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要禦駕親征的話一出口,滿朝文武短暫的驚訝之後,隨即炸開了鍋。太祖和成祖兩位戰鬥力爆表的先皇,那是誰都能比的?
英宗不信邪,結果不僅在土木堡損兵折將,還被蒙古人抓去漠北旅遊了一次,由此造成了也先入侵京城,朝廷陷入極度混亂之中;
正德皇帝倒是和蒙古小王子幹了一架,可那種事關文官顏麵的事,能細說?總不能用正德皇帝這種皇室反麵教材,來打文官自己的臉吧。皇上嘛就該積極進行造人運動,總是拿刀動槍的算個什麽事..
朱由校知道大臣們想說什麽,也懶得和他們進行口舌之爭,他們就是靠這個吃飯的。皇上此刻饒有興趣地研究起,乾清宮內的布局是否暗合陰陽八卦這樣高深的學問…
大臣們憤怒地發現,無論自己怎樣痛哭流淚或者義正言辭,皇上根本就不搭理自己,所謂辯論也得有對手才行啊,自己和自己說算怎麽一迴事,我們又不是傻子…
朱由校又看了看手指甲,覺得皇後這手藝就是不錯,光滑整潔,自己就沒這本事,張鳳儀那個瘋丫頭,估計會把自己的手指頭剁下來。這時,耳邊響起了溫體仁憤怒而悲愴的話語:“皇上,若要一意孤行,微臣將效法三國益州王累之舊事,倒懸城門以明誌。”
“額,朕知道了。快去吧,朕會令人在一邊圍觀,順便給你加油。溫侍郎,你是在比喻朕是劉璋那樣的昏君,還是與蒙古人有勾結?你膽子不小啊。”朱由校的誅心話語,如飛刀般拋了出去。
兵部尚書趙彥急忙出來解圍道:“皇上,溫侍郎也是憂慮之中才出言不當,還望皇上明察。皇上,禦駕親征非同小可,如今京營疲敝,良將多在外地,朝廷無兵可派啊。另外,大軍所需糧草錢餉,難以一時湊足,還望皇上三思。”
“那你們剛才討論的熱火朝天,似乎蒙古可以一舉而下。你們是集體蒙騙朕,還是集體把朕當傻子?”朱由校冷笑著問道。
田爾耕這時站出來道:“皇上,臣子披荊斬棘,乃是臣子的本分。皇上隻需運籌帷幄,坐鎮京城即可。萬不可親涉險地。英宗舊事,曆曆在目啊皇上。”
“左都督這話說的在理,好,那你們誰告訴我。朕在京城運籌帷幄了半天,換來了什麽?遼東一敗再敗,奢安之亂波及巨大,山東河北亂民四起,如今連林丹汗這種角色也敢扣關叫板了。田都督,你在諷刺朕,是不是?”朱由校邊說邊站了起來,掃視了群臣一眼:
“朕意已決,誰再阻攔,以和蒙古勾結論處。京師三大營共計十二團營,留下四個團營拱衛京師,其餘隨朕出征。另,恢複正德年間舊製,東官廳負責皇家衛隊訓練作戰一事,西官廳由孫承宗暫代,總理京營各部一切事宜。”
…………………………………………………………………………………………..
