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憤怒的表情,在代王的意料範圍之內,因而此刻他也一言不發,就等著皇上質問之時,再拿出早就準備好的各種說詞。偌大的望親樓上,一時之間陷入了死一般得寂靜之中。


    代王以為,皇上的憤怒來源於解除藩王限製後,對於皇權造成的衝擊。但他不知道,朱由校的憤怒,源於抱負不得施展,理想不得實踐。


    朱由校來到明朝之後,因為幾乎毫無根基,所以其諸多改革措施,遭到了各方勢力或明或暗地阻撓,更是一而再再而三的,被這些勢力以各種方式觸動底線,他早就受夠了這種窩囊氣。他極度渴望擁有一支自己的力量,實現自己的雄心壯誌。


    朱由校對於皇權根本沒有敬畏,對於皇族就更談不上有什麽天然的感情,也沒有手足相殘的忌諱,更不會有皇族殺之不祥的忌憚。隻是後世史書上記載的大明多數皇族,麵對亡國危機之時,至少也算得上寧折不彎,他因而對於大明皇族存有一種複雜的心理。


    他這次來到大同,便是想看看皇族到底是什麽樣子,到底能否為自己所用。但是他絕不接受,皇族把自己當成一個傻子或者墊腳石。因此麵對代王請求解除藩王限製的試探,朱由校心裏的火氣立刻就冒了上來。


    “皇叔,朕說過,有祖製在前,朕不敢有違。如今西南叛亂接近尾聲,遼東疥癬之疾不足為慮,草原四分五裂雄風不再,何來王叔所言猛虎在側?即使有猛虎為害,朕早晚必除之。皇叔切勿多慮。”朱由校冷冷地說完,便抬頭望天不再言語。


    代王略一思量說:“皇上,猛虎不在邊關,而在京城啊。我等皇族日夜所憂,便是為此。”


    朱由校轉過頭,看了看代王說:“如此,便請老皇叔敘說一二。”同時,心裏也有了疑惑,請求解除藩王限製乃明朝大忌,代王老謀深算,怎會如此不知輕重?誰給了他這麽大膽子?


    ………………………………………………………………………………………….


    代王端起茶壺給皇上斟滿,頓了頓便緩緩說道:“皇上,寧王之亂後。我大明皇族便忘情山水,不問人間世事,距今已有百年。其中酸甜苦辣,想必皇上早已知曉。但我等,位卑未敢忘憂國。如今大明風雲激蕩,皇權屢受壓製,大明皇族亦感同身受。”


    朱由校聞言眉頭緊鎖,端起的茶杯又輕輕放下:“皇叔,皇族享盡人間富貴,世人皆知。位卑之事從何談起?大明之興衰榮辱,本就與你等息息相關,又何來憂國之說?切勿本末倒置啊。至於感同身受,皇叔,此話慎言。朕當做沒聽過。”


    代王暗道:嘶,這小皇上嘴巴還真毒。說話滴水不漏啊。隨即輕笑道:“皇上所言極是,老臣失言了。但皇上,您可知皇族現在落到了什麽地步?苦不堪言啊。”隨後,代王充分展示了自己的口才和演技,以及憋了幾十年無人知曉的八卦潛力。


    素有賢名的趙康王因為發現王妃與兒子**,最後上吊自殺,堪稱悲劇;靖江王寧願去守陵也不願迴府,就是能夠唿吸幾口自由的空氣,堪稱苦悶;王府子女長期被困於府中,長大後不知牛羊為何物,偶然一見竟被嚇得嚎啕大哭,堪稱最大之笑話;


    至於說藩王有錢有勢,也僅僅限於二十八路上層藩王而已。其餘下層宗室成員之中,為生活所迫,偷雞摸狗盜搶劫掠者屢見不鮮,餓死街頭無人問早已不是什麽稀罕事,甚至很多宗親一輩子都沒有自己的名字,與流民無異。


