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老頭,我即使知道其他三玉牒是何等模樣,又有什麽用?這都有上千年之久了,這些玉牒此間都不曾現世過,也許早就被毀了!”。我看著馬老頭說道。
“應該不會的,這些玉牒雖然是軟玉所製,畢竟珍貴無比,能得到其傳承的必然如獲珍寶而秘不示人。而且,我派古訓,法器不出,玄機隱伏。這法器玉牒,五塊本就一體,彼此之間定然有所聯係,現在已出現了黑白兩塊玉牒,其他三塊應該也會很快現出端倪,這是我玄機流重新入世的契機啊”。馬自在對我繼續解釋道:“而且,我之前也跟你說過,若要解放被你收納了的黃老太的胎光魂,至少要帶有主神之力的法器方可實現,所以,你手持這黑白二玉,要想辦法憑借這黑白二玉去尋得另外三玉,至於具體辦法,我們在細細參詳,從長計議”。
“哎、這虛無縹緲之事,做起來,談何容易”?我念及如今正被黃老太的胎光魂共享我壽元的事情,頓覺棘手,不免灰心喪氣。
“我給你詳細講講我門派成立的曆史,憑你古靈精怪的性子,也許其中可以發現一些有用的線索”。馬老頭示意我端過一把椅子,與他對坐於案前,向我娓娓道來。我也取過紙筆,記下他敘述的關鍵點。
----------------------------------------
開元後期,道濟祖師主持了泰山封禪時,得仙人傳授靈書,並獲贈金爐和玉牒,後詐死遠遁,遠離了玄宗朝堂,專心修道而去。這期間,道濟祖師將一身所學傳於了三子張埱和女婿鄭鎰,並根據兩人的資質,因材施教各有側重:張埱從政多年,所學側重機謀;而鄭鎰頗具根骨,故所學側重玄學;這也成為後來的玄機門內部分化,導致各時代主修玄流和主修機流的門徒競爭不斷的源頭。
那時,早已不是開元盛世的景象,玄宗寵幸楊貴妃,不理朝政,安祿山與楊國忠爭權奪利,終於發生了著名的安史之亂事件;安祿山的叛軍攻占潼關,唐玄宗攜愛妃楊玉環,倉皇西逃入蜀。途經馬嵬坡時,六軍不發。禁軍將領陳玄禮等對楊國忠兄妹專權不滿,殺死楊國忠父子之後,認為“賊本尚在”,遂請求處死楊貴妃,以免後患。唐玄宗無奈,被迫賜楊貴妃自縊,史稱“馬嵬之變”,可陳玄禮已是野心膨脹,竟想意圖刺王殺駕,就此解決唐玄宗並另立新朝。
當時的詩人鄭略,作詩記載此事:
玄宗迴馬楊妃死,雲雨難忘日月新。
終是聖明天子事,景陽宮井又何人?
值此危難之際,道濟祖師忽然出現,施展神奇道法,亂軍中救出了唐玄宗,並利用各方勢力以機謀尋得平衡,終於平定了判斷,使玄宗得以順利歸京。玄宗對道濟祖師的出現自然是大為詫異。道濟祖師說:為報玄宗三次拜相的知遇之恩,故現身來救,然天道循環,請玄宗此後好自為之,臨別前,拜請玄宗對其女婿鄭鎰多加照拂。
這道濟祖師果然是天下當嶽父老泰山的典範,在朝時,不止一手提拔鄭鎰,更是得傳仙法後,將一身所學傾囊相授,是以鄭鎰得傳道濟祖師全部衣缽。其詐死修道多年,卻在再次臨世後,仍不忘拜托玄宗照顧下凡世中的女婿。
自那之後,就再無道濟祖師的音訊,有傳其已修得有成,羽化成仙;有傳其凡心未了,一直無法窺破瓶頸,終於在鄭鎰的照料下,安然老去,至於哪個傳法是真實的,不得而知。
玄宗歸京之後,感念道濟祖師之恩,本準備大力提拔鄭鎰,哪知鄭鎰得傳道濟祖師仙秒道法後,早就失去從仕之心。玄宗感慨道濟祖師洞曉天地玄機之能,親自書寫玄機二字匾額贈與鄭鎰,並委派道濟祖師三子張埱,協助鄭鎰成立了玄機門流派,玄機門成立後,鄭鎰和張埱追認道濟祖師為首代仙祖。
至於道濟祖師的長子張均和次子張垍,史書所載,在安祿山叛亂後,均、垍兩弟兄都受祿山偽命。實則不然,張均是死命追隨安祿山,成為安祿山的忠實鷹犬,在朝野上下掀起腥風血雨。