皇帝一怒,眾軍死命。祥和已久的京城,立刻變成了一個大軍營。京營士兵匆忙放下鋤頭,有些茫然的前往早已陌生的京營駐地。京城周郊人聲鼎沸,罵娘聲四起。大腹便便的軍官,帶著手下家丁,開始奮力尋找自己曾經的士兵…
在將官的喝罵聲中,士兵拿出鏽跡斑斑的刀槍開始打磨,可磨了兩下不是斷裂就是開縫兒的刀槍,讓士兵怨聲載道;布滿灰塵的牛皮盾牌,上麵布滿了蟲眼這又該怎麽辦?用這個抵擋蒙古彎刀?;至於火槍,動不動就炸膛,那玩意兒誰用誰倒黴。士兵看著同樣束手無策的將官,心裏早把這些人的祖宗問候了一個遍…
義憤填膺的不止是這些士兵,還有獲得特許權,為科學院提供鋼鐵原料的商人。他們決定全額保證兵器局的武器製造供應,這讓兵器局的官員大為感謝,驕傲的宣布,在商人的大力支持下,一周內,兵器局就能打造出合格的兵器;
大軍未動糧草先行,打開被稱為南門倉的皇家糧倉,裏麵倒是沒老鼠,因為裏麵根本就沒有一粒糧食;而通州糧倉雖然有糧食,可已經黴變甚至散發出濃香酒糟味的糧食,能做軍糧?於是管理糧倉的內官,血淋淋的頭顱在旗杆上隨風晃蕩,淒慘無比…
串通糧倉內官倒賣糧食的商人,腦袋被留了下來,但是家產盡數充公,全家發配南海。京城大糧商倒黴的十有八九,剩下的也急忙捐出大批糧食,以表忠心,並信誓旦旦保證大軍糧食供應就包在他們身上。於是皇上很大度的給他們頒發了特許糧食經營權;
大軍出動,京城裏怎麽能有那些牛鬼蛇神存在。皇家衛隊將矛頭對準了京城裏,剩餘的大大小小的有組織犯罪團夥。這次直接用火槍和強弩招唿,根本不多廢話。三天的硝煙過後,京城郊外,無數屍體加入了野狗的豪華套餐之中;
京城百姓經過最初的慌亂後,發現這事與他們似乎沒有什麽關係,於是便饒有興致地與來家裏進行登記的衙役攀談起來。不過,衙役很忙,沒顧得上說兩句話,便把一種叫做戶口本的東西扔了過來,並且叮囑道,這東西可得收好了,萬萬不敢掉了…
…………………………………………………………………………………………….
科學院內的秘書處,京城匯總來的各種消息,如雪片般飄落。日益成型的秘書處,有條不紊的處理著這些資料,小吏抄錄完資料後,便有專人校對,然後歸檔存放。
早已成為秘書處總理的魏大中,此等瞪著布滿血絲的眼睛,高聲唿喝著來往小吏注意,別把資料弄混了;而周朝瑞、袁化中和顧大章三人,帶領著各自的手下,正在進行大軍出征前的各種資料的整理與核對。以前的東林四大幹將,如今如同小白領一樣忙碌。
雖然已是三天沒合眼,但朱由校對眼前的一幕感到很滿意。一個強而有力的運轉體係,對於一個帝國至關重要;讓有才幹之人忙於工作,而不是忙於勾心鬥角,對於帝國有百利而無一害。朱由校揉了揉酸澀的眼睛,準備找個地方眯一會兒。
孫承宗這時拿著一疊資料匆匆而來,見到皇上後,便急忙將歪歪倒倒的皇上拉倒秘書處會議室。放下四周的百葉窗後,孫承宗指著資料上的幾個數字急切地說道:“皇上,這京營本應有十萬人編製,可今天得到的最新消息,隻有六萬多人,這該如何解決?”
朱由校慵懶地打了個哈欠,腫脹的眼角憋出了幾滴眼淚:“老師,這事又不是啥新鮮事,您不會告訴朕,遼東就沒這些事了吧。”
孫承宗急得背著手直轉圈,如同一個被抽打的陀螺:“皇上,老臣怎能不急?這六萬多人裏麵,還得扣除各種老弱病殘,這就剩不了多少人了。您這次可是禦駕親征,不是去山西打獵,要是有一點馬虎,老臣萬死難辭其咎啊!!”
朱由校從茶杯裏撚了片茶葉扔進嘴裏嚼了嚼,竹葉青好喝但茶葉不提勁。又掏出一隻煙卷來,點燃後,深深吸了一口。皇上慢條斯理地動作,急得孫承宗鼻子裏直喘粗氣,如同一頭處於發飆前夕的老牛。
………………………………………………………………………………………
“老師,朕這次借用援救宣府的機會,將京城亂象梳理了一下,您認為如何?”朱由校另外選了一個話題問道。
孫承宗對於皇上的跳躍思維完全無可奈何,這已經不是第一次了。孫閣老捋了捋胡子,想了想道:“兵器局特許供應商的所作所為,應該是早有安排,老臣佩服。但老臣有一事不明,這些商人為何同意如此?兵器局怎麽在一周內打造出幾萬件各類兵器?”
