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門女畫家劉蘇雖是土生土長的蘇州人,但性格中卻有一股北方人的豪爽和坦誠,腕底筆墨也是那麽的酣暢淋漓,“沒有女兒態,卻有丈夫氣”。在畫壇辛勤耕耘數十年的這位女畫家究竟走過了一條什麽樣的藝術之路?秋日的一個下午,伴著窗外和煦的陽光,劉蘇向筆者講述了自已那充滿坎坷的藝術人生……
一
1948年劉蘇出生於蘇州一個職員家庭,在稅務部門工作的父親對於兒女教育也是很重視。劉蘇初三畢業時,考慮到家庭經濟負擔,母親希望女兒報考免學費並且還有補貼的新蘇師範學校,但西北聯大財會專業畢業的父親希望女兒也像自己一樣讀大學,最終劉蘇如父所願考上了蘇州市第三中學。正當劉蘇為自己的“大學夢”而努力時,文革爆發了。1968年,伴著上山下鄉的浪潮,劉蘇來到昆山張浦公社插隊落戶。鄉下的生活是艱苦的,但也有美好的迴憶。下鄉第二年,劉蘇便收獲了她的愛情,與同隊知青張大蘇喜結良緣。說來張大蘇也是市三中畢業的,比劉蘇高一年級,兩人一起也算是一種緣分了。而這種緣分不僅使劉蘇有了人生的歸宿感,同時也使她逐步走上了一條繪畫藝術之路。
那還是1971年初,張大蘇和劉蘇夫婦倆到宜興林場(當時的常州市五七幹校設在此地)去看望正在這裏“下放勞動”的舅舅眭關榮和舅母戴孟清。舅舅曾是最早籌建江蘇省國畫院的中國人物畫家,此時正在為林場承接一批外銷油畫加工活而忙碌著。兩位老人看到小夫妻生活如此艱辛,劉蘇身體又不太好,就建議他們學畫畫來養家糊口。在舅舅、舅母的指導下,小夫妻倆就這樣在林場裏開始了他們的藝術生涯,不久就承接了常州美術公司的一批外發加工油畫。幾個月後又經舅舅的好友、著名畫家孫君良先生的介紹,在蘇州裝璜設計公司接到了油畫加工活。這不僅讓劉蘇小家庭的生活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也使她從此愛上了藝術,人生也有了新的追求目標。
俗話說:樹有根,水有源。其實,劉蘇之所以走了繪畫藝術之路也是得益於小時家庭的薰陶。劉蘇祖籍山東諸城,係清代著名書法家劉墉的第十三代世孫。受家風影響,劉蘇父親愛好書法,尤喜臨魏碑,寫得一手好字,每逢過年廠裏的同事、家紡鄰居都會登門求春聯。在家庭的熏陶下,劉蘇自小喜愛寫字繪畫,並且對色彩有著一種與生俱來的敏感。丈夫張大蘇在學生時代在繪畫方麵就表現出不凡的天賦,在文革中及下鄉之後,很多偉人像均出自他的筆底。那時能接到蘇州的油畫外發加工很不容易,夫妻倆非常珍惜,抓緊一切時間邊學邊畫,每天天一亮就將各種木板依牆而排,將油畫布逐一釘在板上,一個構圖,一個鋪色。東邊的光線不好了就移到西牆下。畫板跟著太陽搬,就連兩歲多的女兒手中也拿了一支筆和調色板也跟他倆著轉,在“特別”的紙板上塗鴉。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經過四個月的苦戰,小夫妻倆終於圓滿地完成了外發任務,得到了一筆當時算是比較非常豐厚的報酬,不僅還清了欠生產隊的“透支”款,還剩餘十幾元,而這剩餘的這點錢已可以讓與他們一起生活的好婆和女兒吃一次肉、做一件衣了。時至今日,每每講起這件事,夫妻倆心中對當時在蘇州裝璜設計公司的老師和朋友們還是充滿了感激之情。正是他們的指導和幫助,包括盡可提供一些作畫的筆和顏料,才讓劉蘇夫婦順利的完成了一批一批加工任務,這也更堅定了劉蘇走藝術之路的信心。
