,卻不曾想,皇帝又忽然想通,願意立太子了。
終歸是好事,而且人選也並不出人預料,所以朝臣們在短暫的驚愕過後,便俱都歡喜起來。皇帝肯立下繼承人,將來若有什麽萬一,權力過渡時期也會更加平穩。
宰相吳旭之不無擔憂的道,“陳王——太子殿下如今正病著,怕是不宜勞動。”
“這有什麽?不過是要殿下出麵擔個名義罷了,其餘諸事,咱們自然會為殿下分憂。”參政金世文開口。
他原是河北巡撫,後來因戰功迴京,補了兵部尚書的缺。後來正好碰上趙璨將季謙這個“青詞相公”從副相的位置上拉下來,便將他增補進了政事堂。
算來這兩次升遷,都跟趙璨有些關係,他的前任都是被趙璨給拉下馬來的。金世文認識趙璨的時間早,其後也用心維護這份交情,早已將自己當做是趙璨一脈的人。
如今皇帝要傳位給趙璨,自然是好得不能再好的大好事,如此,他自然不會讓此事節外生枝。
況且事實如此,他們更加需要的,隻是趙璨承擔這麽一個名義,至於具體事務,這段時間皇帝病了,原本也是他們在負責。即使是對於這些軍國重臣來說,這也是變相增加了他們手中的權力,要交出去,也不是那麽自願的事。
所以相較於一個勵精圖治的趙璨,當然還是如今這個生著病還在休養的太子更讓他們放心。
雖說權力遲早有一天要交出來,但在自己手上掌握一天,就多一分控製。若是拖延的時間足夠長,等到趙璨登基,要將這些東西收迴去的時候,才會發現處處都束手束腳,並不是那麽容易的事。
權力爭奪,自古如此。即便是帝王和他的肱骨大臣之間,也不是全然一派和諧的。
金世文這句話算是說到了所有人的心坎上,許悠含笑道,“金參政說得很是,既然有咱們為殿下分憂,自然不必擔心這些小事。咱們辛苦些,熬過這一兩個月,等開了春,殿下的傷也就好全了。”
於是事情就這麽定下。
天乾宮裏剛剛擬好聖旨,趙璨那邊就已經得到了消息。這一兩年來皇帝縱容他,絲毫不懷疑,他得以頻繁進出宮掖,對皇宮的掌控自然不比從前。再說現在皇帝親口立他為太子,自然有的是人爭著傳消息過來討好。
平安和趙璨都吃了一驚,麵麵相覷片刻,一時竟不知道說什麽好。
“有些難以置信。”平安道。
趙璨頷首。這是他們孜孜以求的東西,但之前也知道希望恐怕十分渺茫。畢竟上輩子,皇帝是不曾立過太子的,如此才埋下了內鬥的禍根。後來他駕崩時,似乎也並未留下詔書。隻是那時朝堂後宮皆由趙璿一手把持,結果自然毫無懸念。
而今竟然這樣容易就得到了這個結果,自然會讓人覺得不敢相信。
趙璨低頭看了看自己的身上,忽然自嘲道,“不意救駕之功竟然還有這樣的好處。”
他想起當夜進宮之前,曾經生出過的那種預感,覺得那件事對自己非常重要。當時還十分不解,現在看來,一切卻都是有因有果。
“也得看皇帝是什麽皇帝。”平安道,“若不是早就知道,我恐怕要當你是故意為之呢。”
他都會這麽想,其他這樣想的人,自然也不會少了。
趙璨聞言笑道,“不管怎麽說,不枉我這幾年來一直對他盡心盡力。有了這個名義,做事卻是容易多了。”
“恭喜太子殿下。”平安笑著調侃道。
趙璨一把握住了他的手,沉默片刻,似乎是在克服自己激蕩的心情,片刻後才道,“平安,屬於咱們的好時候,就要來了。”
因為要養傷,除了最初的那一日是在水榭附近臨時的宮殿之中外,後來皇帝又開恩讓趙璨住迴懋心殿裏休養。趙璨在這裏住了十多年,自然一草一木都極為熟悉。他這會兒並沒有看平安,視線一直朝著窗外。
平安順著他的視線看過去,便見窗外一樹紅梅開得正好。
此情此景,令平安忽然想起一首詞來: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俏也不爭春,隻把春來報。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
新年一過,春天還會遠嗎?
