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山一眼之間,已經瞧出那人是袁瑩瑩化裝,心中暗暗想道:希望她能有耐心,不要讓那邪僧大師問出來由,而暴露了身份。
隻見袁瑩瑩四處望了一眼,直對阮山走了過來。
但見袁瑩瑩走到距離自己還有三尺左右時,坐了下去,竟然是望也沒再轉頭多望阮山一眼。
邪僧眼看袁瑩瑩剛剛坐好,立時就追了過去,問道:“朋友,從哪裏來啊?”
袁瑩瑩冷冷望了邪僧一眼,卻沒迴答。
邪僧大師輕輕咳了一聲,道:“喂,和尚和你說話,聽到了沒有?”
袁瑩瑩冷冷地望了邪僧一眼,仍然沒迴答。
邪僧大師緩緩說道:“閣下認識我和尚嗎?”
他口中不停的和袁瑩瑩說話,兩道眼神,卻盯注在袁瑩瑩的臉上看。
袁瑩瑩睜開雙眼,暴射出冷峻的目光,望了邪僧一眼,搖了搖頭,重又閉上。
邪僧看那袁瑩瑩始終是一句話不說,竟然沒有辦法了,起身而去,不再多問。
阮山心中原本替袁瑩瑩擔心,怕她一開口露出女子口音,定然會引起邪僧的懷疑,卻不料袁瑩瑩一句話也沒說,竟然邪僧應付過去了。
大半夜,再也無人打擾,天色初亮時,突然,傳進來一陣哀樂聲。
邪僧大聲說道:“阮大俠的靈堂已開,祭奠開始了,諸位可以上香祭拜了。”
阮山睜眼看去,隻見篷帳中的人全都站起了身子,紛紛向篷帳外麵走去。
袁瑩瑩和阮山緊隨站起了身子,隨在眾人身後,走了出去。
抬頭看去,隻見四麵篷帳中的人,都已經走了出來,阮山四處望了一眼,看見四周的人群,不下數百人之多,每人都穿著白色的孝衣,白中勒頭。
轉眼一望,隻見那座獨立的荒店,也已經形貌大變。
四周都由白綾幔起,高約四丈有餘。
遠遠望去,有如一座白色的高樓。
數十盞白色的紗燈,用杉木竿挑起,環布在靈樓四周。
那木竿也經白績裹著,靈樓四周一片白,所有的樹木,也都用白布蓋著,四周百丈內看不到一點雜色。
阮山心中暗道:想不到我的死,還這麽光彩。
這時,從篷帳中走進來的人,已經排了四行縱隊,緩緩向靈樓中走去。
阮山走近了,才瞧出那是一座白絞圍成的靈樓,占地很廣,雖然是以那幾間瓦屋磚舍作為中心,但這白竣環繞的靈堂,卻大那瓦舍百倍以上。
更奇怪的是,那環繞的白布有如一道圍牆,除了四個門之外,別處無法通行。
剛開始,阮山排隊隨行,並沒感覺,但是越想越覺得其間必有奧秘,不覺間引起了好奇的心,暗道:這座白布幔成的靈堂,一定是大有作用,進入之後,一定要仔細地觀察一番,心中念轉,人已經走到了入口處。
隻見三陽神指張魁,滿麵淒涼的表情,抱拳說道:“有勞大駕。”
阮山還了一禮,走入門內,心中暗道:原來這些人都以主人的身份出現,招待客人,想來四個入口都是一樣,一定有人把守。
抬頭看去,隻見一個長形的木桌上麵,鋪著白色錦緞,兩個身穿白色道袍的武當弟子,滿臉淒涼的站在桌後麵,桌上放著文房四寶,白緞上已經寫滿了姓名。
阮山提筆寫上了湖北藤大丹五個字,走入靈堂。
靈堂上的布篷,一色純白的木柱,在平地中搭起了這一座白絞靈堂。
靈堂占地很廣,鋪著白縷慢遮的草園,阮山約略估算一下,這靈堂足可容一千人以上。
二方白緞上,寫著“天下第一俠阮山之靈應”,豎立正中,兩旁是白絞做成的靈帳。
素花羅列,白燭高燒,場中一片肅穆*的氣氛。
阮山緩步走向一方白績蒲團上坐下,目光微抬,隻見靈位上一塊橫匾寫著:“武林明燈”四個大字,不禁黯然一歎,忖道:我何德何能,受到武林同道如此敬仰,想來實在是慚愧得很。
又過了一刻工夫,突然那靈堂後麵,緩步走出了兩個人。
當先一人身材瘦小,穿著一件又長又大的白衫,頭上包著白中,看上去有些滑稽;但他臉上莊肅、淒苦的神情,卻又叫人笑不出來,正是武林中黑白兩道人人敬重的武當派無為道長的師弟許陽。
第二人長髯垂胸,白色道袍,正是武當掌門人無為道長。
隻見許陽一抱拳,道:“諸位中一定有和我見過麵的人……”
語聲微微一頓,道:“我這把年紀,本應該不再過問江湖中事,但因不願看到武林同道,都被那沈天奎的魔掌控製,因此,不惜以風燭殘年的身體,重振江湖……”
隻聽一個沉重的聲音,由人群中響起,道:“許大俠這般為我等謀命,凡我武林同道中人無不感激。”
許陽苦笑一聲,道,“我年歲已高,真正有能救助我武林同道,免於淪入魔掌的阮大俠,卻被那沈天奎詭計所乘,活活燒死……”
話至此處,老淚滾滾而下,竟然說不下去了。
以許陽的聲望之高,居然泣不成聲,場中的人,大都難以自製,流下淚來。
很久之後、許陽才擦幹淚水,接道:“我和阮大俠,相逢在歸雲山莊,看著他力鬥三十八金剛的豪勇,當真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我雖然年過古稀,卻也沒有經過那等兇險慘厲的打法……”
長長唿了一口氣,接道:“沈天奎想盡了辦法,用盡了籠絡手段,希望能使阮大俠為他所用,擄了他的父母,迫他就範,但年不達弱冠的阮大俠,竟然是不為所動,大義所在,絕不反顧,凜凜氣魄,實在是我生平所見中第一俠人,想不到一代俠士,竟被詭計所傷,天道崩潰,夫複何言……”
迴顧了無為道長一眼,接道:“阮大俠出道不久,但他為武林影響之大,我也不知從何說起,師兄你說給他們聽聽吧!我實在是難控製心頭淒傷,無法再說下去了。”
無為道長黯然歎息一聲,道:“說盡了天下的稱頌的話,也不足描述那阮大俠的為人……”
迴過頭去,望著阮山的靈位,接道,“他來得像一道閃光,照亮了滿天烏雲,但他走得太快了,留給人無盡的追慕、懷念,也留下了一局殘棋!”
