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峰禁不住大怒道:“張二杆子的大娘子本是一普通村婦,怎地也學著這等欺負人?”
康恩壽道:“想來‘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這話終是不錯的。真如俗語說的‘天人絕人之路’,正在老漢為這三千兩銀子一籌莫展之際,古護衛突然又有了音訊。”
“原來高智升父子平定楊義貞叛亂後,因段廉義之子在變亂中失蹤,遂立廉義的侄兒段壽輝為帝,是為上明帝。此前被楊氏囚禁的段正淳和四大護衛,自然都被放了出來。”
“古護衛得知老漢家中之事後,當即火速從大理趕來,幾下子便擺平了張家大娘子,又盡心盡力幫老漢照料寧兒和敏兒。”
“敏兒得他悉心照料,很快就一天天好了起來。隻寧兒之傷,卻因傷了筋脈,又耽擱得太久,古護衛雖多次為他運功療傷,又百般請醫延藥,終是不能痊可。寧兒其時剛滿二十五歲,便從此終身殘廢,癱臥在床,實是萬分悲慘哪!”
峰紫二人這才明白馬夫人死後,為何定要與兄長葬在一處。他們兄妹二人經此患難,感情實是遠較一般兄妹,更為親厚。
果聽康恩壽又道:“寧兒和敏兒,本就感情深厚,經此大難,手足之情更摯。敏兒心痛哥哥之殘,對古護衛說,隻需他殺了張二杆子夫婦,便嫁他為妻,隨他浪跡天涯。古護衛聽她這麽說,先還興奮不已,後來不知怎地左思右想,又堅決不肯了。”
“那日老漢剛從集上買藥迴來,聽見他們兩人在房中大吵。敏兒罵古護衛虛情假意,葉公好龍,實是一十足的膽小鬼、窩囊廢,將家中碗碟盡數摔得稀爛,罵畢又哭,哭完又罵,古護衛隻是不作聲。”
“老漢在門外聽得膽戰心驚,正要進去相勸,忽聽敏兒突然斬釘截鐵地道:‘你不肯,總會有人肯的。你要是不答應,我就到飛鳳樓中賣身為娼,咱們兩個,從此一刀兩斷!’”
“老漢聽她又提起此話,忙進去好言相勸。敏兒沉著臉,隻是哭,一個勁叫古護衛快走,說從今往後,再也不想見到他。”
“古護衛見狀,似是下了決心,突然說,還請敏兒等他幾日,他迴大理處理了一些事務後,便即迴來殺了張二杆子夫婦,與敏兒遠走高飛。敏兒聽了,冷笑幾聲,也不答話,隻是催他快走。”
蕭峰道:“張二杆子夫婦均是殘忍乖戾、作惡多端之輩,實是死有餘辜。令愛之請,並不為過。古篤誠若真是對她有意,便該遂她之願,殺了張二杆子夫婦,辭了大理護衛之職,帶著她天涯浪跡,永不再迴大理,永不再見段前輩便是了。”
康恩壽道:“蕭壯士說來自然容易,隻是古家世代為大理家臣,要古護衛為敏兒放棄現今手上這一切,卻是著實不易啊。”
“古護衛走後,老漢先還殷殷期盼他迴來,敏兒卻冷笑說,此人表麵上忠厚篤實、豪爽仗義,實際上卻是個十足的偽君子、窩囊廢,不足為憑,要報寧兒之仇,還得自己想法子。”
“不久,敏兒即留書一封,不辭而別。老漢多方央人尋找,皆是音訊全無。又過了月餘,古護衛果然不曾迴來過,張二杆子夫婦卻突然被人半夜裏潛入房中雙雙殺害,家中金銀細軟亦被洗劫一空。老漢懷疑是敏兒使人所為,隻是苦於沒有她的音信。”
“再後來,敏兒便不時托人捎來銀兩藥物等,那帶信人卻怎麽也不肯說出她的下落。如此過了半年之後,老漢聽人說飛鳳樓中新點的‘花魁娘子’弄月姑娘,能詩善畫,色藝雙絕,長得很像敏兒,便尋了過去。不想一連去了數次,弄月姑娘都始終避而不見老漢。”
阿紫禁不住問道:“弄月姑娘想來定是敏姊姊了,卻不知她又為何,不肯見你呢?”
