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爾耕站出隊列後,眼睛一直咕嚕嚕打轉。心裏對於賣槍給他的幾個太監,心裏已是恨極:這幫閹貨可把勞資坑慘了。我就是誠心想買一堆廢品而已,用得著賣給我這麽好的東西?五百隻火槍,居然隻有一隻炸膛。這特麽誰製造的,這不是壞了規矩嘛…
群臣相互之間也是對望一眼,心裏感慨不斷:皇上一直揪著那五百隻火槍的事不放,擺明了就是不願處置魏忠賢。小皇上到底還是念及以前的情分…
“田爾耕,朕問你話,這批火槍你到底是從哪裏得來的?”朱由校的聲音開始嚴厲起來。
“皇上,這…應該問阮大铖。”田爾耕有些惶恐地答道。
朱由校雙手緊緊抓住龍椅,不無諷刺地說道:“然後阮大铖,再把這事推給死去的孫禕是不是?”
田爾耕聞言眼珠子一轉,拱手道:“皇上,也許魏公公知道呢?”
魏忠賢一聽,本就冒著火星的眼珠裏,立刻噴射出了熊熊火光:“田都督,慎言啊。你們誣告老奴一事,陛下還沒有定案。你怎可如此血口噴人?”
田爾耕偏著腦袋看著魏忠賢,陰陽怪氣地說道:“魏公公,這是與不是,自有皇上決斷,你發那麽大火幹嘛,難不成你做賊心虛,怕皇上知道了不成?”
魏忠賢額頭上青筋直冒,氣得倒抽一口氣道:“田都督,你…”
隻要是談及火槍去向一事,田爾耕就不斷轉移話題,這讓朱由校疑惑叢生。他略一思索後,決定不在這事上和田爾耕過多糾纏,留待以後再查不遲,便輕輕拍了一下扶手道:“行了,這裏是皇極殿,不是菜市場。這件事,朕自會查清楚,這件事在有定論前先放一邊。魏忠賢,朕想問問你,是不是你把錢謙益介紹給李選侍認識的?”
“迴陛下,正是老奴。”魏忠賢狠狠瞪了一眼田爾耕道。
“嗯,那錢謙益給了鄭貴妃一本金石之書這事,你知道嗎?”
“迴陛下,老奴不知道此事。”
“那你當初是怎麽想到,把錢謙益介紹給李選侍認識的?你不知道宮裏的規矩嗎?如果按照有的說法,你是故意這麽做的。目的就是配合鄭貴妃與李選侍謀害先皇,以期雙後聽政。陰謀篡位。你說,是不是這樣?”朱由校咄咄逼人地問道。
魏忠賢一下趴在地上,迎著朱由校逼問的目光,卻沒有絲毫懼意:“皇上,老奴從來沒有想過這樣,也不會這麽做。”說完,他結結實實地磕了三個響頭後,迴頭看了眼群臣,眼睛裏充滿了怒火。你們既然要逼死老夫,老夫也不會讓你們好過….
……………………………………………………………………………..
“皇上,李選侍雖然對老奴有知遇之恩,但老奴明白隻有陛下您才是大明的繼承人。老奴若有異心,當年移宮案時,老奴大可以阻止王安,可老奴並沒有這樣做。為的就是讓陛下順利登基,繼承大統,還望陛下明察。”魏忠賢說完,深深拜伏於地。
朱由校的手在龍椅上敲了敲說道:“那你當年為何引薦錢謙益?”
