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玉堂還在皇城司的編製之中,所作所為,也都是皇城司的那一套,他手底下的人目前是獨立出來的,但遲早要歸到皇城司裏去。現在皇城提舉是石世文,平安並不願意越權。
然而馮玉堂卻固執的看著他,“這些事都是大人安排下來的,我自然隻對大人負責。”
平安有些無奈,但又有些高興。平心而論,任是誰手把手培養出來的人,都不希望他偏向別人。馮玉堂將自己放在石世文前麵,平安理智上覺得不對,但感情上卻是相當高興的。
再轉念想想,事急從權,如今將消息傳迴京城再反饋迴來,那真是黃花菜都涼了。
於是平安斟酌過後,道,“你有這樣的心我很高興,但規矩卻不能亂。這規矩也是我立的,我不能自己去破。”說得馮玉堂神色黯然,這才話鋒一轉,“不過如今你負責信州附近的情報搜集,也算是西北路的人。你的頂頭上司在這裏呢。”
他指了指錢成,“有什麽事跟他說就是了。”
馮玉堂一想就明白平安的意思了。還是當著眾人的麵將事情說出來,但向平安匯報和向錢成匯報,卻是截然不同的。這雖然也是鑽了漏洞,但至少明麵上無懈可擊了。
於是他點了點頭,轉向錢成道,“如今我手下的人遍布涿州、信州和齊州邊境,深入到草原之中。這三個字地方但凡有什麽情報,基本上都能夠及時知道。大人有什麽要問的?”
錢成看了看平安,問,“如今戰況如何?”他是因為要幫平安的忙才過來的,但若是能替皇城司撈一份功勞,自然也不會嫌多。正好就碰上了這件事,正好馮玉堂就來了,平安將這份功勞拱手讓給他,錢成自然也明白他的好意。
他跟平安的關係,倒也不必見外,所以錢成立刻就將心態擺正,開始詢問起前線戰況來了。
馮玉堂道,“入秋後戎人果然越境打草穀,因今年草原天災,度日艱難,所以今次並不是如同往年那般小股部隊繞過城池劫掠村莊,而是由西戎首領親自率領近萬人馬,從信州突破。想來打的是劫掠州府糧倉的主意。好在咱們早有準備,以信州城為餌,將主力部隊牽製住,其他地方的軍隊馳援,將戎人圍在了信州城下,正麵戰鬥。”
“這一役我軍大獲全勝,戎人損失慘重,潰不成軍,四處奔逃。信州軍,齊州軍和涿州軍尾隨其後追擊,現已越過邊境線,進入草原。”
為了這一戰準備了近兩年的時間,獲勝是理所當然的。
饒是如此,錢成臉上也露出了幾分笑意,繼續追問,“到了草原之後的情況呢?想來該占的地盤都已經占了?”
馮玉堂想了想,問,“可有紙筆?”
平安立刻去取來,然後馮玉堂就畫了簡單的地圖。
這一次大楚的目標是將國境線往前推進一片地方,將一大片水草豐茂的地方圈進大楚的地盤裏。具體來說,就是信州齊州和涿州同時往前擴張將近一個州的地方。
馮玉堂的記憶很好,刷刷幾筆便將三州的地圖畫了出來,連帶相連的西戎地圖一起。然後他在上麵做標記,“三州軍隊並不是齊頭並進,而是走中路穩紮穩打,支援兩翼的路子。所以齊州和涿州的軍隊行進得更快一些,最新的情報上,他們分別走到了這裏和這裏。距離完成既定目標已經很接近了。”
“那是幾天前的情報,現在恐怕已經走到地方了。”徐文美補充說。
錢成立刻高興起來,“這麽說來,這場戰爭應該很輕鬆?”
“並非如此。實際上真正困難的是到達地方之後築城,並且成功守住西戎反撲。否則的話,之前建立起來的優勢也就沒有用了。”馮玉堂解釋道。
他說完轉頭去看平安,卻見他仍舊盯著地圖,眉頭卻漸漸皺了起來。
馮玉堂心頭一緊,連忙問,“有什麽不妥嗎?”
平安又看了一會兒,才搖頭,“沒有不妥,隻是覺得中路支援兩翼的辦法固然好,但萬一西戎兵分兩路的話……”
若是兩翼都遇上了西戎軍隊,那麽中路應該支援哪一邊?如果西戎探知了這個安排,牽扯住其中一路,將中路的注意力吸引過來,那麽另一路就變成孤軍深入了!