語聲一頓,接道:“但那阮大俠,已經照出了武林中魑魅魍魎,雖然是天嫉奇才,遭那沈天奎毒計所害,但他給咱們指明了一條可行的路,咱們得為他報仇,拚命保命。”
隻聽靈堂下,群豪起了一陣輕微的騷動,但卻無人接話。
又聽無為道長接道:“各人自掃門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對目前情勢,已經全不適用,傾巢之下無完卵,沈天奎誌在霸統江湖,除非甘願為歸雲山莊的奴隸,都難免身遭殺害的命運,此刻再不奮起,隻怕是沒有機會了!”
隻聽一個粗豪的聲音,接道:“不錯,阮大俠為了武林正義而死,咱們豈能坐視,就算咱們不是那沈天奎的對手,但也要奮起一戰。”
一人接話,群相唿應,靈堂前響起了一片為阮山報仇的聲音。
阮山隻聽得大為感動,暗道:這些人和我從沒見過麵,竟然對我的死,如此重視。
隻聽無為道長朗朗說道:“由於那阮大俠靈光照耀,各大門派及我武林同道,都已覺醒,隻要我武林同道結合一心,沈天奎有什麽可怕……”
口氣忽然一轉,接道:“貧道和那阮大俠的幾位知友,決定在此開奠三日,三日之後,在阮大俠的靈前立誓結盟,同抗歸雲山莊,阮大俠生前是磊落君子,光明俠士,貧道不願他英名受汙,諸位盡可三思而行,好在還有三日時間,如果願意留此,為武林正義效力,繼承阮大俠未完之誌,我等是竭誠歡迎,但如果不願意以身涉險,我們也不攔阻,三日內,諸位來去隨便。”
隻見一個身穿道袍的武當弟子,急步走了進來,低聲在無為道長耳邊說了幾句。
無為道長聽了武當弟子的話,點了點頭,高聲說道:“諸位都是最早奠祭阮大俠的人,我想在這等急促下超速來此地的人。都是對阮大俠敬仰最深的人,現在,丐幫中人,趕來祭靈,諸位可以退迴帳篷中休息,或在這附近走動遊玩一陣也好,第四日中午時分,舉行為阮大俠複仇、自保的誓盟大會,願來參加的,我等是全心歡迎,不願參與那誓盟大會的,諸位也已經奠拜過阮大俠的靈位了,也算,盡了心意。”
隻見靈堂中群豪紛紛起身,退出了靈堂。
阮山暗中查看,這批人約有二百以上。
靈堂中突然靜了下來,大部分人,都已經退出。
但還有十餘人,不肯走,雲集於靈堂一角。
阮山目光轉動,隻見袁瑩瑩也在其中,當下起身緩步走了過去。
隻見許陽大步走了過來,抱拳對幾人一禮。
他在武林中德高望重,突然行此一禮、慌得十幾人齊齊還禮道:“老前輩這等大禮,我等如何敢當。”
許陽道:“諸位不肯退走,想必都是對阮大俠特別愛戴的故友,不過,那沈天奎在左右,極可能會派遣高手,來此驚擾,我等不能不作準備,諸位請集於靈堂西邊,以使我等便於控製靈堂,有何變故,也好應付。”
十幾人齊應了一聲,退入到了靈堂西邊。
阮山和袁瑩瑩混入幾人之中,盤膝坐下。
隻聽上官洪的聲音高聲說道:“丐幫馬幫主,親來奠祭。”
阮山轉目望去,隻見一個五旬左右的清瘦中年人,緩步走了過來。
在那清瘦的中年人身後,緊隨著四個六旬左右的老丐。
來人腳踏多耳麻鞋,身穿灰色長衫,頭上卻用白絞包起,胸前戴了一朵素花。
阮山心中暗道:那當先的一位清瘦的中年人,自然是丐幫的馬幫主了。
隻見那馬幫主,神情肅然地緩步走到了阮山的靈前,躬身一禮,然後撩袍跪了下去。
靈篩後,突然傳出哀怨的樂聲,淒楚動人。
四個隨行的老丐,一排站在那馬幫主的身後,相距約四五尺遠。
馬幫主跪下之後,四個老丐,也隨著跪拜。
拜罷起身,哀樂隨止。
許陽大步走了過來,道:“馬幫主,還記得老夫嗎?”
馬幫主恭敬地對那許陽行了一禮,道:“許老前輩可好?……”
語聲一頓,接道:“晚輩早已聽說許老前輩出山的消息,本當早來拜候,隻因幫中出了一點小事,使我無法分身。”
許陽歎息一聲,道:“現在,事情了結了嗎?”
馬幫主道:“托你老的福,已經枚平叛徒,按幫規治罪了。”
阮山心中暗道:原來丐幫中出了內奸,我說呢!江湖上風雲,如此緊急,這重要的人物,怎麽始終沒見現身。
但見許陽微微點頭,道:“那很好,老夫也正要找你,咱們後麵坐吧!”