魏忠賢咬了咬牙道:“陛下,那是錢謙益答應給老奴好處。他說,如果能代為引薦,他必有厚禮奉上。老奴貪財,還請陛下責罰。”話音落地,滿堂嘩然。
群臣都清楚,錢謙益乃東林三巨頭之一,如今卻爆出了東林賄賂太監,結交內宮一事。這件事無論怎麽說,東林都是犯了大忌。群臣的眼光,把東林一派掃了一遍又一遍…
趙南星此刻眉頭緊鎖,思考著應對之策。他還沒想出應對之法,就聽見了魏忠賢說起了另一件事。頓時後背冷汗直冒。
“皇上,老奴將錢謙益引薦給李選侍後。錢謙益為了感謝老奴,特意請我吃飯。席間,錢謙益曾說道過,如今朝堂紛爭激烈,讓我一定選好隊伍,否則以後結果難料。他還奉勸老奴,不要牽扯到皇位之爭中,以免招致奇禍。”魏忠賢幹脆一不做二不休地說道。
此話一出滿堂沸騰。東林這是要幹什麽?他們竟然想要幹涉皇位繼承?不少大臣開始交頭接耳,對著東林指指點點。
朱由校冷笑一聲道:“好啊,好啊。朕最開始以為,紅丸案就是鄭貴妃和李選侍為了謀求更高的地位,而聯手做了一場好戲。沒想到,還真是有人在背後指使。來人,傳錢謙益。”
………………………………………………………………………….
在群臣的一片嗡嗡聲中,錢謙益被帶了上來。朱由校斜著腦袋看了看這個曆史上的著名人物:滿身書卷之氣,一副慈眉善目的模樣,很像後世的大學教授。也不知道他為何那麽熱衷於名利,還特別喜歡標榜自己,結果到最後裏外不是人。
“錢謙益,你今天早上還在被窩裏睡大覺,卻被錦衣衛帶到皇宮。你肯定很想知道原因。朕告訴你,你剛來京城的第一天,就被注意到了。而且你來了之後,關於朕的謠言就更多了。連朕夜禦十女這種事都出來了。你不解釋一下其中原因嗎?”朱由校摸了摸扳指道。
錢謙益將紛亂的衣衫整理整齊,捋了一下散亂的頭發,隨後拱手不卑不亢地說道:“微臣不知此事,還望皇上明示。”
朱由校看了看群臣,又看了看桌案上的一份折子,嘴角一歪說道:“錦衣衛查明,你到京城之後,曾經見了幾個人。其中一個是皇店前任管事太監。這管事太監見了你之後,關於朕的謠言就出來了,而且鬧得滿城風雨,你不解釋一下嗎?”
錢謙益神色自若地說道:“陛下,微臣見那管事太監,不過是買一些東西而已。至於京城裏為何有皇上的謠言,微臣不知。”
“嗯,你是不見棺材不掉淚。你買了兩支普通毛筆,一共支付了紋銀一百兩。還向碼頭工人詢問,李選侍何時去的倭國。朕想問問,兩支普通毛筆,值得了一百兩?你一個外臣,關心先皇的寵妃幹什麽?她去哪兒與你有關?”朱由校也是淡淡地說道。
錢謙益微微一笑道:“皇上,這毛筆的定價就是五十兩一支,微臣也不過是照市價買入,並無不妥。至於詢問李選侍,那是因為一個先皇寵妃,怎會被無緣無故送往倭國。微臣好奇心起,便問了一下。”
“錢謙益,你現在知道李選侍被送往了日本,所以才死不認賬。怕到時候,你連經常出入李選侍宮中一事,也會否認吧。告訴你,李選侍沒有走。那艘倭國船隻出京的時候,發現沒有買糧食,又迴來了。李選侍現在就在宮外,要不要讓她進來和你打個招唿?”
皇上輕描淡寫的話語,就像在述說一件最普通不過的事。群臣心裏打翻了五味瓶:皇上這是在釣魚啊,可笑錢謙益這條魚兒就上了鉤…
……………………………………………………………………………………..
“對了,你一定很奇怪,為何那些碼頭的人會給你散布假消息。朕告訴你,那是因為碼頭的工人執行了輪換製,工頭都是新選出來的,以前的工頭都自願去浣衣局,參加皇家義務服務了。”朱由校臉上帶著一絲嘲弄,繼續說道:
“你那天去皇店買東西的時候,都沒發現,裏麵多了幾個俊俏的小二?額,你肯定以為是太監。哼哼,告訴你,那是朕派去的人,還是女人。
皇店淪落成什麽樣子,你以為朕真的不知道?你以為皇店裏還能像以前買賣消息?快說說吧。你到底和李選侍之間有什麽利害關係,順便再把造謠朕夜禦十女這事說說。”
說完後,朱由校也是故作平和地喝了一口茶:李選侍早已乘船前往倭國,如果錢謙益死不承認,還真拿他沒有辦法。如果他真的死不認賬呢?…
錢謙益腦子裏嗡的一下,原來自己這段時間在京城裏,都是被當成猴子耍了。自己花了幾百兩銀子,卻買來了皇上早就設計好的東西。想到此處的錢謙益,眼睛看向了葉向高和韓爌:我與他二人見麵的時候,他們為何不告訴我,京城變化如此之大??