趙璨說得沒錯,這的確是個好時候,而且,是屬於他們的好時候。
平安迴握住他的手,低聲道,“我會一直在你身邊的。”
“這是當然。”趙璨轉過頭來看他,眉眼間笑意盈盈,全然沒有半分陰霾,顯得十分意氣風發,“十年,百年,千年之後,你的名字和我的名字,還仍舊會被人放在一處提起。”
還有什麽比這個更加永垂不朽?
平安設想了一下那個場麵,不由有點兒……囧。自己成為了曆史教科書上的人物,感覺會怪怪的。這也就罷了,人過留痕,這本來不就是自己所求的嗎?至於名聲,反倒成了附帶。
但是……身為一個後世曾混跡各大論壇、文學網站的資深網友,平安非常清楚那些網絡寫手們強大的杜撰能力,到他穿越的時候,基本上曆史上有名一點的cp——別管是捕風捉影還是真有其事——全部都被網友們yy遍了。
甚至在不少畫風奇葩的論壇和小說網站裏,還有人進行各種cp混搭,站cp、戰cp,那畫麵想想都很美平安根本不敢看。
要是趙璨知道自己期待著的永垂不朽最後會變成這個樣子,徒然為後世人增加茶餘飯後的豔/情談資,不知道心裏會是什麽感想?
見平安非但不像自己想象的那樣高興,反而麵色古怪,趙璨忍不住問,“你在想什麽?”
“沒什麽。”平安迴過神來,連忙否認。
開玩笑,趙璨雖然平時看上去很正經,但畢竟是個欲/望正常的男人,一涉及到某些方麵的事,就會露出真麵目,要是讓他知道平安在想這些,非要拉著他實踐一把不可。
雖說他現在的身體條件,根本沒辦法“實踐”,但是趙璨的記性非常好,小黑賬更是一筆一筆計算得十分清楚,平安可不願意去捋虎須。
因為皇帝還病著,又事起倉促,這會兒還在過年,所以趙璨被封為太子一事,暫時並不舉行典禮,隻張貼皇榜,祭祀太廟,另命加急喜報一路向整個大楚各地官府傳達此事便罷了。
所以第二日一早,雖然趙璨身上還帶著傷,禮部的人卻仍舊早早過來,幫著他打扮一新,然後由百官簇擁著前往太廟祭祀。
也虧得禮部居然能夠在一天一夜之內,將太子朝服和一應禮器、流程全都準備好,想來是花費了不少功夫。這樣急切,讓趙璨和平安對於皇帝的病情,又有了新的猜測。
他恐怕是真的很不好了。
一夜之間趙璨搖身一變成為太子,最不能接受的便是他的幾位兄長。
雖然昨日趙瑢曾經故作大方的祝福過趙璨,但實際上,他心中也不是沒有別的期望。隻是沒有想到,這一次,那位一貫瞻前顧後考慮平衡之道的父皇,居然難得的堅決了起來。
原本人人都有希望,結果他們聯合在一起設計了趙璨一番,沒能將人除掉,反而將兩他送上了太子之位,讓人心中如何不慪?而現在,名分已定,就算是他們還想再動手,也不是那麽容易的事了。
他當時怎麽沒被弩/箭直接射死呢?不少人在心中默默詛咒。
祭祀太廟之後,還要去拜見皇帝。
皇帝遣退眾人,也不知道跟趙璨交代了些什麽,總之他在屋裏待了足足一個時辰,出來的時候,麵色蒼白,顯然精神已經十分不濟。不過一雙眼睛卻亮得嚇人,想來皇帝交代的事應該很重要。
平安連忙上前把人扶住,讓他在旁邊坐下,又端了一碗參湯過來讓他喝。
其實趙璨受著傷,這樣貿然進補不太合適,但現在的情形如此,也隻能咬著牙上了,就算有些許隱患,也顧不得,隻好等形勢平穩之後,再慢慢的調養。
之後皇帝陸續的將重臣們一個個的叫進去說話。
能夠守在這裏的,都是站在大楚權力巔峰的那幾個人,皇帝對他們自然也各有安排。
雖然看到他這樣殫精竭慮,令人十分憂心,但大家也不敢苦勸。
因為這些事都是很重要的,在皇帝死後的一兩年內,大夥兒肯定都還是會按照他的指示來辦事。雖然未免有些讓新君顯得毫無作為,但同時也保障了權力的平穩過渡。否則大家各行其道,朝廷的人心就要散了。
所以這些本來就是皇帝應該安排好的事,他現在的做法並沒有問題。
相較趙璨而言,大臣們在屋子裏待著的時間並不算長,等最後一個人出來,便將所有人都叫了進去。
這時天色已經很晚了,但皇帝卻還是強撐著要將所有的事情都交代清楚,所有人心中都已經有了一個猜測,隻是沒有人敢說出來而已。
屋子裏點了十幾根兒臂粗的蠟燭,將整個房間照得明晃晃的,人走進來連影子都看不到。
躺在床上的皇帝麵色蠟黃,麵容瘦削,整個眼部和腮部都凹陷了進去,看上去瘦骨嶙峋。其他人也就罷了,皇子之中還有年紀才幾歲的,見此情形嚇得臉色發白,不敢說話。