康恩壽道:“姑娘卻不知,娼妓曆代皆屬賤民,地位實是頗為低下,不僅自己名聲不好,有時還會牽連家人。比如本朝便有律例規定:‘娼妓及其父兄,隻許服皂、白衣,鐵、角帶,不得服紫’。老漢見弄月姑娘決意不肯見老漢,心下更加認定她是敏兒無疑了。”
阿紫點了點頭,又問道:“老爺子方才所說的‘花魁娘子’,又是怎麽迴事啊?”
康恩壽道:“‘評花榜,點花魁’乃是本朝方才在妓館娼寮中興起的一樁風流韻事。所謂‘評花榜’,便是品評妓女等次。花榜的主辦者多為經常出入妓院的名士才子。品花列榜之前,主辦者首先要選好花場,立好章程,然後召集全城名妓赴會,一邊行令競飲,觥籌交錯;一邊品定高下,題寫評語,並當場唱名,公之於眾,圍觀者往往累萬。妓女‘一經品題,聲價十倍,其不得列於榜首者,輒引以為憾。’”
阿紫點頭道:“原來是這樣。敏姊姊既在飛鳳樓裏如此榮耀,為何又要離開,嫁給馬大元為妻?”
康恩壽道:“這些事情的個中詳情,老漢實也不知。敏兒堅意不見老漢,老漢知她心中悲苦,便也不再相強,隻是心中懸念,時時托人打探她的訊息。”
“十年前,老漢忽聽人說,弄月姑娘自贖其身,不知去向。老漢大驚之下,忙去飛鳳樓中查探,不想甫一開口相詢,便被鴇兒罵了個狗血噴頭。”
“那鴇兒想是氣極了,各式各樣稀奇古怪匪夷所思的詈罵之辭滔滔不絕,足足罵了老漢小半個時辰方才停住。也不知敏兒到底使了甚麽手段,竟致這號稱鳳翔城第一精明刁鑽的鴇兒如此憤恨,想來她定是在敏兒手上吃了個大虧。”
阿紫笑道:“敏姊姊罵人的本事,原來是從這鴇兒身上學到的。”
康恩壽卻神色一黯,垂下眼簾,淒然道:“唉,算來敏兒在飛鳳樓中足足呆了四年有餘,其間也不知被這兇狠尖滑的鴇兒打罵過多少迴了。”
峰紫二人聽他這句話緩緩道來,語氣雖是輕描淡寫,舐犢之情卻畢現於言辭之中,不禁均為之動容。阿紫這時方才領悟到“可憐天下父母心”這句話的涵義,平生第一次體會到了自小沒有父母疼愛的淒涼。
隻聽康恩壽又道:“敏兒離開飛鳳樓之後,便與家裏斷了聯係,再不曾托人捎錢物過來。如此過了約摸一年,一日敏兒突然同馬副幫主一同返家,老漢方知她已嫁與馬大元為妻。”
“敏兒將老漢與寧兒一同接到信陽,安置在離家不遠的羊角村住下,以便隨時照應。六年前,寧兒終因舊傷複發,不治身故,便葬在了羊窪。再以後的事情,你們就都知道了。”
康恩壽說到這裏,長出一口氣,站起身來道:“敏兒要老漢講的故事,至此便全部講完了。現下,老漢也該將她生前的留言,如實告知兩位了——”
峰紫二人心中俱是一震,同時站起身來,瞧向康恩壽。蕭峰想到就要得知數月來苦苦追查的帶頭大哥姓名,更是緊張得連自己的心跳都聽見了。
康恩壽定了定神,一字一句緩緩說道:“敏兒說,她將一封信函,留在飛鳳樓茜香姑娘處。蕭壯士隻需找到茜香姑娘,便可知道所有事情的端倪了。”
蕭峰驟聞此言,又急又氣,隻覺胸口煩惡難當,一股無名怒火“唿”地竄了上來,臉色不禁變得頗為難看。
阿紫柔聲勸道:“大哥,我知道你懊惱馬夫人如此擺布你,心中不快。不過,我想她這麽做,一定有她的道理,你就別生氣啦。難道你就真的一點兒也不想知道,十年前她是如何識得你的麽?”
蕭峰苦笑了一下,恨恨地道:“她十年前如何識得我,卻又與我有甚麽相幹?我又為甚麽定要知道?”
