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山還未來得及迴頭瞧瞧那發話之人,忽感全身被一股輕微的潛力一推,身不由主的衝出洞口,直向那萬丈絕壑之中沉落下去。
那勁道用的恰當無比,隻把阮山推出洞口,讓他貼著石壁向下落去。
激瀑澎湃,濺飛出蒙蒙水霧,石壁間一片潮濕,青苔盈寸,滑溜無比,別說阮山是個絲毫不懂武功之人,就是身負絕世武功,也難在這等峭壁青苔間,停留刹那。
下望絕壑,彌漫著一片蒙蒙水霧,正不知多深多遠。
蕭翎暗暗歎息一聲,道:完了,絕壑千丈,摔下去,勢非粉身碎骨不可。
他生具絕症,幼小之時,就一直麵對著死亡的威脅,這些時日,連經兇險,生死的事,在他已看的十分輕淡,心中雖知摔下去,屍骨無存,但卻毫無死亡的恐懼。
生命中潛在的求生本能,使他明知在無望中,仍然不甘心束手待斃,不停的伸手亂抓。
忽然,他似乎覺出抓住了一件東西,隻是那物件十分柔脆,無法擋住他疾衝而下的身體,一衝之間,立時折斷。
頓覺無數柔脆之物,擋住了身子手臂,紛紛折斷,但經此一擋,他衝落之勢,大見緩慢。
忽然間,覺出向下衝落的身子一頓,雙腳之上似是受了重重一擊,不自主的兩腿一分,似是騎在了一塊冰冷的石筍之上。
阮山定了定神,仔細看去,隻見自己正騎在一條突出的石筍之上,這石筍橫生在千尋峭壁之間,粗如巨碗,長不過三尺,在石筍的周圍,生滿了白色菌形植物,每一株不過三寸,莖杆淡紅,細如線香,頂端形如張傘,大的有如人掌,小的直徑盈寸。
下麵是絕壑千丈,上麵是水瀑簾天,除了那銀白的菌狀物外,觸目一片青苔。
這真是上不見天,下不著地,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一處險惡之地。
那激射而下的瀑布,到此散布的更見遼闊,橫麵足有一丈六七尺寬,水霧更濃,片刻間衣履盡濕。阮山驚魂甫定,剛剛脫離了死亡的邊緣,好奇之心又動,暗道:奇怪,這峭壁遼闊數百丈,為什麽其他之處不見生物,隻有這根石筍附近才生出這些菌狀物來?
原來那紅莖白蓋的菌狀物,隻生在這突出石筍周圍三四丈內。
阮山伸手向壁間摸去,竟然覺出停身壁問,甚是鬆軟,心中暗道:是啦,這一片山壁,含的土質最多,才會生出這些菌狀物來。
衝動的好奇,逐漸消失,天色也忽然暗了下來,原來太陽爬過了山峰,光線忽的暗淡了許多。
他覺著腹中有些饑餓起來,暗道:這地方鳥獸絕跡,入夜後定然十分寒冷,看來不被摔死,亦將活活的餓死,凍死。
隻覺腹中饑腸轆轆,甚是難耐,忍不住隨手采了一株白菌,放入口中。
入口之後,但覺一陣清香,直透肺腑,口中微微覺著一股甜味,竟然是香甜可口,十分好吃。
阮山一口氣吃下了七八株,腹中的饑餓,才覺消去,心中暗道:如今是食物暫無可慮,這石筍四周生的白菌最密,雙手所及之處,也可以吃上個三兩天,眼下憂慮的是如何能抵禦夜間寒冷,和怎生設法離開這個地方。
天色漸漸的黑暗下來,風勢轉強,那激射而下的垂瀑,吃那強勁的夜風吹襲,不時飛濺過來一片濃重的水珠,打在蕭翎的身上。
但也全憑寬闊的垂簾,擋住了那吹來的寒風。
寒夜漫漫,絕壑幽深,除了那聲如雷鳴的激瀑之聲外,隻有那唿嘯的夜風伴著孤獨淒涼的阮山。
