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372年,是桓溫無比糾結的一年。
自從晉元帝司馬睿在建康即皇帝位改元泰興開始,皇室司馬氏就一直走的是和世家精英共治的路線,這也是東晉一直以來的權力劃分方式——皇室占名分,世家由精英子弟交替共分實權。
如果桓溫不反,那麽他就是世家勢力的代表,壓製皇室一點問題都沒有。出於利益共同體的考慮,所有的世家們無論關係遠近都會奉他為盟主,連侍中謝安都以“君”侍之。這樣的情況下即使是簡文帝司馬昱,也得看他的眼色行事,否則一不小心就可能被廢掉換一個新傀儡上台——前廢帝司馬奕,現在還帶著一個陽痿的惡名,在吳縣以海西公的身份惶惶不可終日。
可如果桓溫想取而代之自己當皇帝,那麽事情會發生根本性的變化。一個強有力的實權皇帝,不是所有的世家們所願意看到的,這個時候桓溫就等於站到了所有世家的對立麵,原先在明處暗處的所有助力都會變成阻力,隻要一個不小心就會有連鎖反應,一旦崩壞後果不可預料。
這種事並非沒有先例。
當初司馬睿和王氏家族的蜜月期過後,爆發的第一次紛爭就是活生生的例子,桓溫不可能不想到那件剛剛過去不到五十年的舊事。
當年權勢煊赫試圖謀反的琅琊雙王之一的王敦,手中經年積累下來的權力可不在自己之下,更是原先在西晉就身處高位的重臣。然而等他一旦站到了所有士族的對立麵想當皇帝的時候,就連同為琅琊王氏雙王的堂弟王導都不會幫他!
論家族的勢力,當時的琅琊王氏絕不在現在的龍亢桓氏之下,是他們親手扶植起了現在這個王朝!
司馬睿不過是一個閑散皇室,永嘉南渡後,在王氏的全力支持下才收攏了北方士族和南方士族共同的支持,最終在晉湣帝出降劉曜後稱帝,建都建康,史稱東晉。
作為迴報,王導被任命為宰相,朝堂之上一切政事都出自他手,司馬睿稱之為“仲父”,比之管仲蕭何留在中樞要位;王敦則任大將軍,都督中外諸軍事,掌握著東晉絕大多數的兵權。在巔峰時刻,朝堂之上四分之三的官員都和王氏脫不了關係。
後來司馬睿試圖收迴皇權的時候和王敦發生了紛爭,被王敦以“清君側”這個古老的名義正麵擊敗,不但就地斬殺了司馬睿好不容易培植起來的黨羽,更逼得司馬睿都想讓出自己的皇位來保平安,卻最終被王敦拒絕了。從此以後他這個皇帝就是徒具虛名,所有朝政全部由王敦做主,直到他被這樣活活氣死。
事情等到王敦表達出自己想做皇帝的時候發生了轉機,接下來的事就玄妙了:王敦想廢掉太子,結果是“百官皆不從”;想要和謀主討論奪位,結果侄子王允之把完整的計劃全都透露給新皇室司馬紹;想要讓溫嶠為丹陽尹訓練丹陽兵順便監察朝廷動向,結果溫嶠反身就向司馬紹告發王敦叛亂,順便把訓練好的丹陽兵對準了他——如此種種,如果仔細去分辨,世家們的身影幾乎處處可見。
桓溫現在想要仿照王敦當年的故事,又怎麽能不考慮到這些?