聽到平安這麽說,所有人的臉色都嚴肅起來,其中尤以馮玉堂為最。因為他對這邊的地形最熟悉,很快指出其中齊州軍所走的那條路線上有個地方其實非常適合設伏,而且地理位置十分險要。要是西戎占據了這個地方,的確可以同時牽製住齊州軍和信州軍!
而涿州軍正是目前走得最遠的一路,若是不能及時得知情況,很有可能就會失去後方的一切支援。到時候豈不是會陷入西戎人的包圍之中?
“應該不會那麽倒黴吧?”錢成有些心驚,下意識的開口安慰自己,“西戎那邊怎麽會知道咱們的安排?”
他說完之後,便發現平安正盯著自己,沒來由的忽然生出幾分心虛,“怎麽了?我說錯什麽了嗎?”
“你知道嗎,有這麽一個說法:一件事情如果有變壞的可能,不管這種可能性有多小,它總會發生。”平安扶額,怎麽看都覺得墨菲定律是會出現在這種地方的啊!
“這些邪門?”錢成猶自不信。
馮玉堂想了想,道,“是不是真的,咱們讓人去查一下就是。”
既然考慮到了這種可能性,那麽調查一番也就是理所當然的了。沒有可以讓大家安心,若是有,也能及早準備起來。
要查一查西戎那邊的動向,對於在這邊經營了兩年之久的馮玉堂來說,不算困難。就算不知道軍隊具體的行動路線,但從其他方麵,總能尋獲些蛛絲馬跡。
他當即給正在齊州活動的牛賀去信,自己也啟程趕往信州。
平安親自送他出去,替他準備了路上用到的東西。才剛剛重逢又要分別,總是讓人惆悵。不過正事要緊,以後總有寒暄的機會。所以平安最後也隻是拍拍他的肩,“辛苦了。”
“沒什麽辛苦的,大人的意思屬下明白。”馮玉堂看著他,“養兵千日,用兵一時。隻是沒能多聆聽大人教誨。”
他是送徐文美過來的,但如果不是想來見平安,根本不需要親自前來。結果來了凳子都沒有坐熱,又要啟程,心中難免遺憾。
“你知道就好。”平安忍不住道,“其實我現在沒什麽可教給你的了。以後的路怎麽走,還要看你自己。”
見馮玉堂露出不讚同的神色,他才笑道,“不過有什麽事情,還是可以說出來一起探討。一人計短,兩人計長嘛!”
馮玉堂重重點頭。在他心中,大人始終是大人,但這話放在心裏就好,沒必要非要說出來。跟平安道別之後,他便翻身上馬,揚鞭遠去了。
把他送走之後,錢成便也離開了。他之所以過來,是因為馮玉堂找到秦州城的皇城司辦事處去,所以親自把人送來。現在馮玉堂走了,平安和徐文美明顯要敘舊,他自然不會留下來。
況且才知道戰爭情況可能有所變化,他自然也要迴去安排,及時將消息掌握在手中。
隻剩下兩個人,平安沒了顧忌,連忙追問徐文美,“師父可好?在這邊還習慣吧?”未免暴露,他隻收到過一次徐文美的消息,還是馮玉堂用暗語寫在送往京城的情報之中。那也隻有寥寥數語,確定徐文美平安抵達而已。至於具體情形如何,卻是不知道的。
他一邊問,一邊打量徐文美。
他看上去黑了些,想來是經常在戶外走動的緣故。精神比之在宮裏時好了許多,渾身上下透著一股勁兒,全然不是在宮裏時懶散的模樣了。顯然,他過得很好。
徐文美本人也頗有感觸,“你說得對,外麵的世界那麽大,應該出來走走。”他道,“現在我隻覺得自己從前那幾十年的時間,統統都是白活了。”
得到徐文美的肯定,平安更加高興,“是啊,閉門造車行不通。就連我,這一趟出來,也見識到了許多從前所不知的事。光靠想是想不到的。還是古話說得有道理,‘讀萬卷書,行萬裏路。’”
“也不必妄自菲薄,你已經比絕大多數人都強了。”徐文美道,“我到了這邊之後,越是看民間百姓的生活,就越是覺得你之前說的那些話都很有道理。若是能做成,也是功在千秋的好事。”
“憑我一己之力可不成。”平安搖頭,“慢慢來吧。”
說到這個,他又有了新問題,“對了,我還以為師父你已經去了江南呢,怎麽竟還在這裏?”
