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寶卷起初在宮中遊玩,時間久了覺得皇宮太小,就又開始騎馬外出。每次外出時,他都要刻意打扮一番,穿上如同前線將士一樣的衣服,不論酷暑嚴冬,不論刮風下雨,都是如此。每次外出時,他腰間都要帶上一瓶蜜水。騎馬渴了,就從身上解下水瓶,一邊休息,一邊喝水,接著又騎馬狂奔。他所用的馬鞍全都要用錦繡絲綢縫製,窮工極巧。每次外出時,他都讓五六十個宦官騎馬相隨,並從禁衛軍中挑選出跑得快的人跟著跑,動不動就是幾百人相隨。蕭寶卷每個月都要這樣出遊二十多次,而且方向不定,忽南忽北,忽東忽西。蕭寶卷出遊,又不允許任何人看到他。他每次出宮,都先行戒嚴。為了預防有人從門縫偷看,凡他經過的地方,都要清街清戶。清街的時候,以打鼓為號,人們聽到鼓聲必須馬上迴避,如有違抗和驚駕者一律格殺勿論。所以,皇家衛隊前驅的鼓聲一響,平民就向四方逃命。當時從皇宮經東宮到郊外的一段路長達幾十裏,由於蕭寶卷經常在這條路上行走,結果路旁百姓全被趕走。

    蕭寶卷當太子的時候,曾看上一個名叫俞尼子的藝妓。此女雖出身市井,但姿色過人,所以王孫公子紛紛趨之若鶩。會稽太守王敬則雖然年近花甲,卻仍願尋花問柳,就花重金把她買去,金屋藏嬌,作為自己的妾侍。後來王敬則謀反被殺,此女又流入青樓,依舊做那依欄賣笑的勾當。她既做過王敬則的寵妾,又曾隱身青樓,自然練就一身在男人麵前勾魂攝魄的本領。蕭寶卷久聞其名,隻是礙於太子的身份,不敢到那煙花柳巷之中求歡。老父死後,蕭寶卷當了皇帝,再也沒有顧忌,便把那青樓女子招入宮中。這女子進宮後,施展手段,沒有幾天就把蕭寶卷迷住了。蕭寶卷相見恨晚,寵愛有加,時刻都離不了她,很快就進封她為貴妃。當年,宋文帝在位三十年,有一個潘姓妃子很受寵愛。為了討個吉利,蕭寶卷也把自己的寵妃改姓潘氏,潘妃的父親俞寶慶本是個市井小人,此時一步登天,成為皇上的嶽丈。他得意之餘,竟然把自己的姓氏也改了。從此便喚作潘寶慶。

    出身煙花柳巷的潘貴妃,既被皇上寵幸,便任意揮霍,無所顧忌。她要披珠衫,蓋金絲被,宮內器皿全要換成金垠,宮殿庭院統鋪金氈,蕭寶卷全都慨然答應。

    潘貴妃過生日時,令人打製了一副琥珀釧(手鐲),竟然耗費銀子一百七十萬兩!

    每逢出遊,潘貴妃喜歡路旁綠樹成蔭,青草蓋地。蕭寶卷便命令百姓於出遊前在路旁植樹栽草。盡管過後必死,亦不厭其煩,在所不惜。有時樹木不夠,便向老百姓強行征取,看到樹便拔,甚至毀牆拆屋,運送樹木。

    501年的一天晚上,宮城發生火災。等到大火撲滅時,十幾座宮殿早已化為灰燼,宮女宦官死傷無數。以後,又連續發生幾起火災,共燒毀宮殿三千多間。蕭寶卷因此下令大興土木修複宮殿,同時又專門為潘貴妃修建了神仙、永壽和玉壽三座宮殿。各殿四周都用金壁裝飾,店內還塗上麝香。又在地板上貼上用黃金做成的蓮花,說是這樣可以使潘貴妃“步步生蓮花”。

    殿內還要陳列奇珍古玩、天下至寶。因為宮內所藏寶物不夠用,就賤價向民間索取,甚至搜走珍玩,分文不給。當時有一個名叫曹虎的大臣,家有錢物珍寶價值五六千萬。蕭寶卷看了眼紅,就派人將他殺了,把他的財物據為己有。蕭寶卷對大臣尚且如此,對普通百姓更是無所不用其極。百姓過橋走路、打柴捕魚都要交錢。弄得舉國上下,怨聲載道,百姓困窮,無法生存。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怒劍血仇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李協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李協軍並收藏怒劍血仇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