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勿勿而過。轉眼間便一月有餘
沒有人知道在這一個月之中,月蓉和阮山在那兩扇木門緊閉的書房之內,做一些什麽。
但有一點使阮夫人大為放心,阮山那虛弱的身體.似是逐漸強壯起來,臉上也泛現出紅潤的光采。
阮大人淡泊世情,整天忙於幫中。雖覺山兒大異往昔,但他不願多問,阮夫人眼看愛子身體強健起來,高興地心花怒放,哪裏還去多管多想,也不的查問山兒從月蓉那裏學了一些什麽。
這一天,八月十五日正是中秋佳節,阮夫人梳洗剛完,忽見阮山急急衝進房來,叫道:“媽媽,月蓉走啦!”
阮夫人吃了一驚,道:“什麽?”
阮山道:“月蓉姐留下了一張便箋,悄悄走了。”
阮夫人急忙接過便箋。隻見上麵寫道:
難女既蒙相救,又蒙夫人垂愛,視同女兒,劫後餘生、本應留府,孝敬老人,以報再生之德。唯難女另有要事,必須親去處理,本欲明告,但恐盛情相留,迫於情勢,隻得留書拜辭,恩德永銘五內,結草銜環,但祈有圖報之日。臨行不勝依依,情非得已,唯懇宏量海涵。
書上阮夫人妝次
月蓉拜上
阮夫人一口氣讀完留箋,不禁歎道:“這怎麽行,她一個少女,又無依無靠,身邊再無人照顧,在這等秋季歲暮之時……”
忽聽步履聲響,阮大人啟簾而入。
阮夫人正急得沒有主意,一見阮大人入內便急忙說道:“老爺請看,月蓉留字走了。”
阮大人搖頭道:“不用看啦,此乃必然之事。”
伸手接過留箋道:這是早晚的事,請夫人不必憂慮。
阮夫人道:“我就是有點擔心,擔心這孩子無依無靠,身邊又無人照顧?”
阮大人道:“夫人默要擔心吉人自有天像。”
阮夫人道:“自從月蓉進了家門,我拿她當親生一樣,讓我如何放心的下?”
阮大人長長歎息了一聲,沉聲道:“月蓉也許事急,辦完就迴來了那,她要真是把這當自己的家早晚會迴來。”
說道這阮大人,臉上似乎有憂慮,心想,如遇上仇家也難免死傷。如今隻好先派人四處打聽了。
阮山呆呆地瞧著他父親,突然輕輕一歎,道:“依孩兒看來,月蓉絕對不會走的,孩兒遲早會見得著她。”
阮大人麵色一沉,輕聲責道:“小孩子知道什麽。”
但無論阮大人如何責罵於他,這童子心中,卻始終抱著一種奇異的信念,認為月蓉絕對不會就這樣拋下自己而去,他終究必能再見得著她。
他雖年齡幼小,但凡是下了決心的事,卻從無更改。
此後數日,他一直癡癡地倚門守望,一直盼望到嚴冬臘月,寒風如刀,瞪著兩隻圓圓的眼睛,瞧著那被白雪所掩的道路,阮夫人縱然時時拖他迴房,但隻要眼睛一瞬,他便又跑了出去,家人們都知道他素來任性已慣,不敢勸攔。
殘冬歲暮,晝短夜長,五日時光似乎過的比往常分外迅快。
除夕前數日,瑞雪紛飛,正是豐年兆端,阮山披了件輕裘鬥篷,戴著頂寬邊貂帽,和往日一樣的,早飯方罷,便匆匆趕來門外,倚籬而立,遙望著那無邊無際的白雪出神。
突聽一聲長長歎息,來自身後道:“小主人迴去吧,大雪封路,嚴寒砭骨,道選不見行人……”
阮山迴頭望去,不知何時阮福已到身後,一皺眉頭,怒聲接道:“誰要你管我了,快給我迴去……”
喝叫聲中忽然瞥見一條人影,冒著風雪而來,不禁心頭一喜、大聲叫道:“來了,來了,我早就知道月蓉姐不會棄我而去的。”
聲意中充滿著喜悅。
阮福呆了一呆,隨著他的目光望去,果見那積雪的道路上踽路行來了一條人影,身形婀娜,顯然是個女子。
如此嚴寒之中,人們身披重裘,猶覺寒冷,但這女子身上衣衫卻是襤樓單薄,狂風中衣袂飄飄。
人影逐漸接近,麵目已清晰可見,原來是一個十六六歲的青衣少女,長發散垂,臉色鐵青,風雪中嬌軀不住的顫抖著,顯然,她已耐不住這砭骨的寒風。
阮山歡顏頓斂,失望地歎息一聲,正待迴身而去,忽聽那少女啊喲一聲尖叫,身軀搖了兩搖,倒臥在冰雪地中。
阮福黯然歎息一聲,道:“好可憐的孩子!”
