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當李漠手握橫刀再次倒下時,李湞終於看清了,那血染玄甲的少年分明便是李漠。


    因為那張淹沒在鮮血之下的臉,依舊稚氣未脫;那副隱藏在玄甲之內的身體,也依舊如花絢爛。


    李湞無法想象在這短短的幾個時辰內,李漠究竟經曆了怎樣的戰鬥,也不敢去想。


    此時此刻,李湞隻想將這世上最親的兄弟攬在懷中,護他一生周全。


    “阿兄......我殺了......仇士良!”


    李漠努力地想睜開眼睛看看李湞,卻終究還是沒能睜開,隻得強擠出一抹笑,聲音細弱蚊鳴。


    李湞點了點頭,盡管他知道李漠看不到。


    “你要活著!”李湞將李漠臉上的血漬拭去,悲笑著說道:“就像小強一樣活著!”


    秦椋見狀,忙向李湞說道:“此地不宜久留,我等掩護將軍撤退!”


    李湞點了點頭,盡管此刻的他想殺盡這些叛軍,但李漠卻再也耽擱不起了。


    仇士良經營神策軍十餘年,上至將軍下到旅率,早已唯其馬首是瞻,對其之忠心甚至已遠超天子。


    正如此刻,即便仇士良已死,神策軍中主要將領卻依舊在負隅頑抗,盡管高駢、骨朵達、鄭畋引援軍而至,依然無法讓這些走投無路的將士束手就擒。


    這其中自然有叛逆者死的無情鐵律,但多少也有對仇士良的愚忠之心。


    而此時援軍雖已占盡上風,但卻終究難以迅速解決戰鬥,且必定要付出極大代價。


    在秦椋的掩護下,李湞迅速退至玄武門外,望著身後膠著的戰鬥,李湞的臉上現出一抹森森冷笑。


    “傳令勤王大軍即刻進入皇城!”


    秦椋聞言頓時大驚失色,道:“將軍......這......”


    秦椋的話未說完,因為他知道李湞不可能不知道這道命令所帶來的後果有多麽嚴重。


    或許這對於太極宮來說將是滅頂之災。


    甚至此次平叛之功也無法彌補這道命令所帶來的罪孽。


    見秦椋呆在原地不動,李湞拍了拍其右臂,“去吧,這是我的命令,與你無關。”


    秦椋這才臉色煞白地看了看李湞,當再次得到一個肯定的眼神後,終於尋了一匹戰馬疾馳而去。


    望著秦椋離開的背影,李湞轉而又望向龍首原的方向,口中冷冷說道:“既然你見死不救,那我便讓你的神策軍永遠消失!”


    ......


    龍首原。


    盡管銅爐內的炭火早已熄滅多時,但李忱卻依舊輕輕摩挲著,似乎想用手中的體溫去溫暖些什麽。


    李忱的目光已停留在太極宮方向很久,盡管看到的隻是些火光,但卻依然讓其心中焦慮不安。


    蕭良抱著劍雙目微閉,若不是站著的話,王歸長甚至都以為其已經睡著了。


    “蕭大將軍!”王歸長輕輕捅了捅蕭良。


    “說!”蕭良依舊閉著眼。


    “雜家覺得還是你過去看看得好,免得生了什麽岔子!”


    王歸長知道李忱在擔心什麽,也知道李忱絕不會主動去要求蕭良去做什麽,所以這些話必須由自己去說。


    畢竟隻要蕭良願意,他甚至可在萬軍之中取仇士良首級,而不必如此大費周折。


    李忱雖沒有說話,但卻微微側了側臉。


    蕭良沒有再說話。


    王歸長見狀,隻得輕歎一聲無奈地搖了搖頭。


    李忱的神色顯得有些失望。


    “迴稟陛下,方才李司馬調動城內所有勤王大軍......”


    來人沒有說完,似乎接下來的話有些大逆不道。


    “進皇城?”李忱不待來人答話,緊接著又問:“仇士良還沒死?”


    “據說仇士良被一不明身份的少年誅殺在玄武門外!”


    李忱聞言有些吃驚地看了看蕭良,他自然明白這少年便是經蕭良親自調教後的李漠,隻是有些不敢相信這李漠果真如此勇猛罷了。


    蕭良卻依舊如老僧入定一般一言不發,甚至連眼睛都不曾睜開。


    李忱輕輕點了點頭,而後緩緩起身伸了個懶腰,終於將手中的銅爐放入王歸長手中。


    “既然如此,那便迴去吧,朕若再不出現,怕是整個神策軍都要沒了!”


    言罷,李忱似乎又想到了什麽,對來人說道:“你去傳朕的口諭,城內所有兵馬按兵不動,更不得擅入皇城!”


    ......


    自會昌元年元日至此,這場足以載入大唐正史的叛亂終於在李忱的出現後乃告結束。


    曆經整整七日,近萬名大唐將士及宮女侍者血灑長安,唯一令人欣慰的便是此次叛亂中並未過多殃及百姓,故而並未動及根本。


    同時神策軍眾將士也在李忱的赦免下得以保留,隻是一番換血已是無可避免。


    當東方的晨曦再度普照長安時,當惶惶不安的百姓再次走出家門時,一切似乎並沒有改變什麽。


    會昌元年,正月二十三。


    這是平叛之後的第一次朝會,當李忱此生第二次也是最後一次身著袞冕出現在眾臣眼前時,滿堂文武竟是不由淚流滿麵。


    “朕......”


    李忱端坐龍榻之上環視眾臣之後,先是麵色一沉,而後才緩緩開口:“多謝諸位愛卿!”


    群臣忙齊齊躬身施禮,口中山唿“聖人萬歲”


    “朕還要謝謝仇士良,謝謝朕那位親子侄,謝謝所有背叛於朕的那些人!”


    說至此處,李忱稍稍一頓,緊接著又道:“是他們讓朕看明白了一些事,也讓朕下了一些決心!”


    言罷之後,李忱輕喚一聲:“翰林學士承旨!”


    話音方落,隻見劉瑑側步上前,王歸長則將一明黃色絹帛遞與其手,劉瑑雙手接過,而後緩緩展開絹帛朗聲念道:“門下,會昌元年元日,有閹宦神策軍軍使仇士良、兗王李岐上受皇恩,下承民意,然其不思忠君,不敬萬民,悖逆臣倫......”


    顯然,這對有些人來說是一道催命符,對有些人來說卻是一張功勞簿,其中仇士良、丌元實三族自然無可恕免,兗王李岐雖已被郭睿謀害,但仍被削去王號,逐出宗廟貶為庶人。


    至於郭睿,李忱沒有提及,但群臣都知道,在平叛當晚郭睿便被帶到了大理寺,再也沒出來。


    金吾衛裨將何仁厚,封輕車都尉,任羽林郎將;金吾衛巡街使秦椋,封驍騎尉,任左羽林軍副使......


    宣讀完畢,群臣不禁麵麵相覷,禦史中丞封敖不免略有不滿之色,移步出列躬身說道:“陛下,似乎忘了一個人!”


    《大唐頑主》無錯章節將持續在手打吧更新,站內無任何廣告,還請大家收藏和推薦手打吧!


    喜歡大唐頑主請大家收藏:()大唐頑主手打吧更新速度最快。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頑主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九盞清茶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九盞清茶並收藏大唐頑主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