馬幫主點了點頭,帶著四大隨行護法,走入了靈堂後麵。
阮山心中暗道:“這丐幫幫主此番親自到此奠祭我,看來,丐幫倒是似乎真的集中了高手,準備和沈天奎決戰一陣的樣子。”
又過了片刻,上官洪的聲音又傳了過來,道:“少林三位高僧,奠祭阮大俠的靈位。”
阮山心中一動,暗道:我在闖關時,那沈天奎身旁,也站著一個和尚,難道他們正邪兩分,各行其是不成。
付思之間,隻見身穿白絞罩袍的三個僧侶,緩步走了進來。
中間一人,年紀老邁,大約有六十以上,兩旁的僧人,卻都是三十多歲。
三人並步而進,走到阮山的靈前,合掌低喧一聲佛號,緩緩跪了下去。
哀樂重起,由靈堂後麵,嫋嫋傳出。
阮山仔細聽那樂聲,隻是一管一弦,但奏出的聲音,卻是淒涼無比,管似洞簫,弦若琵琶,不知是什麽人彈奏出來的。
三個和尚隨著哀傷的管弦,拜了下去。
三僧起身,樂聲也隨著頓住。
無為道長大步迎了上來,合掌說道:“三位一路勞累,請入後麵用些齋飯。”
那年紀最老的僧人,長長唿了一口氣,道,“老衲聽阮施主的大名,仰慕很久,想不到,竟然不能和他一見了。”
一麵答話,一麵舉步向靈堂後麵走去。
阮山心中暗道:這三個僧人,在少林寺中,不知是什麽身份,無為道長似乎和他們相識,卻不肯叫出名號,難道有意不宣出他的名號嗎?
袁瑩瑩緩緩的移動著身軀,和阮山坐在了一起。
但聽上官洪高聲叫道:“無名客,祭阮大俠的靈位。”
阮山聽得心中一動,暗道:奇怪啊,既然來祭,怎麽不肯通名,不知是什麽人物。
袁瑩瑩和他一樣的想法,同時特別留心來人。
隻聽一陣步履聲,一個身穿青衣的人,外麵披著白竣孝衫,緩步走向靈堂。
阮山看清楚來人之後,不禁心頭一震。
原來,這青衫少年正是簫王穀,簫王潘振的孫子,玉簫郎君。
玉簫郎君雖然常常在江湖上走動,但他武功奇高,平常武林人物,很難見到他的麵,而且他又常戴人皮麵具,此刻以真麵目出現,認識他的人,可謂少之又少。
隻見玉簫郎君走到阮山靈位前,既不下拜也不作禮,卻望著那靈位出神,很久之後,喃喃自語,道:“阮山啊!阮山!這一番你是真的死了呢?還是假死呢?”
袁瑩瑩心中暗暗罵道:你咒我大哥死嗎?他要長命百歲活上一百年,一千年氣死你。
靈堂中所有人的目光,都投注在那玉簫郎君的身上,但那玉簫郎君,卻如身在無人之境,渾然不覺。
這時,許陽、無為道長等,全都在那靈堂後麵,沒見出來,也無人幹涉玉簫郎君的舉動。
大約過了一盞熱茶的工夫,玉簫郎君突然大聲喝道:“這靈堂上哪位執事?”
隻見靈堂後麵,緩步轉出來一人,這人白髯飄飄,正是子母鏢林玉,林玉道:“朋友,有何見教?”
玉簫郎君打量了林玉一眼,道:“老丈怎麽稱唿?”
林玉道:“老朽林玉!”
玉簫郎君道:“名字很熟。”
林玉道:“好說,好說,朋友有什麽事,隻管吩咐。”
玉簫郎君道:“林老丈是這靈堂上的執事嗎?”
林玉道:“這時侯,正是老朽當值。”
玉簫郎君點頭應道:“那很好,在下有一個不情之求,不知老丈肯否答應。”
林玉道:“既是不情,想來一定不是好事了,朋友先請說說看,在下是否力所能及。”
玉簫郎君道:“我要仔細檢查阮山的屍體,如果他真的死了,在下當盡我權力,助你們幫他複仇,如若不是他的屍體……”
林玉道:“怎麽樣?”
玉簫郎君道:“在下要火燒靈堂……”
冷笑一聲,接道:“一個人裝上一次死,也就夠了,那位阮大俠,似乎是裝上癮了……”
林玉長長唿了一口氣,道:“朋友貴姓啊?”
玉簫郎君道:“在下此刻,還不便奉告姓名,還請老丈見諒。”
林玉道:“朋友,言詞忽而甚為有禮,忽而激忿不平,實在叫老朽捉摸不定,是敵?是友?”
事實上,玉簫郎君此刻心情,也正和他的說話一般,矛盾重重。
但見玉簫郎君臉色一寒,冷冷的說道:“老丈,如果不想在你當值的時侯,惹出麻煩,最好能夠據實迴答在下的話。”
林玉道:“好!老朽據實迴答,阮大俠並無屍體在此。”
玉簫郎君臉色一變,道:“那為何說他死了呢?”
林玉道:“沈天奎把他騙入一座原始森林中,四麵放起火來燒,隻燒得岩石變色,山川易形,那還會活得了嗎?”
玉簫郎君道:“那也不能確證他一定死了啊?”
林玉道:“自然,天下武林同道,都希望那阮大俠活著,但他卻不見人。”
玉簫郎君道,“他如果真的死了,為何死不見屍體呢?”
林玉道:“漫天大火,燒得岩石成漿,何況人的屍體呢?”
玉簫郎君沉吟了一陣,道:“那是說老丈確實知道阮山已經死了嗎”
林玉默然說道:“自然是不會活了。”
玉簫郎君雙目一瞪,冷然說道:“如果他還活著呢?”
