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南星辭職的消息,震驚了朝野。田爾耕一夥對攔路虎的離去拍手稱快;東林因為喪失了吏部主導權而捶胸頓足;魏忠賢因皇上的年輕衝動而仰天長歎;齊楚浙等吃瓜黨派,終於看見了曙光,開始了蠢蠢欲動。
隨後,皇上的一道旨意,又讓人瞠目結舌:原戶部尚書李宗延改任吏部尚書,而在天啟二年接連上書十二道辭呈的劉一燝,被任命為戶部尚書;而今年連上十八道辭呈歸去的太師史繼偕,被皇上直接任命為次輔。
群臣紛紛對這一新的人事任命議論紛紛。李宗延任吏部尚書,群臣認為這是皇上進一步掌控官員任命的權力,這可以理解。加上李宗延向來不事黨爭,群臣認為還能勉強接受;
劉一燝本為東林成員,後在移宮案中出了大力,後來卻因得罪了群臣,而被群臣聯手驅逐出朝堂,如今卻被直接任命為戶部尚書,這讓群臣不免內心戚戚;
而太師史繼偕,不僅是個刺頭,更是與所有黨派發生過矛盾。當初也是在群臣的聯合攻擊下,史繼偕選擇了憤而去職。如今他怎麽又迴來了?
群臣扳起指頭算了算,六大尚書之中,屬於堅定保皇派的已經有了工部尚書徐光啟,戶部尚書劉一燝、吏部尚書李宗延三個尚書。次輔史繼偕是皇帝的老師,那更是鐵杆保皇派。而首輔葉向高目前的態度也很模糊,說不清會偏向誰。
目前隻有禮部、兵部和刑部還在其餘黨派手裏。其中禮部是田黨的顧秉謙把持,刑部是東林的曹於汴,兵部的董漢儒誰都不得罪。群臣這才發現,皇上不經意間,已經將原有的朝堂格局徹底打破。如今保皇派成了第一大勢力。
而且更讓群臣想不通的就是,劉一燝和史繼偕在聖旨頒布的第二天,就出現在了朝堂上,那這兩人擺明了早就來到了京城。群臣忽然有了一種被皇上愚弄的感覺,搞了半天我們為了紅丸案後的權力真空鬥得你死我活,皇上卻這麽輕描淡寫地就摘了果子,這不講道理啊!!
而戶部尚書劉一燝上任的第一件事,就是徹底清查六部資金的使用。這六部資金的使用也是能查的?結果上任僅僅一天的劉一燝,就與諸臣在朝堂上發生了衝突。許多朝臣憤怒的指責劉一燝因為當年被驅逐一事心懷怨恨,因而公報私仇。
當次輔史繼偕呈上清理庸員的奏折時,群臣再次爆發了。因為早在萬曆四十六年(1618),史繼偕就曾經這麽幹過一次,那一次也是弄得滿堂風雨。後來阮大铖用他出色的編劇才能,向皇上報告說,史繼偕的兒子在外麵當海盜。史繼偕一怒之下,連上十八道辭呈而去。
當朝臣們被這兩個難纏的新任尚書,弄得來焦頭爛額之際。一間最普通不過的小酒館內,科學院教喻韓爌,正在與即將歸鄉的趙南星小酌。
…………………………………………………………………………………………..
趙南星一直喋喋不休地抒發著心裏的鬱悶,韓爌則是津津有味地吃著一碟茴香豆。見韓爌對於自己的牢騷沒有興趣,趙南星有些不滿地說道:“象雲(韓爌字)老弟,為何你對於皇上這樣的做法,沒有一點看法?這可不像你的作風啊。”
韓爌嗬嗬笑著,端起酒杯“呲溜”吸了一口道:“老哥,我們兩人也相識了幾十年了。這朝堂上的風風雨雨也經曆了不少。可是,老哥你仔細想想,我們這幾十年來,真正做成功了什麽事情沒有?”
趙南星聞言捋了捋胡子,皺著眉頭想了一下道:“這幾十年來,你我殫精竭慮地為皇上分憂,又與朝堂之上的奸佞搏鬥不止。這難道不算做成了什麽事?”