而張垍的妻子為寧親公主,他拜駙馬都尉,深受玄宗喜愛和大恩,他是委身事賊,目的是要伺機除去安祿山和兄長張均,自此埋下了兄弟鬩牆之爭。後來事敗,張垍脫身後追隨了大將郭子儀,而張均搜捕張垍不得,對外宣稱:張垍與當時的賊相陳希烈,都死於亂軍之中。
郭子儀得張垍等忠君人士的幫助,終於平定了安史之亂並活捉了張均一幹人等,當時主政的唐肅宗,感念道濟祖師救駕玄宗之功:說(張說張道濟)有舊恩,特免張均死,長流合浦郡。張均流放途中作詩曰:瘴江西去火為山,炎徼南窮鬼作關。從此更投人境外,生涯應在有無間。
再後來,朝廷內部掀起了牛李黨爭,張均之子張平成為了牛黨牛僧孺的主力,張垍之子張議潮加入了李黨李德裕的陣營,這兩兄弟的後輩又繼續了上一代的恩怨。
牛李之爭,李黨漸漸式微,張議潮去玄機門尋求幫助,此時,玄機門也進入第三代傳人的時期,第三代傳人為鄭鎰的兒子鄭注,張埱的兒子張巳,以及兩個外姓弟子孫起和崔豐。為幫助張議潮評定黨爭,玄機門三代弟子傾門而出,史書所載:李黨的張議潮、鄭注、李訓等,平息牛李黨爭,以李黨李德裕全麵勝出而告終。然平息牛李黨爭的過程中,孫起戰死,張巳殘軀,對玄機門的傳承造成了巨大的影響。
張平自從牛黨失勢之後,退入關中隱匿,期間認識了王仙芝和黃巢,後來王仙芝舉事,張平附逆。不久,唐僖宗封王仙芝為“左神策軍押牙“,王仙芝思想有了動搖,欲放棄鬥爭,接受唐僖宗的官職。黃巢斥責王仙芝說:“曾共同立下誓言,橫掃天下,你卻中途變心”,怒不可遏的黃巢出拳擊打王仙芝,導致了王黃分流。王仙芝與黃巢分流之後,張平又尾隨黃巢一路殺到長安,隻為血洗先輩仇苦,那時節,迎來了玄機門的第一次危機。
聽到這裏,我似乎聽出點眉目,急忙打斷了馬自在講述的門派曆史:“馬老頭,這道濟祖師的法器傳承,在第二代時,到底是如何分配的呢?”
“應該不會的,這些玉牒雖然是軟玉所製,畢竟珍貴無比,能得到其傳承的必然如獲珍寶而秘不示人。而且,我派古訓,法器不出,玄機隱伏。這法器玉牒,五塊本就一體,彼此之間定然有所聯係,現在已出現了黑白兩塊玉牒,其他三塊應該也會很快現出端倪,這是我玄機流重新入世的契機啊”。馬自在對我繼續解釋道:“而且,我之前也跟你說過,若要解放被你收納了的黃老太的胎光魂,至少要帶有主神之力的法器方可實現,所以,你手持這黑白二玉,要想辦法憑借這黑白二玉去尋得另外三玉,至於具體辦法,我們在細細參詳,從長計議”。
“哎、這虛無縹緲之事,做起來,談何容易”?我念及如今正被黃老太的胎光魂共享我壽元的事情,頓覺棘手,不免灰心喪氣。
“我給你詳細講講我門派成立的曆史,憑你古靈精怪的性子,也許其中可以發現一些有用的線索”。馬老頭示意我端過一把椅子,與他對坐於案前,向我娓娓道來。我也取過紙筆,記下他敘述的關鍵點。
----------------------------------------
開元後期,道濟祖師主持了泰山封禪時,得仙人傳授靈書,並獲贈金爐和玉牒,後詐死遠遁,遠離了玄宗朝堂,專心修道而去。這期間,道濟祖師將一身所學傳於了三子張埱和女婿鄭鎰,並根據兩人的資質,因材施教各有側重:張埱從政多年,所學側重機謀;而鄭鎰頗具根骨,故所學側重玄學;這也成為後來的玄機門內部分化,導致各時代主修玄流和主修機流的門徒競爭不斷的源頭。
那時,早已不是開元盛世的景象,玄宗寵幸楊貴妃,不理朝政,安祿山與楊國忠爭權奪利,終於發生了著名的安史之亂事件;安祿山的叛軍攻占潼關,唐玄宗攜愛妃楊玉環,倉皇西逃入蜀。途經馬嵬坡時,六軍不發。禁軍將領陳玄禮等對楊國忠兄妹專權不滿,殺死楊國忠父子之後,認為“賊本尚在”,遂請求處死楊貴妃,以免後患。唐玄宗無奈,被迫賜楊貴妃自縊,史稱“馬嵬之變”,可陳玄禮已是野心膨脹,竟想意圖刺王殺駕,就此解決唐玄宗並另立新朝。
當時的詩人鄭略,作詩記載此事:
玄宗迴馬楊妃死,雲雨難忘日月新。
終是聖明天子事,景陽宮井又何人?