在做油畫外發加工同時,劉蘇夫婦還做起藝術設計的活兒,並且在所插隊的張浦公社已小有“名氣”,鎮上的店鋪、旅館、藥店都請他們去搞櫥窗的裝璜設計,天一亮就趕十幾裏路去張浦鎮,天黑才趕迴家,當時幾乎所有的店鋪都留下了他們的作品。後來油畫外發加工的活沒有了,由於蘇州的工藝美術係統有國畫外發加工,劉蘇便決定“轉行”畫國畫。在舅媽戴孟清的指導下,從工筆人物的衣折線條開始,劉蘇隻用了一個月的功夫就開始承接國畫外發了,這也使得民間工藝廠的許多老畫家對她刮目相看。當時,丈夫張大蘇已先期返蘇工作,在他的師傅賈惠玲熱心幫助下,劉蘇拜程宗元先生為師,開始在吳門畫苑畫工筆人物外發。程宗元先生為人低調、謙和,教畫特別耐心,從人物畫的開相到畫麵背景的配置,都毫無保留的將自己的技巧和經驗傳授給劉蘇。人物畫外發活兒做完了,劉蘇又開始畫工筆花鳥畫,並得到著名畫家崔護、朱欣生認真的指導。劉蘇每次交畫時,他們都會仔細的予以點評,也正是在這一過程中,劉蘇的工筆人物畫、花鳥畫的技術有了較大的長進。
二
1979年3月,劉蘇隨著知青返城的大潮迴到蘇州被分配到園林局所屬的園林修建隊。園林修建是個力氣活,整日和磚瓦、泥土打交道,身體瘦弱、又有腿傷的劉蘇為此苦惱不已,當得知園林局因工作需要招聘美工,喜愛美術的她決定去考美工。最終,劉蘇憑著一件《黛玉葬花》小插屏從六、七個應試中脫穎而出,順利通過考試,成為園林局一名美工。一番培訓後,她被分配到留園從事古典園林廳堂陳設恢複工作。園林廳堂陳設恢複涉及書法、繪畫、楹聯、家具、布置等多方麵的知識,這對尚未入門的劉蘇來說是一個很大的挑戰。為了盡快適應新角色,劉蘇虛心向專家請教,老書畫家樓浩白先生就是其中一位。樓浩白先生是蘇州市三中的語文教師,詩書畫印皆擅,對曆代詩詞、楹聯更是爛熟於心,每當遇到園林詩詞、楹聯方麵的問題,劉蘇都要前去請教。樓老也是盡心為劉蘇解惑,還親自指導劉蘇繪畫,內容涉及貓、杜鵑、冊頁等多個方麵,練習書法也成了劉蘇每日必修之課。除了向老書畫家請教以外,劉蘇還遍摹吳昌碩、潘天壽、趙之謙、任佰年等名家之畫,從傳統中吸取營養,從而繪畫技藝不斷長進。
當時,虎丘致爽閣需布置一幅六尺大畫《紅梅圖》,美工負責人想讓劉蘇來完成這個任務,情急之下,劉蘇又找到了恩師樓浩白先生,樓老鼓勵她說:不用擔心,我們一起來畫。在接下來的日子裏,每當工作之餘,劉蘇都要如約來到樓老家。樓老全家三代當時擠在三十平方米的小室裏,房間既要會客,又是臥房兼工作室。當時已是六十歲的樓老,身體又不好,隻能蹲伏在地上畫,為此常常累得腰酸背疼,但依然“樂此不彼”,樓老這種對藝術一絲不苟的精神讓劉蘇很是感動。有一次,在與樓老約好畫畫的時間裏,劉蘇卻因故未能前往,當時沒有電話,樓老為此專門等了一天,其對藝術的嚴謹和認真的態度,給劉蘇留下了刻骨銘心的記憶。《紅梅圖》按時完成,並懸掛在虎丘致爽閣牆麵,這幅《紅梅圖》成了劉蘇的珍藏。現在每當劉蘇看到這幅《紅梅圖》,就會想起與恩師樓老一起創作的日日夜夜,對恩師的感激和懷念之情溢於言表。
