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校站起身,在小小的牢房內轉了幾圈。韓爌告訴他的事,已經遠遠超出了他的認知。他原來以為,在封建集權社會,皇上擁有天然的免死金牌。可如今看來,這塊免死金牌並不是皇上的護身符,隻是用來掩蓋封建集權下的各種內幕的遮羞內褲,還特麽是t形褲。
當無數人為了這條內褲邊緣的屁股,前赴後繼地大殺四方的時候,卻會在不經意間被人輕輕扯住一根繩子,然後乖乖就範。個別不顧蛋疼的家夥,最後不是在世人的羨慕中死在女人肚皮上,就是成了光榮的藥物測試員。
一旦皇權將臣子的利益侵犯太深,臣子將會用另一種方法維護利益。而這種方法,可謂無所不用其極。‘皇上’二字對於朝臣來說,不過是用來換取利益的一塊招牌。隻要皇上做事不符合胃口,他們或許不敢殺皇上,但卻可以找出千萬種方法與皇上對抗。
這種事在明朝以前可能還不是太明顯,因為所有的社會資源,都要由皇權來分配,皇權起到居中調解的作用就行了。群臣之間的爭鬥,還必須圍繞著鞏固皇權這一基本套路,否則不僅喝不到湯,還得被人啐一臉唾沫,然後被送去測試刀刃的鋒利程度或者遠竄南海釣魚。
可從明朝開始,掌握了經濟及資源分配大權的群臣,根本不在意皇上給的那點可憐月薪,他們開始尋求政治上的更大突破。或者說,利益分配者開始覺醒,憑啥要找個廢物管著自己?
當此事發展到極致,不用野豬皮進關,群臣自己都會幹掉皇上。然後,就會是重複老路,數個利益集團將會分裂掉中國。這事曆史上就沒少見,三國,五胡亂華,五代十國哪一個不是這個路數?‘皇上’不過是個用來騙人的招牌,這與皇叔的功效是一樣的…
朱由校的手指在欄杆上敲了兩下,當下也下不了決心,是否讓韓爌將先皇的事說出來。因為,他一旦了解此事詳情,保不準會對大臣痛下殺手。可真的痛下殺手了,又能如何?
崇禎殺的還少?連淩遲都用了。可最後呢?將明朝皇權和國家利益榨取幹淨的大臣們,幹脆來了個賣主求榮,將錦繡河山徹底交給了外族,然後繼續著他們的貳臣生活,小日子過得也還挺滋潤。最後咬著筆杆子將明史修改的亂七八糟,文臣的形象依然永遠偉光正。
雖然自己之前的明朝皇帝,就算真的是被某個大臣弄死,也和自己沒有一毛錢的關係。可勞資被老天丟到明朝來,難道就是等著別人給自己喂耗子藥的?不行,這事決不能發生。韓爌說的對,我要先忍,甚至是沒有道理的忍,一直忍到我有足夠實力的那一天…
皇權被削弱的根本原因,還是被朝臣架空,失去了經濟和軍事權力,進而失去了資源的分配權,那我就一點點的奪迴來;你們以為資源就是糧食、瓷器、茶葉、絲綢和白銀?你們懂得什麽叫做資源配置和資源虹吸效應不?和老子玩這些,等你們多穿越幾次再說…
…………………………………………………………………………
朱由校一臉沉著的坐迴了椅子上,順手將衣服下擺梳理整齊後,微笑道:“次輔,你把先皇的事情給朕說說。朕,想聽聽。”
韓爌心裏是疑竇叢生:皇上聽了這些話,怎麽能如此沉得住氣?別說咆哮,連發怒的神情都沒有。皇上這是被嚇傻了,還是找不著北了?難道,小皇上真的是英主,因而胸有成竹,萬般一切盡在掌握!?
朱由校淡淡一笑道:“次輔,朕今天坐在這裏,就是想聽一些真心話,一些掏心窩子的話。朝堂上的假話太多,朕也聽膩了。還煩請次輔教我,朕應該做什麽,應該怎麽做。”說罷,朱由校鄭重的行了空首禮。
韓爌急忙一把拉住皇上,歎口氣道:“皇上折煞老夫咯。說到底,老夫也與此事脫不了幹係。但老夫自有老夫的苦衷。”
……………………………………………………………………………………..
