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的戰爭進行得十分順利。
因為趙璨派了人去,所以開陽並沒有將那六千人帶迴來,反而是命令他們繼續糾纏住北狄人,不讓他們逃走了。
至於城裏,平安準備試驗一下自己最新鼓搗出來的東西。
話說信州不愧是軍事重城,一應守城器械,十分齊全。有許多都是平安在秦州和撫寧縣的時候,都沒有見過的。有一種叫做床弩的東西,需要好幾個士兵一起操作,射出去的弩/箭又粗又長,據說可以射到一裏地外,而且穿透性極強,曾經有過一口氣串了五六個人的時候。
當然,也有一點運氣成分,畢竟士兵們雖然是排好隊列的,但他們畢竟也會走動,要在一條線上被串起來,也不容易。
基本上這就是在熱武器沒有發明出來的時候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了,跟滾木一樣,是守城必備。
——滾木就是把一株大樹鋸下來,削掉枝葉和突出的地方,表麵打磨光滑,這樣守城的時候從高處往下一扔,就能將那些試圖爬上城牆的士兵全都給砸迴去,落到地上還能滾一段距離,效果非凡。要是塗上油,就能滾得更遠。而且扔下去之後,還能點火,燒起來之後敵人自然就更難突破。
平安發現這個床弩之後,最近都在研究。他打算將炸彈綁在弩/箭上射出去,算是簡易版的衝天炮。
不過這樣一來,炸彈的質量很定就要盡量降到最低——要不然弩/箭帶不動或者射不遠,就白費了功夫。平安將外表從鐵桶換成了竹筒,火藥的量也大大減少。射程倒是不成問題了,但爆炸所產生的殺傷力卻也隨之降低。
最後平安不得不在火藥裏摻了碎鐵片和燃燒後會產生大量煙霧的材料。
所以城頭上一開火,弩/箭發射出去之後,西戎和北狄人就亂了套。騎兵座下的戰馬受驚,根本駕馭不住,四處亂撞。被騎兵這麽一衝,其他隊伍也跟著亂了。再加上又有煙霧彌漫,看不清周圍的情況,雖然將領們一直在努力整隊,但收效甚微。還有些將領本身就受到了牽連,正努力控製自己的戰馬,根本無暇分/身。
草原人驍勇善戰,大部分表現在騎兵衝鋒上。絕大多數時候,隻要讓幾百騎的騎兵在戰爭裏衝幾個來迴,步兵基本上就潰散了。
現在對方的騎兵被廢掉,大楚這邊自然是順勢衝營,將他們的陣勢徹底打亂,然後步兵圍上去近身作戰。拚體力的話,出身西北地區的士兵們,可不會比草原人差。
而那一邊,涿州軍似乎早就料到了這種情況似的,在趕來的途中便變換了陣勢,與信州軍一起,形成隱隱合圍之勢。
聯軍首領終於穩住自己的隊伍時,合圍之勢已成,唯有東邊還有小小的縫隙。這時候要跟大楚人硬拚,是不智之舉。草原人的特質就是來去如風,打不過自然要立刻撤退。所以收攏了一部分人手之後,他們便朝著東方衝擊。
結果兩邊的人似乎根本沒看到他們似的,輕易就衝出來了。
劫後餘生的驚慌讓這些人來不及多想,便狼狽的往前逃竄。
但狂奔了一會兒,西戎人的首領心中忽然生出不妙的預感。再轉迴頭去,便見身後剛剛衝出來的那個漏洞,早就消失了!
大楚人並不是沒有能力將他們包圍住,故意露出了那個破綻!
“有詐!”他睜大了眼睛,舉起手中的刀,高聲喊道。這時候他們已經衝到了一處小山坡下,話音未落,轉過山坡,便看見前方旌旗招展,軍隊整肅。最前麵的一方大旗上,金線繡了一個明黃色的“趙”字。
趙璨正騎在馬上,靜靜的看著他們。
……
戰爭結束了。
平安從始至終都站在城頭上,靜靜的凝視著下方的戰場。到最後大楚徹底占據上風,幾乎是幾個人一起追著一個草原士兵砍殺。
一開始的時候平安麵對這種場麵,還十分不習慣。剛剛出撫寧縣的時候,他根本就不敢殺人。——說得再多,但骨子裏畢竟是個守法的現代人,生在和平年代,連雞鴨魚都是取時常買別人殺好的,何況是人?