    成祖不準藩親與朝廷文武聯姻,更規定在王府任職者不得入朝為官,此後有才之士視王府為禁地,避之大吉。此舉使得諸多藩王子弟不曉祖宗法製,不通四書五經。如貴為秦王王子,也有在路邊隨意毆打路人之舉。地方官府百姓,對此早已苦不堪言。


    朝廷規定,皇親宗室不得擔任任何實權職務,隻有虛職。雖萬曆年間放鬆了科舉限製,但也僅有兩人中舉,擔任了縣衙小官。失去生活目標的眾多宗室成員,縱情享樂放浪形骸,坐吃山空形同走肉。藩王之中的有識之士,早已痛心疾首…


    ………………………………………………………………………………………..


    朱由校雖然早已知曉這些事情,但如今聽得代王親自說來,不免也是心驚肉跳。後世之時很多人有混吃等死的念頭,卻不知,真的擁有這樣的生活,會是怎樣的一種痛苦。不信?看看每次大假過後,是個人嘴巴就不會閉著,絮絮叨叨如同大媽買菜。無他,閑得。


    “皇叔所言,朕也略有耳聞。但祖宗法製,朕不敢有違。朕有一事不明,皇叔既然知道祖宗之法,為何敢上言?即使朕不追究,百官之口亦能鑠金啊。”朱由校坐直了身子,口氣緩和了不少。


    雖然明知代王在演戲,但也得給點麵子不是,一個七十多歲的老頭在自己麵前嚎啕不止,誰能受得了。再說這老狐狸的尾巴終於快夾不住了,此時當個從善如流的皇帝才是正理。


    老虎的鎖鏈當然可以鬆,前提是自己得有打虎的本事。朱由校現在能掌控的資源實在有限,他不確定自己是否有當武鬆的隱藏屬性。降不住猛虎,最好還是別當二愣子。


    但內心對於擁有自己勢力的渴望,還是讓他決定,聽聽代王接下來怎麽說。他之後會再衡量一下,看能否駕馭藩王。野心與實力必須成正比,否則還是夾起尾巴做人為好。


    代王顯然也知道事情的重要性,顯得有些猶豫不決,額頭上的皺紋又深了幾許。他端著茶杯輕酌了一口,終於下定了決心,清了清嗓子道:“皇上,老臣之前說過。朝堂之上的文武百官,蔑視皇權已經到了極致。此不得不防,原因有三。


    其一:三綱有雲,‘君為臣綱,君不正,臣投他國。’皇上,老臣敢問一句,何為君正?若臣子做事行為不端,君指出,卻被臣子攻訐為君不正邪,為之奈何?


    其二:‘國為民綱,國不正,民起攻之’此話不假,可如果有人暗中推波助瀾,愚弄百姓呢?君,殺之還是不殺?此事在京城之中,端倪已現;


    其三:皇權衰微,權臣四起。其中更有黨爭之禍,弄權之臣。此萬民之大不幸,國之大哀。皇上可記得武宗時的楊廷和,萬曆時的張居正,那個不是權傾朝野,顯赫一時。可結果如何呢?


    我等皇族,敢請皇上重振皇權,澄清朝政。複我大明赫赫之威。我等拳拳之心,天地為證日月可鑒。皇上隻需登高一唿,皇族子弟必親冒失雨,以為大明千秋之計,萬世之功!老臣鬥膽,請皇上三思。”


    ……………………………………………………………………………………………


    朱由校聞言,幾乎拍案叫絕:董仲舒和朱熹,為了文臣的利益,把三綱改得亂七八糟最終獲得了皇帝的首肯。而這個老皇叔也深得其中奧妙,春秋刀法耍得風車鬥轉。將三綱之首的皇上說成了受苦受難的童養媳,為的就是突破皇族的牢籠禁錮和鐵鏈枷鎖。


    經曆了百年的封閉環境與囚徒生涯,這些原本天之驕子的皇族,其行為和思想早已扭曲。他們作為重八的子孫,對於大明當然有無與倫比的忠誠。但身上也同樣流淌著重八仇富嫉官的血液,而且如同爆發前的火山,正在咕嘟咕嘟冒泡。一旦爆發,百年之壓抑,無人可擋。


    此時若能解除他們的封印,朱由校相信,什麽狗屁的文官持政專權武將擁兵自重,都將會被皇族這隻猛獸,在頃刻間撕裂成碎片。可之後呢?誰來約束他們?誰又敢約束他們?