所以他隻能一步步去試探世家們所能夠接受的底線。不是他不想快速稱帝,實在是不能夠——非不為也,實不能也。
時間就在這樣無形的消耗中一天一天過去,第一個熬不住的就是如坐針氈地皇帝司馬昱。
公元372年七月,病重的簡文帝試圖下遺詔,想讓桓溫仿效周公攝政,被侍中太原王氏的王坦之駁迴,改為輔政;簡文帝駕崩,桓溫想決定是否另立幼帝,結果琅琊王氏的王彪之力阻,太子司馬曜繼位;373年二月,桓溫帶兵入朝拜謁皇陵,卻在眾臣默然反抗中被迫返迴,前後在京不過十數天;返迴姑孰後,桓溫逼朝廷加其九錫,陳郡謝氏謝安以袁宏作文不佳推延,一直等到他死的時候都沒有寫完。
一代梟雄的故事,就以這樣一種方式草草落幕,不得不令人扼腕歎息。
即使到死,桓溫也如同當年的王敦一樣,沒有敢從門閥這個體製中跳出來去對抗門閥自己。
桓溫死後,將所有兵權交付給了相對能幹一點的弟弟桓衝。世子桓熙不服,與叔父桓秘,弟弟桓濟謀殺桓衝,事敗之後被流放,龍亢桓氏內部起了紛爭,整體勢力大大衰落。
375年,桓衝自己解任京畿要地揚州刺史給謝安,這等於是放棄了桓氏執掌核心權力的地位。桓氏黨眾自然群體反對,桓溫當年謀主郗超也極力勸阻,然而桓衝心意已決,立即就改任徐州刺史,以北中郎府並入中軍將軍府,出鎮京口。
桓氏至此遠離權力中心,退迴為一般士族,雖然丟失了權力,卻也保住了平安。
至於影響,那就是“盛德日新郗嘉賓”從此專心於佛學不問世事,三年後去世;“天下蒼生望謝安”也從此登上了曆史舞台,即將綻放出謝氏最璀璨的光芒。
可惜這些都與趙高無關,擊敗聯軍迴到貝郡的他一反常態地選擇了隱遁。七八年來,從未再出現在眾人的視野裏,所有的日常相關事務,也都是由趙福金出麵處理,他對外托病求仙,不再問世務。
作為一個地方上的豪強,最初還有人來征詢他的意見,然而朝堂之上的紛爭日益激烈,他這種小蝦米也就逐漸被有意識地遺忘——孟府沒有子嗣,而且估計以後也不會有子嗣,這一點是最讓人放心,讓他變得最為安全的一點。
甚至可以說,在他明確繼承人之前,但凡覬覦他勢力的人都隻會盡量地討好他。畢竟,一個無後的人反擊起來的力量是可怕的,當初吳郡四姓的前車之鑒就在那裏。當初他們中最強大的陸家到現在還處在家族內部權力鬥爭的漩渦裏,已經到了快從江東一流豪門的位置中掉出去的地步。
混得最好的是朱嚴。他雖然沒能如願以償地成為四姓的共主,卻因為另外三家的削弱而讓朱氏重新成為了四姓之首,在四姓中的話語權大大增加。至於他和趙高的承諾,那是轉瞬之間就被他拋之腦後。作為一個有野心且沒有太過預判力的人,如果不是忌憚趙高麾下的那一支強軍,他極有可能再次組建四姓聯軍進行第二次的征伐。
這一點,讓隨軍出征過的方靜姝極其不忿。無論從哪個角度來說,朱嚴都是那種無能的小人,除了內鬥時的權術還算有用,其餘的時候根本就是一個廢物。現在這樣一個卑鄙小人,卻美滋滋地爬上了高位,甚至對貝郡的邊界都多有滋擾。要不是貝郡供養的那些個乞活軍的確兇悍,估計朱嚴會更加肆無忌憚。
