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箐箐的燈籠是傳統的長方形,有四個麵可以作畫,於是她給弄了小短漫。
穿著裙子的火柴人養兔子的故事,前麵三幅有牽著兔子散步、和兔子曬太陽、帶兔子蕩秋千等。最後一幅卻是一個大碗把火柴人和兔子都裝裏麵了。
充滿童趣的畫麵,有人不解的笑問:“把人和兔子共同弄到碗裏,這是何意?”
‘快到碗裏來’這個梗如何解釋?葉箐箐眨眨眼,道:“冬天來了,嫦娥沒有存糧,於是把兔子煮了吃。但是她想想又後悔了,於是自己也一塊煮,最後她和小兔子一起到了天庭。”
把自己煮了……何等兇殘的童言稚語!眾人頗為無語的做鳥獸散。
“有趣。”裴閏之拿過那個燈籠,交給老板讓他點亮。在一堆令人眼花繚亂的燈籠之中,這無疑是最特別的一盞。
自己做的當然意義非凡,葉箐箐笑著伸出手準備接過。裴閏之卻微微側身避開了她,把自己畫的那個遞到她手中,笑道:“這個就歸我了。”
葉箐箐挑起他的燈籠,扁圓的形狀繪著點點紅梅,白底襯托分外好看。感覺比自己那個漂亮,於是她也沒有異議,就此交換。
柯盈盈的畫讓人頗為驚豔,朦朦朧朧一個女子的身影。月下美人孤芳自賞,與裴閏之的紅梅有異曲同工之妙。
一雙美目不著痕跡的掃過葉箐箐手中的紅梅燈籠,她笑道:“箐姑娘小小年紀,真是聰慧過人。”
“是說我聰明的意思嘛?”葉箐箐一臉天真的嘟嘟嘴,低調低調,她可不想做什麽神童。
中秋節過後,泰然商行增加了訂單量,整整五百壇子,這讓蘇氏又喜又憂。
壇子醬肉裝罐後需要放置四五天,籬笆小院根本沒有多餘地方,如今她們剛買下屋子,實在沒有閑錢再弄一處。
無奈之下,本打算再租個倉庫使用,裴閏之卻說這個問題由他們自己來解決。蘇氏隻需把完成品交上就行,他們會自行周轉放置幾日。
此舉無疑幫了大忙,所謂互惠互利,蘇氏做壇子肉也從不偷工減料,肉塊份量足足的!
值得一提的是,在此期間秀姑曾別別扭扭的想要上門求和。
蘇氏需要大量的五花肉,跟城裏一個豬肉攤定下了,每天一早人就趕著車過來送肉。村裏人各種羨慕,這麽多豬肉,成本就不低,不知裏頭有多少盈利呢!
秀姑家裏就是賣豬肉的,當然也很心動,隻是她先前跟蘇氏鬧得沒臉,實在不好開口。而豬肉胡因為順道拉蘇氏一程被傳流言,此番說什麽也不去了。
於是秀姑眼巴巴的看了幾天,想著那送豬肉的長期以往該是多大一筆銀子,心癢癢的睡不著覺。幾番思量,到底是厚著臉皮找上門來。
結果,蘇氏毫不猶豫的拒絕了秀姑。倒不是她小心眼記仇,而是秀姑這人見錢眼開、愛貪小便宜,明顯不是一個好的合作對象。
為了避免以後不愉快掰扯個沒完,倒不如一開始就別接觸。都是街坊鄰居,她也不願意整天吵鬧,現在這樣彼此冷臉互不搭理最好!
秀姑直罵蘇氏不識好歹,真當自己是根蔥了,心裏不爽快,逢人就說蘇氏的不是。村裏人卻大多不聽,誰沒跟她打過交道,還不知道秀姑那張嘴啊!