“錢謙益,你是自己說呢,還是朕請你去東緝事廠喝茶,額,聽說裏麵的茶水不錯。你要不要進去嚐嚐啊?”朱由校說完,端起茶碗淺飲了一口。魏忠賢聞言,轉過頭陰測測地看了看錢謙益,一道陰驁的眼神從眼中閃過。
一旁的群臣不禁倒吸一口冷氣:皇上到現在不僅沒有處置魏忠賢的意思,也沒有撤除他的任何職務。看這架勢東林好像又要倒黴了。東廠可是一直以魏忠賢為尊啊,即便這段時間鬧這麽厲害,東廠廠督也不曾有任何的變動。這錢謙益要是進了東廠…
站在一邊的趙南星,這時上前一步道:“皇上,老臣懇請皇上審慎查詢此事。定要分辨個是非黑白出來。此事牽連甚眾,還望陛下細細思量。”
趙南星這話,本是出自東林整體利益的考慮。他希望可以像以前一樣,一件案子鬧上個幾個月,有了時間過後,東林可以從多方進行協調,再大的事最後多半也就是不了了之。不過,這話聽在錢謙益耳朵裏,卻變了味道,他腦子裏早已想起了另一件事。
天啟元年(1621),浙江發生科考舞弊案,時任浙江主考官的錢謙益因此受到了牽連,雖然最後僅僅是罰奉了事,但對於一直想要進入內閣的錢謙益來說,無疑是一次重大打擊,因為他就此遠離了內閣中樞,成為了一個光榮的圖書編輯人員…
錢謙益看著趙南星和一眾東林成員,突然覺得眼前這些昔日的同袍很陌生,心裏不斷冷笑道:你們怕是忘了吧,當年科考舞弊案的時候,有人說過同樣的話‘懇請皇上審慎查詢此事,定要分個是非黑白出來’…
群臣相互之間也是對望一眼,心裏感慨不斷:皇上一直揪著那五百隻火槍的事不放,擺明了就是不願處置魏忠賢。小皇上到底還是念及以前的情分…
“田爾耕,朕問你話,這批火槍你到底是從哪裏得來的?”朱由校的聲音開始嚴厲起來。
“皇上,這…應該問阮大铖。”田爾耕有些惶恐地答道。
朱由校雙手緊緊抓住龍椅,不無諷刺地說道:“然後阮大铖,再把這事推給死去的孫禕是不是?”
田爾耕聞言眼珠子一轉,拱手道:“皇上,也許魏公公知道呢?”
魏忠賢一聽,本就冒著火星的眼珠裏,立刻噴射出了熊熊火光:“田都督,慎言啊。你們誣告老奴一事,陛下還沒有定案。你怎可如此血口噴人?”
田爾耕偏著腦袋看著魏忠賢,陰陽怪氣地說道:“魏公公,這是與不是,自有皇上決斷,你發那麽大火幹嘛,難不成你做賊心虛,怕皇上知道了不成?”
魏忠賢額頭上青筋直冒,氣得倒抽一口氣道:“田都督,你…”
隻要是談及火槍去向一事,田爾耕就不斷轉移話題,這讓朱由校疑惑叢生。他略一思索後,決定不在這事上和田爾耕過多糾纏,留待以後再查不遲,便輕輕拍了一下扶手道:“行了,這裏是皇極殿,不是菜市場。這件事,朕自會查清楚,這件事在有定論前先放一邊。魏忠賢,朕想問問你,是不是你把錢謙益介紹給李選侍認識的?”
“迴陛下,正是老奴。”魏忠賢狠狠瞪了一眼田爾耕道。
“嗯,那錢謙益給了鄭貴妃一本金石之書這事,你知道嗎?”