事實上,隻有真正的頂級人士才知道,趙高早已經買定離手,不但買了最冷門的一家,還壓上了全副身家的重注,讓人既佩服又無奈。當然,趙高這次選擇的點也不同,讓即使是王謝這等豪族,也無法對趙高這次的選擇置喙,隻好徒任自然了。
375年,“關中良相唯王猛”病死,淝水之戰正式拉開了序幕。
ps:這章好難寫,寫了幾遍都不滿意。
自從晉元帝司馬睿在建康即皇帝位改元泰興開始,皇室司馬氏就一直走的是和世家精英共治的路線,這也是東晉一直以來的權力劃分方式——皇室占名分,世家由精英子弟交替共分實權。
如果桓溫不反,那麽他就是世家勢力的代表,壓製皇室一點問題都沒有。出於利益共同體的考慮,所有的世家們無論關係遠近都會奉他為盟主,連侍中謝安都以“君”侍之。這樣的情況下即使是簡文帝司馬昱,也得看他的眼色行事,否則一不小心就可能被廢掉換一個新傀儡上台——前廢帝司馬奕,現在還帶著一個陽痿的惡名,在吳縣以海西公的身份惶惶不可終日。
可如果桓溫想取而代之自己當皇帝,那麽事情會發生根本性的變化。一個強有力的實權皇帝,不是所有的世家們所願意看到的,這個時候桓溫就等於站到了所有世家的對立麵,原先在明處暗處的所有助力都會變成阻力,隻要一個不小心就會有連鎖反應,一旦崩壞後果不可預料。
這種事並非沒有先例。
當初司馬睿和王氏家族的蜜月期過後,爆發的第一次紛爭就是活生生的例子,桓溫不可能不想到那件剛剛過去不到五十年的舊事。
當年權勢煊赫試圖謀反的琅琊雙王之一的王敦,手中經年積累下來的權力可不在自己之下,更是原先在西晉就身處高位的重臣。然而等他一旦站到了所有士族的對立麵想當皇帝的時候,就連同為琅琊王氏雙王的堂弟王導都不會幫他!
論家族的勢力,當時的琅琊王氏絕不在現在的龍亢桓氏之下,是他們親手扶植起了現在這個王朝!
司馬睿不過是一個閑散皇室,永嘉南渡後,在王氏的全力支持下才收攏了北方士族和南方士族共同的支持,最終在晉湣帝出降劉曜後稱帝,建都建康,史稱東晉。
作為迴報,王導被任命為宰相,朝堂之上一切政事都出自他手,司馬睿稱之為“仲父”,比之管仲蕭何留在中樞要位;王敦則任大將軍,都督中外諸軍事,掌握著東晉絕大多數的兵權。在巔峰時刻,朝堂之上四分之三的官員都和王氏脫不了關係。
後來司馬睿試圖收迴皇權的時候和王敦發生了紛爭,被王敦以“清君側”這個古老的名義正麵擊敗,不但就地斬殺了司馬睿好不容易培植起來的黨羽,更逼得司馬睿都想讓出自己的皇位來保平安,卻最終被王敦拒絕了。從此以後他這個皇帝就是徒具虛名,所有朝政全部由王敦做主,直到他被這樣活活氣死。
事情等到王敦表達出自己想做皇帝的時候發生了轉機,接下來的事就玄妙了:王敦想廢掉太子,結果是“百官皆不從”;想要和謀主討論奪位,結果侄子王允之把完整的計劃全都透露給新皇室司馬紹;想要讓溫嶠為丹陽尹訓練丹陽兵順便監察朝廷動向,結果溫嶠反身就向司馬紹告發王敦叛亂,順便把訓練好的丹陽兵對準了他——如此種種,如果仔細去分辨,世家們的身影幾乎處處可見。
桓溫現在想要仿照王敦當年的故事,又怎麽能不考慮到這些?
