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院裏除了守門看爐子的三兩下人外,大半人都不當值,由謝氏放了假。
供應茶水的耳房裏,也隻有一個看炭火的小丫鬟。
李妙掀簾進去,輕言細語道,“這位姐姐也出去鬆快鬆快吧,這裏我替你看著。”
小丫鬟正坐在矮凳上打瞌睡,聞言嚇了一跳,忙站起來擺手道,“不敢當妙小姐這一聲姐姐,您折煞奴婢了。哪敢勞煩您做這些粗活計!”
正院裏有頭臉的媽媽大丫鬟都換了班,出府歸家過除夕去了,謝氏按照舊例重新調派人手排班,這小丫鬟是臨時調來正院當差的,隻有正經主子身邊的大丫鬟才當得人喊一聲姐姐,小丫鬟受寵若驚,慌得手腳都不知往哪兒放。
李妙心裏暗笑,麵上卻露出難言的模樣。
小丫鬟就想到李姝出嫁了,李英歌迴了東跨院,正院裏隻有李妙和李娟這兩個堂小姐跟著謝氏守歲,又想到關於清風院的那些傳言,就以為李妙是想親自煮水奉茶,討謝氏歡心。
小丫鬟不過才留頭的年紀,一沒城府二有玩性,不由同情起寄居李府的李妙,又想著出去看看熱鬧提提神也好,就善解人意道,“那就勞煩您幫我看這這裏,這水快燒好了,待會兒夫人身邊的姐姐會過來添茶的。”
謝氏還留著個大丫鬟在屋裏當值。
李妙巴不得小丫鬟快點離開,就抓了把銅錢塞給小丫鬟,笑道,“多謝姐姐了。”
小丫鬟紅著臉說不敢當,喜滋滋的出了耳房。
李妙哪裏是來看什麽茶水的,心裏無聊的數著數兒,不過一會兒就聽見一陣刻意放輕的腳步聲。
李妙勾唇一笑,偏頭就見耳房的簾子掀起一角,劉婆子滿臉活泛的鑽了進來。
李妙的臉上,先是露出驚訝,隨後露出不自在來,紮著手道,“媽媽還沒迴清風院嗎?我,我過來看看水燒好了沒有,一會兒好給四叔母送去。”
劉婆子頓時撇了撇嘴。
討好那個臭脾氣的謝氏有什麽用!
她不察李妙故意作態,心裏有事急著確認,就沒像以往先擺威風再說正事,急急拉著李妙小聲道,“妙小姐,我問你,你讓秋月給四老爺送的那副護膝是不是親手做的?”
李妙麵色一紅,忙解釋道,“我記著祖母的話,凡事都聽媽媽的,並不是背著你給四叔父送東西,隻是四叔父今日進宮走的早,我來不及請你幫忙,才讓秋月找上大姨娘身邊的小丫鬟的……”
劉婆子哪裏耐煩聽她說這些,打斷她道,“我就問你是不是你親手做的。”
李妙點頭道,“四叔父是長輩,當然是我做的。護膝的裏布角落,還繡了我的單名妙字。”
劉婆子眼中精光大盛,嘴角勾起詭異的笑,“妙小姐可知道,四老爺將那副護膝轉手送給了誰?送給了乾王殿下!”
李子昌真的將護膝做了順水人情!
李妙心頭鼓噪得仿佛要衝出嗓子眼,麵上卻露出茫然而怯弱的神色。
劉婆子老眼一轉,對李妙厲聲道,“妙小姐,我問過你這事你可別再往外說,更別和四老爺提起。至於其他……我即奉了老太太的命幫襯你們,自然會為你做最好的打算。你且等著看吧!”
這老虔婆也有聰明的時候!
李妙還當她要一番唱念做打,才能引得劉婆子照她所想去做,沒想這老虔婆蠢歸蠢,一算計起利益得失,腦子倒也靈光了一迴。
李子昌沒讓她失望,希望這老虔婆也別讓她失望才好。
李妙這麽想著,臉上卻做出曲解了劉婆子意思的樣子,“那,那就麻煩媽媽幫我討要迴來了。乾王殿下……到底是外男。”
什麽小姐,果然是姨娘生的養的,上不得台麵!
隻能想到要迴來,卻想不到其他事!
劉婆子在心裏鄙視李妙,想的卻是將來如何拿捏李妙,再迴族裏到老太太劉氏麵前邀功。
劉氏打的是給謝氏添堵的主意,想叫謝氏白養著李妙和李娟,將來再由李府出嫁妝,將李妙和李娟打發出門,劉氏即能得慈愛的名聲,又能折騰謝氏。
如今情勢不同,可謂天賜良機,若是能把李妙塞到乾王府裏,劉氏必定會拍手稱快!
比起不和的謝氏,不親的李英歌,李妙這個好拿捏的庶出孫女進了乾王府,劉氏還愁找不迴早年在蕭寒潛和謝氏跟前丟掉的場子?
李妙可是像足了她親生姨娘的嬌柔做派!
哪個血氣方剛的男人會不喜歡的!