韓爌聞言也不答話,從懷裏掏了一顆模樣怪異的東西出來。趙南星定睛一看,捏著須根想了想說道:“這東西,老夫見過。好像叫做土豆?”
“哈哈,這東西叫做紅薯。來,嚐嚐。”韓爌笑著用一把小刀將紅薯切成了兩半。然後趙南星就學著韓爌的動作,用小刀將紅薯去皮後,放了一塊到嘴裏,感覺味道微甜,吃起來好像有點難以嚼爛,味道很一般。
這時,店小二將一盤子烤得黑黢黢的東西端上了桌,一股糧食特有的味道飄了過來,空氣中充滿了甜糯的味道,令人食欲大開。
店小二有些不好意思地說道:“客官,您剛才讓小的把這東西埋在灰燼裏,小的事情一多就忘了。這不,等聞著香味的時候,才發現都有點烤糊了。客官,您這是什麽食材啊?怎麽聞起來這麽香,小的在肚子的饞蟲都打了幾個滾了。”
韓爌見店小二嘴邊一抹紅色的印記都沒擦去,想是剛才便已經偷吃了。不過韓爌並不介意,他拿起一塊燙手的烤紅薯道:“拿去嚐嚐吧,這東西叫紅薯,在南邊很多,在京城倒也是個稀罕的玩意兒。”
見小二千恩萬謝的離開後,滿臉狐疑地趙南星又學著韓爌的樣子。拿起一塊烤得流油的紅薯,隻輕輕一掰:一股濃香伴著熱氣就衝了出來,裏麵軟糯的東西,就像一塊紅色的羊脂玉。趙南星輕輕咬了一口,頓時暗暗稱奇,嘴裏的動作也越來越快…
…………………………………………………………………………………..
韓爌笑著擦去了手上的黑漬道:“夢白(趙南星字)兄,此物味道如何?”
趙南星感慨道:“確實不錯,如果作為一門糧食,當是最好不過,隻是這東西好栽培嗎?”
韓爌沒有迴答這個問題,他喝了口茶涮涮嘴道:“夢白兄,老弟我想問問,這東西本來可以作為一門糧食,卻為何無人知曉?或者說,根本沒人在意這個。你我之前都醉心於朝堂殺伐,卻根本沒有拿百姓的性命當迴事啊。”
趙南星奇道:“我等在朝中與貪官汙吏鬥爭,不正是為了給百姓一條活路嗎?”
韓爌笑了笑夾起一快豬頭肉扔進嘴裏道:“老哥的迴答,果然和皇上說的一樣。皇上說,這天下最搞笑的事情,莫過於一幫子人在朝堂上鬥得你死我活,然後對著災民說,看,我把貪官打倒了,你們可以迴家吃飽飯了。可特麽糧食在哪兒呢?你倒是給災民搗騰出來啊?”
趙南星一張老臉憋得通紅,對這話他是一個噴嚏都打不出來。他沉著臉,將酒杯一飲而盡,然後鼻孔裏向外噴著粗氣,如同一頭見了紅布,隨時準備發作的公牛。
韓爌的指節敲著桌子道:“我的老哥哥,皇上的話可是一點沒錯啊。皇上說,天下所有的政治鬥爭,都得有一個前提,那就是百姓能吃飽穿暖,有氣力拍著桌子罵娘。任何不以這個為前提的政治鬥爭,都是耍流氓,是為官者最惡毒的一種行為。”
趙南星聞言,幹脆把臉轉到一邊去,他根本不想再和韓爌說下去。
韓爌自顧自的倒了一杯酒道:“老哥,我們在朝堂上殺伐了半天,有誰真正了解過民間百姓需要什麽?我們真的做到了以百姓為中心?皇上說過,我們東林不過是以…”
“夠了,老夫不想再聽。東林黨這幾年付出了多大代價,死了多少人?你還不知道吧,皇上借助南京鑄幣司假錢一案,開口就要東林繳納三千萬兩白銀贖罪啊,三千萬兩,這是要逼反江浙嗎?”趙南星低聲咆哮著。
………………………………………………………………………………
韓爌毫不示弱地說道:“東林死了多少人?嗬嗬,那百姓這幾年死了多少人?老哥,我查閱了戶部的檔案,天啟元年以來,僅僅三年時間各地便有三十萬戶消失了,那是一兩百萬人啊。這戶部的統計向來糊塗,實際死亡的人數可能更多。你我可曾關注過?朝堂裏誰關注過?