然而這一路走來,親眼看到那些被劫掠一空的村子,無辜被殺的老人和小孩……平安的心也漸漸冷了下來。草原人在大楚境內肆無忌憚,如果不能把他們都消滅掉,就會永遠都是大楚的隱患。
到現在,親身經曆了兩場大戰,平安竟然已經有些習慣這種環境了。人的適應能力真是可怕。
不過,既然已經占了上風,還殺什麽人?這麽多俘虜,留著用處多大啊!
平安迴過神來,立刻去找西北巡撫求情,“大人,這些俘虜殺了多浪費?”
“嗯?”巡撫有些驚訝的看著平安。對於這時代的人來說,俘虜抓住了,要麽就是迴京之後,午門獻俘,當著百姓們的麵兒哢嚓了事。要麽就是兩族之間仇恨沒有那麽大,或者朝廷要故意做出某些姿態,那就會劃出一塊地盤,給這些外族人居住,希望能夠用“王化”感化他們。最後才是把這些人放還。
但是吧,這些外族人本來就桀驁,安排好住處之後,還往往會跟當地人發生衝突,很難管理。偶爾甚至還會成為其他國家的細作和內應,讓人煩不勝煩。而放還,那不是縱虎歸山,讓他們明年又來劫掠大楚麽?所以大家更傾向於殺了了事。反正不是自己人,殺了就殺了。
平安痛心疾首,“大人,這些俘虜都是青壯年,能做多少事?朝廷每年對百姓征徭役,修河堤修路,若是用這些俘虜來做,能節省多少人力啊!”
做苦力的職位那麽多,他正愁沒有人來幹活兒呢!怎麽能夠這樣浪費資源?
巡撫聽得目瞪口呆,“可……”他張了張嘴,不知道該怎麽說。朝廷推行仁政,若是這樣對待俘虜,朝中那些頑固不化的老臣和禦史們又有話說了。
朝廷對待四夷向來都是以安撫為主,不聽話就打,打完了還要展示朝廷的仁慈,隻要對方臣服就可以了。這種“虐待俘虜”的事情,聽上去可不大妙。
平安道,“沒什麽可不可的,大人你想,這些事咱們大楚的百姓做得,為何外族的俘虜做不得?”
有道理!巡撫大人被他說服了,決定暫時先把人都抓起來再說。
不過話也要說在前頭,“平安你總有驚人之語,這件事,還要你迴宮之後,幫忙向陛下迴稟。”他是不能開這個口的,開了這個口,在朝中的名聲就壞掉了。這位巡撫大人今年才五十多歲,可不想自己的仕宦之途就到這裏結束。
平安不甚在意的道,“自然。大人放心吧,若是你不方便處置這些人,就交給我好了。”
簡直是養著一群不要工資的苦力,不要白不要啊!
城下的戰事結束了之後,軍隊並沒有立刻迴來。——或者說涿州軍和趙璨的聯軍沒有進城,而是直奔北狄人所在的方向,打算一鼓作氣將這些人也滅了。免得被北狄發現了端倪,溜之大吉。
這些都是戰爭的生力軍,消滅一分就是為大楚增加了一分安全保障,絕對不能留情!
不過趙璨本人並沒有前往,將事情交給下麵的將領,便領著十幾個親兵,打馬往城裏而來。
平安站在城牆上看著他。
這時候天色已經不早了。——即便是一邊倒的戰事,要結束也要幾個時辰的時間。天色微暝,但平安透過望遠鏡,還是能夠十分清晰的看清楚站在馬上的趙璨。
他的臉色非常嚴肅。有一個瞬間,趙璨甚至抬起頭朝這裏看了一眼,嚇得平安心跳加速,也不知道他看到了自己沒有。
不知道為什麽,這會兒平安已經沒有了最初知道趙璨過來時那種喜悅的感覺,反而……說不出的心虛。
巡撫大人已經準備下城樓去迎接趙璨了,所有將領都跟在他身後,平安自然也要趕緊跟上。不過大概是因為心虛,原本站在巡撫大人附近的他,越走越慢,最後退到了所有人身後。
將自己小心的隱藏在人群中,總算是有了幾分安全感。這麽多人,趙璨應該看不到自己吧?即便看到了,當著那麽多人的麵也不能說什麽。
到了城門前,趙璨從馬上跳下來,眾人便上前見禮。自然有人提前介紹了趙璨的身份,不虞大家會認不出來。巡撫大人一臉激動的道,“見過殿下,臣聽聞殿下本在河北駐守,卻千裏馳援,救信州於水火,令臣感懷敬佩!”
