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校處理完公事後,就拉著信王和傅山一起,便衣出發去往天牢。車在路上,他想起來自己還沒吃午飯,便讓傅山下車去買幾個包子。傅山買完包子後,拉開車簾的一瞬間。朱由校突然伸手,將整個車簾拉開,一股夾著雪花的冷空氣瞬間灌滿了整輛馬車。
他眼前的包子鋪裏熱浪滾滾,大蔥合著肉餡的香味伴著蒸汽直衝街麵。一個瘦弱不堪渾身肮髒的乞丐,正哆哆嗦嗦地站在包子鋪邊。強勁的北風似乎隨時都能把他吹到天上去。
乞丐一雙黑黢黢的手上長滿了豁著口的凍瘡,正在衣服裏的爛穀草裏來迴摩擦,想要尋找一點溫度。他嘴裏哈著熱氣,喉嚨不停上下翻滾,鼻子使勁聞著熱氣裏的包子味兒。
滿臉不耐煩的包子鋪店主,指著乞丐罵道:“你個丘八,站在這兒幹什麽?你身上什麽味兒啊?別汙了勞資的包子。滾,滾,滾一邊去。咦,你還站著,你信不信勞資拿柴火棍子抽你?你個死丘八,怎麽沒死在外麵,到我這兒來幹什麽。”
朱由校這時才發現,這個乞丐身上穿著一身,幾乎看不出顏色的邊軍軍服。一圈早已破爛不堪的腰帶上,隻剩下幾顆明顯被經常擦拭的腰扣,放著微弱的亮光。
朱由校不忍心看見這個曾經的士兵,淪落到如此下場,便讓傅山把包子給那乞丐送過去。乞丐眼中閃過一絲驚喜,肮髒的臉上瞬時充滿了感激之色。接過包子後,乞丐隨即便行了一個標準的單膝下跪軍禮,動作虎虎生風。與剛才一副隨時要被風吹走的樣子,截然不同。
那乞丐將一個包子塞到嘴裏,一口便硬吞進了肚子。然後操著一口四川口音說到:“請問這個官人,曉不曉得皇帝咋個找額。我都找了啷個久了,都沒人告訴我咋個找皇上。”
這是朱由校幾個月來第一次聽見家鄉的口音,此時,竟然有一股熱淚衝上了眼球。在信王和傅山不可思議的眼神中,朱由校也換成了四川話:“皇上肯定在皇宮三,你在這個角角肯定找不到咧,你找皇上有啥事嘛?”
乞丐把另一個包子硬塞進喉嚨後,歎口氣道:“我兄弟從薩爾滸一戰後,就瘋了,一直鬧到起要找皇上。我就帶他來京城找皇上,結果路走錯了,走了不少冤枉路,走了幾年才到京城,兄弟這幾天又生病了,我這兒出來找吃的。這哈好了,兄弟可以吃口包子了。”
朱由校聞言沉默了許久:薩爾滸一戰後,各地陸續有逃兵出現,而且當年薩爾滸血戰中,有不少人失蹤了,也許這也是失蹤者之一吧。朱由校沉吟道:“傅山,你去看看這個人的病情如何,如果還有救,就弄到軍器局去做點雜役吧。我和信王先去辦事。”
傅山領命而去後,信王好奇地問道:“哥,你怎麽會說四川話?這簡直奇怪了。”
朱由校笑道:“我會做的事情多了去了。走吧,去天牢,別耽誤了正事。”
…………………………………………………………………………………………
見朱由校進了天牢後,信王笑嘻嘻地對著獄吏說到:“上次在大理寺監獄,考驗了一下他們的基礎知識,皇上很是滿意。今天來到天牢呢,皇上是這個意思。誰考的好,那麽以後晉升的機會就偏向那一邊。你們不會輸給大理寺的人吧,他們可是很鄙視你們額。”….