韓爌一捋胡子說道:“先皇繼位後,曾經發出過三道聖旨。分別是廢礦稅、餉邊防、補官缺。按照朝堂上的說法,那是‘朝野感動,萬民叩謝。’可在老夫看來,這實乃先皇的一招敗筆。”
朱由校想了想道:“這三道聖旨,據朕所知,確實是獲得了交口稱讚,但如何卻成為了敗筆了,還望次輔明言。”
韓爌道:“先說這廢礦稅。先皇旨意中明言:‘先年開礦抽稅,為三殿兩宮未建,帑藏空虛權宜采用。近因遼東奴酋叛逆,戶部已加派地畝錢糧,今將礦稅盡行停止。’這是向大家說明,礦稅的征收乃權益之策,也就是說大家以後就別糾纏在這事上了。
可是皇上,這裏卻沒有說明,要給之前被征稅的地方有何補償。這就是說以前的征的稅就這麽算了,但以後各地該繳納的稅負一文不能少。自神宗征礦稅以來,累積不下數百萬兩白銀的稅收,如果算上礦監的貪墨等,怕有上千萬兩之巨。這讓被征稅之地,心裏不服啊。”
朱由校問道:“次輔,你的意思是說,這道廢礦稅的旨意實際是和稀泥。那些被征稅的地方,嘴裏說感謝,實際心裏怨恨更深?是因為朝廷沒有給出相應的補償之政策?”
韓爌點點頭道:“確實如此,假如當時換一個方式。比如減免錢糧或者補官缺時以被征稅之地優先,那情況就會好許多。”
朱由校皺著眉頭道:“再減當地錢糧,恐怕不妥,勢必引發其餘地方的不滿。補官缺如果優先考慮被征稅之地,恐怕朝堂內不能平衡。父皇的這道旨意,怕也是不得已而為之。”
韓爌搖搖頭道:“陛下,這減免錢糧和補官缺裏麵大有文章可做。最簡單的辦法,就是將減免錢糧的份額縮小時間拖長,而補官缺嘛,應該交由吏部商議。這樣一來,就可以將矛盾轉移。可是陛下偏偏選擇了這一條,明麵上看似朝野感動,實際是朝野暗地裏罵娘。”
朱由校聽到此處,心裏已是明了:光宗當了幾十年太子,根本沒有處理朝政的經驗,很多在他看來無法解決的事,實際大臣有更好的解決辦法,而且能做的更加完善。但光宗隻想盡快的臨朝聽政,可惜,趕鴨子上架的結果,就是做了無用功…
…………………………………………………………………………………
韓爌繼續說道:“這道廢礦稅的聖旨,可以說將文臣中的很多人都得罪了,本來不少人指望著能從中得到好處或者補償的。其實這點文臣倒也能忍受,但陛下在聖旨中卻又少了幾個字,終於將文臣徹底激怒。”
朱由校想了半天後,眉頭擰成了一個川字,他有些遲疑地說道:“難道是‘永不複征’?”
韓爌沉重地點點頭道:“確實如此。因為沒有這幾個字,那皇上以後隨時還可以找各種名目複征,並借此敲打文臣。如此一來,那些與地方糾結頗深的官員,焉能不怒。”
見小皇上的眉宇間隱隱有憤怒的神色,韓爌歎口氣道:“陛下,切莫生氣。本來朝政之道,打壓了一方利益後,就應該給予另一方以好處,如此方能平衡。可惜,先皇犯了第二個錯,那就是餉邊防。
咱這大明朝,錢財過手刮層皮,雁過拔羽留撮毛早已是慣例。先皇聖旨裏說:‘再發帑銀一百萬兩與戶部充遼餉,命別部不得分用,並前犒賞。’這是斷了某些人的財路啊。而且陛下直接施恩與中下層軍官,這又引起了軍方高層的不滿。
皇上,您應該看過老臣前幾日遞交的折子。您之前問我關於軍隊內部實際控製權一事,老臣已經言明:邊軍將士知將而不知皇上,此乃私兵也。屯軍若盲流,京營如流氓,此不堪用也。先皇如此做法,是想恩惠於軍,卻乃無用之功。而且如在身邊添刀兵爾。”
朱由校有些慍怒地說道:“難道,犒賞命令就不該是皇上發出?非得要這些所謂將領在中間插上一腳?要他們得了好處後,才能賞賜給士兵?”
韓爌道:“陛下,整個大明朝,您還能找出善戰的官兵否?善戰、能戰、敢戰的隻有私兵,其餘的如豬狗爾。
去年山東刁民叛亂,僅僅一百七十人就擊潰官兵上千人。後來,路過當地的錦衣衛指揮僉事張道浚,僅以家丁三十人便將賊盡除,其家丁中就有您的侍衛猛如虎。
皇上,如此局麵下,先皇不是率先安撫這些將領,而是越過這些將領直接恩賞於兵。您說,這些將領心裏會怎麽想?他自己辛辛苦苦訓練的私兵,皇上一句話就想得了去,豈同玩笑乎?”