    隋末唐初的十八路反王,六十四路煙塵,七十二家盜賊,幾乎將華夏摧毀一空。那大明呢?難不成出現二十八國叛亂?那勞資這個皇帝還當個屁啊!!


    見皇上陷入了沉思之中,代王繼續勸說道:“皇上,您在京城之中,建立科學院,訓練新軍,另京城麵貌為之一振。


    皇上不畏文臣,查處紅丸一案,朝堂之上誰人不服?不懼商人,徹查南直隸假幣之事,有理有據。草原之功,更是讓文武汗顏,無不歎服。


    自此還有誰敢蔑視皇上?皇上,此時宜快馬加鞭,再行雷霆之策啊。否則,時機錯過,悔不當初啊。”


    代王原本恭維的一番話,卻在朱由校腦子裏敲響了十麵金鑼:韓爌說過,文臣之所以沒有輕舉妄動,是因為他們看不清我的做事之法,但他們一直在伺機而動;商人沒有大舉反撲,是因為他們看到了科學院未來的潛力,一直耐心的尋找破綻,準備據科學院為己有。


    孫承宗也說過,武將集團之所以言聽計從,是因為他們看到了從文官手裏搶班奪權的機會。而且草原不是遼東,即使草原作戰失敗了,還有長城作為屏障。反正背鍋的是皇上,到時候武將還能有靖難之功。兩麵都討好的事,誰不會做。


    這個老皇叔,眼睛也真賊啊,他是看清了我的困境。就差打著清君側的口號,赤膊上陣了。這事成了,皇族有潑天之功,這事敗了,轉眼雙手一攤,我沒法,是皇上讓我做的…


    …………………………………………………………………………………………..


    手裏的煙卷不知不覺已經燃盡,朱由校的沉思被灼燒感打斷,輕輕搓了搓手指,他笑了:原來,正是自己一直以來不顧一切地推行各種改革之法,讓朝臣藩王的心魔被徹底釋放。他們看到了一絲希望,一絲可以改變自己命運的希望。正是自己,鬆開了老虎的鎖鏈…


    改革,意味著朝堂政治和利益格局的重新劃分。但是在這個格局清晰之前,這些老於朝政的大鯊魚,不會輕舉妄動,他們隻會不斷試探,以求摸清楚套路。並且會在暗中,用自己的方式影響皇上。


    伴君如伴虎?笑話,這些腦袋個頂個聰明的人,會真把自己脫光了往皇上麵前一站,拍著胸口說,皇上,來咬上一口!!…千百年來的君臣之爭,早已讓他們深諳訓虎之道,也深明自保之法。


    為了達成目的,他們會裝作退讓,甚至會把皇上高高捧起。為的就是在皇上自九天跌落之時,成為那一張救命的墊子。而這張能帶來最大利益的墊子,才是他們要爭奪的目標。至於皇上,摔成八瓣兒都和他們沒有關係。


    當然,如果皇上最終脫離了他們的控製,他們也會有很多應對之法。比如現在在四川的朱由檢,就是一個極好的扶植對象。老皇叔之前不是用宋高宗趙構做了暗喻嗎?是啊,現在終於明白,為何朱由檢去四川之時,文官一個個都不吭聲,想必他們早已在暗中做了安排吧。


    朱由校緩緩起身踱步到圍欄邊,放眼眺望遠方的群山。一陣秋風襲來,帶來了初冬的寒意。朱由校緊了緊衣領,往手心裏哈了口氣:老虎都想出籠子看風景,我手裏卻連鞭子都沒有…朝堂裏的人靠不住,藩王更是不能放,究竟何去何從?…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少皇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喝水的犀牛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喝水的犀牛並收藏大明少皇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