劉婆子在心中打定主意,準備瞅準合適的時機,就借著護膝的事,替李妙把聲勢造起來!
至於李妙和李府的名聲,關她什麽事!
劉婆子暗自得意,隨口敲打了李妙兩句,就興衝衝離開了耳房。
李妙看著晃動的簾子,嘴角勾起晦暗不明的笑意。
簾外突然傳來春花和秋月的聲音,“小姐怎麽跑來這裏了?”
李妙見謝氏身邊的大丫鬟跟在她們身後進來,忙收斂笑意,柔聲道,“我來看看茶水好了沒,省得四叔母那裏續不上茶。”
大丫鬟聞言沒有多想,也當李妙是想巴結謝氏,客氣的送走人,徑自提了熱水迴堂屋。
等重新添過茶水,大丫鬟拎著空壺迴轉,看著空無一人的耳房想了想,抬腳去找那個偷懶的小丫鬟。
李妙這邊暗藏心思,那邊東跨院內張燈結彩,上房內室卻門窗緊閉,隔斷了外界炫亮喜氣,獨留一燈如豆。
李英歌靠在床頭,抱著錦被和謝媽媽、常青閑聊。
她平時就有午睡的習慣,今天下晌在萬壽宮比平時多睡了半個時辰,晚上除舊一場鬧騰,雖早早迴了東跨院洗漱,卻走了困。
就拉著謝媽媽和常青聊天,好培養睡意。
謝媽媽看她精神尚足,又對常青另眼相看,就不避諱的提起淇河那裏送來的最新動靜,“下午才剛收到的信。說是乾王殿下遇刺的事早就傳迴了東北邊關,後來傳去了乾王殿下要徹查東北馬賊的事,淇河那頭年都過不好,當地官府先就派了兵馬,攪得凡是出過馬賊山賊的郊外、山頭都不安寧。
忠叔怕撞上官府的人反倒說不清,隻得暫時放下尋找內二房鬆大少爺的事。說是等風頭過去,再派人出外打探。再就是東北來京的官道也受了徹查馬賊的影響,來往通行查得極嚴。
聽說袁家進京的那一房人,行程都耽擱了,趕不及進京過年。隻有那位袁驍泱,撇下家人,獨自帶了幾個下人管事,輕車簡從的先往京城來了。也不知什麽事,值得他這樣著急。”
謝媽媽因著內二房家破人亡的緣故,提起袁驍泱也沒什麽好聲氣。
常青這才知道,原來她的新主子在淇河李氏那裏曾有個同名的族姐,這袁驍泱是那位族姐的前夫。
她不由轉眼去看李英歌,這一看,頓時嚇了一跳。
供應茶水的耳房裏,也隻有一個看炭火的小丫鬟。
李妙掀簾進去,輕言細語道,“這位姐姐也出去鬆快鬆快吧,這裏我替你看著。”
小丫鬟正坐在矮凳上打瞌睡,聞言嚇了一跳,忙站起來擺手道,“不敢當妙小姐這一聲姐姐,您折煞奴婢了。哪敢勞煩您做這些粗活計!”
正院裏有頭臉的媽媽大丫鬟都換了班,出府歸家過除夕去了,謝氏按照舊例重新調派人手排班,這小丫鬟是臨時調來正院當差的,隻有正經主子身邊的大丫鬟才當得人喊一聲姐姐,小丫鬟受寵若驚,慌得手腳都不知往哪兒放。
李妙心裏暗笑,麵上卻露出難言的模樣。
小丫鬟就想到李姝出嫁了,李英歌迴了東跨院,正院裏隻有李妙和李娟這兩個堂小姐跟著謝氏守歲,又想到關於清風院的那些傳言,就以為李妙是想親自煮水奉茶,討謝氏歡心。
小丫鬟不過才留頭的年紀,一沒城府二有玩性,不由同情起寄居李府的李妙,又想著出去看看熱鬧提提神也好,就善解人意道,“那就勞煩您幫我看這這裏,這水快燒好了,待會兒夫人身邊的姐姐會過來添茶的。”
謝氏還留著個大丫鬟在屋裏當值。
李妙巴不得小丫鬟快點離開,就抓了把銅錢塞給小丫鬟,笑道,“多謝姐姐了。”
小丫鬟紅著臉說不敢當,喜滋滋的出了耳房。
李妙哪裏是來看什麽茶水的,心裏無聊的數著數兒,不過一會兒就聽見一陣刻意放輕的腳步聲。
李妙勾唇一笑,偏頭就見耳房的簾子掀起一角,劉婆子滿臉活泛的鑽了進來。
李妙的臉上,先是露出驚訝,隨後露出不自在來,紮著手道,“媽媽還沒迴清風院嗎?我,我過來看看水燒好了沒有,一會兒好給四叔母送去。”
劉婆子頓時撇了撇嘴。
討好那個臭脾氣的謝氏有什麽用!
她不察李妙故意作態,心裏有事急著確認,就沒像以往先擺威風再說正事,急急拉著李妙小聲道,“妙小姐,我問你,你讓秋月給四老爺送的那副護膝是不是親手做的?”