至於三千萬兩白銀,又不是讓百姓出,那是讓那些吃的腦滿腸肥之人出。怎麽,他們還想借著這事做文章?那他們可以去做,還可以放手去做。魏忠賢那條老狗早就等著這機會大開殺戒。東林如果想從此消失,可以繼續像以前一樣。”
趙南星狠狠地說道:“為何百姓之死要怪罪在東林頭上?皇上為何如此痛恨東林?”
韓爌嘿嘿一笑:“老哥哥,你說錯了。皇上是恨朝堂諸公,從來不做實事,隻知道高談闊論。他並不痛恨東林,而是感到痛心。皇上說過,東林本是一股清流,可惜沾染了銅臭。結果淪落成了一股泥石流,走到哪兒,就滅了哪兒。”
接著韓爌擺擺手,示意趙南星聽自己說:“皇上對於朝堂之上的人已經死心,因此安排了劉一燝和史繼偕迴來。就是讓他們與朝堂之人耍嘴皮子,而皇上自己則暗中安排人手,繼續著自己要做的事情。而能進入這個圈子的人,都是來自科學院的人。”
趙南星聞言,臉色一變道:“你是說,皇上準備將朝堂之人撇開,另外成立內閣?”
韓爌點點頭道:“正是如此。禮部、兵部和刑部的人,之所以沒有更換,是皇上認為,沒有更換的必要。禮部執掌的事情在皇上看來,根本是莫名其妙;至於兵部的人,皇上早就失去了興趣,都懶得搭理他們;而刑部在皇上看來,隻要是個正直的人就行,無關黨派之爭。”
………………………………………………………………………………..
趙南星皺著眉頭想了想:“皇上掌握了吏部、工部和戶部,就是為接下來的事做準備的?兵部可是掌控全國兵權啊,皇上為何也不要?”
韓爌笑道:“老哥知道皇家科學院的全稱是什麽嗎?是皇家軍事科學工程學院。裏麵所有的學員,明麵上是學生,實際都是軍官。
至於這些都是什麽樣的軍官,我相信老哥不久就會看到,因為山西有一百五十名學子正在來京的路上。皇家軍事科學工程學院,不久還會麵向全國招生,隻招16歲以上,24歲以下的學子,有無學問均可,關鍵是要有一技之長。”
趙南星吃驚地問道:“皇上這是要幹什麽???皇上準備領兵出征?”
韓爌意味深長地說道:“難道不行嗎?咱大明成祖皇帝,可是早就定下了北狩的規矩啊。”
趙南星大驚失色道:“北狩?那可停止一兩百年了。皇上這是要效仿成祖?”
韓爌點點頭道:“老哥,皇權要開始恢複了。”
“那你為何不阻止皇上?這要出大亂子啊。”趙南星急道。
韓爌也不答話,隻是沉聲低吟道:“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島外打漁船;一片汪洋都不見,知向誰邊。往事越千年,魏武揮鞭,東臨碣石有遺篇;蕭瑟秋風今又是,換了人間。”
隨後,韓爌站起身來,走到窗口前,看著川流不息的人群道:“老哥哥,這首詞,就是皇上的誌向。老夫聞之,痛哭狀若孩童。這才是我大明的皇上啊,老哥!!”
趙南星不知所措地坐在椅子上,他萬萬想不到皇上竟有如此雄心壯誌,也萬萬想不到,皇上竟然在暗中做了這麽多事。
原來,所謂重審紅丸一案,不過是皇上為了自己的雄心壯誌,而布下的一顆棋子。可笑朝堂中人,為了皇上布下的誘餌,爭得你死我活。卻不知道,皇上早已把他們排除在了未來的新內閣之外…
趙南星喝了一口酒,感覺寡淡無味,他歎口氣苦笑道:“老夫終於懂了。也罷,此番歸去,當個閑雲野鶴,再不問朝堂之事。”
韓爌詭異地一笑:“想走?老哥哪也去不了。”
“…??”