“不過是舉手之勞罷了。”趙璨客氣的道,“即便孤不來,你們也能做得很好。這一趟不過是錦上添花。”
這話巡撫愛聽。這一次的戰爭失利,對他來說,實在是十分不利,但巡撫也覺得自己很倒黴,事先做的準備都不算數,被人泄露了出去,能夠做到現在這樣子,其實已經很不易了。
這時候,若是有人在朝中替他說說好話,事情自然好辦。即便沒有功勞,但也不會受罰。可若是沒人開口,那麽這份罪責,自然就是他來承擔了。畢竟朝廷花費了那麽多的錢糧,總要有人為此負責。
趙璨跟眾人寒暄了一番,才被迎入城中。至於平安,一直站在最後麵,趙璨連眼神都沒有掃過來一次。他也不知道自己是鬆了一口氣還是心頭失落,總感覺怪怪的。
進了城,自然是要安排趙璨的住處,然後還有晚宴接風洗塵。
這段時間趙璨身邊圍著的人都很多,也不會有機會跟平安見麵說話。
晚宴平安本來不打算去的。他跟巡撫大人派來的侍女說的是,“我這個身份,與殿下同坐不合適。”
然而巡撫大概是覺得他從宮裏出來,對這些王孫貴胄的了解更多,所以強烈要求他必須要出席,幾次三番派人來請,最後平安隻好不情不願的前往。
因為拖延了太多時間,所以平安去的時候,大部分人都已經到了,就剩下趙璨等幾人沒來。平安走到門口,躊躇了一下,正猶豫要不要進去,就看到趙璨朝這裏走過來,巡撫在一旁作陪。
他心中大悔。早知道的話,就直接進去了。現在看見了人,轉身就走顯然不合適。
“殿下,大人。”他上前行了禮。
“平安這是特意出來迎接我們嗎?”巡撫笑著道,“你有心了。”
平安笑得十分尷尬,迎接毛線啊,他也才來好嗎?但是當著領導的麵,這種話肯定是不能說的。他也隻好裝傻,側身請幾人先行。
趙璨第一個走過來,路過他身邊的時候,低聲道,“平安,你膽子越來越大了。”
平安心裏抖了一下,隻好努力低著頭降低自己的存在感。
因為趙璨的聲音很小,所以即便是走在他身後的巡撫也沒有聽見。不過大家都看見了,趙璨跟平安說了一句話。有人覺得這是兩人關係好的明證,盤算著逢迎趙璨不易,走平安的路子似乎也不錯。
平安跟在幾人身後進屋,然後趕緊找了個空位坐下來。馬上就要開席,總不可能傻乎乎的站在一邊。
結果坐下來之後,才發覺旁邊坐著的,竟是那位張將軍。
平安想到開陽受的傷,心裏簡直像是菜裏吃出了蒼蠅一樣,膈應得難受。
偏偏還沒法說。
他後來打聽了一下,這位將軍名叫張純。平安聽到後的第一反應是,他怎麽不姓莊呢?裝純,多合適?目前他還不知道張純的目的,但總之不會是什麽好事。
所以平安覺得,自己應該離他遠遠的。畢竟自己身上藏著的秘密不少,這人看上去高深莫測意味深長的,沒準什麽時候就被他抓住了小辮子,難以脫身了。
結果千防萬防,還是在這裏遇上了。
一看見他,平安立刻轉過臉,端正的看著眼前的桌子,似乎要將上麵的花紋都研究透徹。
他以為自己擺出這樣的姿態,應該就不會有不長眼的人來招惹他了。沒想到張純像是完全沒有領會到他“請勿打擾”的氣場,湊過來低聲問,“齊太監,真巧。”
“是啊。”平安語氣平板的迴了一句,頭都沒轉一下。
“方才瞧見七皇子殿下在門口跟齊太監說話,莫非你們從前認識。”張純似笑非笑的轉著手裏的杯子問。
這試探也太明顯了吧?以為他會心裏有鬼害怕得露出端倪嗎?
平安眼都不眨一下,“是見過幾次。”
“哦?”張純道,“看來齊太監在宮中地位不低,人脈也廣,我聽說這位七皇子殿下平素極為低調,少與人來往呢。卻沒想到與齊太監的關係如此親近?”
平安終於厭煩的轉頭看了他一眼,朝東邊拱了拱手,“都是陛下看重罷了,沒什麽親近不親近的。”
對方才不再說話了。
平安心中警惕起來。他不知道張純是猜測還是真的有證據,認為自己跟趙璨關係密切。但不論如何,定自己迴宮之後,有這種傳言出來,對趙璨和他自己都不好。
好在他們的往來,皇帝多半都是知情的,不知情的那部分,也不是那麽容易查出來。不過以後還是要更加小心。
晚宴甚是無趣,考慮到趙璨遠來辛苦,不到一個時辰就散了。
平安迴到自己的房間裏,開始擔心起開陽來。也不知道傷重不重,偏偏城外的那處戰場,極有可能要好幾天時間才能徹底結束,在這之前,他恐怕不能迴城來治療,隻能隨便處理一下。萬一耽擱了傷情怎麽辦?