這險惡無比的境遇,已非阮山之力所能改變,似乎除了墜入那深穀摔死之外,隻有在這石筍上熬受著死亡前的痛苦。
他靠在山壁間,閉上雙目,按照李月蓉授與他的內功口訣,運氣調息起來,希望借運氣調息之力,擋受寒夜的淒冷。
出乎他意外的是,並未覺得如何的寒冷,漫漫一夜,就在他調息中過去。
天色大亮了,金黃色的陽光,照在峭壁上,阮山又覺著腹中有些饑餓。
隨手采來幾株白菌,吃了下去,又要等待另一個黑夜降臨。
淒涼的日子,痛苦的熬煎,就這般度過了三天三夜。
阮山又覺到腹中饑餓,但這石筍左右的白菌早已被他食用幹淨,附近白菌雖然還有很多,但已非阮山能夠取得。
潛在的求生本能,使他開始尋思延續生命的方法,他脫下衣服,撕成布條,連接在一起,一端綁在石筍之上,一端綁在自己的腰間,緩緩向下滑去,采得一些白菌,重又攀索而上,騎在石筍之上,心中暗暗想到:這白菌雖多,但總有食完之日,我縱然不被凍死,亦必被活活餓死,何況這峭壁石筍之上,隻要一個失神,摔將下去,亦自是非死不可。想來想去,也是想不出一條活路來,隻有過得一日算一日了。
匆匆數日,那石筍下麵的白菌,又已食完,上麵和左右兩側,餘量雖豐,但阮山卻已無法取得,屈指算來,在這上不見天,下不見地的峭壁之間,竟然是度過了十日十夜。
這日黎明,天氣忽然大變,風雨交加,雷鳴電閃,驟雨和那激射的瀑布連結,天地間一片混飩。
阮山已數日未食,腹中早有饑餓之感,但精神卻是極為催旺,他上衣早已撕去,結作索繩,用作取食之需,但並未感受到寒冷。
這場暴風雨來勢猛惡,一連下了三四個時辰之久,才停了下來,雖然幾個時辰,但在阮山的感受之上,卻如過了幾年一般。
狂風驟雨,來勢迅急,但去勢亦快,片刻之後,風住雨斂,日光重現。
阮山在這怒瀑懸崖之間,停了十餘晝夜,長了不少經驗,一看日光,已知是午時過後不久。
原來這絕壑四麵高山拱圍,一日之中,隻有兩個時辰可見到日光。
阮山仰臉望望上麵的白菌,腹中更覺饑餓,忖道:怎麽想個法子采它幾支下來,以療饑餓。
心念轉動,人也不自覺的站了起來,左手向壁間抓去。
隻覺石壁一軟,一片沙石應手而下,五指竟是深入石壁之中。
蕭翎心中大喜,暗道:原來這石壁如此柔軟,右手一抓,又深入石壁之中,微一用力,身子升高了甚多,抽出左手,采了幾支白菌,又落在石筍之上。
身子剛剛轉過,尚未坐下,一片水珠急射而來,緊接著一團黑影,急衝而至,阮山還未看得清楚,那黑影已落在了石筍之上。
那黑影雖然落在石筍之上,但卻似站立不穩,搖搖欲墜,阮山伸手一把抓去,隻覺入手一片柔軟,原來是一隻大鳥。
那大鳥得阮山一扶之力,才收斂好雙翼,穩穩的站立在那石筍之上。
阮山看那巨鳥,站在石筍上,仍然是高達胸前,如若是揚起頭來,還要高過自己,阮山幼習雜學,看那巨鳥雄偉,頗似書中記述的大鵬一般,心中不禁一喜,暗道:如若我阮山不是被困在這峭壁之間,如何能見得此鳥。
忽然發覺那巨鳥垂首閉目,似是染上重病,奄奄一息。
這時,阮山的右手仍然抓著那大鵬羽毛,用力一拉,竟把那大鵬拉近身前,卻不料那巨鳥突然張開口,搶吃了一支白菌。
阮山心中忽生憐惜,原來這隻大鵬是餓壞了。
把采得的幾支白菌,全部給了它食用。