阿紫黯然道:“大哥,除了姊姊,你自是不耐煩知道任何旁人的心意的。”
蕭峰聽她語氣雖然平淡,卻似包含了無盡愁苦,心中驚懼,不敢接口。
康恩壽道:“天色近午,還請兩位迴舍下用飯,老漢一定精心準備美酒佳肴,為你們餞行。”
蕭峰忙搖手道:“我和三妹,皆是江湖兒女,本就是四海為家,到哪裏吃飯都是一樣,便不勞煩老伯了。我們二人在此討擾多日,現下既已得知令愛留言,也該告辭了。”
康恩壽道:“壯士既如此說,老漢也不便強留。還請兩位稍待片刻,容老漢去去就來。”
峰紫二人答應一聲,對望一眼,不知他又有何事,卻見康恩壽已急急忙忙,往羊角村方向而去。
隻一會兒功夫,康恩壽便提了兩幅卷軸並一個小包袱,急急奔來,峰紫二人忙迎了上去。
康恩壽氣喘籲籲地道:“老漢家境清貧,沒有甚麽東西送給你們。這兩幅字,一幅是阿紫姑娘要的《新集金碎置掌文》全文,一幅是老漢手書的本朝賀鑄《六州歌頭》詞,還請兩位收下。”
阿紫接過一看,但見密密麻麻,俱是蠅頭小楷,想來是他昨夜熬夜寫成,不由大是感動,說道:“老爺子,我昨日不過隨口一說,不想你竟記得如此清楚,當真是‘季布無二諾,侯羸重一言’,阿紫實是感佩萬分!”
這許多年來,自她口中說出的讚美之詞,直如“無邊落木瀟瀟下,不盡長江滾滾來”,也不知道有多少,唯有這幾句話,卻的是出於一片真心,說得誠摯無比。
蕭峰展卷一瞧,卻是一幅龍飛鳳舞的狂草,旁邊另有小字楷書寫著原詞,道是:
“少年俠氣,交結五都雄。肝膽洞,毛發聳。
立談中,死生同。一諾千金重。
推翹勇,矜豪縱。輕蓋擁,聯飛鞚,鬥城東。
轟飲酒壚,春色浮寒甕,吸海垂虹。
間唿鷹嗾犬,白羽摘雕弓,狡穴俄空。樂匆匆。
似黃梁夢。辭丹鳳,明月共,漾孤篷。
官冗從,懷倥傯,落塵籠。
簿書叢,鶡弁如雲眾,供膂力,忽奇功。
笳鼓動,漁陽弄,思悲翁。不請長纓,係取天驕種,劍吼西風。
恨登山臨水,手寄七弦桐,目送歸鴻。”
康恩壽道:“此詞係賀方迴六年前寫於和州巡檢任上,乃是因朝庭攻夏,屢戰屢敗,文臣武將又隻知議和賠款,苟且偷安,憤然而作。全詞筆力雄健警拔、神采飛揚騰翥,句短韻密,急管繁弦,讀起來恰如天風海雨,驚濤駭浪,彼伏此起,動人心魄。老漢與蕭壯士一見如故,十分投緣,此詞乃老漢生平最愛,想來壯士也會喜歡,是以手書之,送與壯士共勉。”
蕭峰拱手道:“蕭某雖不通文墨,但此詞慷慨激昂,氣慨不凡,甚合蕭某心思,如此便多謝老伯了。”
康恩壽又將手中包袱遞與蕭峰道:“壯士今後不再是丐幫幫主,不能在各處分舵打尖歇宿,此去鳳翔,路途遙遠,要用錢處實多。敏兒說她累壯士跑這麽一趟,原該為你準備一些盤纏。這個包袱裏是她留給你的一百兩紋銀,還請壯士收下。”
蕭峰想到前日被逼無奈,賣馬盜銀之事,不由感念馬夫人想得周到,伸手接過包袱,朗聲道:“令愛既如此說,這些銀兩我便收下了。蕭某身負父母血海深仇,無時或忘,現下便要與三妹趕去鳳翔。還請老伯及早迴去罷,咱們青山不改,綠水長流,來日方長,後會有期!”此言說罷,也不待康恩壽答話,便一手收了包袱卷袖,一手攜了阿紫,大步流星地向西而去。
兩人一氣走出老遠,迴頭一看,卻見康恩壽仍立在原地,不住地引頸張望。正午的陽光照在他身上,隻在地上留下一截短短的影子,越發顯得寂寞孤單,蒼涼無限……
----------------------
投票,收藏,評論,您的鼓勵和支持,是我寫、寫完、寫精彩的最大動力!