除了豬肉,還有熬高湯用的老母雞,隔三差五要一隻,蘇氏都在田心村買,價錢與城裏分文不差,鄰裏雙方都便利省事。家裏有白菜蘿卜的也過來打聽,自家吃不完,賣出去都是錢啊。
蘇氏挑著收了些,主要還是辣椒需求最多,辣串和壇子肉都少不了它。林林總總的,多少照顧到鄉親,有了這層往來,他們在村裏的人緣越發好了。
壇子肉果然如同預測的那般火熱起來,每天能售出一兩百壇,相信用不了多久,他們就該成立小作坊了。
其風味獨特、取食方便,還能調節日常餐飲的口味,老少皆宜,在其他城鎮推廣也隻是時間問題。
蘇氏忙得團團轉,葉箐箐也力所能及的幫著些,日子有條不絮地過著。
就在這時,消失許久的貂兒竟然迴來了。
“噝噝~”
大半夜的,突然一個毛茸茸的東西竄到葉箐箐床上,把她嚇得半死。
就著窗外的明亮月色,才看清它的模樣,小家夥乖乖蹲著不動,嘴裏還發出可憐兮兮的聲音。
“你怎麽來了?”葉箐箐揉揉眼睛坐起來,好困。
“咻~”貂兒有些躁動起來,在原地轉來轉去。
葉箐箐不明所以,伸手給它順毛,沒想到撫摸之後一手粘膩。
“這是什麽?”心懷疑惑起床點亮油燈,還以為是沾到什麽髒東西了,誰知竟是鮮紅的血跡!
貂兒黑亮的小眼睛望著她:“咻咻~”
葉箐箐雙手捧起它,湊近看了看,小家夥的後退有一個不小的傷口,貌似被利器傷到的。
“你怎麽又受傷了?”
看樣子是捕獸夾所傷,這麽小一隻,後腿沒給夾斷都算它好運。
葉箐箐拿出空間水給它清洗傷口,靈氣有利於傷口愈合,誰知貂兒不依不饒的往碗裏湊,硬是一口氣喝光小半碗。
“咻~~”它發出滿足的叫聲。
葉箐箐:“……”
這貪吃的家夥,難怪老是中陷阱,能不能有點出息!無奈的重新舀水給它清洗,她沒有任何傷藥,也做不了其他事情,隻能拿出舊衣給它隨便綁一綁。
貂兒體型小,細細的後腿被綁了個大疙瘩,這下子完全瘸了,模樣特別搞笑。
葉箐箐不厚道的笑出聲,拿了橙子給它吃,道:“現在我們有肉吃了,明天給你嚐嚐。”
“咻咻~”貂兒葷素不忌吃得歡快,還不忘討好地拿小腦袋蹭她。
第二天蘇氏見到貂兒自然是驚奇的,它竟會自己跑迴來,鄉下人都有種說法:受到小動物青睞的人家多半是有福氣的。
於是貂兒得到了優待,不愁被賣掉換錢,還有肉吃有傷藥。草藥是跛腳大叔友情提供,他對小動物特別鍾愛,曾經養過小鳥,也不拘著它自由,可惜後來飛走了。
“你們家箐箐真好!”金蘭看著葉箐箐照顧貂兒,滿是羨慕道。
她每天過來做事,彼此都熟悉了,對葉箐箐一直讚不絕口。她大女兒跟人家差不多大,卻是性格沉悶舉止畏縮,一股小家子氣,哪有箐箐聰明懂事。
“快別誇了,”蘇氏聽著這話笑著直搖頭,道:“小孩子經不起誇,可折煞她!”
葉箐箐不去理會她們說話,她哪是聰明,不過是仗著年紀大沉穩些罷了。
金蘭又道:“我瞧著箐箐的皮膚一天比一天好,可是用了什麽秘方?若是不稀貴我也給我家丫頭弄點。”
鄉下丫頭成天在野地裏玩耍幫忙,曬得黑黑的,沒幾個好看的,不都說一白遮三醜嗎?
這話同樣引起了楊柳的注意,身為一個糙妹子,她當然想有所改變。
“哪有什麽秘方,就是每天洗臉細致些,次數多一點,保持臉麵幹淨。”葉箐箐哪敢透漏跟空間有關的事情,萬一都認為她有良方,個個都來討要,給不給是個問題。
金蘭不疑有他,笑道:“那就是你們院子裏這口井造得福了!”