正躺在床上輾轉反側,外麵忽然有人敲門。
“誰啊?”平安有些奇怪,這大半夜的不睡覺,跑來找他做什麽?
沒有人迴答。倒是敲門聲又響了一遍。
平安突然意識到門外的人是誰了。他輕手輕腳的走過去打開門,便見趙璨披著厚厚的鬥篷站在門外。他大半張臉都藏在陰影裏,從正麵都看不清楚,更別說其他角度了。若不是平安對他足夠了解,估計也認不出來。
他連忙伸手把人拉進來,壓低聲音問,“你怎麽來了?”
黑暗裏看不清楚對方的臉,趙璨將鬥篷放下來,笑道,“難道我不能來?”
“不是。”平安將張純的事情解釋了一下,“我覺得他似乎在懷疑我。不過我也懷疑他,說不定那個在背後通風報信,讓西戎那邊知道大楚的安排的人,就是他。”
“有可能。我讓人去查,這件事你就別管了。他正盯著你,說不定會看出端倪來。”趙璨快速道。
平安點點頭,然後慢慢歎了一口氣,“仗總算是打完了。”
他心裏其實並不很喜歡這種生活。雖然足夠激動,雖然做的每一件事情都能夠直接的拯救別人,但平安還是不喜歡。他更喜歡搞研究,更喜歡在京城做那些現在沒有人在意,但將來影響深遠的事情。
好在戰爭總算結束了。
不料趙璨竟然道,“誰說仗打完了?”
“啊?”平安有些不解。西戎人和北狄人都滅掉了,趙璨既然過來,長河部落應該也不在話下。這還不打完,還要幹什麽?
適應了一會兒黑暗,已經能夠看清楚房裏的東西了。趙璨直接走到平安的床邊坐下,這才開口,“你還記不記得最初打仗的目的是什麽?”
“養馬的地方!”平安意識到自己忽略什麽了。
原本大楚和西戎的矛盾沒有那麽大,最初打算打仗,是因為大楚希望從西戎那裏弄到養馬的地方。最初的打算是將齊州信州和涿州都往前推一個州的地盤,有了這些地方,就能夠擴張馬匹數量。而馬匹的數量,往往意味著騎兵的數量。
結果打著打著,因為變故太多,恐怕絕大多數人都忘記這最初的目標了。如果這個目標沒打成,那麽大楚歸根結底也還是算輸了。
“所以我說仗還沒打完。”趙璨的語氣裏頗有幾分輕鬆,“西戎和北狄元氣大傷,即便國內還有軍隊,恐怕也不敢貿然開過來。這會兒過去占地盤,是最合適的時機,怎可錯過?”
要不然他千裏迢迢的跑到信州來,難道就是為了解這座城池之圍嗎?以大楚的軍力,還不至於連這樣的大城都守不住。
平安總算明白了,原來趙璨就是來占這個好處的。
現在三路大軍,就隻有涿州軍沒怎麽損失,還成了他的盟友。他來的時機剛好,接下來西北這邊的事情,恐怕就要他趙璨來做主了。到時候率軍占領了西戎的地盤,那最大的一份功勞,自然也是落在他身上。
原來他不但要在河北經營根基,還連西北都不打算放過。
“你還真是……”平安想了想,才終於找到一個詞形容他,“野心勃勃。”
“你不是早就知道了嗎?”趙璨哼了一聲,“倒是你,不在秦州好好造你的弓箭,到這裏來做什麽?”
“咳……”果然開始秋後算賬了。平安努力給自己找理由,“我本來隻是打算去守撫寧縣的。不讓任何一個西戎人和北狄人進入秦州境內。”
趙璨抽了抽嘴角,來的時候路過撫寧縣,他已經看到了,整個縣城簡直是嚴絲合縫,沒有任何一點可以利用的地方。虧他能想得出來。
“後來那不是發現西戎人太猖獗了,老是在城下耀武揚威,又不上來打。我就帶人出來了。然後又聽說信州被圍,就過來看看。後來就留在這裏了。”平安含糊其辭的解釋了一通。
趙璨差點兒被他氣笑了,“你中間省略的部分是不是有點多?”