康恩壽道:“想來‘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這話終是不錯的。真如俗語說的‘天人絕人之路’,正在老漢為這三千兩銀子一籌莫展之際,古護衛突然又有了音訊。”
“原來高智升父子平定楊義貞叛亂後,因段廉義之子在變亂中失蹤,遂立廉義的侄兒段壽輝為帝,是為上明帝。此前被楊氏囚禁的段正淳和四大護衛,自然都被放了出來。”
“古護衛得知老漢家中之事後,當即火速從大理趕來,幾下子便擺平了張家大娘子,又盡心盡力幫老漢照料寧兒和敏兒。”
“敏兒得他悉心照料,很快就一天天好了起來。隻寧兒之傷,卻因傷了筋脈,又耽擱得太久,古護衛雖多次為他運功療傷,又百般請醫延藥,終是不能痊可。寧兒其時剛滿二十五歲,便從此終身殘廢,癱臥在床,實是萬分悲慘哪!”
峰紫二人這才明白馬夫人死後,為何定要與兄長葬在一處。他們兄妹二人經此患難,感情實是遠較一般兄妹,更為親厚。
果聽康恩壽又道:“寧兒和敏兒,本就感情深厚,經此大難,手足之情更摯。敏兒心痛哥哥之殘,對古護衛說,隻需他殺了張二杆子夫婦,便嫁他為妻,隨他浪跡天涯。古護衛聽她這麽說,先還興奮不已,後來不知怎地左思右想,又堅決不肯了。”
“那日老漢剛從集上買藥迴來,聽見他們兩人在房中大吵。敏兒罵古護衛虛情假意,葉公好龍,實是一十足的膽小鬼、窩囊廢,將家中碗碟盡數摔得稀爛,罵畢又哭,哭完又罵,古護衛隻是不作聲。”
“老漢在門外聽得膽戰心驚,正要進去相勸,忽聽敏兒突然斬釘截鐵地道:‘你不肯,總會有人肯的。你要是不答應,我就到飛鳳樓中賣身為娼,咱們兩個,從此一刀兩斷!’”
“老漢聽她又提起此話,忙進去好言相勸。敏兒沉著臉,隻是哭,一個勁叫古護衛快走,說從今往後,再也不想見到他。”
“古護衛見狀,似是下了決心,突然說,還請敏兒等他幾日,他迴大理處理了一些事務後,便即迴來殺了張二杆子夫婦,與敏兒遠走高飛。敏兒聽了,冷笑幾聲,也不答話,隻是催他快走。”
蕭峰道:“張二杆子夫婦均是殘忍乖戾、作惡多端之輩,實是死有餘辜。令愛之請,並不為過。古篤誠若真是對她有意,便該遂她之願,殺了張二杆子夫婦,辭了大理護衛之職,帶著她天涯浪跡,永不再迴大理,永不再見段前輩便是了。”
康恩壽道:“蕭壯士說來自然容易,隻是古家世代為大理家臣,要古護衛為敏兒放棄現今手上這一切,卻是著實不易啊。”
“古護衛走後,老漢先還殷殷期盼他迴來,敏兒卻冷笑說,此人表麵上忠厚篤實、豪爽仗義,實際上卻是個十足的偽君子、窩囊廢,不足為憑,要報寧兒之仇,還得自己想法子。”
“不久,敏兒即留書一封,不辭而別。老漢多方央人尋找,皆是音訊全無。又過了月餘,古護衛果然不曾迴來過,張二杆子夫婦卻突然被人半夜裏潛入房中雙雙殺害,家中金銀細軟亦被洗劫一空。老漢懷疑是敏兒使人所為,隻是苦於沒有她的音信。”
“再後來,敏兒便不時托人捎來銀兩藥物等,那帶信人卻怎麽也不肯說出她的下落。如此過了半年之後,老漢聽人說飛鳳樓中新點的‘花魁娘子’弄月姑娘,能詩善畫,色藝雙絕,長得很像敏兒,便尋了過去。不想一連去了數次,弄月姑娘都始終避而不見老漢。”
阿紫禁不住問道:“弄月姑娘想來定是敏姊姊了,卻不知她又為何,不肯見你呢?”