在文化積澱深厚的蘇州古典園林內當美工,劉蘇深感自己的文化內涵不夠,卻又為自己感到幸運,在園林可從古人留下的寶貴文化遺產中吸取營養,在研究園林陳設的同時,又能不斷提高自身的藝術素養,隻有努力工作,刻苦學習,才能挑起園林陳設的擔子。就這樣,劉蘇在工作中刻苦鑽研,在努力中不斷提高。後來劉蘇走上了管理崗位,先後擔任獅子林、大公園、網師園等單位的行政管理工作。幾十年來,盡管工作繁忙,但劉蘇從未放下手中的那支筆,白天工作,晚上畫畫。為提高自己的藝術水平,她不但參加了中山業餘學校花鳥班的學習,更抓緊一切時間向繪畫老師們學習。特別拜著名花鳥畫家張繼馨先生為師後的這一段時間也是劉蘇受益最大、技藝提高最快、領悟人生哲理最透徹的階段。張繼馨先生是一位德高望重、為人慈祥、卻又勤奮拚搏的老師。這位在國內畫壇上有著相當名望的老師,要劉蘇象他一樣“與畫桌拚命”,對劉蘇的要求也非常嚴格。每次去先生家時,張老總會拿出十張畫讓她帶迴家臨摹,還親自教授中國畫用筆、用色及章法之理。張老一再告訴劉蘇,“做人要老實,但畫畫要滑頭”,畫畫 “用色要巧,虛實相依、橫衝直撞、遊刃有餘”,張老的這些教導使劉蘇對中國畫的理解得到升華。在張老的精心教導下,劉蘇的作品多次參加了全國、省、市書畫展,並多次獲獎,作品在報刊、雜誌上發表。2012年10月國畫“碩果累累”在第二屆中華女性書畫攝影大展中獲優秀獎。如今,為人謙和、豪爽的劉蘇已是江蘇省美協會員,蘇州市女書畫家協會副會長,蘇州平江區美協副主席,金閶畫院副院長兼秘書長,平江書畫院副院長,江南畫院副院長。
俗話說,梅花香自苦寒來,經過幾十年不懈的努力,劉蘇在藝術道路上已逐漸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她創作的寫意花鳥獨具風格,她將書法用筆用作畫中,作品構圖飽滿,穩健中有粗獷,細膩處顯厚重。畫麵有北方人的豪邁大氣,又有南派細致精到,猶以水墨牡丹見長。劉蘇的作品用色典雅,或許是學過油畫的緣故,她的作品很講究虛實和光線的運用,這也使得她筆下的牡丹有極強的動感和“媚感”,以致有人以“劉牡丹”來稱之。著名書畫家尤玉淇先生,也稱讚劉蘇筆下的牡丹“墨色濃淡幹濕,筆底輕重徐疾,一洗塵俗之氣,真是別具風韻”,1992年5月,劉蘇創作的一幅水墨牡丹作品在蘇州市名人畫廊大獎賽中獲一等獎。
“腕底筆墨酣暢,淋漓盡致,沒有女兒態,卻有丈夫氣。”劉蘇雖然生長於蘇州,自小受到吳門溫潤典雅文化的熏陶,但性格中仍有著北方人的大氣。記得有句歌詞是這樣描寫牡丹的:“有人說你富貴,哪知道你曾曆盡貧寒……”其實,劉蘇筆下那曆盡貧寒吐芬芳的牡丹又何嚐不是她本人的真實寫照呢?
采訪結束,當筆者問劉蘇有什麽打算時,劉蘇說:“大多數遊人看園林隻注重看景色,其實,古典園林是傳統文化的瑰寶,我在園林幹了幾十年,對園林的一草一木都有深厚的感情。無論是牆角的一枝梅,還是瓦楞上的一顆草,都能帶給我創作的靈感,真所謂細微之處見精神,今後我要用自己的藝術語言畫出自已對園林的情思意趣……”我相信,憑著劉蘇對藝術的這股韌性和勤奮,在不遠的將來,她一定會給我們帶來更多的驚喜,而蘇州的園林,也會因她的努力多了一份精彩。
求金牌、求收藏、求推薦、求點擊、求評論、求紅包、求禮物,各種求,有什麽要什麽,都砸過來吧!