朱由校聞言,深深閉上了眼睛:光宗這是在京城呆久了,完全不清楚下麵的事情,可為啥做這些事前不問呢?明朝現在的將領,還能有可用的人嗎?老奴來了,我用誰去抵禦?
………………………………………………………………………………..
韓爌繼續道:“皇上,在老夫看來。看起來不起眼的第三道聖旨,才將文武兩邊,徹底推到了光宗的對立麵,那就是補官缺。神宗朝官員不夠,這曆來都是事實,可事情也沒見耽誤多少,那是因為大家都習慣了。而且能拿雙份好處何樂不為?
但先皇太急了,補缺的人員太快了。先皇先令禮部右侍郎、南京吏部侍郎二人為禮部尚書兼內閣大學士;隨後,將何宗彥等四人均升為禮部尚書兼內閣大學士;還很快啟用卸官歸田的舊輔臣葉向高。
最後又同意將因為“上疏”立儲獲罪的三十三人和為礦稅等獲罪的十一人一概錄用。因此有人感慨先皇矯枉過正,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官滿為患’的局麵。
陛下,先皇這是在幹什麽?這是在給自己樹敵啊。如此大規模的補缺官員,那就是說對原有官員不滿,希望借助新的官員來分擔權力和責任。
可是如此一來,原有官員必定大為不滿。不光是東林,其餘如齊楚浙及閹黨,都是大為不滿。甚至讓官員產生惶惶不安的感覺。先皇這是要打破自神宗朝以來,數十年形成的一個利益分配格局,終於惹怒了文武群臣。”
朱由校緊捏雙拳道:“這也就是說,他們又開始了老一套,送酒送女人送丹藥。就是等著我上位,然後欺我年幼,好拿捏是不是?”
韓爌聞言,痛苦地點點頭。
朱由校牙齒咬得‘咯咯’,滿麵青色地問道:“也就是說,父皇原本是準備將皇權進一步收攏,卻給自己帶來了殺身之禍。而執行這個計劃的,可能是東林,齊楚浙黨,也可能是閹黨。而錢謙益乃至鄭貴妃等人,不過是他們的一枚棋子而已。是也不是?”
韓爌“撲通”一聲跪倒在地,老淚縱橫:“陛下,老臣死罪。當初安排錢謙益去做內應,不過是延續以往的做法。但是,斷然沒有任何一方,敢直接謀害先皇的性命。
所有利益方隻是推動一件事地發生,而觀其後效,如同當年土木堡之變一樣。既然阻止不了,就在暗中使用各種手段達到目的。然後再看目的完成的結果怎麽樣,以圖隨後的發展。因為利益方都是心知肚明,所以從來不會再明麵上說出來,隻是在暗中較勁。”
“夠了,”朱由校咆哮道:“你們這是把皇上當成什麽了?你們如此做法就不覺得虧心?大敵當前,你們還在如此內訌。行如此卑劣手段,僅僅是為了你們自己的利益。國家利益何在?百姓利益何在?我大明的利益何在?”