然而皇帝的精神卻亢奮得有些讓人心驚,視線一一從每個人身上閃過,最後停在了自己的兒子們身上。
從前他身體好的時候,對這些兒子們並無特別的看顧,在他心中,這些都隻是自己血脈的延續,是趙氏皇族的延續,隻要養大他們,讓他們為皇室開枝散葉就可以了。至於其他?身為帝王日理萬機,並無精力分給他們。
然而到了垂暮之齡,臨死之前迴顧自己的一生,他卻仿佛忽然看見了他們。
“往後,你們要專心輔佐小七,保我大楚江山,明白了嗎?”他慢慢的道。
等他們點頭說明白了,又轉向站在床頭的趙璨,“你是一國之君,這些都是你的骨肉兄弟,要善待他們。隻要你們兄弟齊心,何愁我大楚不興?”
“是,兒臣謹記父皇教誨。”趙璨立刻應道。
這句話就像是了卻了他的某種心願,讓皇帝的精神都忍不住放鬆下來。然而他本來就是在強打精神,這麽一放鬆,整個人的精氣神,幾乎是以肉眼可見的速度消散開去,隻留下垂死的軀殼。
但皇帝的視線在觸碰到站在趙璨身後的平安後,又陡然一亮。
他聲音有些急促的道,“你們……都出去。平安留下,朕……同你說說話。”
這個命令出乎所有人的預料,眾人都將視線掃向趙璨身後默然侍立的平安,心中各有計較。在這最後時間裏,皇帝不見自己寵愛的嬪妃,也不讓兒子陪伴,更沒有讓太子留下,反倒是將平安這個八竿子打不到關係的人給留下了,如何不令人驚詫?
不過這些都是人精,不管皇帝究竟是為了什麽,但他對平安的看重,可見一斑。之前平安就是他身邊的人,將來肯定要留給趙璨的。也不知道經過了這件事,太子心中是否會有芥蒂。
平安自己也有些驚訝,不過很快就反應過來了,皇帝將他留下,可能是為了說說徐文美吧?
趙璨也想到了這一點,所以主動帶著眾人退了出去。
“你過來,坐下。”皇帝看著平安道。
他這時候說話已經有些吃力了,速度非常慢,像是一個字一個字的擠出來的。
平安便不打算在這種細枝末節上計較,浪費時間,依言走過去坐下。
皇帝的視線在他臉上逡巡片刻,有些恍惚起來,“其實你才是最像他的……”
那個“他”指的是誰,兩個人都心知肚明。徐文美會收下平安做徒弟,其實本身就已經可以說明一點問題了。雖然兩個人的長相並不相似,但是身上的某些特質卻驚人的重合。
平安知道那是什麽。除了趙璨之外,徐文美是這個時代唯一能夠完全理解自己的理論和抱負的人,皇帝所看到的那種相似,應該會死他們超脫於這個時代的地方。
他低聲道,“陛下謬讚,我比師父差得遠了。”
但平安的清醒建立在前人的基礎上,居高臨下,一覽無餘,實際上是占了便宜的,並不算是自己的能力。而徐文美卻是從“當局者迷”之中超脫出來,在山中還能看清山的全貌,令人驚歎。
所以平安這麽說也沒有錯。
“你是個好孩子。”皇帝眼神柔和的看了他一眼。但平安覺得他不是在看自己,而是在透過自己,看向不知名的遠方,和那個特定的人。
片刻後,他才道,“江南風物好,他的故鄉也在那裏,想來這一生,必得平安喜樂。”
他第一次看到徐文美的時候,是在春天,禦花園的戲台上,徐文美唱的是弱質纖纖的閨中少女,春日出遊時認識了自己的心上人,遂大膽私奔。兩人前往京城,書生苦讀之後高中,順勢上門求娶,終於贏得美人歸家,從此夫妻和美。
故事情節已經有許多都模糊了,唯有少女愛情直白濃烈,唱詞歡快婉轉,貫穿全劇始終,令人難以忘懷。
那一出戲,他隻記住了這一個人。
後來他才知是鍾鼓司新捧出來的人,隻唱了一出戲便得了父皇青眼,日日要他伴駕。宮中人說起這件事,又羨又妒,語氣酸得能聞出醋味兒來。他也覺得自己心裏酸得很。
及至後來見了他素顏時的模樣,更是驚為天人,傾慕不已。
然而那畢竟是父皇身邊的人,況且還是這樣一個尷尬的身份,他一麵失落,一麵又鬆了一口氣。
因為從小到大看了不知道多少先帝的荒唐行徑,所以他曾立誌,絕不會如自己的父皇一般荒唐糜爛,一定要勵精圖治,扶正大楚河山。
他做到了。
雖然本身才能不算上乘,但畢竟偌大個國家,隻要皇帝願意勵精圖治,就壞不到哪裏去。
隻是徐文美他不知道該如何處置。
原本這樣“狐媚惑主”之人,該是他最為痛恨之輩,本應毫不手軟的除掉。然而對他來說,這又是印在心上一個十分鮮明的影子,怎能隨意處置?