因為趙璨派了人去,所以開陽並沒有將那六千人帶迴來,反而是命令他們繼續糾纏住北狄人,不讓他們逃走了。
至於城裏,平安準備試驗一下自己最新鼓搗出來的東西。
話說信州不愧是軍事重城,一應守城器械,十分齊全。有許多都是平安在秦州和撫寧縣的時候,都沒有見過的。有一種叫做床弩的東西,需要好幾個士兵一起操作,射出去的弩/箭又粗又長,據說可以射到一裏地外,而且穿透性極強,曾經有過一口氣串了五六個人的時候。
當然,也有一點運氣成分,畢竟士兵們雖然是排好隊列的,但他們畢竟也會走動,要在一條線上被串起來,也不容易。
基本上這就是在熱武器沒有發明出來的時候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了,跟滾木一樣,是守城必備。
——滾木就是把一株大樹鋸下來,削掉枝葉和突出的地方,表麵打磨光滑,這樣守城的時候從高處往下一扔,就能將那些試圖爬上城牆的士兵全都給砸迴去,落到地上還能滾一段距離,效果非凡。要是塗上油,就能滾得更遠。而且扔下去之後,還能點火,燒起來之後敵人自然就更難突破。
平安發現這個床弩之後,最近都在研究。他打算將炸彈綁在弩/箭上射出去,算是簡易版的衝天炮。
不過這樣一來,炸彈的質量很定就要盡量降到最低——要不然弩/箭帶不動或者射不遠,就白費了功夫。平安將外表從鐵桶換成了竹筒,火藥的量也大大減少。射程倒是不成問題了,但爆炸所產生的殺傷力卻也隨之降低。
最後平安不得不在火藥裏摻了碎鐵片和燃燒後會產生大量煙霧的材料。
所以城頭上一開火,弩/箭發射出去之後,西戎和北狄人就亂了套。騎兵座下的戰馬受驚,根本駕馭不住,四處亂撞。被騎兵這麽一衝,其他隊伍也跟著亂了。再加上又有煙霧彌漫,看不清周圍的情況,雖然將領們一直在努力整隊,但收效甚微。還有些將領本身就受到了牽連,正努力控製自己的戰馬,根本無暇分/身。
草原人驍勇善戰,大部分表現在騎兵衝鋒上。絕大多數時候,隻要讓幾百騎的騎兵在戰爭裏衝幾個來迴,步兵基本上就潰散了。
現在對方的騎兵被廢掉,大楚這邊自然是順勢衝營,將他們的陣勢徹底打亂,然後步兵圍上去近身作戰。拚體力的話,出身西北地區的士兵們,可不會比草原人差。
而那一邊,涿州軍似乎早就料到了這種情況似的,在趕來的途中便變換了陣勢,與信州軍一起,形成隱隱合圍之勢。
聯軍首領終於穩住自己的隊伍時,合圍之勢已成,唯有東邊還有小小的縫隙。這時候要跟大楚人硬拚,是不智之舉。草原人的特質就是來去如風,打不過自然要立刻撤退。所以收攏了一部分人手之後,他們便朝著東方衝擊。
結果兩邊的人似乎根本沒看到他們似的,輕易就衝出來了。
劫後餘生的驚慌讓這些人來不及多想,便狼狽的往前逃竄。
但狂奔了一會兒,西戎人的首領心中忽然生出不妙的預感。再轉迴頭去,便見身後剛剛衝出來的那個漏洞,早就消失了!
大楚人並不是沒有能力將他們包圍住,故意露出了那個破綻!
“有詐!”他睜大了眼睛,舉起手中的刀,高聲喊道。這時候他們已經衝到了一處小山坡下,話音未落,轉過山坡,便看見前方旌旗招展,軍隊整肅。最前麵的一方大旗上,金線繡了一個明黃色的“趙”字。
趙璨正騎在馬上,靜靜的看著他們。
……
戰爭結束了。
平安從始至終都站在城頭上,靜靜的凝視著下方的戰場。到最後大楚徹底占據上風,幾乎是幾個人一起追著一個草原士兵砍殺。
一開始的時候平安麵對這種場麵,還十分不習慣。剛剛出撫寧縣的時候,他根本就不敢殺人。——說得再多,但骨子裏畢竟是個守法的現代人,生在和平年代,連雞鴨魚都是取時常買別人殺好的,何況是人?