林玉道:“那是天下武林之福。”:
玉簫郎君道:“哼哼!隻怕是天下大亂之源。”
林玉道:“老夫活了這一把年紀,足跡遍及大江南北,各式各樣的人,我都見過……”
玉簫郎君接道:“怎麽樣?就是沒有見過在下,是嗎?”
林玉道:“不但沒有見過閣下的人,而且也聽不懂閣下的話。”
玉簫郎君道:“你老邁了,老得有些糊塗。”
林玉臉色一變,道:“年輕人,在阮大俠的靈堂前,老夫不願和你動手……”
玉簫郎君接道:“那是你的聰明……”
語聲一頓,口氣突轉緩和,接道:“在下想向老丈打聽一個人,不知你是否知道。”
他這時而冷做。時而和氣的口氣。神情,一直把見多識廣的林玉,鬧得有如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皺了皺眉頭,道:“閣下要打聽什麽人?”
玉簫郎君道:“王小玉王姑娘,閣下認識嗎?”
林玉一持長髯,道:“自然認識。”
玉簫郎君道:“那王姑娘,可在此地?”
林玉道:“就老夫所知,如若那王姑娘,聽到阮山的死訊,定然會兼程趕來。”
玉簫郎君道:“在下是問她此刻是否在此”
林玉搖了搖頭,道:“還沒有到。”
玉簫郎君道:“還沒有到,那是說她一定要來了。”
林玉道:“那要看她是否知道此消息了……”
玉簫郎君厲聲接道:“我說你老糊塗了,你還不肯承認。”
林玉怒道:“老夫言語清明,人人能聽得明白,怎麽老糊塗了呢?”
玉簫郎君強自按下心頭的怒火,冷冷的說道:“如若還有執事的人,老丈最好請迴到後麵去休息休息。”
林玉道:“閣下如果來此吊喪,就該拜拜靈位,如果來此鬧事的,你劃出道子來,老夫奉陪。”
阮山吃了一驚,暗道:玉簫郎君武功深厚,簫招毒辣,林玉怎麽是他的對手,如若真要動手,我是不能不管了。
隻見玉簫郎君抬起頭來,打量了林玉一眼,冷笑一聲,道:“殺你不武……”
語聲一頓,接道:“在沒確定阮山的生死之前,在下還無法確定你們是敵是友。”
林玉一拍腦袋,道:“不知是你少不懂事,語無倫次呢?還是老夫真的老糊塗了,咱們之間,當真是越談越叫人難以明白了。”
玉簫郎君道:“有兩個人,一定在此,除非他們也被那沈天奎活活燒死了……”
林玉接道:“你說哪兩個人?”
玉簫郎君道:“中原快手。”
林玉道:“不錯,他們在這裏!”
玉簫郎君道:“好,你讓中原快手出來見我,咱們再談下去,隻怕在下也無法忍耐了。”
林玉還想接話,蕭奇已經從靈堂後麵閃身而出,抱拳一禮,道:“林兄請迴後麵稍息,這位兄台既然指名要見在下,兄弟陪他談談就是。”
林玉搖了搖頭道:“今日的事,實在是老夫生平所遇的一件糊塗事。”
口中說話,人卻緩步走入靈堂後麵去了。
玉簫郎君不再理會林玉,目光轉到蕭奇的臉上,道:“蕭奇,你認識我嗎?”
蕭奇道:“似曾相識。”
玉簫郎君道:“咱們見過,也許我那時戴有麵具。”
蕭奇道:“此刻呢?”
玉簫郎君道:“廬山真麵。”
蕭奇沉吟了一陣,道:“如果在下猜得不錯,閣下可是玉簫郎君?”
玉簫郎君冷哼一聲,道,“不錯,正是在下。”
蕭奇道:“潘兄找我有何見教?”
玉簫郎君道:“我問你一件事。”
蕭奇道:“潘兄請說。”
玉簫郎君道:“阮山是真死了呢?還是假死?”
蕭奇道:“縞素十裏,武林同悲,設靈開吊,天下震動,你說他是真死呢?還是假死?”
玉簫郎君道:“這麽說來,他是真的死了?”
蕭奇道:“我們希望他還活著。”
玉簫郎君道:“那場火燒得山岩熔化,他怎麽還能活著?”
蕭奇黯然說道:“但願我武林同道有幸,吉人天相,阮大哥能夠逃出險難。”
玉簫郎君正想接話,突然見上官洪急奔而來,道:“沈天奎前來吊喪。”
這幾句有如春雷乍動,隻聽得全場的人,為之一呆。
玉簫郎君道:“來得好啊!來得好。”
蕭奇冷冷接道:“閣下可是和沈天奎相約在此會麵?”
玉簫郎君道:“我們不期而遇。”
蕭奇道:“那有什麽好?”
玉簫郎君道:“在下可從那沈天奎的口中,求證一下阮山的死,是真是假。”
隻見靈幃閃動,許陽、無為道長,和另一個長髯及腹、滿身孝衣的人,並肩而出。
阮山一看那長髯的人,心中頓時一喜,暗道:原來,他也趕到了,這番設靈招魂,開吊祭我,隻怕都是他安排的。
原來,那長髯人正是浙北向陽坪璿璣書廬主人,張信。
許陽和無為道長,大約已經從蕭奇口中聽說了阮山對張信的推崇,都對他有著適當的尊重。
無為道長迴顧了張信一眼,低聲說道:“張兄做主吧!”
張信目光轉到上官洪的身上,道:“上官兄,那沈天奎帶了多少人前來?”