她一整個下午都在這裏幫忙,總有喝水的時候,自然能分辨出不同,這是口好井。
村裏有個老神棍,偶爾給人看風水挑日子整墓穴啥的,他曾指著籬笆小院裏的玫瑰花說旺運道。那玫瑰花是蘇氏說紅花嬌豔喜慶,葉箐箐就給移栽的幾棵。
他們的日子順風順水好起來,村裏人都看在眼裏,多半信了老神棍的話。可不是格局改變風水麽,這屋子先前的主人害天花死了,現在蘇氏一家子無病無痛還發財了!
甭管外人議論是不是玫瑰花旺運道,隻要不懷疑她身懷異寶就行,葉箐箐對此樂見其成。
貂兒的腿傷很快便好了大半,蹦蹦跳跳的活潑得很。它非常抗拒生人,隻粘著葉箐箐,但凡有人來送辣椒串門子之類,總是一溜煙不見影。
雖然蹦的快,很多人還是瞧見了它,都稀罕它自投家門的舉動,說是好兆頭。這件事的後續便是……有人上門提親了,對象是即將八歲的葉箐箐。
“這個……我們家箐箐還小。”
蘇氏難掩意外神色,同時心裏又是高興,誰再敢說她女兒醜八怪沒人要試試!
做媒的是金蘭隔壁鄰居周大媽,聽了好幾迴關於葉箐箐的讚美之詞,心中對蘇氏的生意也很是看好,於是意動起來替侄子拉紅線。
“話不是這麽說,小孩子長得快,姑娘家更是一天一個樣。”周大媽一臉興奮的向蘇氏說起自己侄子:
“我們高峰今年十一歲,家裏讓他在學堂混幾年,不說考功名吧,總比大字不識的莊稼漢好得多,你說是不是這個理!”
這話倒是給蘇氏提了醒,兩個孩子都沒進過學堂,特別是兒子葉誌風,都快過了求學的好時機。
這親事當然不能答應,兄妹倆就是蘇氏的命根子,她哪裏舍得這麽快就給女兒定親,婚姻大事豈容草率。於是蘇氏直接拒絕了周大媽的好意,好在對方也不強求,買了辣串勸說兩句便走了。
穿著裙子的火柴人養兔子的故事,前麵三幅有牽著兔子散步、和兔子曬太陽、帶兔子蕩秋千等。最後一幅卻是一個大碗把火柴人和兔子都裝裏麵了。
充滿童趣的畫麵,有人不解的笑問:“把人和兔子共同弄到碗裏,這是何意?”
‘快到碗裏來’這個梗如何解釋?葉箐箐眨眨眼,道:“冬天來了,嫦娥沒有存糧,於是把兔子煮了吃。但是她想想又後悔了,於是自己也一塊煮,最後她和小兔子一起到了天庭。”
把自己煮了……何等兇殘的童言稚語!眾人頗為無語的做鳥獸散。
“有趣。”裴閏之拿過那個燈籠,交給老板讓他點亮。在一堆令人眼花繚亂的燈籠之中,這無疑是最特別的一盞。
自己做的當然意義非凡,葉箐箐笑著伸出手準備接過。裴閏之卻微微側身避開了她,把自己畫的那個遞到她手中,笑道:“這個就歸我了。”
葉箐箐挑起他的燈籠,扁圓的形狀繪著點點紅梅,白底襯托分外好看。感覺比自己那個漂亮,於是她也沒有異議,就此交換。
柯盈盈的畫讓人頗為驚豔,朦朦朧朧一個女子的身影。月下美人孤芳自賞,與裴閏之的紅梅有異曲同工之妙。
一雙美目不著痕跡的掃過葉箐箐手中的紅梅燈籠,她笑道:“箐姑娘小小年紀,真是聰慧過人。”
“是說我聰明的意思嘛?”葉箐箐一臉天真的嘟嘟嘴,低調低調,她可不想做什麽神童。
中秋節過後,泰然商行增加了訂單量,整整五百壇子,這讓蘇氏又喜又憂。
壇子醬肉裝罐後需要放置四五天,籬笆小院根本沒有多餘地方,如今她們剛買下屋子,實在沒有閑錢再弄一處。
無奈之下,本打算再租個倉庫使用,裴閏之卻說這個問題由他們自己來解決。蘇氏隻需把完成品交上就行,他們會自行周轉放置幾日。
此舉無疑幫了大忙,所謂互惠互利,蘇氏做壇子肉也從不偷工減料,肉塊份量足足的!