他語氣之中,雖然充滿著憐憫之情,但人卻站著不動_雪如鵝毛,就這瞬息的工夫,那倒臥在地上的青衣女子,已然被大雪埋了半個身子。
阮平略一猶豫,大步行了過去,拂開她身上的積雪,伸手拉著她一隻手臂,高聲叫道:“喂,你快站起來,我扶你到我家中,去避風雪。”
阮福急步行了過來,道:“唉!大少爺,這等寒風大雪,隻怕她早凍僵了”
阮山道:“活著要救,如果凍死了,咱們也要收她的屍骨。”
阮福苦笑道:“這兩天來,老爺夫人,已甚煩惱,再將這位姑娘抬迴去,隻怕老爺……”
阮山雙目一瞪,大聲道:“老爺怎樣,我爹爹豈是見死不救的人,快將這位姑娘抬迴去,什麽事都由我擔待。”
他看這女子之麵,不知怎地。但覺這女子眉目之間。似乎和自己頗為熟悉,無形中便生出了親近之心,是以堅持要把她抬將迴去。
老阮福看他麵上的神情堅定,心知拗他不過,長長歎息一聲,伸手抱起那女子,大步向府中走了進去。
他飽經滄桑,老於世故……知道老爺、夫人這幾日正為著月蓉之事心神不寧,本不敢再以這等閑雜之事,前去打擾。
哪知方自走入院中,偏偏就遇著了阮夫人迎麵走來,不禁心神一震,躬身說道:“這位姑娘,冒風雪趕路,耐不住寒苦,倒臥雪中,隻要加件衣裳也就好了,老奴立刻打發她上路。”
阮夫人慈祥的目光,在這女子麵上凝望了兩眼,忽然輕歎道:“這女孩子可憐兮兮的,身子又單薄,咱們好歹也得留她住上幾天,待這場大風雪過了,再好送她上路。”
阮福唯唯應了一聲,阮山已從她身後竄了出來,一把抱住了阮夫人的右臂,笑道:
“孩兒早知道母親不會責怪於我……”
在這除夕之夜,由於連日風雪不住.寒氣更甚,阮大人夫婦由阮山相陪,圍爐取暖。
忽見人影晃動,那青衣少女,緩緩走了過來。
她經過一日夜的養息,體能盡複,燭光照耀之下,隻見她嫩臉勻紅,長發垂肩,雖是布衣荊裙,但俺不住如花容色,嫣然風姿。
她抖抖身上積雪,舉步人室,遙對著阮大人夫婦拜了下去,輕啟櫻唇,說道:“難女拜謝夫人救命之恩。”
阮夫人仔細打量少女一陣,輕輕歎息一聲,道:“姑娘請起。”
青衣少女道:“多謝老爺、夫人。”
阮夫人見她容貌姣好,心中甚是喜愛,心想這孩子也夠苦的,我問問她如果家裏沒什麽人了,我先將她留在身邊。舉手一招,說道:“孩子你過來。”
青衣少女走了過去,緊偎在阮夫人身傍而立,低垂螓首,柔聲說道:“夫人有何訓教?”言詞清楚,一派大家風範。
阮夫人側目相顧,愈看愈覺喜愛,拉著她一隻手兒,笑道;“孩子。快坐下來,你叫什麽名字,為什麽孤零零一個人冒著這大風雪趕路”
青衣少女秀目眨動了兩下,兩顆晶瑩的淚珠,順腮而下,幽婉說道:“難女姓王乳名小玉,千裏尋母不遇,孤女天涯,慈親何處,斷腸歲月,飄零身世,如非老爺、夫人恩賜援手.難女早已埋骨風雪之中。”
她聲音嬌婉、言詞淒然,神情又那般楚楚動人,隻聽得阮夫人幽幽長歎,黯然垂淚。
阮大人卻是麵色肅然,徐徐問道:“令堂行蹤,姑娘可已知曉了嗎?”