康恩壽道:“姑娘卻不知,娼妓曆代皆屬賤民,地位實是頗為低下,不僅自己名聲不好,有時還會牽連家人。比如本朝便有律例規定:‘娼妓及其父兄,隻許服皂、白衣,鐵、角帶,不得服紫’。老漢見弄月姑娘決意不肯見老漢,心下更加認定她是敏兒無疑了。”
阿紫點了點頭,又問道:“老爺子方才所說的‘花魁娘子’,又是怎麽迴事啊?”
康恩壽道:“‘評花榜,點花魁’乃是本朝方才在妓館娼寮中興起的一樁風流韻事。所謂‘評花榜’,便是品評妓女等次。花榜的主辦者多為經常出入妓院的名士才子。品花列榜之前,主辦者首先要選好花場,立好章程,然後召集全城名妓赴會,一邊行令競飲,觥籌交錯;一邊品定高下,題寫評語,並當場唱名,公之於眾,圍觀者往往累萬。妓女‘一經品題,聲價十倍,其不得列於榜首者,輒引以為憾。’”
阿紫點頭道:“原來是這樣。敏姊姊既在飛鳳樓裏如此榮耀,為何又要離開,嫁給馬大元為妻?”
康恩壽道:“這些事情的個中詳情,老漢實也不知。敏兒堅意不見老漢,老漢知她心中悲苦,便也不再相強,隻是心中懸念,時時托人打探她的訊息。”
“十年前,老漢忽聽人說,弄月姑娘自贖其身,不知去向。老漢大驚之下,忙去飛鳳樓中查探,不想甫一開口相詢,便被鴇兒罵了個狗血噴頭。”
“那鴇兒想是氣極了,各式各樣稀奇古怪匪夷所思的詈罵之辭滔滔不絕,足足罵了老漢小半個時辰方才停住。也不知敏兒到底使了甚麽手段,竟致這號稱鳳翔城第一精明刁鑽的鴇兒如此憤恨,想來她定是在敏兒手上吃了個大虧。”
阿紫笑道:“敏姊姊罵人的本事,原來是從這鴇兒身上學到的。”
康恩壽卻神色一黯,垂下眼簾,淒然道:“唉,算來敏兒在飛鳳樓中足足呆了四年有餘,其間也不知被這兇狠尖滑的鴇兒打罵過多少迴了。”
峰紫二人聽他這句話緩緩道來,語氣雖是輕描淡寫,舐犢之情卻畢現於言辭之中,不禁均為之動容。阿紫這時方才領悟到“可憐天下父母心”這句話的涵義,平生第一次體會到了自小沒有父母疼愛的淒涼。
隻聽康恩壽又道:“敏兒離開飛鳳樓之後,便與家裏斷了聯係,再不曾托人捎錢物過來。如此過了約摸一年,一日敏兒突然同馬副幫主一同返家,老漢方知她已嫁與馬大元為妻。”
“敏兒將老漢與寧兒一同接到信陽,安置在離家不遠的羊角村住下,以便隨時照應。六年前,寧兒終因舊傷複發,不治身故,便葬在了羊窪。再以後的事情,你們就都知道了。”
康恩壽說到這裏,長出一口氣,站起身來道:“敏兒要老漢講的故事,至此便全部講完了。現下,老漢也該將她生前的留言,如實告知兩位了——”
峰紫二人心中俱是一震,同時站起身來,瞧向康恩壽。蕭峰想到就要得知數月來苦苦追查的帶頭大哥姓名,更是緊張得連自己的心跳都聽見了。
康恩壽定了定神,一字一句緩緩說道:“敏兒說,她將一封信函,留在飛鳳樓茜香姑娘處。蕭壯士隻需找到茜香姑娘,便可知道所有事情的端倪了。”
蕭峰驟聞此言,又急又氣,隻覺胸口煩惡難當,一股無名怒火“唿”地竄了上來,臉色不禁變得頗為難看。
阿紫柔聲勸道:“大哥,我知道你懊惱馬夫人如此擺布你,心中不快。不過,我想她這麽做,一定有她的道理,你就別生氣啦。難道你就真的一點兒也不想知道,十年前她是如何識得你的麽?”
蕭峰苦笑了一下,恨恨地道:“她十年前如何識得我,卻又與我有甚麽相幹?我又為甚麽定要知道?”