在刑部一幫老家夥“嗷嗷”的叫聲中,朱由校也找到了韓爌。韓爌將地麵的雜草整理到了一邊,又用袖子撣了撣椅子上的灰塵道:“皇上,這裏簡陋了一點,您將就一下。”
朱由校把椅子拖過來大咧咧地坐下道:“這些不重要的事就別說了。韓次輔。您今天在皇極殿中對朕說的話是什麽意思?額,你且放心說,你們都是分開關押的,所有的小吏都被叫到外麵參加考試了。不會有人打擾我們。”
韓爌聞言便跪坐在地上,雙手交叉放在膝蓋之上,神情莊嚴而肅穆。朱由校也不由得正襟危坐起來。韓爌的眼睛把皇上上下打量了一下,說道:“陛下,今天在這裏說的話,出了牢房,老夫可就不認了。您就當老夫隻是和你聊了一下閑話,如何?”
朱由校如同與一老友交談一般,拱手說道:“煩勞大學士賜教。”
韓爌迴了一禮後,捋了捋胡子說道:“敢問皇上,您認為成為一個帝王最重要的一個條件是什麽?”
朱由校淡淡一笑道:“自然是雄才大略,如果有文治武功那就更好了。當然還得懂得平衡關係和各方利益。”
韓爌笑道:“皇上,老夫可問的是一個條件,您迴答了好幾條呢。算了老夫也不兜圈子了,老夫認為成為一個帝王,最主要的條件就是,忍!就是說任何時候無條件的,忍。”
…………………………………………………………………………………….
朱由校對於韓爌的這個觀點有些不以為然,至少在後世的記憶中,他沒見過幾個能忍的皇帝。皇上有容人之量,他是知道的,但這必須在一定的原則範圍內。
見小皇上撇著嘴巴表示對於這種觀點的懷疑,韓爌不在意地笑了笑道:“皇上,這‘忍’字,可不光是心上一把刀。而是那怕心痛如割,也必須堅持,這樣才能湊齊一個‘忍’字。”
朱由校鼻孔裏噴了一團粗氣,有些沒好氣地說道:“就算別人把朕老婆帶走了,朕還得送上微笑是吧,還得說一句,你吃好喝好玩好,不滿意了再送迴來,我再給您送一個?”
韓爌哈哈大笑道:“若有帝王如此,當是百姓之福。”
朱由校‘蹭’地站起來,有些憤怒地說道:“那我還當個屁的皇上啊,連自己婆娘都維護不了,我還算個男人?”
韓爌依然笑眯眯道:“陛下,從您登上皇位那天起。就不用再考慮這些問題了。”
朱由校就像看一個怪物般把韓爌打量了一下道:“這是為何?”
韓爌止住微笑,輕輕順了順胡子道:“皇上,您當然可以點起雄兵百萬,一舉擊潰對手。可如果擊敗不了對手呢?弄得國內民不聊生,怨聲載道。到時候,您的正義之舉,就是無道之謀了。然後,就會被各種言論攻擊,之後,曆史上熟悉的一幕幕就會重演。”
朱由校一愣,這些道理他不是不知道。但後世沒有那個單位會提供皇上這個職業,因此,有些道理即使知道了也沒處施展。這種專業不對口的事,他也沒辦法啊。
不過朱由校還是嘴硬的說到:“次輔所言,朕不是不知道。因此這種忍耐,是以實力為後盾的。昔日漢武能忍,那是因為必須忍耐,但後來漢武將這種忍耐,十倍甚至幾十倍的還給了匈奴;唐宗能忍,也是必須忍耐,其後徹底擊垮了所有敵人,換來了大唐的璀璨奪目;
宋祖也能忍,雖然北宋的軍事能力有待商榷,但北宋經濟文化的發展的確做到了高山仰止。就算是本朝太祖,也是個能容忍的,不然早被各路梟雄蒙皮敲鼓了。朕有能力了,還會需要這種忍耐?”
韓爌聞言再次哈哈一笑:“皇上,您這也叫忍耐?您這是實力不濟必須做出的選擇。這不叫忍耐,這是一種妥協。這叫被人把刀架在脖子上,不得不妥協。”
…………………………………………………………………………………..