王小玉緩緩抬起頭來說道:“家母行蹤四方,遠在天涯.近在颶尺。”
阮大人輕輕咳了一聲,道:“姑娘倒是有心人了。”
王小玉道:“難女尋親情切,尚望老爺海涵。”
阮山自王小玉入室之後,一直留神打量於她,此刻突然插口說道。“爹爹啊!這位姊姊好像月蓉姐。”
阮大人沉聲叱道:“小孩子家,胡說什麽?”
阮山不敢再言,一伸舌頭,默不作聲。
阮夫人仔細看去,果然發覺王小玉眉眼輪廓,酷似月蓉,不禁一呆,道:“山兒說的不錯啊,王姑娘當真是有月蓉的七分風華。”
阮大人輕輕歎息一聲,道:“你們再談一會吧!我要迴書房去了。”起身緩步而去。
阮山目睹爹爹離了大廳,不禁膽氣一壯,望著王小玉道:“可惜月蓉姐已在三四月之前,留書而去,唉……如若你早來幾日、一見到我那月蓉姐,就知我說的不錯了……”
話音微微一頓,又道:“不過,我相信月蓉姐,總有一日會迴來的……”
王小玉道:“但望公子說的不錯。”
阮山道:“你如無處可去,最好能在我們家裏住下,待月蓉姐歸來,你就知我所言非虛了。”
王小玉道:“如蒙得允收留,難女願充侍婢,侍奉夫人、公子。”
阮山搖手說道:“不行,我這樣大了,哪裏還要人伺候,你照顧我媽媽一人,也就行了。”
王小玉星目一轉,迴身對阮夫人跪拜下去。道:“難女多謝夫人收留大德”
阮夫人急忙說道:“家中人口不多,姑娘如肯留此,老身極是歡迎。”
一夜天變,雪住雲散。大地春迴,歲序更新,萬裏晴空,捧出來一輪紅日,這是一個美麗的新年早晨。
阮山穿著一身新衣,緩步出室,他自得月蓉傳授了內經大法後,不但弱體易強,而且不知不覺中,已奠下習武的根基,養成了早起的習慣。
抬頭望去,隻見一襲青衣的王小玉,正在打掃著庭院內的積雪。
她的動作,輕靈迅快,片刻工夫,偌大一個庭院中的積雪,已全部打掃幹淨。
隻見她緩緩迴過頭去,望著阮山嫣然一笑.道:“公子早。”慢步直行過來。
日光照耀著她豔紅的嫩臉,玉人白雪,相映生輝。
阮山見她麵目身段,無處不像悄然留字而去的月蓉,不禁看的一呆。
王小玉看到他呆呆望著自己的木然神情。心中微生羞意,盈盈一笑,道:“公子為什麽一直望著小婢?”
阮山長長歎息一聲,道:“你長得太像月蓉姐了,唉!如你再大上幾歲,那我就無法分辨了。”
王小玉臉色微變,但不過一刹那時間,又恢複了鎮靜的神色,緩緩轉身而去。
阮山這幾日來,一早就跑到大門口。倚門遙望等待著月蓉歸來,在他幼小的心靈中,一直認為月蓉絕不會決絕地離他而去。
但此刻,他突然有著失望的感覺,王小玉的音容笑貌,雖然酷似月蓉,但卻無法代替那月蓉給他的慈愛嗬護,在他純潔的靈裏,已開始嚐受思念的憂苦。
他信步茫然而行,走進了書房。這地方,阮山已數日未來,室中擺設依然,月蓉卻如黃鶴。在這裏,他得到了月蓉親情般的惜愛,在這裏他學得月蓉的上乘內功的內經大法.他雖然還未完全了解月蓉傳授上乘內功的妙用,但他卻知道自己一向虛弱的身體,,突然強健起來,都是月蓉所賜,一縷孺慕的懷念之情,已深植在他心中……_睹物思人,不禁黯然閉下雙目,依照月蓉傳授的內經大法,開始練習起來。
不知過了多少時間,突然被一聲砰砰的脆響驚醒。
睜眼望去,隻見王小玉臉色慘白,一對明亮的眼睛,怔怔地盯在窗上,手上的茶盤,跌落地上,一隻細磁茶碗摔的粉碎。
阮山怔了一怔,道:“你怎麽啦?”