上官洪道:“王玉龍、宣華夫人,和一個年輕的藍衫人,一共四個。”
張信道:“讓他們進來。”
上官洪道:“好!在下去對他說。”
張信目光一掠無為道長,道:“有勞道兄,傳令下去,全麵戒備,但沒得兄弟的命令時,不許擅自出手。”
無為道長應了一聲,轉入靈堂後麵去了。
隻見袁瑩瑩四處望了一眼,直對阮山走了過來。
但見袁瑩瑩走到距離自己還有三尺左右時,坐了下去,竟然是望也沒再轉頭多望阮山一眼。
邪僧眼看袁瑩瑩剛剛坐好,立時就追了過去,問道:“朋友,從哪裏來啊?”
袁瑩瑩冷冷望了邪僧一眼,卻沒迴答。
邪僧大師輕輕咳了一聲,道:“喂,和尚和你說話,聽到了沒有?”
袁瑩瑩冷冷地望了邪僧一眼,仍然沒迴答。
邪僧大師緩緩說道:“閣下認識我和尚嗎?”
他口中不停的和袁瑩瑩說話,兩道眼神,卻盯注在袁瑩瑩的臉上看。
袁瑩瑩睜開雙眼,暴射出冷峻的目光,望了邪僧一眼,搖了搖頭,重又閉上。
邪僧看那袁瑩瑩始終是一句話不說,竟然沒有辦法了,起身而去,不再多問。
阮山心中原本替袁瑩瑩擔心,怕她一開口露出女子口音,定然會引起邪僧的懷疑,卻不料袁瑩瑩一句話也沒說,竟然邪僧應付過去了。
大半夜,再也無人打擾,天色初亮時,突然,傳進來一陣哀樂聲。
邪僧大聲說道:“阮大俠的靈堂已開,祭奠開始了,諸位可以上香祭拜了。”
阮山睜眼看去,隻見篷帳中的人全都站起了身子,紛紛向篷帳外麵走去。
袁瑩瑩和阮山緊隨站起了身子,隨在眾人身後,走了出去。
抬頭看去,隻見四麵篷帳中的人,都已經走了出來,阮山四處望了一眼,看見四周的人群,不下數百人之多,每人都穿著白色的孝衣,白中勒頭。
轉眼一望,隻見那座獨立的荒店,也已經形貌大變。
四周都由白綾幔起,高約四丈有餘。
遠遠望去,有如一座白色的高樓。
數十盞白色的紗燈,用杉木竿挑起,環布在靈樓四周。
那木竿也經白績裹著,靈樓四周一片白,所有的樹木,也都用白布蓋著,四周百丈內看不到一點雜色。
阮山心中暗道:想不到我的死,還這麽光彩。
這時,從篷帳中走進來的人,已經排了四行縱隊,緩緩向靈樓中走去。
阮山走近了,才瞧出那是一座白絞圍成的靈樓,占地很廣,雖然是以那幾間瓦屋磚舍作為中心,但這白竣環繞的靈堂,卻大那瓦舍百倍以上。
更奇怪的是,那環繞的白布有如一道圍牆,除了四個門之外,別處無法通行。
剛開始,阮山排隊隨行,並沒感覺,但是越想越覺得其間必有奧秘,不覺間引起了好奇的心,暗道:這座白布幔成的靈堂,一定是大有作用,進入之後,一定要仔細地觀察一番,心中念轉,人已經走到了入口處。
隻見三陽神指張魁,滿麵淒涼的表情,抱拳說道:“有勞大駕。”
阮山還了一禮,走入門內,心中暗道:原來這些人都以主人的身份出現,招待客人,想來四個入口都是一樣,一定有人把守。
抬頭看去,隻見一個長形的木桌上麵,鋪著白色錦緞,兩個身穿白色道袍的武當弟子,滿臉淒涼的站在桌後麵,桌上放著文房四寶,白緞上已經寫滿了姓名。
阮山提筆寫上了湖北藤大丹五個字,走入靈堂。
靈堂上的布篷,一色純白的木柱,在平地中搭起了這一座白絞靈堂。
靈堂占地很廣,鋪著白縷慢遮的草園,阮山約略估算一下,這靈堂足可容一千人以上。
二方白緞上,寫著“天下第一俠阮山之靈應”,豎立正中,兩旁是白絞做成的靈帳。
素花羅列,白燭高燒,場中一片肅穆*的氣氛。
阮山緩步走向一方白績蒲團上坐下,目光微抬,隻見靈位上一塊橫匾寫著:“武林明燈”四個大字,不禁黯然一歎,忖道:我何德何能,受到武林同道如此敬仰,想來實在是慚愧得很。
又過了一刻工夫,突然那靈堂後麵,緩步走出了兩個人。
當先一人身材瘦小,穿著一件又長又大的白衫,頭上包著白中,看上去有些滑稽;但他臉上莊肅、淒苦的神情,卻又叫人笑不出來,正是武林中黑白兩道人人敬重的武當派無為道長的師弟許陽。
第二人長髯垂胸,白色道袍,正是武當掌門人無為道長。
隻見許陽一抱拳,道:“諸位中一定有和我見過麵的人……”
語聲微微一頓,道:“我這把年紀,本應該不再過問江湖中事,但因不願看到武林同道,都被那沈天奎的魔掌控製,因此,不惜以風燭殘年的身體,重振江湖……”
隻聽一個沉重的聲音,由人群中響起,道:“許大俠這般為我等謀命,凡我武林同道中人無不感激。”
許陽苦笑一聲,道,“我年歲已高,真正有能救助我武林同道,免於淪入魔掌的阮大俠,卻被那沈天奎詭計所乘,活活燒死……”
話至此處,老淚滾滾而下,竟然說不下去了。
以許陽的聲望之高,居然泣不成聲,場中的人,大都難以自製,流下淚來。
很久之後、許陽才擦幹淚水,接道:“我和阮大俠,相逢在歸雲山莊,看著他力鬥三十八金剛的豪勇,當真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我雖然年過古稀,卻也沒有經過那等兇險慘厲的打法……”
長長唿了一口氣,接道:“沈天奎想盡了辦法,用盡了籠絡手段,希望能使阮大俠為他所用,擄了他的父母,迫他就範,但年不達弱冠的阮大俠,竟然是不為所動,大義所在,絕不反顧,凜凜氣魄,實在是我生平所見中第一俠人,想不到一代俠士,竟被詭計所傷,天道崩潰,夫複何言……”
迴顧了無為道長一眼,接道:“阮大俠出道不久,但他為武林影響之大,我也不知從何說起,師兄你說給他們聽聽吧!我實在是難控製心頭淒傷,無法再說下去了。”
無為道長黯然歎息一聲,道:“說盡了天下的稱頌的話,也不足描述那阮大俠的為人……”
迴過頭去,望著阮山的靈位,接道,“他來得像一道閃光,照亮了滿天烏雲,但他走得太快了,留給人無盡的追慕、懷念,也留下了一局殘棋!”