正為難間太後動了手,反倒給了他保住人的動力,甚至不惜同自己的生母生出了嫌隙。
那時他曾經問過徐文美的打算,對方迴答想要出宮養老。
他沒有答應。
其後十多年間,徐文美住在宮中,卻一日比一日更沉默。要離開皇宮的話他沒有再說過,然而誰都看得出來,他過的並不好。
他在這皇宮之中的位置,就像是在皇帝心裏的位置,無處安放,又不甘放手。
如果繼續纏繞下去,他們之間,必定會成為一個死結。
然而平安出現了。對於這個突然出現在徐文美身邊,迅速的得到了他的信任和親近,甚至讓他有了些許變化的人,皇帝的心情是十分微妙而複雜的。論理他不應該跟一個小太監計較這些,但眼睜睜看著這一切發生,又怎麽可能真的不計較?
這便是徐文美離開南北十三排最靠北邊的小院,而平安被調往司禮監內書房的真相了。
那時皇帝不會想到,有朝一日,平安能夠有辦法偷天換日,生生將徐文美從皇宮裏給弄了出去。
從此天高海闊,燕翔魚動,各安天涯。
離開皇宮之後,徐文美仿佛換了個人,似乎要將這十幾年的沉寂壓抑都爆發出來,幾乎變作了一個皇帝不認得的人。
他知道,徐文美心裏的結解開了,自己的卻隻能繼續存在著。
對於皇帝來說,徐文美這個人,就像是他的藝名一般。
虞美人,那是一種有毒性、會成癮的花。
平安不知道皇帝究竟想到了什麽,但作為一個正陷入愛情的甜蜜之中的人,他必須承認,這一刻的皇帝,看上去讓人有些想哭。
雖然他不覺得皇帝跟徐文美在一起,最後會有什麽好結局。然而當眼前這個人生命走到盡頭,追憶一生的時候,身邊卻沒有那個知心人存在,到底有些淒涼。
人世間所擁有的一切都無法帶走,就連最後的眷戀亦不能相見,這份懲罰已足夠殘酷。
良久,皇帝迴過神來,繼續道,“我這一生,仰不愧天,俯不愧蒼生黎民,唯對一人於心有愧。平安……你、告訴他,他……自由了。”
“是。”平安低聲應道。
說完這句話之後,皇帝像是耗盡了身上所有的力氣。
他閉上眼睛喘息了很久。明亮的燭光映照在他的臉上,與他麵上那種生命的枯槁形成強烈的對比,讓平安心頭猛跳。他努力屏住唿吸,仿佛怕驚動了什麽般小心翼翼。
“什麽時候了?”片刻後皇帝低聲問道。
正好子夜的更聲敲響,平安微微一頓,迴道,“陛下,子時了。”
皇帝猛然伸出手來,緊緊鉗製住平安的手腕,牙關緊咬,一個字一個字的往外吐,“你要、輔佐小七……保我……皇楚、千秋……萬、代……”
話到最後,於尾音中漸漸低沉,幾不可聞。
抓在平安腕間的那隻手往下一墜,平安一顆心仿佛也被這麽攥著一直往下落,仿佛永遠沉不到底——
熙平二十五年正月初五,帝王駕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