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荒涼古邁的關東大地上,有一片廣闊無垠的遼南平原。平原上,群山起伏,嶺岱莽莽,象一隊隊的象群,連綿不斷,這些山嶺,實際上,都是長白山的餘脈。這些山嶺中,最大的,最古老的,最富神話色彩的要算是千山了。千山,古稱千朵蓮花山,又名千華山,也叫積翠山。說起這些山名,都有著引人入勝的來曆。關於千山的神話傳說不必多費筆墨。這裏推薦一首清代嘉慶年間進士,曾任禦使的姚元之的《題千山》詩,從中可推敲出千山之來曆。
詩雲:
明霞為飾玉為容,山到遼陽巒峰重。
試向青天數花朵,九百九十九芙蓉。
千山在遼陽城南五十裏地,世傳唐征高麗,駐蹕於此。奇峰疊聳,峭壁嵯峨,周圍數百裏,風景殊佳。有五佛頂、觀音洞、羅漢洞、振衣岡、仙人台、梯子溝、香岩寺、雙峰寺、龍泉寺、伴雲庵、青雲觀諸勝跡。
常言道,有山就有水,山有多高,水有多高。確是如此,這些崇山峻嶺中,多有悠悠之流水生出,在山嶺中作東西流淌,一旦飛出,卻又化作南北流淌,然後匯入一條大河,最後這大河奔向海洋。
在這些河流中有一條古老而又神奇的河,名曰:太子河。太子河,考古與圖,即大梁水也,又作衍水,夾河,或太資河。位於遼陽北十五裏地。史載燕太子匿跡於此,故以名之。據時人相傳,謂清初追明潰兵,河水汪洋,無船可渡,又無橋梁,倉卒無計。清太祖徉遣使視河結冰否?覆未然,怒斬之。命太子探視,如前言,亦斬之,將屍葬於河畔。後唿為太子河。太子河,滿語曰塔恩拉河。源出興京(新賓)平頂山,經本溪、遼陽、遼中,會諸川,始入遼河。是河之上流,有名山秀水,而下流則時有泛濫,該河盛產鯉魚,味美價廉,為遼東省名產,人多認為饋送之物。關於太子河的神奇風光亦不必多費筆墨。這裏推薦一首明嘉靖進士,曾任遼東巡撫、都察院右督都禦使,萬曆時刑部尚書的王之浩的《過代子河1》詩,看官可從中玩味一下太子河旖旎風光。
詩雲:
代子津頭2泛野舫,澄波滉漾見清光。
沙河浴鷺矜毛羽3,天外冥鴻4厭稻梁。
斥堠5遠傳請塞鐸,木亮工6新架捕魚梁。
相江兩岸秋容勝,爭得逃名隱釣鄉。
就在這千山之北五十裏,太子河南十五裏座落著一座美麗的古城,名曰遼陽。遼陽漢代稱襄平郡,三國北魏時稱遼東郡,晉時屬遼東國,南北朝時隸屬高麗,隋唐時稱安東郡護府,遼時稱東京遼陽府,元時稱遼陽路,明時稱遼東都司衛,清時始稱遼陽州,隸屬奉天府管轄。
故事就是從這裏開始的。
詩雲:
明霞為飾玉為容,山到遼陽巒峰重。
試向青天數花朵,九百九十九芙蓉。
千山在遼陽城南五十裏地,世傳唐征高麗,駐蹕於此。奇峰疊聳,峭壁嵯峨,周圍數百裏,風景殊佳。有五佛頂、觀音洞、羅漢洞、振衣岡、仙人台、梯子溝、香岩寺、雙峰寺、龍泉寺、伴雲庵、青雲觀諸勝跡。
常言道,有山就有水,山有多高,水有多高。確是如此,這些崇山峻嶺中,多有悠悠之流水生出,在山嶺中作東西流淌,一旦飛出,卻又化作南北流淌,然後匯入一條大河,最後這大河奔向海洋。
在這些河流中有一條古老而又神奇的河,名曰:太子河。太子河,考古與圖,即大梁水也,又作衍水,夾河,或太資河。位於遼陽北十五裏地。史載燕太子匿跡於此,故以名之。據時人相傳,謂清初追明潰兵,河水汪洋,無船可渡,又無橋梁,倉卒無計。清太祖徉遣使視河結冰否?覆未然,怒斬之。命太子探視,如前言,亦斬之,將屍葬於河畔。後唿為太子河。太子河,滿語曰塔恩拉河。源出興京(新賓)平頂山,經本溪、遼陽、遼中,會諸川,始入遼河。是河之上流,有名山秀水,而下流則時有泛濫,該河盛產鯉魚,味美價廉,為遼東省名產,人多認為饋送之物。關於太子河的神奇風光亦不必多費筆墨。這裏推薦一首明嘉靖進士,曾任遼東巡撫、都察院右督都禦使,萬曆時刑部尚書的王之浩的《過代子河1》詩,看官可從中玩味一下太子河旖旎風光。
詩雲:
代子津頭2泛野舫,澄波滉漾見清光。
沙河浴鷺矜毛羽3,天外冥鴻4厭稻梁。
斥堠5遠傳請塞鐸,木亮工6新架捕魚梁。
相江兩岸秋容勝,爭得逃名隱釣鄉。
就在這千山之北五十裏,太子河南十五裏座落著一座美麗的古城,名曰遼陽。遼陽漢代稱襄平郡,三國北魏時稱遼東郡,晉時屬遼東國,南北朝時隸屬高麗,隋唐時稱安東郡護府,遼時稱東京遼陽府,元時稱遼陽路,明時稱遼東都司衛,清時始稱遼陽州,隸屬奉天府管轄。
故事就是從這裏開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