“我聽玉堂說,你之前就預言過,幾年內必有戰事?聽了這個消息,我自然要留下來看看。”徐文美說著,眉宇間露出幾分悵然。
平安明白他的感受。
有一首詩怎麽寫的來著?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
征戰沙場,馬革裹屍,不知道是多少男人心中的願望。提起戰爭兩個字,隻要稍有血性的男兒,莫不熱血沸騰。從前徐文美在宮裏過的是那樣的日子也就罷了,想也白想。既然來到了邊疆,自然不願意錯過。就算隻是看看也好,若有機會參與其中,那便再無遺憾了。
平安對此十分讚同。雖然他看過的文獻資料不少,但真正的戰爭,這也是頭一次經曆。多看看這些,心裏有數,將來的路才不會走偏。
這麽想著,他便道,“師父既然來了,那就看看我的工廠吧。指點一番。”
“我可沒辦法指點你。”徐文美好笑道,“你這腦子裏也不知裝的是什麽,種種想法一個接著一個,實在是令人驚歎。但我得承認,你這些想法都不錯。”
說到這裏,徐文美的臉色鄭重起來,“平安,既然你想好了自己要走的路,那便一直走下去吧。師父我也很想看看你能夠走到哪一步。當然了,若有用得上我的地方,隻管開口。”
平安滿意的點頭,“師父放心吧,用得上你的地方還挺多的。”
徐文美看
了平安一會兒,才問,“有件事我不知該不該問,不過……你跟那位七殿下如今怎樣了?”
趙璨?平安有些心虛的看了徐文美一眼。要是他說因為徐文美的事他跟趙璨鬧翻過一次,恐怕徐文美會覺得愧疚,所以他便含糊的道,“還能怎樣?跟從前也差不多。”
“不是騙我?”徐文美懷疑的盯著他。
平安想了想,覺得應該適當坦白一下,便道,“好吧,他已經知道師父的事了。”
徐文美麵色微微一變,但又很快緩了下來。既然平安還在這裏,就說明沒事,至少趙璨應該是站在他們這一邊的。隻不過……“我聽說你被貶到了混堂司,後來才去的兵仗局,是否因為此事?陛下知道了?”最後這幾個字,他說得十分沒有底氣。
平安猶豫了一下,承認了,“是。”
然後又道,“不過師父放心,他們都不知道師父去了哪裏。雖說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可大楚那麽大,要找一個人也沒有那麽容易。”
何況徐文美還有心躲藏,想要找到他更是難上加難。
這一點徐文美也知道。沒離開皇宮的時候,皇帝就是天,能夠掌控一切,讓他有種無路可逃的錯覺。然而一旦離開,看到了外麵的世界,就會發現,其實世界那麽大,人在其中實在是太渺小了,要在大楚萬萬百姓之中尋找一個人,實在太難。
“但你還在宮中,務必小心。”徐文美隻好道。
平安含笑點頭,“我知道,師父放心吧……”
“平安!”有泰的聲音忽然在門外響起,嚇了平安一跳,也打斷了他的話。他看了徐文美一眼,連忙站起身去開門,“怎麽了?”
在這冬日之中,有泰竟滿臉是汗,顯然是非常著急的事。
好在他還記得不能聲張,走到門邊才抓住平安的胳膊,焦急的道,“礦上的消息,有個煉鐵爐炸了!”
平安愣了一下才反應過來他說的是怎麽迴事,連忙一把把人拉進屋裏,“怎麽迴事,你說清楚,怎麽會炸了?”