“皇上,以勝兵而不濫殺,示之以仁,是忍;以霸主之勢而不驕橫,示弱於外邦,是忍;以王者之姿而不威服,布德於天下,是忍;以強主之態而不辱臣,攜手共治,也是忍。”韓爌一臉嚴肅地說完,隨後便目光平和地看著皇上。
朱由校聽完,摸了摸下巴道:“次輔的意思是說,無論什麽時候都得當縮頭烏龜是吧。”
韓爌點點頭道:“如果皇上非天下之主,自然可以快意恩仇。但您不是,天子之怒,伏屍百萬,流血漂櫓。皇上您的快意恩仇,就是天下百姓的性命。”
朱由校心裏對於這個韓爌有些失望了,又是一個勸我當聖明之君的,後麵肯定要說,要和群臣搞好關係,因為明朝是個宗族社會,因為臣子的力量也很強大這些老話,後世在論壇上都看膩的東西…
他有些不耐煩地說道:“也就是說,朕的一切都要以百姓為準是吧,這些朕都知道。為了百姓總可以不用忍了吧,朕為了百姓福祉,而做出什麽決定,難道也不行?朕才不信百姓不會支持我。”
韓爌無奈地笑了笑道:“老臣,不知皇上何出此言。百姓很多時候,並不知道皇上會為他們著想。因為皇上的命令出了宮門後,就會發生變化,等到了地方上,原本一項很好的政策也許就成了害民的政策。這早已屢見不鮮。皇上,您說百姓是支持還是反對你呢?”
………………………………………………………………………..
“韓次輔,朕知道上有政策下有對策這事,但朕感覺你說的話,就不是這個意思。你把這話說清楚。”朱由校說完,一對眉頭就皺了起來。
韓爌清了清嗓子道:“皇上,自古以來,帝王與群臣的相處之道就是相輔相成。一個強勢的君主,不見得是百姓的福氣,而一個弱勢的君主,也不見得就會害了百姓。而這其中起到關鍵調節作用的,就是臣子。
一個帝國的崩潰,皇上能起到的實際作用很小,真正的原因在於群臣之間的權力失衡。這種權力失衡,會導致帝國內耗不斷。再英明的皇帝,也會在這種內耗前束手無策。因為每一個政策的不利麵,會被這種內耗無限放大。”
朱由校又把韓爌打量了一下道:“次輔,您今天說這些,是準備徹底退出朝堂了嗎?”
他眼前的包子鋪裏熱浪滾滾,大蔥合著肉餡的香味伴著蒸汽直衝街麵。一個瘦弱不堪渾身肮髒的乞丐,正哆哆嗦嗦地站在包子鋪邊。強勁的北風似乎隨時都能把他吹到天上去。
乞丐一雙黑黢黢的手上長滿了豁著口的凍瘡,正在衣服裏的爛穀草裏來迴摩擦,想要尋找一點溫度。他嘴裏哈著熱氣,喉嚨不停上下翻滾,鼻子使勁聞著熱氣裏的包子味兒。
滿臉不耐煩的包子鋪店主,指著乞丐罵道:“你個丘八,站在這兒幹什麽?你身上什麽味兒啊?別汙了勞資的包子。滾,滾,滾一邊去。咦,你還站著,你信不信勞資拿柴火棍子抽你?你個死丘八,怎麽沒死在外麵,到我這兒來幹什麽。”
朱由校這時才發現,這個乞丐身上穿著一身,幾乎看不出顏色的邊軍軍服。一圈早已破爛不堪的腰帶上,隻剩下幾顆明顯被經常擦拭的腰扣,放著微弱的亮光。
朱由校不忍心看見這個曾經的士兵,淪落到如此下場,便讓傅山把包子給那乞丐送過去。乞丐眼中閃過一絲驚喜,肮髒的臉上瞬時充滿了感激之色。接過包子後,乞丐隨即便行了一個標準的單膝下跪軍禮,動作虎虎生風。與剛才一副隨時要被風吹走的樣子,截然不同。
那乞丐將一個包子塞到嘴裏,一口便硬吞進了肚子。然後操著一口四川口音說到:“請問這個官人,曉不曉得皇帝咋個找額。我都找了啷個久了,都沒人告訴我咋個找皇上。”
這是朱由校幾個月來第一次聽見家鄉的口音,此時,竟然有一股熱淚衝上了眼球。在信王和傅山不可思議的眼神中,朱由校也換成了四川話:“皇上肯定在皇宮三,你在這個角角肯定找不到咧,你找皇上有啥事嘛?”
