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水裏本身就有一定鹹度,就算是拋完全一樣的兩個鹽塊到海水和淡水裏,溶解速度也是不同。


    在海水中會慢很多很多,所以秦良玉的計劃才有了可行性。


    戚家軍的部將們在分頭行事,紛紛變身科研人員,做實驗采集數據,改進實驗。


    而另一邊,秦良玉開始跟李舜臣利用做好的釜山港模型沙盤策劃最後的襲擊方案。


    兩邊同步進行。


    “近期倭軍在釜山港裏的船隻數量有什麽變化麽?”偷襲計劃已經到了最後的關鍵時刻,秦良玉基本每天都要問一遍這個問題。


    “據我朝鮮義軍打探可知,近幾日釜山港裏的往來船隻比之前少了許多,除此之外,似乎大陸上的倭軍也停止了許多活動。從種種跡象來看,似乎倭軍近期不打算有什麽軍事行動了?”李舜臣似有意似無意的說著這些。


    語氣很輕鬆,雙目卻是炯炯有神的看著秦良玉。


    “好像也已經有一段時間沒聽說明軍有什麽行動了,秦參將可知原因?”


    秦良玉心裏暗吸了一口涼氣,心說他不會聽到什麽風聲了吧?


    不過,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明日兩國的和談已經進行了一段時間,李舜臣聽到什麽也不意外。


    都到了這時候了,早就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了。


    秦良玉拿出影後一般的演技,輕鬆無邪的笑道:“平壤一帶普降大雪,我軍的運輸補給受了點影響,因此攻勢放緩。至於倭軍為何不進軍……”


    沉吟片刻,秦良玉麵沉如水,非常篤定的說道:


    “看來我之前燒掉的龍山糧倉給了敵方不少壓力啊。”


    事到如今,也隻能硬挺著忽悠下去了。


    “龍山糧倉,乃是秦參將所為?”李舜臣果然被秦良玉帶偏了思路。


    “那可不,我趁夜燒掉了龍山的十三座大倉。可惜了,後來我才知道,那裏有個名叫石田三成的倭軍首領,要是早知道有這等人物,我肯定衝進去拎了他的首級迴來。”


    “此事確實可惜。難怪倭軍近期很少行動,原來還是有這等事的。”


    三言兩句之下,李舜臣已經被秦良玉的演技和說法折服。


    看李舜臣遺憾不已的轉身走遠,秦良玉忍不住大口大口的喘著氣。


    這種走鋼絲的感覺確實不好受。


    隻能希望之後的事情一切順利吧。


    此時,開城的明軍抗倭指揮所裏。


    宋應昌對於整個和談的進展非常滿意。


    俗話說,春風得意馬蹄疾,現在他看著這些五大三粗的武夫們也莫名的順眼了許多。


    宋應昌例行給眾將宣告了和談的進展,其他人都悻悻離去後,房間裏隻有他和李如鬆。


    看宋應昌沒有要走的意思,李如鬆也不好直接趕人,便招唿了親兵給他端來一杯熱茶。


    宋應昌也毫不客氣,他笑吟吟的飲著茶,端坐在太師椅上,一副天下盡在掌握的派頭,非常得意。


    “李將軍,我朝與倭國和談事宜進展順利,日方代表小西行長不日便將前往京城,朝拜天子。看來,用不了多久,將軍即可班師迴朝,述職論功,下官先恭喜李將軍了。”


    李如鬆不鹹不淡的迴了一句:“也許吧,不過這等國家大事,並非為將者要考慮的事情。”


    本想趁著這個機會跟李如鬆套套近乎,結果卻是熱臉貼了冷屁股,宋應星有些尷尬。


    不過他臉皮挺厚,所以一時受挫,也沒什麽感覺,還是不依不饒的上杆子問道。


    “不知平倭之後,李將軍有何打算?”


    原本李如鬆看著宋應昌一副小人得誌的麵孔跟吃了蒼蠅一樣膩歪,可不知怎的。


    這個問題讓李如鬆陷入沉默。


    他忍不住迴想起了秦良玉的囑托,想起了臨行前那唯一的要求。


    這一次他沒有給宋應昌臉色看,隻閉目深思。


    良久之後,李如鬆重新睜開眼,緩緩道:“某打算再迴遼東看一看。”


    宋應昌略微吃了一驚,心裏暗笑這李如鬆果然不會享福。


    遼東苦寒之地,而且還麵臨著蒙古人侵擾以及女真人崛起等諸多問題。


    看來這人果然就是一個嗜殺好戰的性子,胸無大誌。


    幹咳兩聲,又放了幾個沒味兒的屁,見李如鬆不再搭理自己,宋應昌也甩著袖子走了。


    李如鬆恍然失神一般,走近了桌案上的地圖。


    他低頭看著地圖上位於朝鮮半島最南端的巨濟島,那裏標識著朝鮮水師的標誌,


    “將軍,要不要派個人去看看?”


    李如鬆從失神落魄的狀態中陡然恢複過來,又變成了那個淩厲逼人豪情萬丈的將軍。


    覺察到了李如鬆的目光掃向自己,剛才說話的李寧不自覺的身子微微一顫,低下了頭。


    隻聽李如鬆輕輕一歎:“你剛才的話還沒說完吧,繼續說下去……”


    李寧湊上前去,小心翼翼的壓著聲音道:“秦姑娘已經走了二十多天了,一直杳無音信,在下也一直在跟朝鮮方麵打探,似乎那邊也並無知曉……該不會……路上出了什麽意外吧?”


    李如鬆心裏重重的一墜。


    不過他久曆沙場,知道戰場上什麽事都有可能發生,因此聽到這句話也隻是寒霜罩麵,一言不發。


    李寧繼續說出了自己的擔憂:“而且,雖然倭軍已不再行動,但釜山畢竟防衛森嚴。秦姑娘隻帶了一千人去,再加上朝鮮水師,兵力也確實不足。既然眼下和談之事進展順利,不若再多分一支人馬前去策應。”


    李如鬆目光如炬,沉聲道:“去把吳參將請來,我與他商議一下。”


    終於,在巨濟島上的朝鮮水師基地裏,秦良玉收獲了她的迴報。


    經過眾人持之以恆的試驗,符合秦良玉要求的水雷被製作了出來。


    與此同時,最後的作戰計劃也已擬定。


    秦良玉在沙盤上給李舜臣講解完她的整套計劃。


    李舜臣也不禁嘖嘖稱奇,當下表示同意,說願意與明軍一起對敵發動突襲。


    名為“偷襲釜山港”的行動計劃被確定了下來。


    現在萬事俱備隻欠東風,一千戚家軍和兩千人的朝鮮水師眾誌成城,等待著即將爆發的大決戰。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女皇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大膽去浪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大膽去浪並收藏大明女皇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