語聲一頓,接道:“但那阮大俠,已經照出了武林中魑魅魍魎,雖然是天嫉奇才,遭那沈天奎毒計所害,但他給咱們指明了一條可行的路,咱們得為他報仇,拚命保命。”
隻聽靈堂下,群豪起了一陣輕微的騷動,但卻無人接話。
又聽無為道長接道:“各人自掃門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對目前情勢,已經全不適用,傾巢之下無完卵,沈天奎誌在霸統江湖,除非甘願為歸雲山莊的奴隸,都難免身遭殺害的命運,此刻再不奮起,隻怕是沒有機會了!”
隻聽一個粗豪的聲音,接道:“不錯,阮大俠為了武林正義而死,咱們豈能坐視,就算咱們不是那沈天奎的對手,但也要奮起一戰。”
一人接話,群相唿應,靈堂前響起了一片為阮山報仇的聲音。
阮山隻聽得大為感動,暗道:這些人和我從沒見過麵,竟然對我的死,如此重視。
隻聽無為道長朗朗說道:“由於那阮大俠靈光照耀,各大門派及我武林同道,都已覺醒,隻要我武林同道結合一心,沈天奎有什麽可怕……”
口氣忽然一轉,接道:“貧道和那阮大俠的幾位知友,決定在此開奠三日,三日之後,在阮大俠的靈前立誓結盟,同抗歸雲山莊,阮大俠生前是磊落君子,光明俠士,貧道不願他英名受汙,諸位盡可三思而行,好在還有三日時間,如果願意留此,為武林正義效力,繼承阮大俠未完之誌,我等是竭誠歡迎,但如果不願意以身涉險,我們也不攔阻,三日內,諸位來去隨便。”
隻見一個身穿道袍的武當弟子,急步走了進來,低聲在無為道長耳邊說了幾句。
無為道長聽了武當弟子的話,點了點頭,高聲說道:“諸位都是最早奠祭阮大俠的人,我想在這等急促下超速來此地的人。都是對阮大俠敬仰最深的人,現在,丐幫中人,趕來祭靈,諸位可以退迴帳篷中休息,或在這附近走動遊玩一陣也好,第四日中午時分,舉行為阮大俠複仇、自保的誓盟大會,願來參加的,我等是全心歡迎,不願參與那誓盟大會的,諸位也已經奠拜過阮大俠的靈位了,也算,盡了心意。”
隻見靈堂中群豪紛紛起身,退出了靈堂。
阮山暗中查看,這批人約有二百以上。
靈堂中突然靜了下來,大部分人,都已經退出。
但還有十餘人,不肯走,雲集於靈堂一角。
阮山目光轉動,隻見袁瑩瑩也在其中,當下起身緩步走了過去。
隻見許陽大步走了過來,抱拳對幾人一禮。
他在武林中德高望重,突然行此一禮、慌得十幾人齊齊還禮道:“老前輩這等大禮,我等如何敢當。”
許陽道:“諸位不肯退走,想必都是對阮大俠特別愛戴的故友,不過,那沈天奎在左右,極可能會派遣高手,來此驚擾,我等不能不作準備,諸位請集於靈堂西邊,以使我等便於控製靈堂,有何變故,也好應付。”
十幾人齊應了一聲,退入到了靈堂西邊。
阮山和袁瑩瑩混入幾人之中,盤膝坐下。
隻聽上官洪的聲音高聲說道:“丐幫馬幫主,親來奠祭。”
阮山轉目望去,隻見一個五旬左右的清瘦中年人,緩步走了過來。
在那清瘦的中年人身後,緊隨著四個六旬左右的老丐。
來人腳踏多耳麻鞋,身穿灰色長衫,頭上卻用白絞包起,胸前戴了一朵素花。
阮山心中暗道:那當先的一位清瘦的中年人,自然是丐幫的馬幫主了。
隻見那馬幫主,神情肅然地緩步走到了阮山的靈前,躬身一禮,然後撩袍跪了下去。
靈篩後,突然傳出哀怨的樂聲,淒楚動人。
四個隨行的老丐,一排站在那馬幫主的身後,相距約四五尺遠。
馬幫主跪下之後,四個老丐,也隨著跪拜。
拜罷起身,哀樂隨止。
許陽大步走了過來,道:“馬幫主,還記得老夫嗎?”
馬幫主恭敬地對那許陽行了一禮,道:“許老前輩可好?……”
語聲一頓,接道:“晚輩早已聽說許老前輩出山的消息,本當早來拜候,隻因幫中出了一點小事,使我無法分身。”
許陽歎息一聲,道:“現在,事情了結了嗎?”
馬幫主道:“托你老的福,已經枚平叛徒,按幫規治罪了。”
阮山心中暗道:原來丐幫中出了內奸,我說呢!江湖上風雲,如此緊急,這重要的人物,怎麽始終沒見現身。
但見許陽微微點頭,道:“那很好,老夫也正要找你,咱們後麵坐吧!”