“我也不清楚,收到消息就來找你了。不過……”有泰說到這裏看到了徐文美,不由愣住,瞪大了眼睛看著他。一來是因為不知道平安屋裏有人,二來也是一因為徐文美的長相足夠懾人,就是平安這樣“見多識廣”的人,第一次看到他都愣了一下。
“這是我師父,不要緊,你直說吧。”平安道。
有泰迴過神
來,“那邊懷疑是有人從中搗亂。”
要說這從中搗亂的人是誰,平安立刻就能找出嫌疑人:劉家。
鐵礦交出來了,但劉家不是王順子,他們的根基就在秦州,祖祖輩輩都住在這裏,不可能搬走。而鐵礦上因為一時半會兒找不到趁手的人,所以用的還是劉家留下來的那些人,不過將負責人給換掉罷了。
這樣一來,劉家要在裏頭動什麽手腳,是再容易不過的事。
但是平安還有個問題,劉家真的會這麽蠢嗎?明知道平安針對他們,還做這種事?要知道他們在秦州根基深厚,固然可以輕易的讓平安吃虧,但平安一旦動手,他們也根本逃不過去。
民不與官鬥,即便背後有一位皇子撐腰,但畢竟天高皇帝遠,劉家不可能在這種時候還來挑釁平安。
“怎麽迴事?”見平安不說話,徐文美開口問道。
有泰看了平安一眼,見他仍舊在沉思,想到平安不避諱徐文美,便將事情從頭說了一遍。
畢竟是在宮中浸淫多年,且本人對這種陰謀詭計和明爭暗鬥十分熟悉,甚至曾經涉足其中,所以徐文美聽有泰說完,很快就有了判斷,“平安,你在猶豫,是因為不相信劉家會做這種事嗎?”
平安點頭,“是啊,這種世家大族通常都深諳生存法則,不該這時候來挑釁我。”即便不甘心,也該蟄伏等待更好的機會才對。對於世族來說,起起落落實在是太正常了,明眼人都知道平安不可能永遠待在秦州,等他走了再動手也不遲。
“但若是旁人給了他們這個膽子呢?”徐文美道。
平安轉頭看他,很快就意識到他所指的是誰了。在這秦州城裏,能夠對付平安的,除了劉家之外,還有跟著他來的那三個太監啊。他們各自身後都有靠山,之前沒看出什麽異動,誰知道會不會借此機會鼓動劉家對付他?
“有道理。”平安慢慢的出了一口氣,冷靜下來,“現在不是追究事情是誰做的的時候,最要緊的是鐵礦那邊。師父,我要先過去看看。”
平安已經後悔了,弓箭廠並不安全,早知道徐文美要來,就該早早把這裏清理幹淨的。
徐文美明白他的意思,點頭道,“放心吧,我就留在這裏。”
“開陽!”平安揚聲喊。
一開始他叫人的時候還會抬頭看看房梁或者窗戶,後來發現開陽每次出現方式都不一樣,就放棄了。像現在這樣漫無目的的
叫一聲就可以了。
下一刻開陽從屋頂上輕飄飄的落了下來,將有泰和徐文美都嚇了一跳。
平安對徐文美道,“七殿下的人。”然後又問開陽,“你能不能在不驚動旁人的情況下,把人帶出去?安置在秦州城裏就可以了。”
開陽沉默的點點頭。他的話不多,如非必要不會開口。
徐文美不著痕跡的打量著開陽,看上去沉默寡言,存在感很弱。能藏身在頭上那麽長時間不被察覺,顯然很有能耐。平安能將趙璨的人留在身邊,就說明兩人的關係很好,至少平安是絕對信任趙璨的。
分明自己離京之前,平安還是防著趙璨的。不過兩年時間,關係反倒更近了。
平安肯定還有什麽事情瞞著自己,但他不說,自己也就不好問。
開陽帶著徐文美離開,平安和有泰則是趕往鐵礦那邊。這時候爆炸原因已經查出來了,鐵礦石裏被混入了硫磺和硝石,負責的人沒有發現,就將礦石加進去了,於是燃燒之後產生了爆炸。
煉鐵爐是徹底毀了,連同當時在周圍的九個工人也盡數殞命,連屍體都被燒得隻剩下殘骸。除此之外爆炸的碎片四濺,還傷到了十幾個人,砸毀了旁邊的另外一個爐子。
“先撫恤。”平安了解情況之後,立刻拍板決定,“這些工人的家人找到沒有?先將撫恤金發下去,喪事也處理好。”
“家屬已經知道了。”負責人為難的道,“隻是一直在哭,難以溝通。”
“去看看。”平安道。
礦上難免會有些意外發生,所以處理得還算是及時,屍首已經用薄棺收殮了起來,暫時停放在一處空屋之中。去的時候經過了爆炸的地方,滿地殘骸和焦黑,恐怕呀花很多功夫才能重新弄好。