“商人如此配合兵器局的原因,是朕允諾,出征迴京重組京營後,所有的兵器原料都由他們提供。而京營主力將會以火器為主。這還是京營,遼東幾十萬大軍也需要重新更換火器裝備,商人算得來這筆賬。
兵器局自然不可能一周內,製造出幾萬件兵器。但是兵器局自去年十月末被徐光啟接手後,一直按照新的標準製造兵器。到如今已有半年,已生產了各類兵器大約兩萬件,應該足夠了。朕才不信林丹汗能湊齊十萬大軍,如果有這麽多軍隊,他早把科爾沁部弄死了。”
孫承宗眼中閃過一絲光亮,繼續問道:“那些糧商的事,難道也是早就安排好的?”
朱由校搖搖頭道:“南直隸大豪商,因為憤恨朕處置他們一事,串通各地暗地裏將糧倉清空,意圖借此造成物價上漲進一步控製糧價,並且造謠說因為朕窮兵黷武才造成了糧倉空虛。朕早就想找個機會收拾他們,隻是沒想到這個機會來的這麽快。
於是就借助這次救援宣府這個絕好借口,對糧倉來個大清理。這次不僅是京城,各地的糧倉都會進行大清理。這次誰敢再說什麽閑話,朕不會客氣,而且也沒人同情他們。朕相信,各地糧倉正在瘋狂的填補空缺。
這次糧倉空缺填補完成後,對於今年各地的賑災大有好處。不會再出現需要賑災之時,糧倉裏卻能跑馬的情況。今年各地匯報的災情不斷啊,對於這點必須早作打算。那些黑心的糧官和商人從哪裏找糧食,朕管不著。但隻要有一個把手伸向了百姓,朕下手會更重。
朕也告訴老師一個秘密,這次被驅逐出京的所謂大糧商裏,有好幾個其實是衛隊的人,他們將負責在安南一帶搜尋糧食,通過海路運進廣州及廣西,然後再運進內陸,解決大明的糧食問題。您沒發現,有些糧商過於年輕了嗎?”
孫承宗恍然大悟地點點頭,然後有些擔憂地說道:“皇上,您就不擔心他們一去不複返?”
朱由校沉吟道:“撒出去的種子,總有幾個要開花的。再說了,隻需要幹滿五年,迴來就是五品官。朕相信他們會做出正確的選擇。除非他們喜歡呆在猴子住的地方。”
……………………………………………………………………………………
“那皇上清理京城內的地痞流嗎和重新頒發戶口本又是怎麽迴事?”孫承宗繼續問道。
“這個很簡單,朕需要恢複納稅人口。因為大明以後農稅將會逐漸減少,商稅會逐漸加重。不了解清楚人口數量和具體分布可不行,地痞流氓多了誰來給朕繳稅?因此來了個定點打擊。當然這事現在全國推廣起來還有難度,就先從京城開始吧。”朱由校頓了頓繼續說道:
“老師,關於京營兵力的問題,朕現在就迴答你。朕不需要那麽多臃兵,朕需要的是精兵。京城裏所做的一切,都是在為此做準備。這六萬多京營士兵,能夠最終留下來的,估計不超過三萬人。而三萬人,是科學院根據目前京城資源計算出的,精兵承載最大數額。”
孫承宗低著頭想了想,猛然抬頭道:“皇上,難道您建立科學院的初衷之一,就是想要以科學院為一個巨大吸盤,將京城資源不斷吸入科學院之中,而後科學院將成為實際的京城所在地?”