乞丐把另一個包子硬塞進喉嚨後,歎口氣道:“我兄弟從薩爾滸一戰後,就瘋了,一直鬧到起要找皇上。我就帶他來京城找皇上,結果路走錯了,走了不少冤枉路,走了幾年才到京城,兄弟這幾天又生病了,我這兒出來找吃的。這哈好了,兄弟可以吃口包子了。”
朱由校聞言沉默了許久:薩爾滸一戰後,各地陸續有逃兵出現,而且當年薩爾滸血戰中,有不少人失蹤了,也許這也是失蹤者之一吧。朱由校沉吟道:“傅山,你去看看這個人的病情如何,如果還有救,就弄到軍器局去做點雜役吧。我和信王先去辦事。”
傅山領命而去後,信王好奇地問道:“哥,你怎麽會說四川話?這簡直奇怪了。”
朱由校笑道:“我會做的事情多了去了。走吧,去天牢,別耽誤了正事。”
…………………………………………………………………………………………
見朱由校進了天牢後,信王笑嘻嘻地對著獄吏說到:“上次在大理寺監獄,考驗了一下他們的基礎知識,皇上很是滿意。今天來到天牢呢,皇上是這個意思。誰考的好,那麽以後晉升的機會就偏向那一邊。你們不會輸給大理寺的人吧,他們可是很鄙視你們額。”….
在刑部一幫老家夥“嗷嗷”的叫聲中,朱由校也找到了韓爌。韓爌將地麵的雜草整理到了一邊,又用袖子撣了撣椅子上的灰塵道:“皇上,這裏簡陋了一點,您將就一下。”
朱由校把椅子拖過來大咧咧地坐下道:“這些不重要的事就別說了。韓次輔。您今天在皇極殿中對朕說的話是什麽意思?額,你且放心說,你們都是分開關押的,所有的小吏都被叫到外麵參加考試了。不會有人打擾我們。”
韓爌聞言便跪坐在地上,雙手交叉放在膝蓋之上,神情莊嚴而肅穆。朱由校也不由得正襟危坐起來。韓爌的眼睛把皇上上下打量了一下,說道:“陛下,今天在這裏說的話,出了牢房,老夫可就不認了。您就當老夫隻是和你聊了一下閑話,如何?”
朱由校如同與一老友交談一般,拱手說道:“煩勞大學士賜教。”
韓爌迴了一禮後,捋了捋胡子說道:“敢問皇上,您認為成為一個帝王最重要的一個條件是什麽?”
朱由校淡淡一笑道:“自然是雄才大略,如果有文治武功那就更好了。當然還得懂得平衡關係和各方利益。”
韓爌笑道:“皇上,老夫可問的是一個條件,您迴答了好幾條呢。算了老夫也不兜圈子了,老夫認為成為一個帝王,最主要的條件就是,忍!就是說任何時候無條件的,忍。”
…………………………………………………………………………………….
朱由校對於韓爌的這個觀點有些不以為然,至少在後世的記憶中,他沒見過幾個能忍的皇帝。皇上有容人之量,他是知道的,但這必須在一定的原則範圍內。
見小皇上撇著嘴巴表示對於這種觀點的懷疑,韓爌不在意地笑了笑道:“皇上,這‘忍’字,可不光是心上一把刀。而是那怕心痛如割,也必須堅持,這樣才能湊齊一個‘忍’字。”
朱由校鼻孔裏噴了一團粗氣,有些沒好氣地說道:“就算別人把朕老婆帶走了,朕還得送上微笑是吧,還得說一句,你吃好喝好玩好,不滿意了再送迴來,我再給您送一個?”
韓爌哈哈大笑道:“若有帝王如此,當是百姓之福。”
朱由校‘蹭’地站起來,有些憤怒地說道:“那我還當個屁的皇上啊,連自己婆娘都維護不了,我還算個男人?”