然而這一路走來,親眼看到那些被劫掠一空的村子,無辜被殺的老人和小孩……平安的心也漸漸冷了下來。草原人在大楚境內肆無忌憚,如果不能把他們都消滅掉,就會永遠都是大楚的隱患。
到現在,親身經曆了兩場大戰,平安竟然已經有些習慣這種環境了。人的適應能力真是可怕。
不過,既然已經占了上風,還殺什麽人?這麽多俘虜,留著用處多大啊!
平安迴過神來,立刻去找西北巡撫求情,“大人,這些俘虜殺了多浪費?”
“嗯?”巡撫有些驚訝的看著平安。對於這時代的人來說,俘虜抓住了,要麽就是迴京之後,午門獻俘,當著百姓們的麵兒哢嚓了事。要麽就是兩族之間仇恨沒有那麽大,或者朝廷要故意做出某些姿態,那就會劃出一塊地盤,給這些外族人居住,希望能夠用“王化”感化他們。最後才是把這些人放還。
但是吧,這些外族人本來就桀驁,安排好住處之後,還往往會跟當地人發生衝突,很難管理。偶爾甚至還會成為其他國家的細作和內應,讓人煩不勝煩。而放還,那不是縱虎歸山,讓他們明年又來劫掠大楚麽?所以大家更傾向於殺了了事。反正不是自己人,殺了就殺了。
平安痛心疾首,“大人,這些俘虜都是青壯年,能做多少事?朝廷每年對百姓征徭役,修河堤修路,若是用這些俘虜來做,能節省多少人力啊!”
做苦力的職位那麽多,他正愁沒有人來幹活兒呢!怎麽能夠這樣浪費資源?
巡撫聽得目瞪口呆,“可……”他張了張嘴,不知道該怎麽說。朝廷推行仁政,若是這樣對待俘虜,朝中那些頑固不化的老臣和禦史們又有話說了。
朝廷對待四夷向來都是以安撫為主,不聽話就打,打完了還要展示朝廷的仁慈,隻要對方臣服就可以了。這種“虐待俘虜”的事情,聽上去可不大妙。
平安道,“沒什麽可不可的,大人你想,這些事咱們大楚的百姓做得,為何外族的俘虜做不得?”
有道理!巡撫大人被他說服了,決定暫時先把人都抓起來再說。
不過話也要說在前頭,“平安你總有驚人之語,這件事,還要你迴宮之後,幫忙向陛下迴稟。”他是不能開這個口的,開了這個口,在朝中的名聲就壞掉了。這位巡撫大人今年才五十多歲,可不想自己的仕宦之途就到這裏結束。
平安不甚在意的道,“自然。大人放心吧,若是你不方便處置這些人,就交給我好了。”
簡直是養著一群不要工資的苦力,不要白不要啊!
城下的戰事結束了之後,軍隊並沒有立刻迴來。——或者說涿州軍和趙璨的聯軍沒有進城,而是直奔北狄人所在的方向,打算一鼓作氣將這些人也滅了。免得被北狄發現了端倪,溜之大吉。
這些都是戰爭的生力軍,消滅一分就是為大楚增加了一分安全保障,絕對不能留情!
不過趙璨本人並沒有前往,將事情交給下麵的將領,便領著十幾個親兵,打馬往城裏而來。
平安站在城牆上看著他。
這時候天色已經不早了。——即便是一邊倒的戰事,要結束也要幾個時辰的時間。天色微暝,但平安透過望遠鏡,還是能夠十分清晰的看清楚站在馬上的趙璨。
他的臉色非常嚴肅。有一個瞬間,趙璨甚至抬起頭朝這裏看了一眼,嚇得平安心跳加速,也不知道他看到了自己沒有。
不知道為什麽,這會兒平安已經沒有了最初知道趙璨過來時那種喜悅的感覺,反而……說不出的心虛。
巡撫大人已經準備下城樓去迎接趙璨了,所有將領都跟在他身後,平安自然也要趕緊跟上。不過大概是因為心虛,原本站在巡撫大人附近的他,越走越慢,最後退到了所有人身後。
將自己小心的隱藏在人群中,總算是有了幾分安全感。這麽多人,趙璨應該看不到自己吧?即便看到了,當著那麽多人的麵也不能說什麽。
到了城門前,趙璨從馬上跳下來,眾人便上前見禮。自然有人提前介紹了趙璨的身份,不虞大家會認不出來。巡撫大人一臉激動的道,“見過殿下,臣聽聞殿下本在河北駐守,卻千裏馳援,救信州於水火,令臣感懷敬佩!”