整個礦上似乎都充斥著燒焦的味道,平安心中也被某種情緒壓抑著,臉色發沉。
等到了停靈的地方,看到扶老攜幼,默默流淚的家屬們,這種情緒就更加強烈了。平安非常清晰而深刻的意識到,自己肩上如今承擔著的是什麽樣的責任。許許多多人將性命交到了自己手裏,他不敢也不能辜負他們。
然而馮玉堂卻固執的看著他,“這些事都是大人安排下來的,我自然隻對大人負責。”
平安有些無奈,但又有些高興。平心而論,任是誰手把手培養出來的人,都不希望他偏向別人。馮玉堂將自己放在石世文前麵,平安理智上覺得不對,但感情上卻是相當高興的。
再轉念想想,事急從權,如今將消息傳迴京城再反饋迴來,那真是黃花菜都涼了。
於是平安斟酌過後,道,“你有這樣的心我很高興,但規矩卻不能亂。這規矩也是我立的,我不能自己去破。”說得馮玉堂神色黯然,這才話鋒一轉,“不過如今你負責信州附近的情報搜集,也算是西北路的人。你的頂頭上司在這裏呢。”
他指了指錢成,“有什麽事跟他說就是了。”
馮玉堂一想就明白平安的意思了。還是當著眾人的麵將事情說出來,但向平安匯報和向錢成匯報,卻是截然不同的。這雖然也是鑽了漏洞,但至少明麵上無懈可擊了。
於是他點了點頭,轉向錢成道,“如今我手下的人遍布涿州、信州和齊州邊境,深入到草原之中。這三個字地方但凡有什麽情報,基本上都能夠及時知道。大人有什麽要問的?”
錢成看了看平安,問,“如今戰況如何?”他是因為要幫平安的忙才過來的,但若是能替皇城司撈一份功勞,自然也不會嫌多。正好就碰上了這件事,正好馮玉堂就來了,平安將這份功勞拱手讓給他,錢成自然也明白他的好意。
他跟平安的關係,倒也不必見外,所以錢成立刻就將心態擺正,開始詢問起前線戰況來了。
馮玉堂道,“入秋後戎人果然越境打草穀,因今年草原天災,度日艱難,所以今次並不是如同往年那般小股部隊繞過城池劫掠村莊,而是由西戎首領親自率領近萬人馬,從信州突破。想來打的是劫掠州府糧倉的主意。好在咱們早有準備,以信州城為餌,將主力部隊牽製住,其他地方的軍隊馳援,將戎人圍在了信州城下,正麵戰鬥。”
“這一役我軍大獲全勝,戎人損失慘重,潰不成軍,四處奔逃。信州軍,齊州軍和涿州軍尾隨其後追擊,現已越過邊境線,進入草原。”
為了這一戰準備了近兩年的時間,獲勝是理所當然的。
饒是如此,錢成臉上也露出了幾分笑意,繼續追問,“到了草原之後的情況呢?想來該占的地盤都已經占了?”
馮玉堂想了想,問,“可有紙筆?”
平安立刻去取來,然後馮玉堂就畫了簡單的地圖。
這一次大楚的目標是將國境線往前推進一片地方,將一大片水草豐茂的地方圈進大楚的地盤裏。具體來說,就是信州齊州和涿州同時往前擴張將近一個州的地方。
馮玉堂的記憶很好,刷刷幾筆便將三州的地圖畫了出來,連帶相連的西戎地圖一起。然後他在上麵做標記,“三州軍隊並不是齊頭並進,而是走中路穩紮穩打,支援兩翼的路子。所以齊州和涿州的軍隊行進得更快一些,最新的情報上,他們分別走到了這裏和這裏。距離完成既定目標已經很接近了。”
“那是幾天前的情報,現在恐怕已經走到地方了。”徐文美補充說。
錢成立刻高興起來,“這麽說來,這場戰爭應該很輕鬆?”
“並非如此。實際上真正困難的是到達地方之後築城,並且成功守住西戎反撲。否則的話,之前建立起來的優勢也就沒有用了。”馮玉堂解釋道。
他說完轉頭去看平安,卻見他仍舊盯著地圖,眉頭卻漸漸皺了起來。
馮玉堂心頭一緊,連忙問,“有什麽不妥嗎?”
平安又看了一會兒,才搖頭,“沒有不妥,隻是覺得中路支援兩翼的辦法固然好,但萬一西戎兵分兩路的話……”
若是兩翼都遇上了西戎軍隊,那麽中路應該支援哪一邊?如果西戎探知了這個安排,牽扯住其中一路,將中路的注意力吸引過來,那麽另一路就變成孤軍深入了!