一
1948年劉蘇出生於蘇州一個職員家庭,在稅務部門工作的父親對於兒女教育也是很重視。劉蘇初三畢業時,考慮到家庭經濟負擔,母親希望女兒報考免學費並且還有補貼的新蘇師範學校,但西北聯大財會專業畢業的父親希望女兒也像自己一樣讀大學,最終劉蘇如父所願考上了蘇州市第三中學。正當劉蘇為自己的“大學夢”而努力時,文革爆發了。1968年,伴著上山下鄉的浪潮,劉蘇來到昆山張浦公社插隊落戶。鄉下的生活是艱苦的,但也有美好的迴憶。下鄉第二年,劉蘇便收獲了她的愛情,與同隊知青張大蘇喜結良緣。說來張大蘇也是市三中畢業的,比劉蘇高一年級,兩人一起也算是一種緣分了。而這種緣分不僅使劉蘇有了人生的歸宿感,同時也使她逐步走上了一條繪畫藝術之路。
那還是1971年初,張大蘇和劉蘇夫婦倆到宜興林場(當時的常州市五七幹校設在此地)去看望正在這裏“下放勞動”的舅舅眭關榮和舅母戴孟清。舅舅曾是最早籌建江蘇省國畫院的中國人物畫家,此時正在為林場承接一批外銷油畫加工活而忙碌著。兩位老人看到小夫妻生活如此艱辛,劉蘇身體又不太好,就建議他們學畫畫來養家糊口。在舅舅、舅母的指導下,小夫妻倆就這樣在林場裏開始了他們的藝術生涯,不久就承接了常州美術公司的一批外發加工油畫。幾個月後又經舅舅的好友、著名畫家孫君良先生的介紹,在蘇州裝璜設計公司接到了油畫加工活。這不僅讓劉蘇小家庭的生活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也使她從此愛上了藝術,人生也有了新的追求目標。
俗話說:樹有根,水有源。其實,劉蘇之所以走了繪畫藝術之路也是得益於小時家庭的薰陶。劉蘇祖籍山東諸城,係清代著名書法家劉墉的第十三代世孫。受家風影響,劉蘇父親愛好書法,尤喜臨魏碑,寫得一手好字,每逢過年廠裏的同事、家紡鄰居都會登門求春聯。在家庭的熏陶下,劉蘇自小喜愛寫字繪畫,並且對色彩有著一種與生俱來的敏感。丈夫張大蘇在學生時代在繪畫方麵就表現出不凡的天賦,在文革中及下鄉之後,很多偉人像均出自他的筆底。那時能接到蘇州的油畫外發加工很不容易,夫妻倆非常珍惜,抓緊一切時間邊學邊畫,每天天一亮就將各種木板依牆而排,將油畫布逐一釘在板上,一個構圖,一個鋪色。東邊的光線不好了就移到西牆下。畫板跟著太陽搬,就連兩歲多的女兒手中也拿了一支筆和調色板也跟他倆著轉,在“特別”的紙板上塗鴉。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經過四個月的苦戰,小夫妻倆終於圓滿地完成了外發任務,得到了一筆當時算是比較非常豐厚的報酬,不僅還清了欠生產隊的“透支”款,還剩餘十幾元,而這剩餘的這點錢已可以讓與他們一起生活的好婆和女兒吃一次肉、做一件衣了。時至今日,每每講起這件事,夫妻倆心中對當時在蘇州裝璜設計公司的老師和朋友們還是充滿了感激之情。正是他們的指導和幫助,包括盡可提供一些作畫的筆和顏料,才讓劉蘇夫婦順利的完成了一批一批加工任務,這也更堅定了劉蘇走藝術之路的信心。
