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生活中我們常有莫名其妙的舉動。你真的會失控?一時衝動就是沒道理可言?本書作者丹·艾瑞裏告訴你:錯!所有的現象,背後都有經濟的力量!社會當實驗室,真人做小白鼠,丹·艾瑞裏的這本新作──《怪誕行為學》(predictablyirrational)一語道破,用輕鬆幽默的方式告訴我們這是為什麽,又該如何改變。他比別的所有經濟學家都更好地揭示、解釋了我們不可思議的行為背後的原因。《怪誕行為學》一書將永久地改變我們對世界,對我們自身的看法。這本書一定能讓你大吃一驚,用行為經濟學家的角度看世界,從此你看待生活的眼光會全然不同。

    作者簡介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傳媒實驗室艾爾弗雷德·p·斯隆基金會和斯隆管理學院行為經濟學教授,波士頓聯邦儲備銀行研究員,普林斯頓高等研究中心研究員。

    18歲時的一場爆炸意外,讓艾瑞利全身皮膚70%遭灼傷,住在燒燙傷病房達三年之久。身穿核黑色緊身彈性衣、頭戴麵罩之露出兩隻眼睛的他,自嘲為“蜘蛛俠”。正是這套“蜘蛛俠”服裝,讓他以局外人的身份重新審視人的行為,這段漫長、無聊、而又痛苦不堪的歲月成就了滿身疤痕的著名行為經濟學大師。在麻省理工學院期間他寫了這部行為經濟學的重要著作。他的著作見於重要的學術期刊,以及《紐約時報》和《華爾街日報》。

    第一部分

    飛來橫禍改變了我的一生(1)

    很多人對我說,我觀察世界的方式異乎尋常。人們在日常生活中,時時要做各種各樣的決定。在我二十多年的科研生涯裏,樂此不疲的就是要搞清楚影響這些決定的真正(而不是人們想當然的那些)因素,這種探索給我帶來無窮的樂趣。

    我們常常暗下決心節食鍛煉,但是隻要看到甜點小推車一過來,我們的決心就消失得無影無蹤。你知道這是為什麽嗎?

    我們有時候興致勃勃去購物,買迴來一大堆東西,卻放在家裏用不上。這是為什麽呢?

    頭痛的時候,我們花5美分買的阿司匹林吃了不見效,可是花50美分買的阿司匹林卻能立竿見影。這又是為什麽?

    工作之前讓員工背一下《聖經》十誡,大家就能比較誠實,起碼在剛剛背完的時候是這樣。如果沒這樣做,不誠實現象就很多。這又是為什麽呢?換言之,為什麽榮辱規範可以減少工作場所不

    誠實現象?

    讀完這本書你們就可以知道這些問題的答案,還有其他很多問題的答案。這些問題既與你的個人生活、職場生活有關,也涉及你觀察世界的方法。例如,知道上麵講的阿司匹林問題的答案,不僅與你如何選擇藥品有關,還可以用來觀察我們整個社會所麵臨的最重要問題之一——保健事業的成本和效果。懂得了《聖經》十誡可以有效地減少不誠實現象,則可以給我們一些啟發,幫助我們避免下一個類似安然事件的發生。懂得了衝動進食時的心理機製,就可以了解到生活中其他形式的衝動決定——從而懂得,為什麽“儲蓄備缺,未雨綢繆”這個道理人人皆知,但實行起來就那麽困難。

    我希望通過這本書,能夠幫助你們從根本上重新思考使你們和周圍其他人生生不息的動力是什麽。我希望通過展示內容廣泛的實驗成果和趣聞逸事——其中很多是饒有興味的——來達到這一目的。一旦你們看到某些錯誤的發生是有係統有規律的,看到你們一犯再犯的原因,我想你們就會開始學著如何避免這些錯誤。

    不過,在給你們講述我對吃飯、購物、愛情、金錢、拖遝、啤酒、誠實以及生活中其他領域的研究之前——這些研究異常古怪,普遍實用,且吸引人的眼球(有的妙趣橫生)——我覺得應該先給你們講一下我的另類世界觀,也就是我寫作這本書的初衷。不幸的是,把我帶進這一領域的,是多年前的一起絕非好玩絕非有趣的意外事故。

    在一個18歲的以色列少年的生活中,這本來應該是一個普普通通的星期五下午。可是,天有不測風雲,災禍從天而降,短短的幾秒鍾裏,一切都無可逆轉地改變了。一盞大型鎂光燈(戰場上用來照明的那種)發生了爆炸,導致我全身70%的麵積遭受三度燒傷。