馬幫主點了點頭,帶著四大隨行護法,走入了靈堂後麵。
阮山心中暗道:“這丐幫幫主此番親自到此奠祭我,看來,丐幫倒是似乎真的集中了高手,準備和沈天奎決戰一陣的樣子。”
又過了片刻,上官洪的聲音又傳了過來,道:“少林三位高僧,奠祭阮大俠的靈位。”
阮山心中一動,暗道:我在闖關時,那沈天奎身旁,也站著一個和尚,難道他們正邪兩分,各行其是不成。
付思之間,隻見身穿白絞罩袍的三個僧侶,緩步走了進來。
中間一人,年紀老邁,大約有六十以上,兩旁的僧人,卻都是三十多歲。
三人並步而進,走到阮山的靈前,合掌低喧一聲佛號,緩緩跪了下去。
哀樂重起,由靈堂後麵,嫋嫋傳出。
阮山仔細聽那樂聲,隻是一管一弦,但奏出的聲音,卻是淒涼無比,管似洞簫,弦若琵琶,不知是什麽人彈奏出來的。
三個和尚隨著哀傷的管弦,拜了下去。
三僧起身,樂聲也隨著頓住。
無為道長大步迎了上來,合掌說道:“三位一路勞累,請入後麵用些齋飯。”
那年紀最老的僧人,長長唿了一口氣,道,“老衲聽阮施主的大名,仰慕很久,想不到,竟然不能和他一見了。”
一麵答話,一麵舉步向靈堂後麵走去。
阮山心中暗道:這三個僧人,在少林寺中,不知是什麽身份,無為道長似乎和他們相識,卻不肯叫出名號,難道有意不宣出他的名號嗎?
袁瑩瑩緩緩的移動著身軀,和阮山坐在了一起。
但聽上官洪高聲叫道:“無名客,祭阮大俠的靈位。”
阮山聽得心中一動,暗道:奇怪啊,既然來祭,怎麽不肯通名,不知是什麽人物。
袁瑩瑩和他一樣的想法,同時特別留心來人。
隻聽一陣步履聲,一個身穿青衣的人,外麵披著白竣孝衫,緩步走向靈堂。
阮山看清楚來人之後,不禁心頭一震。
原來,這青衫少年正是簫王穀,簫王潘振的孫子,玉簫郎君。
玉簫郎君雖然常常在江湖上走動,但他武功奇高,平常武林人物,很難見到他的麵,而且他又常戴人皮麵具,此刻以真麵目出現,認識他的人,可謂少之又少。
隻見玉簫郎君走到阮山靈位前,既不下拜也不作禮,卻望著那靈位出神,很久之後,喃喃自語,道:“阮山啊!阮山!這一番你是真的死了呢?還是假死呢?”
袁瑩瑩心中暗暗罵道:你咒我大哥死嗎?他要長命百歲活上一百年,一千年氣死你。
靈堂中所有人的目光,都投注在那玉簫郎君的身上,但那玉簫郎君,卻如身在無人之境,渾然不覺。
這時,許陽、無為道長等,全都在那靈堂後麵,沒見出來,也無人幹涉玉簫郎君的舉動。
大約過了一盞熱茶的工夫,玉簫郎君突然大聲喝道:“這靈堂上哪位執事?”
隻見靈堂後麵,緩步轉出來一人,這人白髯飄飄,正是子母鏢林玉,林玉道:“朋友,有何見教?”
玉簫郎君打量了林玉一眼,道:“老丈怎麽稱唿?”
林玉道:“老朽林玉!”
玉簫郎君道:“名字很熟。”
林玉道:“好說,好說,朋友有什麽事,隻管吩咐。”
玉簫郎君道:“林老丈是這靈堂上的執事嗎?”
林玉道:“這時侯,正是老朽當值。”
玉簫郎君點頭應道:“那很好,在下有一個不情之求,不知老丈肯否答應。”
林玉道:“既是不情,想來一定不是好事了,朋友先請說說看,在下是否力所能及。”
玉簫郎君道:“我要仔細檢查阮山的屍體,如果他真的死了,在下當盡我權力,助你們幫他複仇,如若不是他的屍體……”
林玉道:“怎麽樣?”
玉簫郎君道:“在下要火燒靈堂……”
冷笑一聲,接道:“一個人裝上一次死,也就夠了,那位阮大俠,似乎是裝上癮了……”
林玉長長唿了一口氣,道:“朋友貴姓啊?”
玉簫郎君道:“在下此刻,還不便奉告姓名,還請老丈見諒。”
林玉道:“朋友,言詞忽而甚為有禮,忽而激忿不平,實在叫老朽捉摸不定,是敵?是友?”
事實上,玉簫郎君此刻心情,也正和他的說話一般,矛盾重重。
但見玉簫郎君臉色一寒,冷冷的說道:“老丈,如果不想在你當值的時侯,惹出麻煩,最好能夠據實迴答在下的話。”
林玉道:“好!老朽據實迴答,阮大俠並無屍體在此。”
玉簫郎君臉色一變,道:“那為何說他死了呢?”
林玉道:“沈天奎把他騙入一座原始森林中,四麵放起火來燒,隻燒得岩石變色,山川易形,那還會活得了嗎?”
玉簫郎君道:“那也不能確證他一定死了啊?”
林玉道:“自然,天下武林同道,都希望那阮大俠活著,但他卻不見人。”
玉簫郎君道,“他如果真的死了,為何死不見屍體呢?”
林玉道:“漫天大火,燒得岩石成漿,何況人的屍體呢?”
玉簫郎君沉吟了一陣,道:“那是說老丈確實知道阮山已經死了嗎”
林玉默然說道:“自然是不會活了。”
玉簫郎君雙目一瞪,冷然說道:“如果他還活著呢?”