王小玉如夢初醒一般,舉手理一理鬢邊垂下的散發,緩緩轉過身來。
沒有人知道在這一個月之中,月蓉和阮山在那兩扇木門緊閉的書房之內,做一些什麽。
但有一點使阮夫人大為放心,阮山那虛弱的身體.似是逐漸強壯起來,臉上也泛現出紅潤的光采。
阮大人淡泊世情,整天忙於幫中。雖覺山兒大異往昔,但他不願多問,阮夫人眼看愛子身體強健起來,高興地心花怒放,哪裏還去多管多想,也不的查問山兒從月蓉那裏學了一些什麽。
這一天,八月十五日正是中秋佳節,阮夫人梳洗剛完,忽見阮山急急衝進房來,叫道:“媽媽,月蓉走啦!”
阮夫人吃了一驚,道:“什麽?”
阮山道:“月蓉姐留下了一張便箋,悄悄走了。”
阮夫人急忙接過便箋。隻見上麵寫道:
難女既蒙相救,又蒙夫人垂愛,視同女兒,劫後餘生、本應留府,孝敬老人,以報再生之德。唯難女另有要事,必須親去處理,本欲明告,但恐盛情相留,迫於情勢,隻得留書拜辭,恩德永銘五內,結草銜環,但祈有圖報之日。臨行不勝依依,情非得已,唯懇宏量海涵。
書上阮夫人妝次
月蓉拜上
阮夫人一口氣讀完留箋,不禁歎道:“這怎麽行,她一個少女,又無依無靠,身邊再無人照顧,在這等秋季歲暮之時……”
忽聽步履聲響,阮大人啟簾而入。
阮夫人正急得沒有主意,一見阮大人入內便急忙說道:“老爺請看,月蓉留字走了。”
阮大人搖頭道:“不用看啦,此乃必然之事。”
伸手接過留箋道:這是早晚的事,請夫人不必憂慮。
阮夫人道:“我就是有點擔心,擔心這孩子無依無靠,身邊又無人照顧?”
阮大人道:“夫人默要擔心吉人自有天像。”
阮夫人道:“自從月蓉進了家門,我拿她當親生一樣,讓我如何放心的下?”
阮大人長長歎息了一聲,沉聲道:“月蓉也許事急,辦完就迴來了那,她要真是把這當自己的家早晚會迴來。”
說道這阮大人,臉上似乎有憂慮,心想,如遇上仇家也難免死傷。如今隻好先派人四處打聽了。
阮山呆呆地瞧著他父親,突然輕輕一歎,道:“依孩兒看來,月蓉絕對不會走的,孩兒遲早會見得著她。”
阮大人麵色一沉,輕聲責道:“小孩子知道什麽。”
但無論阮大人如何責罵於他,這童子心中,卻始終抱著一種奇異的信念,認為月蓉絕對不會就這樣拋下自己而去,他終究必能再見得著她。
他雖年齡幼小,但凡是下了決心的事,卻從無更改。
此後數日,他一直癡癡地倚門守望,一直盼望到嚴冬臘月,寒風如刀,瞪著兩隻圓圓的眼睛,瞧著那被白雪所掩的道路,阮夫人縱然時時拖他迴房,但隻要眼睛一瞬,他便又跑了出去,家人們都知道他素來任性已慣,不敢勸攔。
殘冬歲暮,晝短夜長,五日時光似乎過的比往常分外迅快。
除夕前數日,瑞雪紛飛,正是豐年兆端,阮山披了件輕裘鬥篷,戴著頂寬邊貂帽,和往日一樣的,早飯方罷,便匆匆趕來門外,倚籬而立,遙望著那無邊無際的白雪出神。
突聽一聲長長歎息,來自身後道:“小主人迴去吧,大雪封路,嚴寒砭骨,道選不見行人……”
阮山迴頭望去,不知何時阮福已到身後,一皺眉頭,怒聲接道:“誰要你管我了,快給我迴去……”
喝叫聲中忽然瞥見一條人影,冒著風雪而來,不禁心頭一喜、大聲叫道:“來了,來了,我早就知道月蓉姐不會棄我而去的。”
聲意中充滿著喜悅。
阮福呆了一呆,隨著他的目光望去,果見那積雪的道路上踽路行來了一條人影,身形婀娜,顯然是個女子。
如此嚴寒之中,人們身披重裘,猶覺寒冷,但這女子身上衣衫卻是襤樓單薄,狂風中衣袂飄飄。
人影逐漸接近,麵目已清晰可見,原來是一個十六六歲的青衣少女,長發散垂,臉色鐵青,風雪中嬌軀不住的顫抖著,顯然,她已耐不住這砭骨的寒風。
阮山歡顏頓斂,失望地歎息一聲,正待迴身而去,忽聽那少女啊喲一聲尖叫,身軀搖了兩搖,倒臥在冰雪地中。
阮福黯然歎息一聲,道:“好可憐的孩子!”