韓爌哽咽道:“陛下,老臣也是幡然醒悟後,每日茶飯不思,痛苦不堪。但皇上,大明不能亂啊。一旦因為紅丸一案大規模處置官員,必定造成朝堂動亂。到時候,隻怕天下將陷入浩劫。”
朱由校聞言哈哈大笑起來,笑得扶著欄杆都直不起腰。過了一會兒,他用手指將眼角的淚水擦去:“陷入浩劫?你們還有臉說這話。朕以前還對你們抱有希望,現在看來大明是徹底爛了,爛到已經沒法扶起來,已經爛到了骨髓,爛到了根。”
朱由校眼神失去焦距般,望著窗外稀稀落落的雪花,雙手無意識地搓著因憤怒而紅赤的臉頰。不知過了多久,他慢慢說道:“韓次輔,剛才朕有些失態了,您別介意。這事朕知道該怎麽做了。
朕很感激你告訴我這些。放心,大明的朝堂不會亂,朕不為自己著想,也得為千千萬萬的子民,還有大明萬裏江山著想。朕答應你,紅丸案明日就將結案,從此再不翻案。也不會大規模處置官員,朕的事很多,沒工夫理會這些屁事。”
朱由校說完,衝著韓爌拱了拱手,一步一個腳印地離開了牢房。雖然麵容疲憊,但挺直的腰背在牢房中,留下了長長的一條影子…
當無數人為了這條內褲邊緣的屁股,前赴後繼地大殺四方的時候,卻會在不經意間被人輕輕扯住一根繩子,然後乖乖就範。個別不顧蛋疼的家夥,最後不是在世人的羨慕中死在女人肚皮上,就是成了光榮的藥物測試員。
一旦皇權將臣子的利益侵犯太深,臣子將會用另一種方法維護利益。而這種方法,可謂無所不用其極。‘皇上’二字對於朝臣來說,不過是用來換取利益的一塊招牌。隻要皇上做事不符合胃口,他們或許不敢殺皇上,但卻可以找出千萬種方法與皇上對抗。
這種事在明朝以前可能還不是太明顯,因為所有的社會資源,都要由皇權來分配,皇權起到居中調解的作用就行了。群臣之間的爭鬥,還必須圍繞著鞏固皇權這一基本套路,否則不僅喝不到湯,還得被人啐一臉唾沫,然後被送去測試刀刃的鋒利程度或者遠竄南海釣魚。
可從明朝開始,掌握了經濟及資源分配大權的群臣,根本不在意皇上給的那點可憐月薪,他們開始尋求政治上的更大突破。或者說,利益分配者開始覺醒,憑啥要找個廢物管著自己?
當此事發展到極致,不用野豬皮進關,群臣自己都會幹掉皇上。然後,就會是重複老路,數個利益集團將會分裂掉中國。這事曆史上就沒少見,三國,五胡亂華,五代十國哪一個不是這個路數?‘皇上’不過是個用來騙人的招牌,這與皇叔的功效是一樣的…
朱由校的手指在欄杆上敲了兩下,當下也下不了決心,是否讓韓爌將先皇的事說出來。因為,他一旦了解此事詳情,保不準會對大臣痛下殺手。可真的痛下殺手了,又能如何?
崇禎殺的還少?連淩遲都用了。可最後呢?將明朝皇權和國家利益榨取幹淨的大臣們,幹脆來了個賣主求榮,將錦繡河山徹底交給了外族,然後繼續著他們的貳臣生活,小日子過得也還挺滋潤。最後咬著筆杆子將明史修改的亂七八糟,文臣的形象依然永遠偉光正。
雖然自己之前的明朝皇帝,就算真的是被某個大臣弄死,也和自己沒有一毛錢的關係。可勞資被老天丟到明朝來,難道就是等著別人給自己喂耗子藥的?不行,這事決不能發生。韓爌說的對,我要先忍,甚至是沒有道理的忍,一直忍到我有足夠實力的那一天…
皇權被削弱的根本原因,還是被朝臣架空,失去了經濟和軍事權力,進而失去了資源的分配權,那我就一點點的奪迴來;你們以為資源就是糧食、瓷器、茶葉、絲綢和白銀?你們懂得什麽叫做資源配置和資源虹吸效應不?和老子玩這些,等你們多穿越幾次再說…
…………………………………………………………………………
朱由校一臉沉著的坐迴了椅子上,順手將衣服下擺梳理整齊後,微笑道:“次輔,你把先皇的事情給朕說說。朕,想聽聽。”
韓爌心裏是疑竇叢生:皇上聽了這些話,怎麽能如此沉得住氣?別說咆哮,連發怒的神情都沒有。皇上這是被嚇傻了,還是找不著北了?難道,小皇上真的是英主,因而胸有成竹,萬般一切盡在掌握!?
朱由校淡淡一笑道:“次輔,朕今天坐在這裏,就是想聽一些真心話,一些掏心窩子的話。朝堂上的假話太多,朕也聽膩了。還煩請次輔教我,朕應該做什麽,應該怎麽做。”說罷,朱由校鄭重的行了空首禮。
韓爌急忙一把拉住皇上,歎口氣道:“皇上折煞老夫咯。說到底,老夫也與此事脫不了幹係。但老夫自有老夫的苦衷。”
……………………………………………………………………………………..