隨後,皇上的一道旨意,又讓人瞠目結舌:原戶部尚書李宗延改任吏部尚書,而在天啟二年接連上書十二道辭呈的劉一燝,被任命為戶部尚書;而今年連上十八道辭呈歸去的太師史繼偕,被皇上直接任命為次輔。
群臣紛紛對這一新的人事任命議論紛紛。李宗延任吏部尚書,群臣認為這是皇上進一步掌控官員任命的權力,這可以理解。加上李宗延向來不事黨爭,群臣認為還能勉強接受;
劉一燝本為東林成員,後在移宮案中出了大力,後來卻因得罪了群臣,而被群臣聯手驅逐出朝堂,如今卻被直接任命為戶部尚書,這讓群臣不免內心戚戚;
而太師史繼偕,不僅是個刺頭,更是與所有黨派發生過矛盾。當初也是在群臣的聯合攻擊下,史繼偕選擇了憤而去職。如今他怎麽又迴來了?
群臣扳起指頭算了算,六大尚書之中,屬於堅定保皇派的已經有了工部尚書徐光啟,戶部尚書劉一燝、吏部尚書李宗延三個尚書。次輔史繼偕是皇帝的老師,那更是鐵杆保皇派。而首輔葉向高目前的態度也很模糊,說不清會偏向誰。
目前隻有禮部、兵部和刑部還在其餘黨派手裏。其中禮部是田黨的顧秉謙把持,刑部是東林的曹於汴,兵部的董漢儒誰都不得罪。群臣這才發現,皇上不經意間,已經將原有的朝堂格局徹底打破。如今保皇派成了第一大勢力。
而且更讓群臣想不通的就是,劉一燝和史繼偕在聖旨頒布的第二天,就出現在了朝堂上,那這兩人擺明了早就來到了京城。群臣忽然有了一種被皇上愚弄的感覺,搞了半天我們為了紅丸案後的權力真空鬥得你死我活,皇上卻這麽輕描淡寫地就摘了果子,這不講道理啊!!
而戶部尚書劉一燝上任的第一件事,就是徹底清查六部資金的使用。這六部資金的使用也是能查的?結果上任僅僅一天的劉一燝,就與諸臣在朝堂上發生了衝突。許多朝臣憤怒的指責劉一燝因為當年被驅逐一事心懷怨恨,因而公報私仇。
當次輔史繼偕呈上清理庸員的奏折時,群臣再次爆發了。因為早在萬曆四十六年(1618),史繼偕就曾經這麽幹過一次,那一次也是弄得滿堂風雨。後來阮大铖用他出色的編劇才能,向皇上報告說,史繼偕的兒子在外麵當海盜。史繼偕一怒之下,連上十八道辭呈而去。
當朝臣們被這兩個難纏的新任尚書,弄得來焦頭爛額之際。一間最普通不過的小酒館內,科學院教喻韓爌,正在與即將歸鄉的趙南星小酌。
…………………………………………………………………………………………..
趙南星一直喋喋不休地抒發著心裏的鬱悶,韓爌則是津津有味地吃著一碟茴香豆。見韓爌對於自己的牢騷沒有興趣,趙南星有些不滿地說道:“象雲(韓爌字)老弟,為何你對於皇上這樣的做法,沒有一點看法?這可不像你的作風啊。”
韓爌嗬嗬笑著,端起酒杯“呲溜”吸了一口道:“老哥,我們兩人也相識了幾十年了。這朝堂上的風風雨雨也經曆了不少。可是,老哥你仔細想想,我們這幾十年來,真正做成功了什麽事情沒有?”
趙南星聞言捋了捋胡子,皺著眉頭想了一下道:“這幾十年來,你我殫精竭慮地為皇上分憂,又與朝堂之上的奸佞搏鬥不止。這難道不算做成了什麽事?”
韓爌聞言也不答話,從懷裏掏了一顆模樣怪異的東西出來。趙南星定睛一看,捏著須根想了想說道:“這東西,老夫見過。好像叫做土豆?”