韓爌依然笑眯眯道:“陛下,從您登上皇位那天起。就不用再考慮這些問題了。”
朱由校就像看一個怪物般把韓爌打量了一下道:“這是為何?”
韓爌止住微笑,輕輕順了順胡子道:“皇上,您當然可以點起雄兵百萬,一舉擊潰對手。可如果擊敗不了對手呢?弄得國內民不聊生,怨聲載道。到時候,您的正義之舉,就是無道之謀了。然後,就會被各種言論攻擊,之後,曆史上熟悉的一幕幕就會重演。”
朱由校一愣,這些道理他不是不知道。但後世沒有那個單位會提供皇上這個職業,因此,有些道理即使知道了也沒處施展。這種專業不對口的事,他也沒辦法啊。
不過朱由校還是嘴硬的說到:“次輔所言,朕不是不知道。因此這種忍耐,是以實力為後盾的。昔日漢武能忍,那是因為必須忍耐,但後來漢武將這種忍耐,十倍甚至幾十倍的還給了匈奴;唐宗能忍,也是必須忍耐,其後徹底擊垮了所有敵人,換來了大唐的璀璨奪目;
宋祖也能忍,雖然北宋的軍事能力有待商榷,但北宋經濟文化的發展的確做到了高山仰止。就算是本朝太祖,也是個能容忍的,不然早被各路梟雄蒙皮敲鼓了。朕有能力了,還會需要這種忍耐?”
韓爌聞言再次哈哈一笑:“皇上,您這也叫忍耐?您這是實力不濟必須做出的選擇。這不叫忍耐,這是一種妥協。這叫被人把刀架在脖子上,不得不妥協。”
…………………………………………………………………………………..
“皇上,以勝兵而不濫殺,示之以仁,是忍;以霸主之勢而不驕橫,示弱於外邦,是忍;以王者之姿而不威服,布德於天下,是忍;以強主之態而不辱臣,攜手共治,也是忍。”韓爌一臉嚴肅地說完,隨後便目光平和地看著皇上。
朱由校聽完,摸了摸下巴道:“次輔的意思是說,無論什麽時候都得當縮頭烏龜是吧。”
韓爌點點頭道:“如果皇上非天下之主,自然可以快意恩仇。但您不是,天子之怒,伏屍百萬,流血漂櫓。皇上您的快意恩仇,就是天下百姓的性命。”
朱由校心裏對於這個韓爌有些失望了,又是一個勸我當聖明之君的,後麵肯定要說,要和群臣搞好關係,因為明朝是個宗族社會,因為臣子的力量也很強大這些老話,後世在論壇上都看膩的東西…
他有些不耐煩地說道:“也就是說,朕的一切都要以百姓為準是吧,這些朕都知道。為了百姓總可以不用忍了吧,朕為了百姓福祉,而做出什麽決定,難道也不行?朕才不信百姓不會支持我。”
韓爌無奈地笑了笑道:“老臣,不知皇上何出此言。百姓很多時候,並不知道皇上會為他們著想。因為皇上的命令出了宮門後,就會發生變化,等到了地方上,原本一項很好的政策也許就成了害民的政策。這早已屢見不鮮。皇上,您說百姓是支持還是反對你呢?”
………………………………………………………………………..
“韓次輔,朕知道上有政策下有對策這事,但朕感覺你說的話,就不是這個意思。你把這話說清楚。”朱由校說完,一對眉頭就皺了起來。
韓爌清了清嗓子道:“皇上,自古以來,帝王與群臣的相處之道就是相輔相成。一個強勢的君主,不見得是百姓的福氣,而一個弱勢的君主,也不見得就會害了百姓。而這其中起到關鍵調節作用的,就是臣子。
一個帝國的崩潰,皇上能起到的實際作用很小,真正的原因在於群臣之間的權力失衡。這種權力失衡,會導致帝國內耗不斷。再英明的皇帝,也會在這種內耗前束手無策。因為每一個政策的不利麵,會被這種內耗無限放大。”
朱由校又把韓爌打量了一下道:“次輔,您今天說這些,是準備徹底退出朝堂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