那大鵬連食了六七支白菌之後,忽然精神大振,仰首長鳴,聲音嘹亮,震得阮山耳間嗡嗡直響。
阮山吃了一驚,暗道:這白菌怎得如此神效,這巨鳥大病奄奄,眼見將死,食得幾支,精神盡複。他本是聰慧異常之人,這一聯想,覺著這些時日,十幾個白晝夜晚,隻不過倚在石壁間,稍作養息,既不畏山間陰寒,又不覺疲累,扯衣結索,垂首采菌,指入石壁,借力而升,這片石壁雖是土砂凝結不夠堅牢,但亦非自己往日所能,想來都是食用這白菌之力……
那大鵬精力詼複,振動雙翼,似乎要飛走。
阮山心中一動,暗道:這大鵬鳥染得重病,飛來此地,取食白菌,這一去不知幾時再來,這是千載難逢的脫身之機,何不借這大鵬離此絕境,念轉心動,低聲說道:鵬兄,鵬兄,有勞你帶我一下,離此絕境了。
右手解去結在石筍上的布索,抬腿跨上鵬背。
那大鵬張開雙翼,微一振動,唿的一聲飛了起來,穿過瀑布,雙翅疾飛,破空而去。
阮山坐在大鵬背上,但覺耳際風聲唿唿,心中大是驚駭,雙手緊緊的抱住鵬頸。
大鵬雙翅生風,壯觀奇麗,雖然駭人,但飛行的卻是極為平穩,過了一陣,阮山膽子漸大,探首望去,但見群峰羅列,壯觀奇麗,生平未見。
忽覺身子有如隕星飛墜,直瀉而下,幾乎摔下鳥背,趕忙伸出雙手,抱著鵬頸。
原來,那大鵬束斂雙翼,直向一座深穀中瀉下去,待要將著實地之際,忽然雙翼一展,穩住了下墜之勢,輕靈的落在了實地之上。
阮山轉眼四望,隻見這深穀中青鬆蒼翠,綠草如茵,夾雜著無數山花,景物秀麗,暗暗喜道:原來這深山絕穀之中,也有這等好所在。翻身下了鵬背,向一株巨鬆之下行去。
這巨鬆不知曆經了千百萬年,粗如磨盤,密枝茂葉,蔭地畝許,阮山行近鬆下,忽見一座木屋,倚鬆而搭,心中大喜,暗道:好啊!原來這裏早已有人住了。
那木屋半借巨鬆作壁,雙門緊閉,阮山大喜之下,直向木屋衝去,雙手用力一推,木門應手而開。
推開木門,似是才覺到自己太過莽撞,頓然停下,高聲說道:“室中主人請恕晚輩無禮。”
但聞室中傳出迴音,竟是無人相應。
阮山略一猶豫,舉步而入。
室中四壁蕭條,除了一張木榻,別無陳設,木榻上盤膝坐著一個麵蒙白紗的人,阮山一步步行近木榻,那人動也不動一下。
阮山心中納悶,暗暗付道:這人不知是死是活,這般靜坐不動,口中卻高聲說道:
“晚輩阮山,打擾老前輩的清修,這裏先謝罪了。”
那人仍然是端坐不動,有如一座木雕的神像一般。
阮山心中有氣,想道:好啦!你裝聾作啞的不理,我也不理,看咱們哪一個先說話吧!退到木屋一角,盤膝坐了下去,竟閉上雙目,也自運氣調息起來。
待他運息完畢,已是黃昏時分,迴頭望去,那人仍然是端坐如故,阮山心想不和他慪氣了,也不再出口喝問,隻覺腹中又饑又渴,大步行出木屋。
這道山穀,氣候溫暖,生了甚多果樹,累累果實,滿穀皆是,大都是未聞未見之物,阮山爬上樹去,摘了幾個果實吃下,忽然想起那隻大鵬鳥來,滿穀不見蹤跡,不知已飛往何處。
這穀中別無存身之處,阮山隻好又迴到木屋之中,想起借宿別人之室,先得打個招唿,當下深深一禮,道:“晚輩流落在此,此穀別無宿處,不得已隻有借住老前輩的木屋了。”
他自覺說過就算了,也不顧那人答不答應,退在屋角,倚壁睡去。