林玉道:“那是天下武林之福。”:
玉簫郎君道:“哼哼!隻怕是天下大亂之源。”
林玉道:“老夫活了這一把年紀,足跡遍及大江南北,各式各樣的人,我都見過……”
玉簫郎君接道:“怎麽樣?就是沒有見過在下,是嗎?”
林玉道:“不但沒有見過閣下的人,而且也聽不懂閣下的話。”
玉簫郎君道:“你老邁了,老得有些糊塗。”
林玉臉色一變,道:“年輕人,在阮大俠的靈堂前,老夫不願和你動手……”
玉簫郎君接道:“那是你的聰明……”
語聲一頓,口氣突轉緩和,接道:“在下想向老丈打聽一個人,不知你是否知道。”
他這時而冷做。時而和氣的口氣。神情,一直把見多識廣的林玉,鬧得有如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皺了皺眉頭,道:“閣下要打聽什麽人?”
玉簫郎君道:“王小玉王姑娘,閣下認識嗎?”
林玉一持長髯,道:“自然認識。”
玉簫郎君道:“那王姑娘,可在此地?”
林玉道:“就老夫所知,如若那王姑娘,聽到阮山的死訊,定然會兼程趕來。”
玉簫郎君道:“在下是問她此刻是否在此”
林玉搖了搖頭,道:“還沒有到。”
玉簫郎君道:“還沒有到,那是說她一定要來了。”
林玉道:“那要看她是否知道此消息了……”
玉簫郎君厲聲接道:“我說你老糊塗了,你還不肯承認。”
林玉怒道:“老夫言語清明,人人能聽得明白,怎麽老糊塗了呢?”
玉簫郎君強自按下心頭的怒火,冷冷的說道:“如若還有執事的人,老丈最好請迴到後麵去休息休息。”
林玉道:“閣下如果來此吊喪,就該拜拜靈位,如果來此鬧事的,你劃出道子來,老夫奉陪。”
阮山吃了一驚,暗道:玉簫郎君武功深厚,簫招毒辣,林玉怎麽是他的對手,如若真要動手,我是不能不管了。
隻見玉簫郎君抬起頭來,打量了林玉一眼,冷笑一聲,道:“殺你不武……”
語聲一頓,接道:“在沒確定阮山的生死之前,在下還無法確定你們是敵是友。”
林玉一拍腦袋,道:“不知是你少不懂事,語無倫次呢?還是老夫真的老糊塗了,咱們之間,當真是越談越叫人難以明白了。”
玉簫郎君道:“有兩個人,一定在此,除非他們也被那沈天奎活活燒死了……”
林玉接道:“你說哪兩個人?”
玉簫郎君道:“中原快手。”
林玉道:“不錯,他們在這裏!”
玉簫郎君道:“好,你讓中原快手出來見我,咱們再談下去,隻怕在下也無法忍耐了。”
林玉還想接話,蕭奇已經從靈堂後麵閃身而出,抱拳一禮,道:“林兄請迴後麵稍息,這位兄台既然指名要見在下,兄弟陪他談談就是。”
林玉搖了搖頭道:“今日的事,實在是老夫生平所遇的一件糊塗事。”
口中說話,人卻緩步走入靈堂後麵去了。
玉簫郎君不再理會林玉,目光轉到蕭奇的臉上,道:“蕭奇,你認識我嗎?”
蕭奇道:“似曾相識。”
玉簫郎君道:“咱們見過,也許我那時戴有麵具。”
蕭奇道:“此刻呢?”
玉簫郎君道:“廬山真麵。”
蕭奇沉吟了一陣,道:“如果在下猜得不錯,閣下可是玉簫郎君?”
玉簫郎君冷哼一聲,道,“不錯,正是在下。”
蕭奇道:“潘兄找我有何見教?”
玉簫郎君道:“我問你一件事。”
蕭奇道:“潘兄請說。”
玉簫郎君道:“阮山是真死了呢?還是假死?”
蕭奇道:“縞素十裏,武林同悲,設靈開吊,天下震動,你說他是真死呢?還是假死?”
玉簫郎君道:“這麽說來,他是真的死了?”
蕭奇道:“我們希望他還活著。”
玉簫郎君道:“那場火燒得山岩熔化,他怎麽還能活著?”
蕭奇黯然說道:“但願我武林同道有幸,吉人天相,阮大哥能夠逃出險難。”
玉簫郎君正想接話,突然見上官洪急奔而來,道:“沈天奎前來吊喪。”
這幾句有如春雷乍動,隻聽得全場的人,為之一呆。
玉簫郎君道:“來得好啊!來得好。”
蕭奇冷冷接道:“閣下可是和沈天奎相約在此會麵?”
玉簫郎君道:“我們不期而遇。”
蕭奇道:“那有什麽好?”
玉簫郎君道:“在下可從那沈天奎的口中,求證一下阮山的死,是真是假。”
隻見靈幃閃動,許陽、無為道長,和另一個長髯及腹、滿身孝衣的人,並肩而出。
阮山一看那長髯的人,心中頓時一喜,暗道:原來,他也趕到了,這番設靈招魂,開吊祭我,隻怕都是他安排的。
原來,那長髯人正是浙北向陽坪璿璣書廬主人,張信。
許陽和無為道長,大約已經從蕭奇口中聽說了阮山對張信的推崇,都對他有著適當的尊重。
無為道長迴顧了張信一眼,低聲說道:“張兄做主吧!”
張信目光轉到上官洪的身上,道:“上官兄,那沈天奎帶了多少人前來?”
上官洪道:“王玉龍、宣華夫人,和一個年輕的藍衫人,一共四個。”
張信道:“讓他們進來。”
上官洪道:“好!在下去對他說。”
張信目光一掠無為道長,道:“有勞道兄,傳令下去,全麵戒備,但沒得兄弟的命令時,不許擅自出手。”
無為道長應了一聲,轉入靈堂後麵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