李妙麵色一紅,忙解釋道,“我記著祖母的話,凡事都聽媽媽的,並不是背著你給四叔父送東西,隻是四叔父今日進宮走的早,我來不及請你幫忙,才讓秋月找上大姨娘身邊的小丫鬟的……”
劉婆子哪裏耐煩聽她說這些,打斷她道,“我就問你是不是你親手做的。”
李妙點頭道,“四叔父是長輩,當然是我做的。護膝的裏布角落,還繡了我的單名妙字。”
劉婆子眼中精光大盛,嘴角勾起詭異的笑,“妙小姐可知道,四老爺將那副護膝轉手送給了誰?送給了乾王殿下!”
李子昌真的將護膝做了順水人情!
李妙心頭鼓噪得仿佛要衝出嗓子眼,麵上卻露出茫然而怯弱的神色。
劉婆子老眼一轉,對李妙厲聲道,“妙小姐,我問過你這事你可別再往外說,更別和四老爺提起。至於其他……我即奉了老太太的命幫襯你們,自然會為你做最好的打算。你且等著看吧!”
這老虔婆也有聰明的時候!
李妙還當她要一番唱念做打,才能引得劉婆子照她所想去做,沒想這老虔婆蠢歸蠢,一算計起利益得失,腦子倒也靈光了一迴。
李子昌沒讓她失望,希望這老虔婆也別讓她失望才好。
李妙這麽想著,臉上卻做出曲解了劉婆子意思的樣子,“那,那就麻煩媽媽幫我討要迴來了。乾王殿下……到底是外男。”
什麽小姐,果然是姨娘生的養的,上不得台麵!
隻能想到要迴來,卻想不到其他事!
劉婆子在心裏鄙視李妙,想的卻是將來如何拿捏李妙,再迴族裏到老太太劉氏麵前邀功。
劉氏打的是給謝氏添堵的主意,想叫謝氏白養著李妙和李娟,將來再由李府出嫁妝,將李妙和李娟打發出門,劉氏即能得慈愛的名聲,又能折騰謝氏。
如今情勢不同,可謂天賜良機,若是能把李妙塞到乾王府裏,劉氏必定會拍手稱快!
比起不和的謝氏,不親的李英歌,李妙這個好拿捏的庶出孫女進了乾王府,劉氏還愁找不迴早年在蕭寒潛和謝氏跟前丟掉的場子?
李妙可是像足了她親生姨娘的嬌柔做派!
哪個血氣方剛的男人會不喜歡的!
劉婆子在心中打定主意,準備瞅準合適的時機,就借著護膝的事,替李妙把聲勢造起來!
至於李妙和李府的名聲,關她什麽事!
劉婆子暗自得意,隨口敲打了李妙兩句,就興衝衝離開了耳房。
李妙看著晃動的簾子,嘴角勾起晦暗不明的笑意。
簾外突然傳來春花和秋月的聲音,“小姐怎麽跑來這裏了?”
李妙見謝氏身邊的大丫鬟跟在她們身後進來,忙收斂笑意,柔聲道,“我來看看茶水好了沒,省得四叔母那裏續不上茶。”
大丫鬟聞言沒有多想,也當李妙是想巴結謝氏,客氣的送走人,徑自提了熱水迴堂屋。
等重新添過茶水,大丫鬟拎著空壺迴轉,看著空無一人的耳房想了想,抬腳去找那個偷懶的小丫鬟。
李妙這邊暗藏心思,那邊東跨院內張燈結彩,上房內室卻門窗緊閉,隔斷了外界炫亮喜氣,獨留一燈如豆。
李英歌靠在床頭,抱著錦被和謝媽媽、常青閑聊。
她平時就有午睡的習慣,今天下晌在萬壽宮比平時多睡了半個時辰,晚上除舊一場鬧騰,雖早早迴了東跨院洗漱,卻走了困。
就拉著謝媽媽和常青聊天,好培養睡意。
謝媽媽看她精神尚足,又對常青另眼相看,就不避諱的提起淇河那裏送來的最新動靜,“下午才剛收到的信。說是乾王殿下遇刺的事早就傳迴了東北邊關,後來傳去了乾王殿下要徹查東北馬賊的事,淇河那頭年都過不好,當地官府先就派了兵馬,攪得凡是出過馬賊山賊的郊外、山頭都不安寧。
忠叔怕撞上官府的人反倒說不清,隻得暫時放下尋找內二房鬆大少爺的事。說是等風頭過去,再派人出外打探。再就是東北來京的官道也受了徹查馬賊的影響,來往通行查得極嚴。
聽說袁家進京的那一房人,行程都耽擱了,趕不及進京過年。隻有那位袁驍泱,撇下家人,獨自帶了幾個下人管事,輕車簡從的先往京城來了。也不知什麽事,值得他這樣著急。”
謝媽媽因著內二房家破人亡的緣故,提起袁驍泱也沒什麽好聲氣。
常青這才知道,原來她的新主子在淇河李氏那裏曾有個同名的族姐,這袁驍泱是那位族姐的前夫。
她不由轉眼去看李英歌,這一看,頓時嚇了一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