韓爌一捋胡子說道:“先皇繼位後,曾經發出過三道聖旨。分別是廢礦稅、餉邊防、補官缺。按照朝堂上的說法,那是‘朝野感動,萬民叩謝。’可在老夫看來,這實乃先皇的一招敗筆。”
朱由校想了想道:“這三道聖旨,據朕所知,確實是獲得了交口稱讚,但如何卻成為了敗筆了,還望次輔明言。”
韓爌道:“先說這廢礦稅。先皇旨意中明言:‘先年開礦抽稅,為三殿兩宮未建,帑藏空虛權宜采用。近因遼東奴酋叛逆,戶部已加派地畝錢糧,今將礦稅盡行停止。’這是向大家說明,礦稅的征收乃權益之策,也就是說大家以後就別糾纏在這事上了。
可是皇上,這裏卻沒有說明,要給之前被征稅的地方有何補償。這就是說以前的征的稅就這麽算了,但以後各地該繳納的稅負一文不能少。自神宗征礦稅以來,累積不下數百萬兩白銀的稅收,如果算上礦監的貪墨等,怕有上千萬兩之巨。這讓被征稅之地,心裏不服啊。”
朱由校問道:“次輔,你的意思是說,這道廢礦稅的旨意實際是和稀泥。那些被征稅的地方,嘴裏說感謝,實際心裏怨恨更深?是因為朝廷沒有給出相應的補償之政策?”
韓爌點點頭道:“確實如此,假如當時換一個方式。比如減免錢糧或者補官缺時以被征稅之地優先,那情況就會好許多。”
朱由校皺著眉頭道:“再減當地錢糧,恐怕不妥,勢必引發其餘地方的不滿。補官缺如果優先考慮被征稅之地,恐怕朝堂內不能平衡。父皇的這道旨意,怕也是不得已而為之。”
韓爌搖搖頭道:“陛下,這減免錢糧和補官缺裏麵大有文章可做。最簡單的辦法,就是將減免錢糧的份額縮小時間拖長,而補官缺嘛,應該交由吏部商議。這樣一來,就可以將矛盾轉移。可是陛下偏偏選擇了這一條,明麵上看似朝野感動,實際是朝野暗地裏罵娘。”
朱由校聽到此處,心裏已是明了:光宗當了幾十年太子,根本沒有處理朝政的經驗,很多在他看來無法解決的事,實際大臣有更好的解決辦法,而且能做的更加完善。但光宗隻想盡快的臨朝聽政,可惜,趕鴨子上架的結果,就是做了無用功…
…………………………………………………………………………………
韓爌繼續說道:“這道廢礦稅的聖旨,可以說將文臣中的很多人都得罪了,本來不少人指望著能從中得到好處或者補償的。其實這點文臣倒也能忍受,但陛下在聖旨中卻又少了幾個字,終於將文臣徹底激怒。”
朱由校想了半天後,眉頭擰成了一個川字,他有些遲疑地說道:“難道是‘永不複征’?”
韓爌沉重地點點頭道:“確實如此。因為沒有這幾個字,那皇上以後隨時還可以找各種名目複征,並借此敲打文臣。如此一來,那些與地方糾結頗深的官員,焉能不怒。”
見小皇上的眉宇間隱隱有憤怒的神色,韓爌歎口氣道:“陛下,切莫生氣。本來朝政之道,打壓了一方利益後,就應該給予另一方以好處,如此方能平衡。可惜,先皇犯了第二個錯,那就是餉邊防。
咱這大明朝,錢財過手刮層皮,雁過拔羽留撮毛早已是慣例。先皇聖旨裏說:‘再發帑銀一百萬兩與戶部充遼餉,命別部不得分用,並前犒賞。’這是斷了某些人的財路啊。而且陛下直接施恩與中下層軍官,這又引起了軍方高層的不滿。
皇上,您應該看過老臣前幾日遞交的折子。您之前問我關於軍隊內部實際控製權一事,老臣已經言明:邊軍將士知將而不知皇上,此乃私兵也。屯軍若盲流,京營如流氓,此不堪用也。先皇如此做法,是想恩惠於軍,卻乃無用之功。而且如在身邊添刀兵爾。”
朱由校有些慍怒地說道:“難道,犒賞命令就不該是皇上發出?非得要這些所謂將領在中間插上一腳?要他們得了好處後,才能賞賜給士兵?”
韓爌道:“陛下,整個大明朝,您還能找出善戰的官兵否?善戰、能戰、敢戰的隻有私兵,其餘的如豬狗爾。
去年山東刁民叛亂,僅僅一百七十人就擊潰官兵上千人。後來,路過當地的錦衣衛指揮僉事張道浚,僅以家丁三十人便將賊盡除,其家丁中就有您的侍衛猛如虎。
皇上,如此局麵下,先皇不是率先安撫這些將領,而是越過這些將領直接恩賞於兵。您說,這些將領心裏會怎麽想?他自己辛辛苦苦訓練的私兵,皇上一句話就想得了去,豈同玩笑乎?”