“哈哈,這東西叫做紅薯。來,嚐嚐。”韓爌笑著用一把小刀將紅薯切成了兩半。然後趙南星就學著韓爌的動作,用小刀將紅薯去皮後,放了一塊到嘴裏,感覺味道微甜,吃起來好像有點難以嚼爛,味道很一般。
這時,店小二將一盤子烤得黑黢黢的東西端上了桌,一股糧食特有的味道飄了過來,空氣中充滿了甜糯的味道,令人食欲大開。
店小二有些不好意思地說道:“客官,您剛才讓小的把這東西埋在灰燼裏,小的事情一多就忘了。這不,等聞著香味的時候,才發現都有點烤糊了。客官,您這是什麽食材啊?怎麽聞起來這麽香,小的在肚子的饞蟲都打了幾個滾了。”
韓爌見店小二嘴邊一抹紅色的印記都沒擦去,想是剛才便已經偷吃了。不過韓爌並不介意,他拿起一塊燙手的烤紅薯道:“拿去嚐嚐吧,這東西叫紅薯,在南邊很多,在京城倒也是個稀罕的玩意兒。”
見小二千恩萬謝的離開後,滿臉狐疑地趙南星又學著韓爌的樣子。拿起一塊烤得流油的紅薯,隻輕輕一掰:一股濃香伴著熱氣就衝了出來,裏麵軟糯的東西,就像一塊紅色的羊脂玉。趙南星輕輕咬了一口,頓時暗暗稱奇,嘴裏的動作也越來越快…
…………………………………………………………………………………..
韓爌笑著擦去了手上的黑漬道:“夢白(趙南星字)兄,此物味道如何?”
趙南星感慨道:“確實不錯,如果作為一門糧食,當是最好不過,隻是這東西好栽培嗎?”
韓爌沒有迴答這個問題,他喝了口茶涮涮嘴道:“夢白兄,老弟我想問問,這東西本來可以作為一門糧食,卻為何無人知曉?或者說,根本沒人在意這個。你我之前都醉心於朝堂殺伐,卻根本沒有拿百姓的性命當迴事啊。”
趙南星奇道:“我等在朝中與貪官汙吏鬥爭,不正是為了給百姓一條活路嗎?”
韓爌笑了笑夾起一快豬頭肉扔進嘴裏道:“老哥的迴答,果然和皇上說的一樣。皇上說,這天下最搞笑的事情,莫過於一幫子人在朝堂上鬥得你死我活,然後對著災民說,看,我把貪官打倒了,你們可以迴家吃飽飯了。可特麽糧食在哪兒呢?你倒是給災民搗騰出來啊?”
趙南星一張老臉憋得通紅,對這話他是一個噴嚏都打不出來。他沉著臉,將酒杯一飲而盡,然後鼻孔裏向外噴著粗氣,如同一頭見了紅布,隨時準備發作的公牛。
韓爌的指節敲著桌子道:“我的老哥哥,皇上的話可是一點沒錯啊。皇上說,天下所有的政治鬥爭,都得有一個前提,那就是百姓能吃飽穿暖,有氣力拍著桌子罵娘。任何不以這個為前提的政治鬥爭,都是耍流氓,是為官者最惡毒的一種行為。”
趙南星聞言,幹脆把臉轉到一邊去,他根本不想再和韓爌說下去。
韓爌自顧自的倒了一杯酒道:“老哥,我們在朝堂上殺伐了半天,有誰真正了解過民間百姓需要什麽?我們真的做到了以百姓為中心?皇上說過,我們東林不過是以…”
“夠了,老夫不想再聽。東林黨這幾年付出了多大代價,死了多少人?你還不知道吧,皇上借助南京鑄幣司假錢一案,開口就要東林繳納三千萬兩白銀贖罪啊,三千萬兩,這是要逼反江浙嗎?”趙南星低聲咆哮著。
………………………………………………………………………………
韓爌毫不示弱地說道:“東林死了多少人?嗬嗬,那百姓這幾年死了多少人?老哥,我查閱了戶部的檔案,天啟元年以來,僅僅三年時間各地便有三十萬戶消失了,那是一兩百萬人啊。這戶部的統計向來糊塗,實際死亡的人數可能更多。你我可曾關注過?朝堂裏誰關注過?