聽到平安這麽說,所有人的臉色都嚴肅起來,其中尤以馮玉堂為最。因為他對這邊的地形最熟悉,很快指出其中齊州軍所走的那條路線上有個地方其實非常適合設伏,而且地理位置十分險要。要是西戎占據了這個地方,的確可以同時牽製住齊州軍和信州軍!
而涿州軍正是目前走得最遠的一路,若是不能及時得知情況,很有可能就會失去後方的一切支援。到時候豈不是會陷入西戎人的包圍之中?
“應該不會那麽倒黴吧?”錢成有些心驚,下意識的開口安慰自己,“西戎那邊怎麽會知道咱們的安排?”
他說完之後,便發現平安正盯著自己,沒來由的忽然生出幾分心虛,“怎麽了?我說錯什麽了嗎?”
“你知道嗎,有這麽一個說法:一件事情如果有變壞的可能,不管這種可能性有多小,它總會發生。”平安扶額,怎麽看都覺得墨菲定律是會出現在這種地方的啊!
“這些邪門?”錢成猶自不信。
馮玉堂想了想,道,“是不是真的,咱們讓人去查一下就是。”
既然考慮到了這種可能性,那麽調查一番也就是理所當然的了。沒有可以讓大家安心,若是有,也能及早準備起來。
要查一查西戎那邊的動向,對於在這邊經營了兩年之久的馮玉堂來說,不算困難。就算不知道軍隊具體的行動路線,但從其他方麵,總能尋獲些蛛絲馬跡。
他當即給正在齊州活動的牛賀去信,自己也啟程趕往信州。
平安親自送他出去,替他準備了路上用到的東西。才剛剛重逢又要分別,總是讓人惆悵。不過正事要緊,以後總有寒暄的機會。所以平安最後也隻是拍拍他的肩,“辛苦了。”
“沒什麽辛苦的,大人的意思屬下明白。”馮玉堂看著他,“養兵千日,用兵一時。隻是沒能多聆聽大人教誨。”
他是送徐文美過來的,但如果不是想來見平安,根本不需要親自前來。結果來了凳子都沒有坐熱,又要啟程,心中難免遺憾。
“你知道就好。”平安忍不住道,“其實我現在沒什麽可教給你的了。以後的路怎麽走,還要看你自己。”
見馮玉堂露出不讚同的神色,他才笑道,“不過有什麽事情,還是可以說出來一起探討。一人計短,兩人計長嘛!”
馮玉堂重重點頭。在他心中,大人始終是大人,但這話放在心裏就好,沒必要非要說出來。跟平安道別之後,他便翻身上馬,揚鞭遠去了。
把他送走之後,錢成便也離開了。他之所以過來,是因為馮玉堂找到秦州城的皇城司辦事處去,所以親自把人送來。現在馮玉堂走了,平安和徐文美明顯要敘舊,他自然不會留下來。
況且才知道戰爭情況可能有所變化,他自然也要迴去安排,及時將消息掌握在手中。
隻剩下兩個人,平安沒了顧忌,連忙追問徐文美,“師父可好?在這邊還習慣吧?”未免暴露,他隻收到過一次徐文美的消息,還是馮玉堂用暗語寫在送往京城的情報之中。那也隻有寥寥數語,確定徐文美平安抵達而已。至於具體情形如何,卻是不知道的。
他一邊問,一邊打量徐文美。
他看上去黑了些,想來是經常在戶外走動的緣故。精神比之在宮裏時好了許多,渾身上下透著一股勁兒,全然不是在宮裏時懶散的模樣了。顯然,他過得很好。
徐文美本人也頗有感觸,“你說得對,外麵的世界那麽大,應該出來走走。”他道,“現在我隻覺得自己從前那幾十年的時間,統統都是白活了。”
得到徐文美的肯定,平安更加高興,“是啊,閉門造車行不通。就連我,這一趟出來,也見識到了許多從前所不知的事。光靠想是想不到的。還是古話說得有道理,‘讀萬卷書,行萬裏路。’”
“也不必妄自菲薄,你已經比絕大多數人都強了。”徐文美道,“我到了這邊之後,越是看民間百姓的生活,就越是覺得你之前說的那些話都很有道理。若是能做成,也是功在千秋的好事。”
“憑我一己之力可不成。”平安搖頭,“慢慢來吧。”
說到這個,他又有了新問題,“對了,我還以為師父你已經去了江南呢,怎麽竟還在這裏?”