朱由校詭異地笑道:“正是如此,朕早就說過,那些土鱉以為科學院,是個隻能製造新鮮玩意的地方,那他們就大錯特錯。”
隨後朱由校起身,施了一禮道:“老師,明天就將出發前往山西宣府,路上的軍務大事,就煩勞老師操心了。”
孫承宗一甩袍袖,也施了一禮,畢恭畢敬道:“老臣,領旨。”
英宗不信邪,結果不僅在土木堡損兵折將,還被蒙古人抓去漠北旅遊了一次,由此造成了也先入侵京城,朝廷陷入極度混亂之中;
正德皇帝倒是和蒙古小王子幹了一架,可那種事關文官顏麵的事,能細說?總不能用正德皇帝這種皇室反麵教材,來打文官自己的臉吧。皇上嘛就該積極進行造人運動,總是拿刀動槍的算個什麽事..
朱由校知道大臣們想說什麽,也懶得和他們進行口舌之爭,他們就是靠這個吃飯的。皇上此刻饒有興趣地研究起,乾清宮內的布局是否暗合陰陽八卦這樣高深的學問…
大臣們憤怒地發現,無論自己怎樣痛哭流淚或者義正言辭,皇上根本就不搭理自己,所謂辯論也得有對手才行啊,自己和自己說算怎麽一迴事,我們又不是傻子…
朱由校又看了看手指甲,覺得皇後這手藝就是不錯,光滑整潔,自己就沒這本事,張鳳儀那個瘋丫頭,估計會把自己的手指頭剁下來。這時,耳邊響起了溫體仁憤怒而悲愴的話語:“皇上,若要一意孤行,微臣將效法三國益州王累之舊事,倒懸城門以明誌。”
“額,朕知道了。快去吧,朕會令人在一邊圍觀,順便給你加油。溫侍郎,你是在比喻朕是劉璋那樣的昏君,還是與蒙古人有勾結?你膽子不小啊。”朱由校的誅心話語,如飛刀般拋了出去。
兵部尚書趙彥急忙出來解圍道:“皇上,溫侍郎也是憂慮之中才出言不當,還望皇上明察。皇上,禦駕親征非同小可,如今京營疲敝,良將多在外地,朝廷無兵可派啊。另外,大軍所需糧草錢餉,難以一時湊足,還望皇上三思。”
“那你們剛才討論的熱火朝天,似乎蒙古可以一舉而下。你們是集體蒙騙朕,還是集體把朕當傻子?”朱由校冷笑著問道。
田爾耕這時站出來道:“皇上,臣子披荊斬棘,乃是臣子的本分。皇上隻需運籌帷幄,坐鎮京城即可。萬不可親涉險地。英宗舊事,曆曆在目啊皇上。”
“左都督這話說的在理,好,那你們誰告訴我。朕在京城運籌帷幄了半天,換來了什麽?遼東一敗再敗,奢安之亂波及巨大,山東河北亂民四起,如今連林丹汗這種角色也敢扣關叫板了。田都督,你在諷刺朕,是不是?”朱由校邊說邊站了起來,掃視了群臣一眼:
“朕意已決,誰再阻攔,以和蒙古勾結論處。京師三大營共計十二團營,留下四個團營拱衛京師,其餘隨朕出征。另,恢複正德年間舊製,東官廳負責皇家衛隊訓練作戰一事,西官廳由孫承宗暫代,總理京營各部一切事宜。”
…………………………………………………………………………………………..
