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著月黑風高,朱由校三人偷偷溜出了王府。躲過了幾隊巡夜的士兵後,迎頭就碰上了鍾迅率領的皇家衛隊,期間事略過不提。三人撤迴軍營隻簡單休息了一下,朱由校立刻召集傅山等六人,召開了一個臨時會議。


    朱由校麵色嚴峻地掃視了一眼會場,口吻嚴厲地說道:“事情緊急,朕也就長話短說。第一,我們進入大同城的消息很可能已經泄露,為避免意外,即日起,各部約束好所轄官兵,不得與大同府駐軍及官府發生任何衝突,違者嚴懲不貸,若有在民間惹是生非者,立斬不赦;


    第二,大同府亂象迭生,處處危機。沒有朕的命令之前,爾等記住,一切行動聽指揮,萬不可輕舉妄動。此次來到大同,為的就是將此軍事經濟重鎮,重新納入朝廷掌控。若因有人擅自行動,造成行動失敗,朕,決不輕饒,爾等務必銘記在心;


    第三,趙赫平、布日固德和阿爾斯楞,你們三人以蒙古商人身份,用采購貨物為名義,暗中收集大同商旅與蒙古及遼東交易的情報,特別留意有沒有後金細作的蛛絲馬跡;朕與傅山,猛如虎另有其他任務安排,鍾迅負責留守營地約束各部,必要時隨時支援各處行動。”


    最後,朱由校帶著一絲微笑道:“明日開始,留守軍營的各部也不會閑著。後金不是喜歡造謠嗎?那咱們也進行反擊。勞資要讓他們知道,什麽叫做眾口鑠金!!!朕準備已久的東西,可以拿出來見見天日,曬曬太陽了。”


    ………………………………………………………………………………………………..


    自那些入城第一天就鬧出了大動靜的宣化府兵,忽然閉營不出後。城內又恢複了往日喧鬧的景象,似乎什麽事都沒發生過。大同府每天依然按部就班的開城閉關,百姓們照舊過著每日柴米油鹽醬醋茶的平淡日子,來自四麵八方的商旅遊人從大同又走向了五湖四海。


    大同城內這幾天最引人關注的,莫過於三個蒙古族闊少。三人每天在鳳臨閣唿三吆四,大宴城內顯貴,一時間成了城內熱門話題。當然,也有人認得他們的,就是上次忽悠了其中兩個闊少的商人。


    這些商人對於這三個蒙古少年的身份格外關注,因為上次幫助他們討要麵子的千總,聽說迴去後就被連降兩職,被遠竄煙瘴之地,與野人聊天去了。因此民間對於這三個少年的身份,一直傳說紛紛。


    後來終於有消息傳出,一個城內顯貴參加完一次宴會後爆料,前段時間在草原上被後金殺掉的翁牛特部首領,其有一個兒子逃了出來,就是這三個闊少中的一個;另一個少年,是草原上一個新興部族的首領,而第三個少年,就是一發了財的土豪而已,某鄙視之…


    百姓自來就同情弱者,對於小小年紀,便坐擁翁牛特部豐厚遺產的唯一繼承人,更是同情心爆棚;對另一個弱小部族的少年首領也是興趣頗豐,年少多金不是好事,這得好好引導啊;對於最後一個少年,大家都提不起興趣,土豪?大同城裏丟塊磚頭都能砸趴下倆個…


    隨著三個少年身份的曝光,關於後金在草原上嗜殺暴虐的新聞,如同一陣疾風般刮遍了整個大同城。不止如此,關於努爾哈赤被兒子戴了綠帽,其五子莽古爾泰殺母邀寵的勁爆消息,瞬間點燃了民間熊熊的八卦烈火。


    隨後曝光的,便是明皇朱由校,在草原與努爾哈赤的弟弟巴雅喇之間的談話,其中關於痛斥後金七大恨謊言的段落,博得了百姓的交口稱讚。部分聰明的百姓也有疑問,為何巴雅喇會和明皇在草原見麵?難道雙方有不可描繪的事情發生?


    爆料者聞言,隻是帶著高深莫測神秘異常的微笑,揮一揮手便悄然而去,不帶走一片雲彩。民間頓時開始了自行腦補,各種版本的猜測塵囂雲上。這其中,買菜大媽尤為積極…


    其中某個流言的終極plus版,最為引人關注:巴雅喇代替老奴結婚,為老奴所不容,於是他跑去草原求明皇庇護。其理由就是老奴因為身體原因被退婚,這可是有其自己說的七大恨為鐵證!爆料者甚至拍著胸口說,我從不散播謠言,我隻做事實的搬運工…


    …………………………………………………………………………………………..