“我聽玉堂說,你之前就預言過,幾年內必有戰事?聽了這個消息,我自然要留下來看看。”徐文美說著,眉宇間露出幾分悵然。
平安明白他的感受。
有一首詩怎麽寫的來著?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
征戰沙場,馬革裹屍,不知道是多少男人心中的願望。提起戰爭兩個字,隻要稍有血性的男兒,莫不熱血沸騰。從前徐文美在宮裏過的是那樣的日子也就罷了,想也白想。既然來到了邊疆,自然不願意錯過。就算隻是看看也好,若有機會參與其中,那便再無遺憾了。
平安對此十分讚同。雖然他看過的文獻資料不少,但真正的戰爭,這也是頭一次經曆。多看看這些,心裏有數,將來的路才不會走偏。
這麽想著,他便道,“師父既然來了,那就看看我的工廠吧。指點一番。”
“我可沒辦法指點你。”徐文美好笑道,“你這腦子裏也不知裝的是什麽,種種想法一個接著一個,實在是令人驚歎。但我得承認,你這些想法都不錯。”
說到這裏,徐文美的臉色鄭重起來,“平安,既然你想好了自己要走的路,那便一直走下去吧。師父我也很想看看你能夠走到哪一步。當然了,若有用得上我的地方,隻管開口。”
平安滿意的點頭,“師父放心吧,用得上你的地方還挺多的。”
徐文美看
了平安一會兒,才問,“有件事我不知該不該問,不過……你跟那位七殿下如今怎樣了?”
趙璨?平安有些心虛的看了徐文美一眼。要是他說因為徐文美的事他跟趙璨鬧翻過一次,恐怕徐文美會覺得愧疚,所以他便含糊的道,“還能怎樣?跟從前也差不多。”
“不是騙我?”徐文美懷疑的盯著他。
平安想了想,覺得應該適當坦白一下,便道,“好吧,他已經知道師父的事了。”
徐文美麵色微微一變,但又很快緩了下來。既然平安還在這裏,就說明沒事,至少趙璨應該是站在他們這一邊的。隻不過……“我聽說你被貶到了混堂司,後來才去的兵仗局,是否因為此事?陛下知道了?”最後這幾個字,他說得十分沒有底氣。
平安猶豫了一下,承認了,“是。”
然後又道,“不過師父放心,他們都不知道師父去了哪裏。雖說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可大楚那麽大,要找一個人也沒有那麽容易。”
何況徐文美還有心躲藏,想要找到他更是難上加難。
這一點徐文美也知道。沒離開皇宮的時候,皇帝就是天,能夠掌控一切,讓他有種無路可逃的錯覺。然而一旦離開,看到了外麵的世界,就會發現,其實世界那麽大,人在其中實在是太渺小了,要在大楚萬萬百姓之中尋找一個人,實在太難。
“但你還在宮中,務必小心。”徐文美隻好道。
平安含笑點頭,“我知道,師父放心吧……”
“平安!”有泰的聲音忽然在門外響起,嚇了平安一跳,也打斷了他的話。他看了徐文美一眼,連忙站起身去開門,“怎麽了?”
在這冬日之中,有泰竟滿臉是汗,顯然是非常著急的事。
好在他還記得不能聲張,走到門邊才抓住平安的胳膊,焦急的道,“礦上的消息,有個煉鐵爐炸了!”
平安愣了一下才反應過來他說的是怎麽迴事,連忙一把把人拉進屋裏,“怎麽迴事,你說清楚,怎麽會炸了?”
“我也不清楚,收到消息就來找你了。不過……”有泰說到這裏看到了徐文美,不由愣住,瞪大了眼睛看著他。一來是因為不知道平安屋裏有人,二來也是一因為徐文美的長相足夠懾人,就是平安這樣“見多識廣”的人,第一次看到他都愣了一下。
“這是我師父,不要緊,你直說吧。”平安道。
有泰迴過神
來,“那邊懷疑是有人從中搗亂。”
要說這從中搗亂的人是誰,平安立刻就能找出嫌疑人:劉家。
鐵礦交出來了,但劉家不是王順子,他們的根基就在秦州,祖祖輩輩都住在這裏,不可能搬走。而鐵礦上因為一時半會兒找不到趁手的人,所以用的還是劉家留下來的那些人,不過將負責人給換掉罷了。
這樣一來,劉家要在裏頭動什麽手腳,是再容易不過的事。
但是平安還有個問題,劉家真的會這麽蠢嗎?明知道平安針對他們,還做這種事?要知道他們在秦州根基深厚,固然可以輕易的讓平安吃虧,但平安一旦動手,他們也根本逃不過去。
民不與官鬥,即便背後有一位皇子撐腰,但畢竟天高皇帝遠,劉家不可能在這種時候還來挑釁平安。
“怎麽迴事?”見平安不說話,徐文美開口問道。
有泰看了平安一眼,見他仍舊在沉思,想到平安不避諱徐文美,便將事情從頭說了一遍。
畢竟是在宮中浸淫多年,且本人對這種陰謀詭計和明爭暗鬥十分熟悉,甚至曾經涉足其中,所以徐文美聽有泰說完,很快就有了判斷,“平安,你在猶豫,是因為不相信劉家會做這種事嗎?”