在做油畫外發加工同時,劉蘇夫婦還做起藝術設計的活兒,並且在所插隊的張浦公社已小有“名氣”,鎮上的店鋪、旅館、藥店都請他們去搞櫥窗的裝璜設計,天一亮就趕十幾裏路去張浦鎮,天黑才趕迴家,當時幾乎所有的店鋪都留下了他們的作品。後來油畫外發加工的活沒有了,由於蘇州的工藝美術係統有國畫外發加工,劉蘇便決定“轉行”畫國畫。在舅媽戴孟清的指導下,從工筆人物的衣折線條開始,劉蘇隻用了一個月的功夫就開始承接國畫外發了,這也使得民間工藝廠的許多老畫家對她刮目相看。當時,丈夫張大蘇已先期返蘇工作,在他的師傅賈惠玲熱心幫助下,劉蘇拜程宗元先生為師,開始在吳門畫苑畫工筆人物外發。程宗元先生為人低調、謙和,教畫特別耐心,從人物畫的開相到畫麵背景的配置,都毫無保留的將自己的技巧和經驗傳授給劉蘇。人物畫外發活兒做完了,劉蘇又開始畫工筆花鳥畫,並得到著名畫家崔護、朱欣生認真的指導。劉蘇每次交畫時,他們都會仔細的予以點評,也正是在這一過程中,劉蘇的工筆人物畫、花鳥畫的技術有了較大的長進。
二
1979年3月,劉蘇隨著知青返城的大潮迴到蘇州被分配到園林局所屬的園林修建隊。園林修建是個力氣活,整日和磚瓦、泥土打交道,身體瘦弱、又有腿傷的劉蘇為此苦惱不已,當得知園林局因工作需要招聘美工,喜愛美術的她決定去考美工。最終,劉蘇憑著一件《黛玉葬花》小插屏從六、七個應試中脫穎而出,順利通過考試,成為園林局一名美工。一番培訓後,她被分配到留園從事古典園林廳堂陳設恢複工作。園林廳堂陳設恢複涉及書法、繪畫、楹聯、家具、布置等多方麵的知識,這對尚未入門的劉蘇來說是一個很大的挑戰。為了盡快適應新角色,劉蘇虛心向專家請教,老書畫家樓浩白先生就是其中一位。樓浩白先生是蘇州市三中的語文教師,詩書畫印皆擅,對曆代詩詞、楹聯更是爛熟於心,每當遇到園林詩詞、楹聯方麵的問題,劉蘇都要前去請教。樓老也是盡心為劉蘇解惑,還親自指導劉蘇繪畫,內容涉及貓、杜鵑、冊頁等多個方麵,練習書法也成了劉蘇每日必修之課。除了向老書畫家請教以外,劉蘇還遍摹吳昌碩、潘天壽、趙之謙、任佰年等名家之畫,從傳統中吸取營養,從而繪畫技藝不斷長進。
當時,虎丘致爽閣需布置一幅六尺大畫《紅梅圖》,美工負責人想讓劉蘇來完成這個任務,情急之下,劉蘇又找到了恩師樓浩白先生,樓老鼓勵她說:不用擔心,我們一起來畫。在接下來的日子裏,每當工作之餘,劉蘇都要如約來到樓老家。樓老全家三代當時擠在三十平方米的小室裏,房間既要會客,又是臥房兼工作室。當時已是六十歲的樓老,身體又不好,隻能蹲伏在地上畫,為此常常累得腰酸背疼,但依然“樂此不彼”,樓老這種對藝術一絲不苟的精神讓劉蘇很是感動。有一次,在與樓老約好畫畫的時間裏,劉蘇卻因故未能前往,當時沒有電話,樓老為此專門等了一天,其對藝術的嚴謹和認真的態度,給劉蘇留下了刻骨銘心的記憶。《紅梅圖》按時完成,並懸掛在虎丘致爽閣牆麵,這幅《紅梅圖》成了劉蘇的珍藏。現在每當劉蘇看到這幅《紅梅圖》,就會想起與恩師樓老一起創作的日日夜夜,對恩師的感激和懷念之情溢於言表。