    大同城內如今不止是關於後金的流言滿天飛,幾乎一夜之間,一種叫做口袋書的連環畫冊,突然出現在了大同街頭巷尾。《遼東血戰記》、《渾河英雄》、《小兵王二蛋》、《劉綎大將軍》等書籍,成為了小孩手裏的最愛,連不少大人也看得津津有味…


    文人自然不屑於看這些小人書,太丟份了。於是講述後金純潔男女關係的《第一次親密接觸》;講述後金皇族秘聞的《那些年,我們一起睡的女孩》;講述後金男人溫柔多情的《我的野蠻男友》等書,以其入骨的寫實風格,成為了文人間隱秘交流,實戰切磋的最愛。


    鑒於大明可憐的識字率,民間說書藝人擔負起了另一個重擔,《劉家將》、《大明英皇傳》、《我的旗長我的旗》、《太祖傳》、《鄭和下西洋》等,成了酒館茶樓裏閑人的最愛,並在民間廣為傳播;


    而另一種叫做話劇的戲曲,以其誇張的表現形式和演員入木三分的表演,贏得了百姓的廣泛讚譽,其中《白杆軍》、《浙兵抗寇記》、《錦衣潛伏》贏得了觀眾的諸多熱淚;《薩爾滸之英雄兒女》、《沉默者的名單》、《讓弓箭飛》、《天下無兵》等,成功點燃了民間的熊熊怒火…


    而歌曲,作為民間傳播最快的一種表演形式,自然不會甘落人後。朱由校寄予厚望的《我的祖國》,民眾卻不喜其怪異的曲調,皇上甚為鬱悶。但根據其樸實無華朗朗上口的歌詞,民間很快就譜寫了多個明朝流行版本,在大明境內瘋狂傳播,這倒讓朱由校喜出望外。


    原本被皇家衛隊敝帚自珍的軍歌《精忠報國》,等閑難得聽見。而有一天猛如虎在酒樓喝醉後,接著酒勁高聲吟唱了出來,整個酒樓頓時哭嚎成了一片。之後甚至有人去青樓,都專門要聽這首歌。這讓那些嬌滴滴的歌姬頗為鬱悶,演唱的雄渾有力?奴家做不到啊…


    如此剛健有力的歌曲廣為傳播後,直接後果就是,往日裏姑娘們根本瞧不上眼的傻大個,如今被少女們秋天的菠菜,給徹底淹沒了。這讓諸多自命不凡的青年學子們頗為不滿,可自己手無縛雞之力,嗓門又不夠粗壯,這如何是好?


    這難不住傅山,在某日的學子聯誼會上,他斜斜倚靠在城牆上,極為瀟灑地唱出《愛江山更愛美人》,“人生短短幾個秋啊,不醉不罷休,東邊我的美人哪,西邊黃河流。”…飄逸俊秀的歌詞,讓士子們麵對姑娘們時重新站直了腰杆。做真男人,挺好…


    大同自古文風繁盛,雅士騷客如過江之鯽。平日裏有事沒事,都愛跑到江邊酒樓處憑欄吊古,抒發自己已年過四旬,卻依然是個童生的悲憤心情。


    而城內有名的琴師阿炳,於江邊焚香操琴,一曲道盡紅塵恩怨的《滄海一聲笑》,令酒樓鴉雀無聲,無數文人頓時發了瘋。江邊的艄公卻裂開大嘴笑個不停,這租船的生意是越發的好了…


    這股自大同刮起的華夏文化複興旋風,沿著滔滔江水,越過茫茫草原,翻過崇山峻嶺,吹遍了整個大明。而成為另一個風暴中心的後金,卻麵臨著從未遭遇過的局麵,其內部各種謠言,如雨後春筍般冒了出來,這讓往日裏習慣了坐收謠言之利的努爾哈赤,大發雷霆…


    ……………………………………………………………………………………..


    這一切的始作俑者朱由校,現在沒有心思理會外界發生的一切,他的所有注意力,都集中在每日如雪片般飛來的各種情報之上。如今自己已經全力開動宣傳機器,那些後金安排的細作,恐怕早就忍不住了,就看這些陰暗角落裏的家夥,什麽時候開始反擊…


    後金人的反擊比預想來的還要快。沒多久以後,大同城內又流傳出了明皇朱由校嗜好三女共侍一夫,皇後不是親生的,大明皇室內部混亂不已,這種老掉牙的傳聞。根據之前部署,皇家衛隊傾巢出動,開始了在全城大張旗鼓的反擊。


    各個酒樓茶館處,但凡有人提出朱由校嗜好三女共侍一夫,一定有旁人會說:證據呢?你站在這裏,就能看見皇宮裏麵發生的事情?吹牛呢…


    有人說皇後不是親生的。立刻就有旁人搖著扇子道:我看你兒女和隔壁老王長的很像,還是迴家問問清楚吧,啥帽子都能戴,綠帽子戴不得額…


    有人不服氣說到大明皇室內部混亂不堪,就會有幾個旁人譏笑道:這種事,該不是從街邊小書攤上看來的吧,於是,雙方各執一詞,爭辯不休…


    傅山對於這種局麵很是擔憂,這種反擊很容易讓人為人詬病。這對皇上的信譽極為不利,而且極容易牽扯進來無辜的人。


    朱由校冷峻地說道:“有句老話說身正不怕影子斜,可大明現在不是身子正不正的問題,根本就要垮塌了。如果再不行雷霆手段,隻會讓人把根基給刨了。


    散播流言的人,不管他是無辜還是沒腦子,朕根本就不在乎。朕就是要用這種手段,把那些隱藏在水底的大鱷魚給逼出來,這才是我們的目標。傷其十指不如斷其一指。


    如果朕預計的沒錯,這些流言被狠狠反駁之後。那些隱藏極深的大鱷,一定會編造出新的流言,甚至采用其他方法反撲,這才是我們下麵工作的重點。不把這些膿瘡處理幹淨,大同就一日不得安寧。等著吧,很快就有人會跳出來。”…196.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少皇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喝水的犀牛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喝水的犀牛並收藏大明少皇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