所以他隻能一步步去試探世家們所能夠接受的底線。不是他不想快速稱帝,實在是不能夠——非不為也,實不能也。
時間就在這樣無形的消耗中一天一天過去,第一個熬不住的就是如坐針氈地皇帝司馬昱。
公元372年七月,病重的簡文帝試圖下遺詔,想讓桓溫仿效周公攝政,被侍中太原王氏的王坦之駁迴,改為輔政;簡文帝駕崩,桓溫想決定是否另立幼帝,結果琅琊王氏的王彪之力阻,太子司馬曜繼位;373年二月,桓溫帶兵入朝拜謁皇陵,卻在眾臣默然反抗中被迫返迴,前後在京不過十數天;返迴姑孰後,桓溫逼朝廷加其九錫,陳郡謝氏謝安以袁宏作文不佳推延,一直等到他死的時候都沒有寫完。
一代梟雄的故事,就以這樣一種方式草草落幕,不得不令人扼腕歎息。
即使到死,桓溫也如同當年的王敦一樣,沒有敢從門閥這個體製中跳出來去對抗門閥自己。
桓溫死後,將所有兵權交付給了相對能幹一點的弟弟桓衝。世子桓熙不服,與叔父桓秘,弟弟桓濟謀殺桓衝,事敗之後被流放,龍亢桓氏內部起了紛爭,整體勢力大大衰落。
375年,桓衝自己解任京畿要地揚州刺史給謝安,這等於是放棄了桓氏執掌核心權力的地位。桓氏黨眾自然群體反對,桓溫當年謀主郗超也極力勸阻,然而桓衝心意已決,立即就改任徐州刺史,以北中郎府並入中軍將軍府,出鎮京口。
桓氏至此遠離權力中心,退迴為一般士族,雖然丟失了權力,卻也保住了平安。
至於影響,那就是“盛德日新郗嘉賓”從此專心於佛學不問世事,三年後去世;“天下蒼生望謝安”也從此登上了曆史舞台,即將綻放出謝氏最璀璨的光芒。
可惜這些都與趙高無關,擊敗聯軍迴到貝郡的他一反常態地選擇了隱遁。七八年來,從未再出現在眾人的視野裏,所有的日常相關事務,也都是由趙福金出麵處理,他對外托病求仙,不再問世務。
作為一個地方上的豪強,最初還有人來征詢他的意見,然而朝堂之上的紛爭日益激烈,他這種小蝦米也就逐漸被有意識地遺忘——孟府沒有子嗣,而且估計以後也不會有子嗣,這一點是最讓人放心,讓他變得最為安全的一點。
甚至可以說,在他明確繼承人之前,但凡覬覦他勢力的人都隻會盡量地討好他。畢竟,一個無後的人反擊起來的力量是可怕的,當初吳郡四姓的前車之鑒就在那裏。當初他們中最強大的陸家到現在還處在家族內部權力鬥爭的漩渦裏,已經到了快從江東一流豪門的位置中掉出去的地步。
混得最好的是朱嚴。他雖然沒能如願以償地成為四姓的共主,卻因為另外三家的削弱而讓朱氏重新成為了四姓之首,在四姓中的話語權大大增加。至於他和趙高的承諾,那是轉瞬之間就被他拋之腦後。作為一個有野心且沒有太過預判力的人,如果不是忌憚趙高麾下的那一支強軍,他極有可能再次組建四姓聯軍進行第二次的征伐。
這一點,讓隨軍出征過的方靜姝極其不忿。無論從哪個角度來說,朱嚴都是那種無能的小人,除了內鬥時的權術還算有用,其餘的時候根本就是一個廢物。現在這樣一個卑鄙小人,卻美滋滋地爬上了高位,甚至對貝郡的邊界都多有滋擾。要不是貝郡供養的那些個乞活軍的確兇悍,估計朱嚴會更加肆無忌憚。
事實上,隻有真正的頂級人士才知道,趙高早已經買定離手,不但買了最冷門的一家,還壓上了全副身家的重注,讓人既佩服又無奈。當然,趙高這次選擇的點也不同,讓即使是王謝這等豪族,也無法對趙高這次的選擇置喙,隻好徒任自然了。
375年,“關中良相唯王猛”病死,淝水之戰正式拉開了序幕。
ps:這章好難寫,寫了幾遍都不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