皇帝一怒,眾軍死命。祥和已久的京城,立刻變成了一個大軍營。京營士兵匆忙放下鋤頭,有些茫然的前往早已陌生的京營駐地。京城周郊人聲鼎沸,罵娘聲四起。大腹便便的軍官,帶著手下家丁,開始奮力尋找自己曾經的士兵…
在將官的喝罵聲中,士兵拿出鏽跡斑斑的刀槍開始打磨,可磨了兩下不是斷裂就是開縫兒的刀槍,讓士兵怨聲載道;布滿灰塵的牛皮盾牌,上麵布滿了蟲眼這又該怎麽辦?用這個抵擋蒙古彎刀?;至於火槍,動不動就炸膛,那玩意兒誰用誰倒黴。士兵看著同樣束手無策的將官,心裏早把這些人的祖宗問候了一個遍…
義憤填膺的不止是這些士兵,還有獲得特許權,為科學院提供鋼鐵原料的商人。他們決定全額保證兵器局的武器製造供應,這讓兵器局的官員大為感謝,驕傲的宣布,在商人的大力支持下,一周內,兵器局就能打造出合格的兵器;
大軍未動糧草先行,打開被稱為南門倉的皇家糧倉,裏麵倒是沒老鼠,因為裏麵根本就沒有一粒糧食;而通州糧倉雖然有糧食,可已經黴變甚至散發出濃香酒糟味的糧食,能做軍糧?於是管理糧倉的內官,血淋淋的頭顱在旗杆上隨風晃蕩,淒慘無比…
串通糧倉內官倒賣糧食的商人,腦袋被留了下來,但是家產盡數充公,全家發配南海。京城大糧商倒黴的十有八九,剩下的也急忙捐出大批糧食,以表忠心,並信誓旦旦保證大軍糧食供應就包在他們身上。於是皇上很大度的給他們頒發了特許糧食經營權;
大軍出動,京城裏怎麽能有那些牛鬼蛇神存在。皇家衛隊將矛頭對準了京城裏,剩餘的大大小小的有組織犯罪團夥。這次直接用火槍和強弩招唿,根本不多廢話。三天的硝煙過後,京城郊外,無數屍體加入了野狗的豪華套餐之中;
京城百姓經過最初的慌亂後,發現這事與他們似乎沒有什麽關係,於是便饒有興致地與來家裏進行登記的衙役攀談起來。不過,衙役很忙,沒顧得上說兩句話,便把一種叫做戶口本的東西扔了過來,並且叮囑道,這東西可得收好了,萬萬不敢掉了…
…………………………………………………………………………………………….
科學院內的秘書處,京城匯總來的各種消息,如雪片般飄落。日益成型的秘書處,有條不紊的處理著這些資料,小吏抄錄完資料後,便有專人校對,然後歸檔存放。
早已成為秘書處總理的魏大中,此等瞪著布滿血絲的眼睛,高聲唿喝著來往小吏注意,別把資料弄混了;而周朝瑞、袁化中和顧大章三人,帶領著各自的手下,正在進行大軍出征前的各種資料的整理與核對。以前的東林四大幹將,如今如同小白領一樣忙碌。
雖然已是三天沒合眼,但朱由校對眼前的一幕感到很滿意。一個強而有力的運轉體係,對於一個帝國至關重要;讓有才幹之人忙於工作,而不是忙於勾心鬥角,對於帝國有百利而無一害。朱由校揉了揉酸澀的眼睛,準備找個地方眯一會兒。
孫承宗這時拿著一疊資料匆匆而來,見到皇上後,便急忙將歪歪倒倒的皇上拉倒秘書處會議室。放下四周的百葉窗後,孫承宗指著資料上的幾個數字急切地說道:“皇上,這京營本應有十萬人編製,可今天得到的最新消息,隻有六萬多人,這該如何解決?”
朱由校慵懶地打了個哈欠,腫脹的眼角憋出了幾滴眼淚:“老師,這事又不是啥新鮮事,您不會告訴朕,遼東就沒這些事了吧。”
孫承宗急得背著手直轉圈,如同一個被抽打的陀螺:“皇上,老臣怎能不急?這六萬多人裏麵,還得扣除各種老弱病殘,這就剩不了多少人了。您這次可是禦駕親征,不是去山西打獵,要是有一點馬虎,老臣萬死難辭其咎啊!!”
朱由校從茶杯裏撚了片茶葉扔進嘴裏嚼了嚼,竹葉青好喝但茶葉不提勁。又掏出一隻煙卷來,點燃後,深深吸了一口。皇上慢條斯理地動作,急得孫承宗鼻子裏直喘粗氣,如同一頭處於發飆前夕的老牛。
………………………………………………………………………………………
“老師,朕這次借用援救宣府的機會,將京城亂象梳理了一下,您認為如何?”朱由校另外選了一個話題問道。
孫承宗對於皇上的跳躍思維完全無可奈何,這已經不是第一次了。孫閣老捋了捋胡子,想了想道:“兵器局特許供應商的所作所為,應該是早有安排,老臣佩服。但老臣有一事不明,這些商人為何同意如此?兵器局怎麽在一周內打造出幾萬件各類兵器?”