值得一提的是,在此期間秀姑曾別別扭扭的想要上門求和。
蘇氏需要大量的五花肉,跟城裏一個豬肉攤定下了,每天一早人就趕著車過來送肉。村裏人各種羨慕,這麽多豬肉,成本就不低,不知裏頭有多少盈利呢!
秀姑家裏就是賣豬肉的,當然也很心動,隻是她先前跟蘇氏鬧得沒臉,實在不好開口。而豬肉胡因為順道拉蘇氏一程被傳流言,此番說什麽也不去了。
於是秀姑眼巴巴的看了幾天,想著那送豬肉的長期以往該是多大一筆銀子,心癢癢的睡不著覺。幾番思量,到底是厚著臉皮找上門來。
結果,蘇氏毫不猶豫的拒絕了秀姑。倒不是她小心眼記仇,而是秀姑這人見錢眼開、愛貪小便宜,明顯不是一個好的合作對象。
為了避免以後不愉快掰扯個沒完,倒不如一開始就別接觸。都是街坊鄰居,她也不願意整天吵鬧,現在這樣彼此冷臉互不搭理最好!
秀姑直罵蘇氏不識好歹,真當自己是根蔥了,心裏不爽快,逢人就說蘇氏的不是。村裏人卻大多不聽,誰沒跟她打過交道,還不知道秀姑那張嘴啊!
除了豬肉,還有熬高湯用的老母雞,隔三差五要一隻,蘇氏都在田心村買,價錢與城裏分文不差,鄰裏雙方都便利省事。家裏有白菜蘿卜的也過來打聽,自家吃不完,賣出去都是錢啊。
蘇氏挑著收了些,主要還是辣椒需求最多,辣串和壇子肉都少不了它。林林總總的,多少照顧到鄉親,有了這層往來,他們在村裏的人緣越發好了。
壇子肉果然如同預測的那般火熱起來,每天能售出一兩百壇,相信用不了多久,他們就該成立小作坊了。
其風味獨特、取食方便,還能調節日常餐飲的口味,老少皆宜,在其他城鎮推廣也隻是時間問題。
蘇氏忙得團團轉,葉箐箐也力所能及的幫著些,日子有條不絮地過著。
就在這時,消失許久的貂兒竟然迴來了。
“噝噝~”
大半夜的,突然一個毛茸茸的東西竄到葉箐箐床上,把她嚇得半死。
就著窗外的明亮月色,才看清它的模樣,小家夥乖乖蹲著不動,嘴裏還發出可憐兮兮的聲音。
“你怎麽來了?”葉箐箐揉揉眼睛坐起來,好困。
“咻~”貂兒有些躁動起來,在原地轉來轉去。
葉箐箐不明所以,伸手給它順毛,沒想到撫摸之後一手粘膩。
“這是什麽?”心懷疑惑起床點亮油燈,還以為是沾到什麽髒東西了,誰知竟是鮮紅的血跡!
貂兒黑亮的小眼睛望著她:“咻咻~”
葉箐箐雙手捧起它,湊近看了看,小家夥的後退有一個不小的傷口,貌似被利器傷到的。
“你怎麽又受傷了?”