“不過是舉手之勞罷了。”趙璨客氣的道,“即便孤不來,你們也能做得很好。這一趟不過是錦上添花。”
這話巡撫愛聽。這一次的戰爭失利,對他來說,實在是十分不利,但巡撫也覺得自己很倒黴,事先做的準備都不算數,被人泄露了出去,能夠做到現在這樣子,其實已經很不易了。
這時候,若是有人在朝中替他說說好話,事情自然好辦。即便沒有功勞,但也不會受罰。可若是沒人開口,那麽這份罪責,自然就是他來承擔了。畢竟朝廷花費了那麽多的錢糧,總要有人為此負責。
趙璨跟眾人寒暄了一番,才被迎入城中。至於平安,一直站在最後麵,趙璨連眼神都沒有掃過來一次。他也不知道自己是鬆了一口氣還是心頭失落,總感覺怪怪的。
進了城,自然是要安排趙璨的住處,然後還有晚宴接風洗塵。
這段時間趙璨身邊圍著的人都很多,也不會有機會跟平安見麵說話。
晚宴平安本來不打算去的。他跟巡撫大人派來的侍女說的是,“我這個身份,與殿下同坐不合適。”
然而巡撫大概是覺得他從宮裏出來,對這些王孫貴胄的了解更多,所以強烈要求他必須要出席,幾次三番派人來請,最後平安隻好不情不願的前往。
因為拖延了太多時間,所以平安去的時候,大部分人都已經到了,就剩下趙璨等幾人沒來。平安走到門口,躊躇了一下,正猶豫要不要進去,就看到趙璨朝這裏走過來,巡撫在一旁作陪。
他心中大悔。早知道的話,就直接進去了。現在看見了人,轉身就走顯然不合適。
“殿下,大人。”他上前行了禮。
“平安這是特意出來迎接我們嗎?”巡撫笑著道,“你有心了。”
平安笑得十分尷尬,迎接毛線啊,他也才來好嗎?但是當著領導的麵,這種話肯定是不能說的。他也隻好裝傻,側身請幾人先行。
趙璨第一個走過來,路過他身邊的時候,低聲道,“平安,你膽子越來越大了。”
平安心裏抖了一下,隻好努力低著頭降低自己的存在感。
因為趙璨的聲音很小,所以即便是走在他身後的巡撫也沒有聽見。不過大家都看見了,趙璨跟平安說了一句話。有人覺得這是兩人關係好的明證,盤算著逢迎趙璨不易,走平安的路子似乎也不錯。
平安跟在幾人身後進屋,然後趕緊找了個空位坐下來。馬上就要開席,總不可能傻乎乎的站在一邊。
結果坐下來之後,才發覺旁邊坐著的,竟是那位張將軍。
平安想到開陽受的傷,心裏簡直像是菜裏吃出了蒼蠅一樣,膈應得難受。
偏偏還沒法說。
他後來打聽了一下,這位將軍名叫張純。平安聽到後的第一反應是,他怎麽不姓莊呢?裝純,多合適?目前他還不知道張純的目的,但總之不會是什麽好事。
所以平安覺得,自己應該離他遠遠的。畢竟自己身上藏著的秘密不少,這人看上去高深莫測意味深長的,沒準什麽時候就被他抓住了小辮子,難以脫身了。
結果千防萬防,還是在這裏遇上了。
一看見他,平安立刻轉過臉,端正的看著眼前的桌子,似乎要將上麵的花紋都研究透徹。
他以為自己擺出這樣的姿態,應該就不會有不長眼的人來招惹他了。沒想到張純像是完全沒有領會到他“請勿打擾”的氣場,湊過來低聲問,“齊太監,真巧。”
“是啊。”平安語氣平板的迴了一句,頭都沒轉一下。
“方才瞧見七皇子殿下在門口跟齊太監說話,莫非你們從前認識。”張純似笑非笑的轉著手裏的杯子問。
這試探也太明顯了吧?以為他會心裏有鬼害怕得露出端倪嗎?
平安眼都不眨一下,“是見過幾次。”
“哦?”張純道,“看來齊太監在宮中地位不低,人脈也廣,我聽說這位七皇子殿下平素極為低調,少與人來往呢。卻沒想到與齊太監的關係如此親近?”
平安終於厭煩的轉頭看了他一眼,朝東邊拱了拱手,“都是陛下看重罷了,沒什麽親近不親近的。”
對方才不再說話了。
平安心中警惕起來。他不知道張純是猜測還是真的有證據,認為自己跟趙璨關係密切。但不論如何,定自己迴宮之後,有這種傳言出來,對趙璨和他自己都不好。
好在他們的往來,皇帝多半都是知情的,不知情的那部分,也不是那麽容易查出來。不過以後還是要更加小心。
晚宴甚是無趣,考慮到趙璨遠來辛苦,不到一個時辰就散了。
平安迴到自己的房間裏,開始擔心起開陽來。也不知道傷重不重,偏偏城外的那處戰場,極有可能要好幾天時間才能徹底結束,在這之前,他恐怕不能迴城來治療,隻能隨便處理一下。萬一耽擱了傷情怎麽辦?