“商人如此配合兵器局的原因,是朕允諾,出征迴京重組京營後,所有的兵器原料都由他們提供。而京營主力將會以火器為主。這還是京營,遼東幾十萬大軍也需要重新更換火器裝備,商人算得來這筆賬。
兵器局自然不可能一周內,製造出幾萬件兵器。但是兵器局自去年十月末被徐光啟接手後,一直按照新的標準製造兵器。到如今已有半年,已生產了各類兵器大約兩萬件,應該足夠了。朕才不信林丹汗能湊齊十萬大軍,如果有這麽多軍隊,他早把科爾沁部弄死了。”
孫承宗眼中閃過一絲光亮,繼續問道:“那些糧商的事,難道也是早就安排好的?”
朱由校搖搖頭道:“南直隸大豪商,因為憤恨朕處置他們一事,串通各地暗地裏將糧倉清空,意圖借此造成物價上漲進一步控製糧價,並且造謠說因為朕窮兵黷武才造成了糧倉空虛。朕早就想找個機會收拾他們,隻是沒想到這個機會來的這麽快。
於是就借助這次救援宣府這個絕好借口,對糧倉來個大清理。這次不僅是京城,各地的糧倉都會進行大清理。這次誰敢再說什麽閑話,朕不會客氣,而且也沒人同情他們。朕相信,各地糧倉正在瘋狂的填補空缺。
這次糧倉空缺填補完成後,對於今年各地的賑災大有好處。不會再出現需要賑災之時,糧倉裏卻能跑馬的情況。今年各地匯報的災情不斷啊,對於這點必須早作打算。那些黑心的糧官和商人從哪裏找糧食,朕管不著。但隻要有一個把手伸向了百姓,朕下手會更重。
朕也告訴老師一個秘密,這次被驅逐出京的所謂大糧商裏,有好幾個其實是衛隊的人,他們將負責在安南一帶搜尋糧食,通過海路運進廣州及廣西,然後再運進內陸,解決大明的糧食問題。您沒發現,有些糧商過於年輕了嗎?”
孫承宗恍然大悟地點點頭,然後有些擔憂地說道:“皇上,您就不擔心他們一去不複返?”
朱由校沉吟道:“撒出去的種子,總有幾個要開花的。再說了,隻需要幹滿五年,迴來就是五品官。朕相信他們會做出正確的選擇。除非他們喜歡呆在猴子住的地方。”
……………………………………………………………………………………
“那皇上清理京城內的地痞流嗎和重新頒發戶口本又是怎麽迴事?”孫承宗繼續問道。
“這個很簡單,朕需要恢複納稅人口。因為大明以後農稅將會逐漸減少,商稅會逐漸加重。不了解清楚人口數量和具體分布可不行,地痞流氓多了誰來給朕繳稅?因此來了個定點打擊。當然這事現在全國推廣起來還有難度,就先從京城開始吧。”朱由校頓了頓繼續說道:
“老師,關於京營兵力的問題,朕現在就迴答你。朕不需要那麽多臃兵,朕需要的是精兵。京城裏所做的一切,都是在為此做準備。這六萬多京營士兵,能夠最終留下來的,估計不超過三萬人。而三萬人,是科學院根據目前京城資源計算出的,精兵承載最大數額。”
孫承宗低著頭想了想,猛然抬頭道:“皇上,難道您建立科學院的初衷之一,就是想要以科學院為一個巨大吸盤,將京城資源不斷吸入科學院之中,而後科學院將成為實際的京城所在地?”
朱由校詭異地笑道:“正是如此,朕早就說過,那些土鱉以為科學院,是個隻能製造新鮮玩意的地方,那他們就大錯特錯。”
隨後朱由校起身,施了一禮道:“老師,明天就將出發前往山西宣府,路上的軍務大事,就煩勞老師操心了。”
孫承宗一甩袍袖,也施了一禮,畢恭畢敬道:“老臣,領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