阿紫黯然道:“大哥,除了姊姊,你自是不耐煩知道任何旁人的心意的。”
蕭峰聽她語氣雖然平淡,卻似包含了無盡愁苦,心中驚懼,不敢接口。
康恩壽道:“天色近午,還請兩位迴舍下用飯,老漢一定精心準備美酒佳肴,為你們餞行。”
蕭峰忙搖手道:“我和三妹,皆是江湖兒女,本就是四海為家,到哪裏吃飯都是一樣,便不勞煩老伯了。我們二人在此討擾多日,現下既已得知令愛留言,也該告辭了。”
康恩壽道:“壯士既如此說,老漢也不便強留。還請兩位稍待片刻,容老漢去去就來。”
峰紫二人答應一聲,對望一眼,不知他又有何事,卻見康恩壽已急急忙忙,往羊角村方向而去。
隻一會兒功夫,康恩壽便提了兩幅卷軸並一個小包袱,急急奔來,峰紫二人忙迎了上去。
康恩壽氣喘籲籲地道:“老漢家境清貧,沒有甚麽東西送給你們。這兩幅字,一幅是阿紫姑娘要的《新集金碎置掌文》全文,一幅是老漢手書的本朝賀鑄《六州歌頭》詞,還請兩位收下。”
阿紫接過一看,但見密密麻麻,俱是蠅頭小楷,想來是他昨夜熬夜寫成,不由大是感動,說道:“老爺子,我昨日不過隨口一說,不想你竟記得如此清楚,當真是‘季布無二諾,侯羸重一言’,阿紫實是感佩萬分!”
這許多年來,自她口中說出的讚美之詞,直如“無邊落木瀟瀟下,不盡長江滾滾來”,也不知道有多少,唯有這幾句話,卻的是出於一片真心,說得誠摯無比。
蕭峰展卷一瞧,卻是一幅龍飛鳳舞的狂草,旁邊另有小字楷書寫著原詞,道是:
“少年俠氣,交結五都雄。肝膽洞,毛發聳。
立談中,死生同。一諾千金重。
推翹勇,矜豪縱。輕蓋擁,聯飛鞚,鬥城東。
轟飲酒壚,春色浮寒甕,吸海垂虹。
間唿鷹嗾犬,白羽摘雕弓,狡穴俄空。樂匆匆。
似黃梁夢。辭丹鳳,明月共,漾孤篷。
官冗從,懷倥傯,落塵籠。
簿書叢,鶡弁如雲眾,供膂力,忽奇功。
笳鼓動,漁陽弄,思悲翁。不請長纓,係取天驕種,劍吼西風。
恨登山臨水,手寄七弦桐,目送歸鴻。”
康恩壽道:“此詞係賀方迴六年前寫於和州巡檢任上,乃是因朝庭攻夏,屢戰屢敗,文臣武將又隻知議和賠款,苟且偷安,憤然而作。全詞筆力雄健警拔、神采飛揚騰翥,句短韻密,急管繁弦,讀起來恰如天風海雨,驚濤駭浪,彼伏此起,動人心魄。老漢與蕭壯士一見如故,十分投緣,此詞乃老漢生平最愛,想來壯士也會喜歡,是以手書之,送與壯士共勉。”
蕭峰拱手道:“蕭某雖不通文墨,但此詞慷慨激昂,氣慨不凡,甚合蕭某心思,如此便多謝老伯了。”
康恩壽又將手中包袱遞與蕭峰道:“壯士今後不再是丐幫幫主,不能在各處分舵打尖歇宿,此去鳳翔,路途遙遠,要用錢處實多。敏兒說她累壯士跑這麽一趟,原該為你準備一些盤纏。這個包袱裏是她留給你的一百兩紋銀,還請壯士收下。”
蕭峰想到前日被逼無奈,賣馬盜銀之事,不由感念馬夫人想得周到,伸手接過包袱,朗聲道:“令愛既如此說,這些銀兩我便收下了。蕭某身負父母血海深仇,無時或忘,現下便要與三妹趕去鳳翔。還請老伯及早迴去罷,咱們青山不改,綠水長流,來日方長,後會有期!”此言說罷,也不待康恩壽答話,便一手收了包袱卷袖,一手攜了阿紫,大步流星地向西而去。
兩人一氣走出老遠,迴頭一看,卻見康恩壽仍立在原地,不住地引頸張望。正午的陽光照在他身上,隻在地上留下一截短短的影子,越發顯得寂寞孤單,蒼涼無限……
----------------------
投票,收藏,評論,您的鼓勵和支持,是我寫、寫完、寫精彩的最大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