至於三千萬兩白銀,又不是讓百姓出,那是讓那些吃的腦滿腸肥之人出。怎麽,他們還想借著這事做文章?那他們可以去做,還可以放手去做。魏忠賢那條老狗早就等著這機會大開殺戒。東林如果想從此消失,可以繼續像以前一樣。”
趙南星狠狠地說道:“為何百姓之死要怪罪在東林頭上?皇上為何如此痛恨東林?”
韓爌嘿嘿一笑:“老哥哥,你說錯了。皇上是恨朝堂諸公,從來不做實事,隻知道高談闊論。他並不痛恨東林,而是感到痛心。皇上說過,東林本是一股清流,可惜沾染了銅臭。結果淪落成了一股泥石流,走到哪兒,就滅了哪兒。”
接著韓爌擺擺手,示意趙南星聽自己說:“皇上對於朝堂之上的人已經死心,因此安排了劉一燝和史繼偕迴來。就是讓他們與朝堂之人耍嘴皮子,而皇上自己則暗中安排人手,繼續著自己要做的事情。而能進入這個圈子的人,都是來自科學院的人。”
趙南星聞言,臉色一變道:“你是說,皇上準備將朝堂之人撇開,另外成立內閣?”
韓爌點點頭道:“正是如此。禮部、兵部和刑部的人,之所以沒有更換,是皇上認為,沒有更換的必要。禮部執掌的事情在皇上看來,根本是莫名其妙;至於兵部的人,皇上早就失去了興趣,都懶得搭理他們;而刑部在皇上看來,隻要是個正直的人就行,無關黨派之爭。”
………………………………………………………………………………..
趙南星皺著眉頭想了想:“皇上掌握了吏部、工部和戶部,就是為接下來的事做準備的?兵部可是掌控全國兵權啊,皇上為何也不要?”
韓爌笑道:“老哥知道皇家科學院的全稱是什麽嗎?是皇家軍事科學工程學院。裏麵所有的學員,明麵上是學生,實際都是軍官。
至於這些都是什麽樣的軍官,我相信老哥不久就會看到,因為山西有一百五十名學子正在來京的路上。皇家軍事科學工程學院,不久還會麵向全國招生,隻招16歲以上,24歲以下的學子,有無學問均可,關鍵是要有一技之長。”
趙南星吃驚地問道:“皇上這是要幹什麽???皇上準備領兵出征?”
韓爌意味深長地說道:“難道不行嗎?咱大明成祖皇帝,可是早就定下了北狩的規矩啊。”
趙南星大驚失色道:“北狩?那可停止一兩百年了。皇上這是要效仿成祖?”
韓爌點點頭道:“老哥,皇權要開始恢複了。”
“那你為何不阻止皇上?這要出大亂子啊。”趙南星急道。
韓爌也不答話,隻是沉聲低吟道:“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島外打漁船;一片汪洋都不見,知向誰邊。往事越千年,魏武揮鞭,東臨碣石有遺篇;蕭瑟秋風今又是,換了人間。”
隨後,韓爌站起身來,走到窗口前,看著川流不息的人群道:“老哥哥,這首詞,就是皇上的誌向。老夫聞之,痛哭狀若孩童。這才是我大明的皇上啊,老哥!!”
趙南星不知所措地坐在椅子上,他萬萬想不到皇上竟有如此雄心壯誌,也萬萬想不到,皇上竟然在暗中做了這麽多事。
原來,所謂重審紅丸一案,不過是皇上為了自己的雄心壯誌,而布下的一顆棋子。可笑朝堂中人,為了皇上布下的誘餌,爭得你死我活。卻不知道,皇上早已把他們排除在了未來的新內閣之外…
趙南星喝了一口酒,感覺寡淡無味,他歎口氣苦笑道:“老夫終於懂了。也罷,此番歸去,當個閑雲野鶴,再不問朝堂之事。”
韓爌詭異地一笑:“想走?老哥哪也去不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