正躺在床上輾轉反側,外麵忽然有人敲門。
“誰啊?”平安有些奇怪,這大半夜的不睡覺,跑來找他做什麽?
沒有人迴答。倒是敲門聲又響了一遍。
平安突然意識到門外的人是誰了。他輕手輕腳的走過去打開門,便見趙璨披著厚厚的鬥篷站在門外。他大半張臉都藏在陰影裏,從正麵都看不清楚,更別說其他角度了。若不是平安對他足夠了解,估計也認不出來。
他連忙伸手把人拉進來,壓低聲音問,“你怎麽來了?”
黑暗裏看不清楚對方的臉,趙璨將鬥篷放下來,笑道,“難道我不能來?”
“不是。”平安將張純的事情解釋了一下,“我覺得他似乎在懷疑我。不過我也懷疑他,說不定那個在背後通風報信,讓西戎那邊知道大楚的安排的人,就是他。”
“有可能。我讓人去查,這件事你就別管了。他正盯著你,說不定會看出端倪來。”趙璨快速道。
平安點點頭,然後慢慢歎了一口氣,“仗總算是打完了。”
他心裏其實並不很喜歡這種生活。雖然足夠激動,雖然做的每一件事情都能夠直接的拯救別人,但平安還是不喜歡。他更喜歡搞研究,更喜歡在京城做那些現在沒有人在意,但將來影響深遠的事情。
好在戰爭總算結束了。
不料趙璨竟然道,“誰說仗打完了?”
“啊?”平安有些不解。西戎人和北狄人都滅掉了,趙璨既然過來,長河部落應該也不在話下。這還不打完,還要幹什麽?
適應了一會兒黑暗,已經能夠看清楚房裏的東西了。趙璨直接走到平安的床邊坐下,這才開口,“你還記不記得最初打仗的目的是什麽?”
“養馬的地方!”平安意識到自己忽略什麽了。
原本大楚和西戎的矛盾沒有那麽大,最初打算打仗,是因為大楚希望從西戎那裏弄到養馬的地方。最初的打算是將齊州信州和涿州都往前推一個州的地盤,有了這些地方,就能夠擴張馬匹數量。而馬匹的數量,往往意味著騎兵的數量。
結果打著打著,因為變故太多,恐怕絕大多數人都忘記這最初的目標了。如果這個目標沒打成,那麽大楚歸根結底也還是算輸了。
“所以我說仗還沒打完。”趙璨的語氣裏頗有幾分輕鬆,“西戎和北狄元氣大傷,即便國內還有軍隊,恐怕也不敢貿然開過來。這會兒過去占地盤,是最合適的時機,怎可錯過?”
要不然他千裏迢迢的跑到信州來,難道就是為了解這座城池之圍嗎?以大楚的軍力,還不至於連這樣的大城都守不住。
平安總算明白了,原來趙璨就是來占這個好處的。
現在三路大軍,就隻有涿州軍沒怎麽損失,還成了他的盟友。他來的時機剛好,接下來西北這邊的事情,恐怕就要他趙璨來做主了。到時候率軍占領了西戎的地盤,那最大的一份功勞,自然也是落在他身上。
原來他不但要在河北經營根基,還連西北都不打算放過。
“你還真是……”平安想了想,才終於找到一個詞形容他,“野心勃勃。”
“你不是早就知道了嗎?”趙璨哼了一聲,“倒是你,不在秦州好好造你的弓箭,到這裏來做什麽?”
“咳……”果然開始秋後算賬了。平安努力給自己找理由,“我本來隻是打算去守撫寧縣的。不讓任何一個西戎人和北狄人進入秦州境內。”
趙璨抽了抽嘴角,來的時候路過撫寧縣,他已經看到了,整個縣城簡直是嚴絲合縫,沒有任何一點可以利用的地方。虧他能想得出來。
“後來那不是發現西戎人太猖獗了,老是在城下耀武揚威,又不上來打。我就帶人出來了。然後又聽說信州被圍,就過來看看。後來就留在這裏了。”平安含糊其辭的解釋了一通。
趙璨差點兒被他氣笑了,“你中間省略的部分是不是有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