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以碗曉僧]

    眼前許多內在的,外在的詭異變化,應該已經促使我們略帶疑惑的感覺到,一件重大的事件正在發生,但那究竟是什幺?

    ——————德日進

    李慧峰對我頗為了解,知道我不會以醫術開玩笑,臉色馬上有了喜色,對我道:“這幺說,你知道我這是什幺病了?一段時間不見,長本事了,不錯呀。”

    我沒有接他的話茬,而是拿起桌上的紙筆開始寫藥方。

    其實這綠汗的疾病看起來恐怖,卻並不是完全無解。之前就有幾家報紙報道過類似的病例,其中還有一些是自愈了的。

    隻是李慧峰患病後先是服用了牛黃清熱這種涼藥,又服用了幾副補益藥物,先涼後熱的一番折騰,反而令他的身體差了不少。

    剛才為他診脈,脈象弦數又有些滑,這是有股濕熱之氣滯留在肝的經絡所致,以他的脾氣,肯定生病後越來越氣惱,看了西醫之後,又生出了恐懼煩亂的心思,才會變得更加嚴重。而且這股濕熱之氣極為強勢,以李慧峰的體質,根本不可能衍生的出,大概又是暗算武原的人用了什幺詭異的手段所致。

    幸而我之前曾看過治療這類綠汗的案例,心裏模擬過治療的手段,所以冷靜下來後,這方子也就應手而出了。

    數分鍾後,我把藥方寫好了,心裏開始盤算藥方有沒有需要加減的地方。

    柴胡五克、白芍十克、茯苓十克、陳皮五克、梔仁十克、茵陳十二克、焦山楂十克。另外抓滑石十二克、甘草三克,把這兩味藥單獨用布包包起。

    方子中柴胡可以把聚集在肝的經絡上的濕熱之氣軟化疏散,中醫稱之為疏肝解鬱。

    白芍負責恢複肝在疏散濕熱之氣及遭受侵害期間耗損的氣血,中醫稱之為養血柔肝。

    茯苓負責清除濕熱之氣中的濕氣,把它轉化為水,中醫稱之為利水滲濕。

    陳皮負責清除因為經絡長期不通,而聚集在經絡中的各類物質,另外也兼職清除濕氣,中醫稱之為燥濕化痰。

    梔仁負責清除濕熱中的熱氣。將其化整為零。

    山楂負責幫助消化,催進食欲。另外它還負責經幫助經絡恢複正常,中醫稱之為消食健胃、活血化瘀。

    濕熱之氣已經被打散,那幺它要去哪裏?不可能留在體內。

    滑石加甘草,就合成了一個簡單的利尿方劑____________六一散。濕熱之氣被打散後,就會從尿液中排出體外。看了一遍藥方,我確定藥方算是完善,便將它遞給了許安安,道:“你走的這幺快,幫我去抓抓藥?我和師兄談點私事。”

    她接過藥方,看了一眼,便轉身走了。並沒有表現出我想象中的不悅,我本來有意讓她看出我是在支開她,借此觀察她的反應。不想她竟連眼神都沒有變化,倒是讓我有些失望。

    許安安走後,我把自己的診斷結果,以及武原的現狀和李慧峰說了一遍,他聽說武原手上生出了人麵瘡,臉色變得又差了一分。

    沉默了良久,才對我道:“其實武原來我這裏,留下了一份資料給你,隻是我覺得他行為詭異,沒敢把東西留在家裏,第二天我就把那東西掃描了一份,傳到了網盤裏,原件已經被我燒了。”

    大學時李慧峰便以不會說謊出名,不想剛才他說的武原沒留下什幺,竟是謊言,且連我這幺了解他都騙過了。不過我沒在意這個,而是直接問道:“是不是有一組數字?”

    李慧峰聽我說到數字時,眼睛一亮,道:“武原之前和你說過嗎?他隻是交待要單獨把資料交給你,事關性命。而且除了一組數字,還有一個關於剛才那女孩的秘密。”

    秘密幺?恐怕她身上的密碼還不少吧。我心裏想著。

    李慧峰沒有直接給我看那份資料,而是直接發到了我的遊戲,讓我離開他家後找個地方上網。聽說我要去網吧,許安安沒說什幺,把我送到了她家附近的網吧,就開車走了。

    這家網吧的環境還不錯,網速也比較快,我幾乎掃描似的看完了李慧峰的資料,首先是幾篇關於許安安的調查報告。

    從許安安出生,到一個月前的重要經曆都調查的極為清楚,我讀了一遍後,沒發現什幺反常的內容,莫非武原是想告訴我,許安安是可信的,不過不是說有什幺秘密幺,莫非被我忽略了?想到這我有從頭把資料看了一遍。

    這次看的極為仔細,一些話來迴讀了三次,仍舊沒什幺發現,倒是發現寫這篇報告對許安安似乎大有好感,在性格方麵的描述中,盡是些責任心強、富有同情心之類的話語。

    資料的最下方,是那組數字,一共九位。和我想象中的數字大相徑庭,赤帝天文的通篇共六十四個字,自然不可能出現二位數以上的解碼內容,而如果要分割這些數字去試著和原文互相比對,找出應有的排列方式,就算是超級電腦,也要計算很久吧。

    這基本不符合正常邏輯,武原的文字,肯定還有另一層意思,想到這,我把數字記在了手機上,便想迴去,不想關閉qq時偶然發現,qq郵箱裏還有一封郵件。

    我這qq裏加的,大多是同學,莫非有人找我幺?

    我查看了一遍郵箱,才發現我在看李慧峰郵件的同時,有人給我發了另一篇郵件,而這篇郵件的內容居然是一篇打油詩:巍巍山中寺,不知幾多僧。

    碗有三六四,夠用無需爭。

    三人一碗飯,四人一碗羹。

    請問能算者,幾多僧飯羹。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北京中醫靈異經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浮沙沉戟問丹溪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浮沙沉戟問丹溪並收藏北京中醫靈異經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