他這些時日中,一直未曾好好睡過一次,這木屋雖然簡陋。卻是比那峭壁石筍安全的多了,心中一寬,沉沉睡熟過去。
那勁道用的恰當無比,隻把阮山推出洞口,讓他貼著石壁向下落去。
激瀑澎湃,濺飛出蒙蒙水霧,石壁間一片潮濕,青苔盈寸,滑溜無比,別說阮山是個絲毫不懂武功之人,就是身負絕世武功,也難在這等峭壁青苔間,停留刹那。
下望絕壑,彌漫著一片蒙蒙水霧,正不知多深多遠。
蕭翎暗暗歎息一聲,道:完了,絕壑千丈,摔下去,勢非粉身碎骨不可。
他生具絕症,幼小之時,就一直麵對著死亡的威脅,這些時日,連經兇險,生死的事,在他已看的十分輕淡,心中雖知摔下去,屍骨無存,但卻毫無死亡的恐懼。
生命中潛在的求生本能,使他明知在無望中,仍然不甘心束手待斃,不停的伸手亂抓。
忽然,他似乎覺出抓住了一件東西,隻是那物件十分柔脆,無法擋住他疾衝而下的身體,一衝之間,立時折斷。
頓覺無數柔脆之物,擋住了身子手臂,紛紛折斷,但經此一擋,他衝落之勢,大見緩慢。
忽然間,覺出向下衝落的身子一頓,雙腳之上似是受了重重一擊,不自主的兩腿一分,似是騎在了一塊冰冷的石筍之上。
阮山定了定神,仔細看去,隻見自己正騎在一條突出的石筍之上,這石筍橫生在千尋峭壁之間,粗如巨碗,長不過三尺,在石筍的周圍,生滿了白色菌形植物,每一株不過三寸,莖杆淡紅,細如線香,頂端形如張傘,大的有如人掌,小的直徑盈寸。
下麵是絕壑千丈,上麵是水瀑簾天,除了那銀白的菌狀物外,觸目一片青苔。
這真是上不見天,下不著地,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一處險惡之地。
那激射而下的瀑布,到此散布的更見遼闊,橫麵足有一丈六七尺寬,水霧更濃,片刻間衣履盡濕。阮山驚魂甫定,剛剛脫離了死亡的邊緣,好奇之心又動,暗道:奇怪,這峭壁遼闊數百丈,為什麽其他之處不見生物,隻有這根石筍附近才生出這些菌狀物來?
原來那紅莖白蓋的菌狀物,隻生在這突出石筍周圍三四丈內。
阮山伸手向壁間摸去,竟然覺出停身壁問,甚是鬆軟,心中暗道:是啦,這一片山壁,含的土質最多,才會生出這些菌狀物來。
衝動的好奇,逐漸消失,天色也忽然暗了下來,原來太陽爬過了山峰,光線忽的暗淡了許多。
他覺著腹中有些饑餓起來,暗道:這地方鳥獸絕跡,入夜後定然十分寒冷,看來不被摔死,亦將活活的餓死,凍死。
隻覺腹中饑腸轆轆,甚是難耐,忍不住隨手采了一株白菌,放入口中。
入口之後,但覺一陣清香,直透肺腑,口中微微覺著一股甜味,竟然是香甜可口,十分好吃。
阮山一口氣吃下了七八株,腹中的饑餓,才覺消去,心中暗道:如今是食物暫無可慮,這石筍四周生的白菌最密,雙手所及之處,也可以吃上個三兩天,眼下憂慮的是如何能抵禦夜間寒冷,和怎生設法離開這個地方。
天色漸漸的黑暗下來,風勢轉強,那激射而下的垂瀑,吃那強勁的夜風吹襲,不時飛濺過來一片濃重的水珠,打在蕭翎的身上。
但也全憑寬闊的垂簾,擋住了那吹來的寒風。
寒夜漫漫,絕壑幽深,除了那聲如雷鳴的激瀑之聲外,隻有那唿嘯的夜風伴著孤獨淒涼的阮山。
這險惡無比的境遇,已非阮山之力所能改變,似乎除了墜入那深穀摔死之外,隻有在這石筍上熬受著死亡前的痛苦。