在文化積澱深厚的蘇州古典園林內當美工,劉蘇深感自己的文化內涵不夠,卻又為自己感到幸運,在園林可從古人留下的寶貴文化遺產中吸取營養,在研究園林陳設的同時,又能不斷提高自身的藝術素養,隻有努力工作,刻苦學習,才能挑起園林陳設的擔子。就這樣,劉蘇在工作中刻苦鑽研,在努力中不斷提高。後來劉蘇走上了管理崗位,先後擔任獅子林、大公園、網師園等單位的行政管理工作。幾十年來,盡管工作繁忙,但劉蘇從未放下手中的那支筆,白天工作,晚上畫畫。為提高自己的藝術水平,她不但參加了中山業餘學校花鳥班的學習,更抓緊一切時間向繪畫老師們學習。特別拜著名花鳥畫家張繼馨先生為師後的這一段時間也是劉蘇受益最大、技藝提高最快、領悟人生哲理最透徹的階段。張繼馨先生是一位德高望重、為人慈祥、卻又勤奮拚搏的老師。這位在國內畫壇上有著相當名望的老師,要劉蘇象他一樣“與畫桌拚命”,對劉蘇的要求也非常嚴格。每次去先生家時,張老總會拿出十張畫讓她帶迴家臨摹,還親自教授中國畫用筆、用色及章法之理。張老一再告訴劉蘇,“做人要老實,但畫畫要滑頭”,畫畫 “用色要巧,虛實相依、橫衝直撞、遊刃有餘”,張老的這些教導使劉蘇對中國畫的理解得到升華。在張老的精心教導下,劉蘇的作品多次參加了全國、省、市書畫展,並多次獲獎,作品在報刊、雜誌上發表。2012年10月國畫“碩果累累”在第二屆中華女性書畫攝影大展中獲優秀獎。如今,為人謙和、豪爽的劉蘇已是江蘇省美協會員,蘇州市女書畫家協會副會長,蘇州平江區美協副主席,金閶畫院副院長兼秘書長,平江書畫院副院長,江南畫院副院長。
俗話說,梅花香自苦寒來,經過幾十年不懈的努力,劉蘇在藝術道路上已逐漸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她創作的寫意花鳥獨具風格,她將書法用筆用作畫中,作品構圖飽滿,穩健中有粗獷,細膩處顯厚重。畫麵有北方人的豪邁大氣,又有南派細致精到,猶以水墨牡丹見長。劉蘇的作品用色典雅,或許是學過油畫的緣故,她的作品很講究虛實和光線的運用,這也使得她筆下的牡丹有極強的動感和“媚感”,以致有人以“劉牡丹”來稱之。著名書畫家尤玉淇先生,也稱讚劉蘇筆下的牡丹“墨色濃淡幹濕,筆底輕重徐疾,一洗塵俗之氣,真是別具風韻”,1992年5月,劉蘇創作的一幅水墨牡丹作品在蘇州市名人畫廊大獎賽中獲一等獎。
“腕底筆墨酣暢,淋漓盡致,沒有女兒態,卻有丈夫氣。”劉蘇雖然生長於蘇州,自小受到吳門溫潤典雅文化的熏陶,但性格中仍有著北方人的大氣。記得有句歌詞是這樣描寫牡丹的:“有人說你富貴,哪知道你曾曆盡貧寒……”其實,劉蘇筆下那曆盡貧寒吐芬芳的牡丹又何嚐不是她本人的真實寫照呢?
采訪結束,當筆者問劉蘇有什麽打算時,劉蘇說:“大多數遊人看園林隻注重看景色,其實,古典園林是傳統文化的瑰寶,我在園林幹了幾十年,對園林的一草一木都有深厚的感情。無論是牆角的一枝梅,還是瓦楞上的一顆草,都能帶給我創作的靈感,真所謂細微之處見精神,今後我要用自己的藝術語言畫出自已對園林的情思意趣……”我相信,憑著劉蘇對藝術的這股韌性和勤奮,在不遠的將來,她一定會給我們帶來更多的驚喜,而蘇州的園林,也會因她的努力多了一份精彩。
求金牌、求收藏、求推薦、求點擊、求評論、求紅包、求禮物,各種求,有什麽要什麽,都砸過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