他語氣之中,雖然充滿著憐憫之情,但人卻站著不動_雪如鵝毛,就這瞬息的工夫,那倒臥在地上的青衣女子,已然被大雪埋了半個身子。
阮平略一猶豫,大步行了過去,拂開她身上的積雪,伸手拉著她一隻手臂,高聲叫道:“喂,你快站起來,我扶你到我家中,去避風雪。”
阮福急步行了過來,道:“唉!大少爺,這等寒風大雪,隻怕她早凍僵了”
阮山道:“活著要救,如果凍死了,咱們也要收她的屍骨。”
阮福苦笑道:“這兩天來,老爺夫人,已甚煩惱,再將這位姑娘抬迴去,隻怕老爺……”
阮山雙目一瞪,大聲道:“老爺怎樣,我爹爹豈是見死不救的人,快將這位姑娘抬迴去,什麽事都由我擔待。”
他看這女子之麵,不知怎地。但覺這女子眉目之間。似乎和自己頗為熟悉,無形中便生出了親近之心,是以堅持要把她抬將迴去。
老阮福看他麵上的神情堅定,心知拗他不過,長長歎息一聲,伸手抱起那女子,大步向府中走了進去。
他飽經滄桑,老於世故……知道老爺、夫人這幾日正為著月蓉之事心神不寧,本不敢再以這等閑雜之事,前去打擾。
哪知方自走入院中,偏偏就遇著了阮夫人迎麵走來,不禁心神一震,躬身說道:“這位姑娘,冒風雪趕路,耐不住寒苦,倒臥雪中,隻要加件衣裳也就好了,老奴立刻打發她上路。”
阮夫人慈祥的目光,在這女子麵上凝望了兩眼,忽然輕歎道:“這女孩子可憐兮兮的,身子又單薄,咱們好歹也得留她住上幾天,待這場大風雪過了,再好送她上路。”
阮福唯唯應了一聲,阮山已從她身後竄了出來,一把抱住了阮夫人的右臂,笑道:
“孩兒早知道母親不會責怪於我……”
在這除夕之夜,由於連日風雪不住.寒氣更甚,阮大人夫婦由阮山相陪,圍爐取暖。
忽見人影晃動,那青衣少女,緩緩走了過來。
她經過一日夜的養息,體能盡複,燭光照耀之下,隻見她嫩臉勻紅,長發垂肩,雖是布衣荊裙,但俺不住如花容色,嫣然風姿。
她抖抖身上積雪,舉步人室,遙對著阮大人夫婦拜了下去,輕啟櫻唇,說道:“難女拜謝夫人救命之恩。”
阮夫人仔細打量少女一陣,輕輕歎息一聲,道:“姑娘請起。”
青衣少女道:“多謝老爺、夫人。”
阮夫人見她容貌姣好,心中甚是喜愛,心想這孩子也夠苦的,我問問她如果家裏沒什麽人了,我先將她留在身邊。舉手一招,說道:“孩子你過來。”
青衣少女走了過去,緊偎在阮夫人身傍而立,低垂螓首,柔聲說道:“夫人有何訓教?”言詞清楚,一派大家風範。
阮夫人側目相顧,愈看愈覺喜愛,拉著她一隻手兒,笑道;“孩子。快坐下來,你叫什麽名字,為什麽孤零零一個人冒著這大風雪趕路”
青衣少女秀目眨動了兩下,兩顆晶瑩的淚珠,順腮而下,幽婉說道:“難女姓王乳名小玉,千裏尋母不遇,孤女天涯,慈親何處,斷腸歲月,飄零身世,如非老爺、夫人恩賜援手.難女早已埋骨風雪之中。”
她聲音嬌婉、言詞淒然,神情又那般楚楚動人,隻聽得阮夫人幽幽長歎,黯然垂淚。
阮大人卻是麵色肅然,徐徐問道:“令堂行蹤,姑娘可已知曉了嗎?”