他靠在山壁間,閉上雙目,按照李月蓉授與他的內功口訣,運氣調息起來,希望借運氣調息之力,擋受寒夜的淒冷。
出乎他意外的是,並未覺得如何的寒冷,漫漫一夜,就在他調息中過去。
天色大亮了,金黃色的陽光,照在峭壁上,阮山又覺著腹中有些饑餓。
隨手采來幾株白菌,吃了下去,又要等待另一個黑夜降臨。
淒涼的日子,痛苦的熬煎,就這般度過了三天三夜。
阮山又覺到腹中饑餓,但這石筍左右的白菌早已被他食用幹淨,附近白菌雖然還有很多,但已非阮山能夠取得。
潛在的求生本能,使他開始尋思延續生命的方法,他脫下衣服,撕成布條,連接在一起,一端綁在石筍之上,一端綁在自己的腰間,緩緩向下滑去,采得一些白菌,重又攀索而上,騎在石筍之上,心中暗暗想到:這白菌雖多,但總有食完之日,我縱然不被凍死,亦必被活活餓死,何況這峭壁石筍之上,隻要一個失神,摔將下去,亦自是非死不可。想來想去,也是想不出一條活路來,隻有過得一日算一日了。
匆匆數日,那石筍下麵的白菌,又已食完,上麵和左右兩側,餘量雖豐,但阮山卻已無法取得,屈指算來,在這上不見天,下不見地的峭壁之間,竟然是度過了十日十夜。
這日黎明,天氣忽然大變,風雨交加,雷鳴電閃,驟雨和那激射的瀑布連結,天地間一片混飩。
阮山已數日未食,腹中早有饑餓之感,但精神卻是極為催旺,他上衣早已撕去,結作索繩,用作取食之需,但並未感受到寒冷。
這場暴風雨來勢猛惡,一連下了三四個時辰之久,才停了下來,雖然幾個時辰,但在阮山的感受之上,卻如過了幾年一般。
狂風驟雨,來勢迅急,但去勢亦快,片刻之後,風住雨斂,日光重現。
阮山在這怒瀑懸崖之間,停了十餘晝夜,長了不少經驗,一看日光,已知是午時過後不久。
原來這絕壑四麵高山拱圍,一日之中,隻有兩個時辰可見到日光。
阮山仰臉望望上麵的白菌,腹中更覺饑餓,忖道:怎麽想個法子采它幾支下來,以療饑餓。
心念轉動,人也不自覺的站了起來,左手向壁間抓去。
隻覺石壁一軟,一片沙石應手而下,五指竟是深入石壁之中。
蕭翎心中大喜,暗道:原來這石壁如此柔軟,右手一抓,又深入石壁之中,微一用力,身子升高了甚多,抽出左手,采了幾支白菌,又落在石筍之上。
身子剛剛轉過,尚未坐下,一片水珠急射而來,緊接著一團黑影,急衝而至,阮山還未看得清楚,那黑影已落在了石筍之上。
那黑影雖然落在石筍之上,但卻似站立不穩,搖搖欲墜,阮山伸手一把抓去,隻覺入手一片柔軟,原來是一隻大鳥。
那大鳥得阮山一扶之力,才收斂好雙翼,穩穩的站立在那石筍之上。
阮山看那巨鳥,站在石筍上,仍然是高達胸前,如若是揚起頭來,還要高過自己,阮山幼習雜學,看那巨鳥雄偉,頗似書中記述的大鵬一般,心中不禁一喜,暗道:如若我阮山不是被困在這峭壁之間,如何能見得此鳥。
忽然發覺那巨鳥垂首閉目,似是染上重病,奄奄一息。
這時,阮山的右手仍然抓著那大鵬羽毛,用力一拉,竟把那大鵬拉近身前,卻不料那巨鳥突然張開口,搶吃了一支白菌。
阮山心中忽生憐惜,原來這隻大鵬是餓壞了。
把采得的幾支白菌,全部給了它食用。
那大鵬連食了六七支白菌之後,忽然精神大振,仰首長鳴,聲音嘹亮,震得阮山耳間嗡嗡直響。