    以後的3年裏,我被迫住在一家醫院裏,渾身上下全是繃帶。後來偶爾出現在公共場合,身上也要穿著特製的合成纖維緊身衣,頭戴麵罩,樣子活像一個扮相蹩腳的蜘蛛俠。由於無法像朋友和家人一樣參加日常活動,我感到自己已經與社會隔絕了,於是我像旁觀者一樣,開始觀察曾經構成自己日常活動的各種行為。我好像一個來自不同文化(或不同星球)的人,開始反思各種不同行為的目的,既包括我的也包括別人的。例如,我想弄清楚為什麽我愛這個女孩而不是另一個;為什麽我的日常安排是根據醫生的舒適度來設定,而不是按我的;為什麽我喜歡攀岩運動而不喜歡學曆史;為什麽我過去非常在意人們對我的看法;不過我想得最多的還是

    生活中人們的行為受什麽力量的驅動。

    住院的三年時間裏,我經曆了各種各樣的疼痛。在理療和手術的間隙中,我有非常多的時間進行反思。在這漫長的幾年裏,每天最大的苦難總是隨著“浸泡治療”結束才算到頭。所謂“浸泡治療”就是每天一次,全身泡在消毒溶液裏,然後除去繃帶,把皮膚上的壞死組織刮掉。皮膚完好的時候,接觸到消毒液隻會稍稍有點痛感,繃帶一般也能順利解下來。可是如果僅僅殘存一點皮膚或者根本沒有皮膚,就像我這樣的嚴重燒傷,繃帶直接粘在肉上,遇上消毒液的刺激,那種撕心裂肺的劇痛是無法用語言形容的。

    早些時候在燒傷科裏我與每天給我做“浸泡治療”的護士進行交談,了解她們治療的方法和步驟。護士們沿用通常的方法,揭起一條繃帶,快速撕下來,讓我的劇痛時間盡量減短。就這樣一條一條地撕,大約要一個小時才能把所有繃帶除去。這之後再往身上塗一層油膏,換上新繃帶,第二天一切照舊。

    我很快了解到,護士們這樣做的理論依據是,快速地用力扯去繃帶,確實會給病人帶來瞬間的劇烈疼痛,但比一點一點慢慢揭要好,因為那樣做雖然疼痛程度會減輕,但病人疼痛的時間會延長,病人疼痛的程度從總體上說會加大。護士們還得出一個結論,即先從疼痛最重的部位下手再逐步處理到較輕的部位,與先從疼痛最輕的部位下手再到最重的部位,兩種處理方法沒有區別。

    由於我飽受解除繃帶過程的疼痛,對她們的理論我無法認同(她們的理論和做法從未經過科學的測試)。而且,她們的理論根本就沒有從病人角度進行考慮:病人在等待治療的過程中內心的恐懼,病人長時間應對不同程度的疼痛的困難,病人對疼痛何時開始何時減輕一無所知,經過長時間疼痛後又沒人提醒他何時疼痛會減輕、消失,從而得到安慰。處在當時的無助地位,我對這一切束手無策。

    我一出院(當然隨後的五年裏我還必須不時地迴醫院接受手術和治療)就去了特拉維夫大學。第一學期我修的一門課深深地改變了我對研究的看法,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我的前途。這就是哈南?弗倫克教授的人腦生理學。除了弗倫克教授在課堂上展示的關於人腦活動的引人入勝的講授資料,令我感觸最大的是他對質疑和不同見解的態度。有很多次我在課堂上或者到他的辦公室提出我對他研究結論的不同詮釋,他總是迴答說我的論點的確也是一種可能(看起來未必成立,但終究是一種可能),並要求我采用實驗的方法來找

    出它與傳統理論的不同。

    完成這樣的實驗談何容易,但是科學就是一連串艱苦的實驗,所有的參與者包括像我這樣的大學新生,隻要找到實驗方法對理論進行檢驗,就能找到替代的理論,這一信念給我打開了一個嶄新的世界。有一次我到弗倫克教授辦公室去,提出了關於某一階段癲癇症狀如何發展的一個理論,包括如何將其在老鼠身上實驗的設想。

    弗倫克教授很支持這一想法,其後的3個月我給大約50隻老鼠做了手術,在它們脊髓裏植入導管,注入不同物質來提高和降低癲癇的發作概率。采取這種實驗方式,我有一個實際困難——因為燒傷,手的活動受到限製,因此給老鼠做手術就非常困難。幸運的是,我最要好的朋友——容?威斯伯格(堅定的素食主義者和動物愛好者)——勉為其難地同意花幾個周末和我一起到實驗室幫助我來做手術——如果有什麽事情可以真正考驗友誼,這就是吧。

    實驗結果證明我是錯的,但這並沒有影響我的熱情。不管怎樣,我學到了與我的理論有關的一些東西。即使我的理論是錯的,我能明確無疑地知道錯在哪裏。我對事物怎樣發展、人們怎樣行為一直有很多疑問,現在我有了新的認識——我們對感興趣的任何事物都可以研究,科學為我們提供了手段和機會,這一認識吸引我進入了研究人類行為的領域。