平安點頭,“是啊,這種世家大族通常都深諳生存法則,不該這時候來挑釁我。”即便不甘心,也該蟄伏等待更好的機會才對。對於世族來說,起起落落實在是太正常了,明眼人都知道平安不可能永遠待在秦州,等他走了再動手也不遲。
“但若是旁人給了他們這個膽子呢?”徐文美道。
平安轉頭看他,很快就意識到他所指的是誰了。在這秦州城裏,能夠對付平安的,除了劉家之外,還有跟著他來的那三個太監啊。他們各自身後都有靠山,之前沒看出什麽異動,誰知道會不會借此機會鼓動劉家對付他?
“有道理。”平安慢慢的出了一口氣,冷靜下來,“現在不是追究事情是誰做的的時候,最要緊的是鐵礦那邊。師父,我要先過去看看。”
平安已經後悔了,弓箭廠並不安全,早知道徐文美要來,就該早早把這裏清理幹淨的。
徐文美明白他的意思,點頭道,“放心吧,我就留在這裏。”
“開陽!”平安揚聲喊。
一開始他叫人的時候還會抬頭看看房梁或者窗戶,後來發現開陽每次出現方式都不一樣,就放棄了。像現在這樣漫無目的的
叫一聲就可以了。
下一刻開陽從屋頂上輕飄飄的落了下來,將有泰和徐文美都嚇了一跳。
平安對徐文美道,“七殿下的人。”然後又問開陽,“你能不能在不驚動旁人的情況下,把人帶出去?安置在秦州城裏就可以了。”
開陽沉默的點點頭。他的話不多,如非必要不會開口。
徐文美不著痕跡的打量著開陽,看上去沉默寡言,存在感很弱。能藏身在頭上那麽長時間不被察覺,顯然很有能耐。平安能將趙璨的人留在身邊,就說明兩人的關係很好,至少平安是絕對信任趙璨的。
分明自己離京之前,平安還是防著趙璨的。不過兩年時間,關係反倒更近了。
平安肯定還有什麽事情瞞著自己,但他不說,自己也就不好問。
開陽帶著徐文美離開,平安和有泰則是趕往鐵礦那邊。這時候爆炸原因已經查出來了,鐵礦石裏被混入了硫磺和硝石,負責的人沒有發現,就將礦石加進去了,於是燃燒之後產生了爆炸。
煉鐵爐是徹底毀了,連同當時在周圍的九個工人也盡數殞命,連屍體都被燒得隻剩下殘骸。除此之外爆炸的碎片四濺,還傷到了十幾個人,砸毀了旁邊的另外一個爐子。
“先撫恤。”平安了解情況之後,立刻拍板決定,“這些工人的家人找到沒有?先將撫恤金發下去,喪事也處理好。”
“家屬已經知道了。”負責人為難的道,“隻是一直在哭,難以溝通。”
“去看看。”平安道。
礦上難免會有些意外發生,所以處理得還算是及時,屍首已經用薄棺收殮了起來,暫時停放在一處空屋之中。去的時候經過了爆炸的地方,滿地殘骸和焦黑,恐怕呀花很多功夫才能重新弄好。
整個礦上似乎都充斥著燒焦的味道,平安心中也被某種情緒壓抑著,臉色發沉。
等到了停靈的地方,看到扶老攜幼,默默流淚的家屬們,這種情緒就更加強烈了。平安非常清晰而深刻的意識到,自己肩上如今承擔著的是什麽樣的責任。許許多多人將性命交到了自己手裏,他不敢也不能辜負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