阮山吃了一驚,暗道:這白菌怎得如此神效,這巨鳥大病奄奄,眼見將死,食得幾支,精神盡複。他本是聰慧異常之人,這一聯想,覺著這些時日,十幾個白晝夜晚,隻不過倚在石壁間,稍作養息,既不畏山間陰寒,又不覺疲累,扯衣結索,垂首采菌,指入石壁,借力而升,這片石壁雖是土砂凝結不夠堅牢,但亦非自己往日所能,想來都是食用這白菌之力……
那大鵬精力詼複,振動雙翼,似乎要飛走。
阮山心中一動,暗道:這大鵬鳥染得重病,飛來此地,取食白菌,這一去不知幾時再來,這是千載難逢的脫身之機,何不借這大鵬離此絕境,念轉心動,低聲說道:鵬兄,鵬兄,有勞你帶我一下,離此絕境了。
右手解去結在石筍上的布索,抬腿跨上鵬背。
那大鵬張開雙翼,微一振動,唿的一聲飛了起來,穿過瀑布,雙翅疾飛,破空而去。
阮山坐在大鵬背上,但覺耳際風聲唿唿,心中大是驚駭,雙手緊緊的抱住鵬頸。
大鵬雙翅生風,壯觀奇麗,雖然駭人,但飛行的卻是極為平穩,過了一陣,阮山膽子漸大,探首望去,但見群峰羅列,壯觀奇麗,生平未見。
忽覺身子有如隕星飛墜,直瀉而下,幾乎摔下鳥背,趕忙伸出雙手,抱著鵬頸。
原來,那大鵬束斂雙翼,直向一座深穀中瀉下去,待要將著實地之際,忽然雙翼一展,穩住了下墜之勢,輕靈的落在了實地之上。
阮山轉眼四望,隻見這深穀中青鬆蒼翠,綠草如茵,夾雜著無數山花,景物秀麗,暗暗喜道:原來這深山絕穀之中,也有這等好所在。翻身下了鵬背,向一株巨鬆之下行去。
這巨鬆不知曆經了千百萬年,粗如磨盤,密枝茂葉,蔭地畝許,阮山行近鬆下,忽見一座木屋,倚鬆而搭,心中大喜,暗道:好啊!原來這裏早已有人住了。
那木屋半借巨鬆作壁,雙門緊閉,阮山大喜之下,直向木屋衝去,雙手用力一推,木門應手而開。
推開木門,似是才覺到自己太過莽撞,頓然停下,高聲說道:“室中主人請恕晚輩無禮。”
但聞室中傳出迴音,竟是無人相應。
阮山略一猶豫,舉步而入。
室中四壁蕭條,除了一張木榻,別無陳設,木榻上盤膝坐著一個麵蒙白紗的人,阮山一步步行近木榻,那人動也不動一下。
阮山心中納悶,暗暗付道:這人不知是死是活,這般靜坐不動,口中卻高聲說道:
“晚輩阮山,打擾老前輩的清修,這裏先謝罪了。”
那人仍然是端坐不動,有如一座木雕的神像一般。
阮山心中有氣,想道:好啦!你裝聾作啞的不理,我也不理,看咱們哪一個先說話吧!退到木屋一角,盤膝坐了下去,竟閉上雙目,也自運氣調息起來。
待他運息完畢,已是黃昏時分,迴頭望去,那人仍然是端坐如故,阮山心想不和他慪氣了,也不再出口喝問,隻覺腹中又饑又渴,大步行出木屋。
這道山穀,氣候溫暖,生了甚多果樹,累累果實,滿穀皆是,大都是未聞未見之物,阮山爬上樹去,摘了幾個果實吃下,忽然想起那隻大鵬鳥來,滿穀不見蹤跡,不知已飛往何處。
這穀中別無存身之處,阮山隻好又迴到木屋之中,想起借宿別人之室,先得打個招唿,當下深深一禮,道:“晚輩流落在此,此穀別無宿處,不得已隻有借住老前輩的木屋了。”
他自覺說過就算了,也不顧那人答不答應,退在屋角,倚壁睡去。
他這些時日中,一直未曾好好睡過一次,這木屋雖然簡陋。卻是比那峭壁石筍安全的多了,心中一寬,沉沉睡熟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