朱由校聞言,深深閉上了眼睛:光宗這是在京城呆久了,完全不清楚下麵的事情,可為啥做這些事前不問呢?明朝現在的將領,還能有可用的人嗎?老奴來了,我用誰去抵禦?
………………………………………………………………………………..
韓爌繼續道:“皇上,在老夫看來。看起來不起眼的第三道聖旨,才將文武兩邊,徹底推到了光宗的對立麵,那就是補官缺。神宗朝官員不夠,這曆來都是事實,可事情也沒見耽誤多少,那是因為大家都習慣了。而且能拿雙份好處何樂不為?
但先皇太急了,補缺的人員太快了。先皇先令禮部右侍郎、南京吏部侍郎二人為禮部尚書兼內閣大學士;隨後,將何宗彥等四人均升為禮部尚書兼內閣大學士;還很快啟用卸官歸田的舊輔臣葉向高。
最後又同意將因為“上疏”立儲獲罪的三十三人和為礦稅等獲罪的十一人一概錄用。因此有人感慨先皇矯枉過正,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官滿為患’的局麵。
陛下,先皇這是在幹什麽?這是在給自己樹敵啊。如此大規模的補缺官員,那就是說對原有官員不滿,希望借助新的官員來分擔權力和責任。
可是如此一來,原有官員必定大為不滿。不光是東林,其餘如齊楚浙及閹黨,都是大為不滿。甚至讓官員產生惶惶不安的感覺。先皇這是要打破自神宗朝以來,數十年形成的一個利益分配格局,終於惹怒了文武群臣。”
朱由校緊捏雙拳道:“這也就是說,他們又開始了老一套,送酒送女人送丹藥。就是等著我上位,然後欺我年幼,好拿捏是不是?”
韓爌聞言,痛苦地點點頭。
朱由校牙齒咬得‘咯咯’,滿麵青色地問道:“也就是說,父皇原本是準備將皇權進一步收攏,卻給自己帶來了殺身之禍。而執行這個計劃的,可能是東林,齊楚浙黨,也可能是閹黨。而錢謙益乃至鄭貴妃等人,不過是他們的一枚棋子而已。是也不是?”
韓爌“撲通”一聲跪倒在地,老淚縱橫:“陛下,老臣死罪。當初安排錢謙益去做內應,不過是延續以往的做法。但是,斷然沒有任何一方,敢直接謀害先皇的性命。
所有利益方隻是推動一件事地發生,而觀其後效,如同當年土木堡之變一樣。既然阻止不了,就在暗中使用各種手段達到目的。然後再看目的完成的結果怎麽樣,以圖隨後的發展。因為利益方都是心知肚明,所以從來不會再明麵上說出來,隻是在暗中較勁。”
“夠了,”朱由校咆哮道:“你們這是把皇上當成什麽了?你們如此做法就不覺得虧心?大敵當前,你們還在如此內訌。行如此卑劣手段,僅僅是為了你們自己的利益。國家利益何在?百姓利益何在?我大明的利益何在?”
韓爌哽咽道:“陛下,老臣也是幡然醒悟後,每日茶飯不思,痛苦不堪。但皇上,大明不能亂啊。一旦因為紅丸一案大規模處置官員,必定造成朝堂動亂。到時候,隻怕天下將陷入浩劫。”
朱由校聞言哈哈大笑起來,笑得扶著欄杆都直不起腰。過了一會兒,他用手指將眼角的淚水擦去:“陷入浩劫?你們還有臉說這話。朕以前還對你們抱有希望,現在看來大明是徹底爛了,爛到已經沒法扶起來,已經爛到了骨髓,爛到了根。”
朱由校眼神失去焦距般,望著窗外稀稀落落的雪花,雙手無意識地搓著因憤怒而紅赤的臉頰。不知過了多久,他慢慢說道:“韓次輔,剛才朕有些失態了,您別介意。這事朕知道該怎麽做了。
朕很感激你告訴我這些。放心,大明的朝堂不會亂,朕不為自己著想,也得為千千萬萬的子民,還有大明萬裏江山著想。朕答應你,紅丸案明日就將結案,從此再不翻案。也不會大規模處置官員,朕的事很多,沒工夫理會這些屁事。”
朱由校說完,衝著韓爌拱了拱手,一步一個腳印地離開了牢房。雖然麵容疲憊,但挺直的腰背在牢房中,留下了長長的一條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