    利用這些新手段,我最初主要把努力集中在探求我們對疼痛的體驗上。原因很明顯,患者在“浸泡”之類的治療過程中需要長時間經曆疼痛,這是我最關注的。有沒有可能減輕這些疼痛?以後的幾年中,我在自己、朋友、誌願者身上實施了一係列實驗——應用了冷熱水、壓力和強聲引發的肉體痛苦乃至股票交易中損失金錢引發的心理痛苦等等——來尋找答案。

    實驗完成後,我認識到燒傷科的護士們都是善良寬厚的好人(對了,有一個例外),她們對“浸泡治療”和解除繃帶很有經驗,但在如何最大程度上減少病人痛苦方麵卻沒有正確的指導理論。我不明白,她們的經驗如此豐富,竟然仍會錯誤到這般地步。我和這些護士都很熟,我知道她們的行為決不是由於惡意、愚蠢或缺乏敬業精神。相反,她們深受一種固有偏見的毒害,對病人的痛苦缺乏正確的認識,而且很顯然,她們的豐富經驗無法改變這種偏見。

    出於這些考慮,一天上午,我非常興奮地迴到燒傷科,詳細介紹了我的實驗結果,希望能改變護士除去繃帶的方法。我告訴護士和醫生們,事實上,采取低密度疼痛治療

    的方式,時間會長一些,但病人所感受到的痛苦比高密度短時間的做法要少。換言之,她們當年如果給我慢慢揭繃帶,而不是猛拉快揭,我會少受許多罪。

    護士們對我的實驗結論從心底感到驚奇,但令我感到同樣驚奇的卻是當年我最喜歡的護士埃蒂說的話。她承認過去對此認識不夠,治療方法應當改進。但她同時提出,研究“浸泡治療”引發的痛苦還應該考慮到病人疼痛時的叫喊給護士帶來的心理痛苦。她解釋說,如果護士們為了縮短自己的心理折磨(我的確常常覺察到她們神情中流露出來的內心痛苦)而采取快速撕扯繃帶的做法,或許是更可以理解的。不過最後,我們還是一致同意操作方式應該要改進,有些護士從此也開始采取我的建議。

    就我所知,我的建議並沒有使很多醫院改變解除繃帶的操作方式,但這件事給我留下了特殊的印象。如果說那些經驗豐富、對病人充滿愛心的護士尚且不能正確理解病人的真實狀況,其他人則同樣可能錯誤地理解自己行為的後果,因此做出錯誤的決定。我決定擴大我的研究範圍,從疼痛擴大到另一類案例——人們為什麽會一再犯同樣的錯誤,而很少從中汲取教訓。

    人人都是非理性的,本書就是要帶大家開始一次探索之旅,探索非理性表現的方方麵麵。這一研究課題所屬的學科叫做行為經濟學。

    行為經濟學相對來說是個新學科,從心理學和經濟學的某些領域演化而來。它引導我研究所有一切,從我們不願儲蓄防老到性興奮時的思維不清。我要弄清楚的不僅是行為,還有我們行為背後的決策過程——你的,我的和所有人的。在往下講之前,我要先簡單解釋一下,行為經濟學到底是研究什麽的,它與傳統經濟學有什麽區別。我們首先從莎士比亞的一小段台詞開始:

    人是多麽神奇的一件傑作!理性何等高貴!才能何等廣大!形容與行止何等精密驚人!行動,多麽像個天使!靈機,多麽像個天神!萬有的精華,眾生之靈長。

    ——哈姆雷特,第二幕,第二場

    經濟學家、政策製定者、非專業人士和平頭百姓普遍認同的關於人類本性最基本的觀點,在莎士比亞的這段話中都得到了反映。當然,這一觀點很大程度上是正確的。我們的大腦和身體的能力所及,令人歎為觀止。我們能看到遠處拋過來的球,能瞬間計算出它的運行軌跡和衝力,能移動身體手臂把它接住。我們能輕鬆地學會新的語言,特別是小孩子。我們能精通棋藝。我們能記住幾千人的相貌而不混

    淆。我們能創作音樂、文學、技藝,還有藝術——一切的一切,不勝枚舉。

    讚歎人類大腦的不隻有莎士比亞。事實上,我們對自己的認識與莎士比亞的描述並無二致(雖然我們確實認識到我們的鄰居、配偶、老板常常達不到這些標準)。在科學領域裏,這些關於人類完美推理能力的假定被寫進了經濟學。在經濟學裏,這一基本觀念被稱為“理性”,它為經濟理論、經濟預測和政策建議的產生提供了基礎。

    從這一視角出發,就我們對人類理性的信念而言,人人都是經濟學家。我不是說我們每個人都能憑直覺創造出複雜的博弈論模型或懂得一般顯示性偏好公理(garp),而是說我們對人類本性的基本信念與經濟學的立論基礎是相同的。在本書中,我提及的理性經濟模型,就是指多數經濟學家和我們很多人對人類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怪誕行為學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丹·艾瑞裏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丹·艾瑞裏並收藏怪誕行為學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