看樣子是捕獸夾所傷,這麽小一隻,後腿沒給夾斷都算它好運。
葉箐箐拿出空間水給它清洗傷口,靈氣有利於傷口愈合,誰知貂兒不依不饒的往碗裏湊,硬是一口氣喝光小半碗。
“咻~~”它發出滿足的叫聲。
葉箐箐:“……”
這貪吃的家夥,難怪老是中陷阱,能不能有點出息!無奈的重新舀水給它清洗,她沒有任何傷藥,也做不了其他事情,隻能拿出舊衣給它隨便綁一綁。
貂兒體型小,細細的後腿被綁了個大疙瘩,這下子完全瘸了,模樣特別搞笑。
葉箐箐不厚道的笑出聲,拿了橙子給它吃,道:“現在我們有肉吃了,明天給你嚐嚐。”
“咻咻~”貂兒葷素不忌吃得歡快,還不忘討好地拿小腦袋蹭她。
第二天蘇氏見到貂兒自然是驚奇的,它竟會自己跑迴來,鄉下人都有種說法:受到小動物青睞的人家多半是有福氣的。
於是貂兒得到了優待,不愁被賣掉換錢,還有肉吃有傷藥。草藥是跛腳大叔友情提供,他對小動物特別鍾愛,曾經養過小鳥,也不拘著它自由,可惜後來飛走了。
“你們家箐箐真好!”金蘭看著葉箐箐照顧貂兒,滿是羨慕道。
她每天過來做事,彼此都熟悉了,對葉箐箐一直讚不絕口。她大女兒跟人家差不多大,卻是性格沉悶舉止畏縮,一股小家子氣,哪有箐箐聰明懂事。
“快別誇了,”蘇氏聽著這話笑著直搖頭,道:“小孩子經不起誇,可折煞她!”
葉箐箐不去理會她們說話,她哪是聰明,不過是仗著年紀大沉穩些罷了。
金蘭又道:“我瞧著箐箐的皮膚一天比一天好,可是用了什麽秘方?若是不稀貴我也給我家丫頭弄點。”
鄉下丫頭成天在野地裏玩耍幫忙,曬得黑黑的,沒幾個好看的,不都說一白遮三醜嗎?
這話同樣引起了楊柳的注意,身為一個糙妹子,她當然想有所改變。
“哪有什麽秘方,就是每天洗臉細致些,次數多一點,保持臉麵幹淨。”葉箐箐哪敢透漏跟空間有關的事情,萬一都認為她有良方,個個都來討要,給不給是個問題。
金蘭不疑有他,笑道:“那就是你們院子裏這口井造得福了!”
她一整個下午都在這裏幫忙,總有喝水的時候,自然能分辨出不同,這是口好井。
村裏有個老神棍,偶爾給人看風水挑日子整墓穴啥的,他曾指著籬笆小院裏的玫瑰花說旺運道。那玫瑰花是蘇氏說紅花嬌豔喜慶,葉箐箐就給移栽的幾棵。
他們的日子順風順水好起來,村裏人都看在眼裏,多半信了老神棍的話。可不是格局改變風水麽,這屋子先前的主人害天花死了,現在蘇氏一家子無病無痛還發財了!
甭管外人議論是不是玫瑰花旺運道,隻要不懷疑她身懷異寶就行,葉箐箐對此樂見其成。
貂兒的腿傷很快便好了大半,蹦蹦跳跳的活潑得很。它非常抗拒生人,隻粘著葉箐箐,但凡有人來送辣椒串門子之類,總是一溜煙不見影。
雖然蹦的快,很多人還是瞧見了它,都稀罕它自投家門的舉動,說是好兆頭。這件事的後續便是……有人上門提親了,對象是即將八歲的葉箐箐。
“這個……我們家箐箐還小。”
蘇氏難掩意外神色,同時心裏又是高興,誰再敢說她女兒醜八怪沒人要試試!
做媒的是金蘭隔壁鄰居周大媽,聽了好幾迴關於葉箐箐的讚美之詞,心中對蘇氏的生意也很是看好,於是意動起來替侄子拉紅線。
“話不是這麽說,小孩子長得快,姑娘家更是一天一個樣。”周大媽一臉興奮的向蘇氏說起自己侄子:
“我們高峰今年十一歲,家裏讓他在學堂混幾年,不說考功名吧,總比大字不識的莊稼漢好得多,你說是不是這個理!”
這話倒是給蘇氏提了醒,兩個孩子都沒進過學堂,特別是兒子葉誌風,都快過了求學的好時機。
這親事當然不能答應,兄妹倆就是蘇氏的命根子,她哪裏舍得這麽快就給女兒定親,婚姻大事豈容草率。於是蘇氏直接拒絕了周大媽的好意,好在對方也不強求,買了辣串勸說兩句便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