王小玉緩緩抬起頭來說道:“家母行蹤四方,遠在天涯.近在颶尺。”
阮大人輕輕咳了一聲,道:“姑娘倒是有心人了。”
王小玉道:“難女尋親情切,尚望老爺海涵。”
阮山自王小玉入室之後,一直留神打量於她,此刻突然插口說道。“爹爹啊!這位姊姊好像月蓉姐。”
阮大人沉聲叱道:“小孩子家,胡說什麽?”
阮山不敢再言,一伸舌頭,默不作聲。
阮夫人仔細看去,果然發覺王小玉眉眼輪廓,酷似月蓉,不禁一呆,道:“山兒說的不錯啊,王姑娘當真是有月蓉的七分風華。”
阮大人輕輕歎息一聲,道:“你們再談一會吧!我要迴書房去了。”起身緩步而去。
阮山目睹爹爹離了大廳,不禁膽氣一壯,望著王小玉道:“可惜月蓉姐已在三四月之前,留書而去,唉……如若你早來幾日、一見到我那月蓉姐,就知我說的不錯了……”
話音微微一頓,又道:“不過,我相信月蓉姐,總有一日會迴來的……”
王小玉道:“但望公子說的不錯。”
阮山道:“你如無處可去,最好能在我們家裏住下,待月蓉姐歸來,你就知我所言非虛了。”
王小玉道:“如蒙得允收留,難女願充侍婢,侍奉夫人、公子。”
阮山搖手說道:“不行,我這樣大了,哪裏還要人伺候,你照顧我媽媽一人,也就行了。”
王小玉星目一轉,迴身對阮夫人跪拜下去。道:“難女多謝夫人收留大德”
阮夫人急忙說道:“家中人口不多,姑娘如肯留此,老身極是歡迎。”
一夜天變,雪住雲散。大地春迴,歲序更新,萬裏晴空,捧出來一輪紅日,這是一個美麗的新年早晨。
阮山穿著一身新衣,緩步出室,他自得月蓉傳授了內經大法後,不但弱體易強,而且不知不覺中,已奠下習武的根基,養成了早起的習慣。
抬頭望去,隻見一襲青衣的王小玉,正在打掃著庭院內的積雪。
她的動作,輕靈迅快,片刻工夫,偌大一個庭院中的積雪,已全部打掃幹淨。
隻見她緩緩迴過頭去,望著阮山嫣然一笑.道:“公子早。”慢步直行過來。
日光照耀著她豔紅的嫩臉,玉人白雪,相映生輝。
阮山見她麵目身段,無處不像悄然留字而去的月蓉,不禁看的一呆。
王小玉看到他呆呆望著自己的木然神情。心中微生羞意,盈盈一笑,道:“公子為什麽一直望著小婢?”
阮山長長歎息一聲,道:“你長得太像月蓉姐了,唉!如你再大上幾歲,那我就無法分辨了。”
王小玉臉色微變,但不過一刹那時間,又恢複了鎮靜的神色,緩緩轉身而去。
阮山這幾日來,一早就跑到大門口。倚門遙望等待著月蓉歸來,在他幼小的心靈中,一直認為月蓉絕不會決絕地離他而去。
但此刻,他突然有著失望的感覺,王小玉的音容笑貌,雖然酷似月蓉,但卻無法代替那月蓉給他的慈愛嗬護,在他純潔的靈裏,已開始嚐受思念的憂苦。
他信步茫然而行,走進了書房。這地方,阮山已數日未來,室中擺設依然,月蓉卻如黃鶴。在這裏,他得到了月蓉親情般的惜愛,在這裏他學得月蓉的上乘內功的內經大法.他雖然還未完全了解月蓉傳授上乘內功的妙用,但他卻知道自己一向虛弱的身體,,突然強健起來,都是月蓉所賜,一縷孺慕的懷念之情,已深植在他心中……_睹物思人,不禁黯然閉下雙目,依照月蓉傳授的內經大法,開始練習起來。
不知過了多少時間,突然被一聲砰砰的脆響驚醒。
睜眼望去,隻見王小玉臉色慘白,一對明亮的眼睛,怔怔地盯在窗上,手上的茶盤,跌落地上,一隻細磁茶碗摔的粉碎。
阮山怔了一怔,道:“你怎麽啦?”
王小玉如夢初醒一般,舉手理一理鬢邊垂下的散發,緩緩轉過身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