值此危難之際,道濟祖師忽然出現,施展神奇道法,亂軍中救出了唐玄宗,並利用各方勢力以機謀尋得平衡,終於平定了判斷,使玄宗得以順利歸京。玄宗對道濟祖師的出現自然是大為詫異。道濟祖師說:為報玄宗三次拜相的知遇之恩,故現身來救,然天道循環,請玄宗此後好自為之,臨別前,拜請玄宗對其女婿鄭鎰多加照拂。
這道濟祖師果然是天下當嶽父老泰山的典範,在朝時,不止一手提拔鄭鎰,更是得傳仙法後,將一身所學傾囊相授,是以鄭鎰得傳道濟祖師全部衣缽。其詐死修道多年,卻在再次臨世後,仍不忘拜托玄宗照顧下凡世中的女婿。
自那之後,就再無道濟祖師的音訊,有傳其已修得有成,羽化成仙;有傳其凡心未了,一直無法窺破瓶頸,終於在鄭鎰的照料下,安然老去,至於哪個傳法是真實的,不得而知。
玄宗歸京之後,感念道濟祖師之恩,本準備大力提拔鄭鎰,哪知鄭鎰得傳道濟祖師仙秒道法後,早就失去從仕之心。玄宗感慨道濟祖師洞曉天地玄機之能,親自書寫玄機二字匾額贈與鄭鎰,並委派道濟祖師三子張埱,協助鄭鎰成立了玄機門流派,玄機門成立後,鄭鎰和張埱追認道濟祖師為首代仙祖。
至於道濟祖師的長子張均和次子張垍,史書所載,在安祿山叛亂後,均、垍兩弟兄都受祿山偽命。實則不然,張均是死命追隨安祿山,成為安祿山的忠實鷹犬,在朝野上下掀起腥風血雨。
而張垍的妻子為寧親公主,他拜駙馬都尉,深受玄宗喜愛和大恩,他是委身事賊,目的是要伺機除去安祿山和兄長張均,自此埋下了兄弟鬩牆之爭。後來事敗,張垍脫身後追隨了大將郭子儀,而張均搜捕張垍不得,對外宣稱:張垍與當時的賊相陳希烈,都死於亂軍之中。
郭子儀得張垍等忠君人士的幫助,終於平定了安史之亂並活捉了張均一幹人等,當時主政的唐肅宗,感念道濟祖師救駕玄宗之功:說(張說張道濟)有舊恩,特免張均死,長流合浦郡。張均流放途中作詩曰:瘴江西去火為山,炎徼南窮鬼作關。從此更投人境外,生涯應在有無間。
再後來,朝廷內部掀起了牛李黨爭,張均之子張平成為了牛黨牛僧孺的主力,張垍之子張議潮加入了李黨李德裕的陣營,這兩兄弟的後輩又繼續了上一代的恩怨。
牛李之爭,李黨漸漸式微,張議潮去玄機門尋求幫助,此時,玄機門也進入第三代傳人的時期,第三代傳人為鄭鎰的兒子鄭注,張埱的兒子張巳,以及兩個外姓弟子孫起和崔豐。為幫助張議潮評定黨爭,玄機門三代弟子傾門而出,史書所載:李黨的張議潮、鄭注、李訓等,平息牛李黨爭,以李黨李德裕全麵勝出而告終。然平息牛李黨爭的過程中,孫起戰死,張巳殘軀,對玄機門的傳承造成了巨大的影響。
張平自從牛黨失勢之後,退入關中隱匿,期間認識了王仙芝和黃巢,後來王仙芝舉事,張平附逆。不久,唐僖宗封王仙芝為“左神策軍押牙“,王仙芝思想有了動搖,欲放棄鬥爭,接受唐僖宗的官職。黃巢斥責王仙芝說:“曾共同立下誓言,橫掃天下,你卻中途變心”,怒不可遏的黃巢出拳擊打王仙芝,導致了王黃分流。王仙芝與黃巢分流之後,張平又尾隨黃巢一路殺到長安,隻為血洗先輩仇苦,那時節,迎來了玄機門的第一次危機。
聽到這裏,我似乎聽出點眉目,急忙打斷了馬自在講述的門派曆史:“馬老頭,這道濟祖師的法器傳承,在第二代時,到底是如何分配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