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布不懂這些古曲更多的是學習至尊寶演繹的多是一些民謠歌曲。這些歌曲雖然是在現代一下子爆紅的,但是它們在古代就有著自己特殊的地位。


    要論現在流行的民謠其實早在先楚就已經出現了,隻是可能流行的程度還沒有像現代這麽深遠。


    比如這首“姑娘一百零五斤,員外人家招上門。勿肯勿肯偏勿肯,狀元公子有緣分。”這樣的民謠,鮮活、生動、自由爛漫,仿佛某個人的故鄉並不遙遠的過去,仿佛是過去沒多久的身邊往事,是小時候讀到過便從此刻在心底的印,是趴在奶奶腿上掏耳朵時聽到的碎語,和過去的記憶糅合,令人終身難忘。


    說起民謠,除了它是現在的一個音樂流派,宋冬野、馬頔、周雲蓬等等,或者想起那個最近得了諾貝爾文學獎的歌手:鮑勃迪倫,甚至想起美國的鄉村音樂,但是其實天朝很早以前就有一部民謠總集名叫詩經了。


    嚴格的講,詩經不能算是儒家經典,隻不過孔子刪詩(此處存疑),又給它定了基調:“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再經過後世儒生的不斷解讀,漸漸地也就從“詩”變成“詩經”了。


    然而“詩經”依然很大一部分保留了古代民謠歌詞,特別是其中“國風”部分,幾乎全部是當時各個諸侯國的民間歌謠,隻不過又經過樂官規整,但你依然能感受到那種奔放的熱情和撲麵而來的塵土氣息。


    “將仲子兮,無逾我裏,無折我樹杞。豈敢愛之?畏我父母。仲可懷也,父母之言,亦可畏也。”


    而到了漢和魏晉南北朝,又有“漢樂府”和南北朝民歌。同樣的采自民間歌謠,但與“詩經”的樸實纏綿相比,又更多了一種悲愴。也許是因為人民的生活更困苦了吧,也許是戰爭太久了,東漢、魏晉、南北朝,紛亂確實太久了,就是當時士族文學的代表:建安文學,也多慷慨悲歌的篇章,更何況民間的歌謠了。


    “十五從軍征,八十始得歸。道逢鄉裏人,家中有阿誰?”十五歲從軍,八十歲才得以迴家。作為一個普通士兵卻已經是很幸運了,至少他活著迴來了,又有多少人死在中途埋骨在荒丘呢?然而迴家又能如何?家中父老多凋零,空餘孑然一身,“羹飯一時熟,不知貽阿誰”,所以“出門東向望,淚落沾我衣”,也就難怪了。


    同樣的,“漢樂府”也有描寫愛情的民歌,著名的“上邪!我欲與君相知,長命無絕衰。山無陵,江水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與君絕!”便是出自“漢樂府”。對比另一首“有所思”,描寫愛情的決裂:“聞君有他心,拉雜摧燒之。摧燒之,當風揚其灰。從今以往,勿複相思!”就會發現,直白奔放的情感,是民謠的典型特征。無論是愛一個人,還是恨一個人,都大聲地說出來,才沒有你們那些文人士大夫的委婉,“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


    然而,到了南北朝,因為地理上的分裂,又呈現出南北兩極風格的不同。北朝民歌粗獷自由,南朝民歌柔婉明媚,典型的代表就是“敕勒歌”和“西洲曲”:敕勒川,陰山下。天似穹廬,籠蓋四野。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


    采蓮南塘秋,蓮花過人頭。低頭弄蓮子,蓮子青如水。置蓮懷袖中,蓮心徹底紅。憶郎郎不至,仰首望飛鴻。來自南朝民歌“西洲曲”(節選),出自“玉台新詠”。


    而等到隋朝建立,這一采集民間歌謠成樂府詩的傳統,似乎一下子就斷了。但他們的影響,一直延續到後世,直到唐宋元明清,還有大詩人們在模仿著樂府的詩風。


    民謠不僅僅是用來唱的,它還有著自己獨特的作用。在天朝一些少數民族中,流傳著歌唱長篇敘事詩,曆史詩的民歌“梅葛”、“古歌”、“盤王歌”等等。


    這些歌曲記述了有關宇宙與人類起源的古代神話和傳說,先民對一些自然現象的認識以及曆史、生產、生活和禮儀知識。這些歌曲曲調起伏較小,吟誦性強,篇幅長大,有的歌詞長達數萬行。一般需要數小時,甚至幾天才能唱完。這些歌曲多在節日、祭祀或婚喪禮儀中由巫師或德高望重的老人主唱,氣氛肅穆。


    它同樣也是人生禮儀,人生有四個最重要的階段,即誕生、成年、婚姻和死亡。在天朝許多民族中,民歌貫穿於這四大禮儀。例如彝族接生婆所唱的“秧子歌”,壯族、苗族、普米族的喪葬歌曲等等。


    它還有神奇的祭祀驅邪作用。在一些民族中,民歌常用於祭祖活動,以及由巫師、神婆主持的祭神驅邪、除病免災的儀式。例如傣族的“祭神調”、“師娘調”、“卜卦調”。侗族的“踩堂歌”等等。


    最後它還有交際作用,民謠的交際功用包括戀愛、交流、送往迎來及對歌鬥智等。它作為異性間交往的媒介,是天朝許多民族中民歌的一項十分重要的功用。一些民族的傳統歌唱節目也往往與此相關。例如壯族的“歌墟”,苗族的“遊方”,佬族的“走坡”等等。在節日的那一天,成百上千名青年男女聚集到專設的戶外歌場交遊、嬉戲和對歌,歌聲通宵達旦,可持續數晝夜。還有一些民族,如布朗族、基諾族、傣族及南部侗族地區,有小夥子去姑娘家對歌尋偶的習俗。


    這麽別具特色的民謠在古代就創造了輝煌,所以按照耶律子業的審美他才會對阿布唱的這歌這麽感興趣。配上魯小魚提供的曲調和歌詞再加上阿布獨特的嗓音讓隻會彈琴的耶律子業被他的歌聲所深深地吸引了。他不禁感歎道:“我一直以為自己的琴技已經足夠可以震撼人心不需要在唱出來了。但是今天我聽完公子你的歌聲和樂聲之後我才醒悟過來這樂曲配上歌聲的重要性。你剛剛唱的是什麽曲子,為何如此優美。是你的大作還是南楚哪位先生的大作?”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鐵板木匠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元帥唱情歌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元帥唱情歌並收藏鐵板木匠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