“迴陛下,老奴不知道此事。”
“那你當初是怎麽想到,把錢謙益介紹給李選侍認識的?你不知道宮裏的規矩嗎?如果按照有的說法,你是故意這麽做的。目的就是配合鄭貴妃與李選侍謀害先皇,以期雙後聽政。陰謀篡位。你說,是不是這樣?”朱由校咄咄逼人地問道。
魏忠賢一下趴在地上,迎著朱由校逼問的目光,卻沒有絲毫懼意:“皇上,老奴從來沒有想過這樣,也不會這麽做。”說完,他結結實實地磕了三個響頭後,迴頭看了眼群臣,眼睛裏充滿了怒火。你們既然要逼死老夫,老夫也不會讓你們好過….
……………………………………………………………………………..
“皇上,李選侍雖然對老奴有知遇之恩,但老奴明白隻有陛下您才是大明的繼承人。老奴若有異心,當年移宮案時,老奴大可以阻止王安,可老奴並沒有這樣做。為的就是讓陛下順利登基,繼承大統,還望陛下明察。”魏忠賢說完,深深拜伏於地。
朱由校的手在龍椅上敲了敲說道:“那你當年為何引薦錢謙益?”
魏忠賢咬了咬牙道:“陛下,那是錢謙益答應給老奴好處。他說,如果能代為引薦,他必有厚禮奉上。老奴貪財,還請陛下責罰。”話音落地,滿堂嘩然。
群臣都清楚,錢謙益乃東林三巨頭之一,如今卻爆出了東林賄賂太監,結交內宮一事。這件事無論怎麽說,東林都是犯了大忌。群臣的眼光,把東林一派掃了一遍又一遍…
趙南星此刻眉頭緊鎖,思考著應對之策。他還沒想出應對之法,就聽見了魏忠賢說起了另一件事。頓時後背冷汗直冒。
“皇上,老奴將錢謙益引薦給李選侍後。錢謙益為了感謝老奴,特意請我吃飯。席間,錢謙益曾說道過,如今朝堂紛爭激烈,讓我一定選好隊伍,否則以後結果難料。他還奉勸老奴,不要牽扯到皇位之爭中,以免招致奇禍。”魏忠賢幹脆一不做二不休地說道。
此話一出滿堂沸騰。東林這是要幹什麽?他們竟然想要幹涉皇位繼承?不少大臣開始交頭接耳,對著東林指指點點。
朱由校冷笑一聲道:“好啊,好啊。朕最開始以為,紅丸案就是鄭貴妃和李選侍為了謀求更高的地位,而聯手做了一場好戲。沒想到,還真是有人在背後指使。來人,傳錢謙益。”
………………………………………………………………………….
在群臣的一片嗡嗡聲中,錢謙益被帶了上來。朱由校斜著腦袋看了看這個曆史上的著名人物:滿身書卷之氣,一副慈眉善目的模樣,很像後世的大學教授。也不知道他為何那麽熱衷於名利,還特別喜歡標榜自己,結果到最後裏外不是人。
“錢謙益,你今天早上還在被窩裏睡大覺,卻被錦衣衛帶到皇宮。你肯定很想知道原因。朕告訴你,你剛來京城的第一天,就被注意到了。而且你來了之後,關於朕的謠言就更多了。連朕夜禦十女這種事都出來了。你不解釋一下其中原因嗎?”朱由校摸了摸扳指道。
錢謙益將紛亂的衣衫整理整齊,捋了一下散亂的頭發,隨後拱手不卑不亢地說道:“微臣不知此事,還望皇上明示。”
朱由校看了看群臣,又看了看桌案上的一份折子,嘴角一歪說道:“錦衣衛查明,你到京城之後,曾經見了幾個人。其中一個是皇店前任管事太監。這管事太監見了你之後,關於朕的謠言就出來了,而且鬧得滿城風雨,你不解釋一下嗎?”
錢謙益神色自若地說道:“陛下,微臣見那管事太監,不過是買一些東西而已。至於京城裏為何有皇上的謠言,微臣不知。”
“嗯,你是不見棺材不掉淚。你買了兩支普通毛筆,一共支付了紋銀一百兩。還向碼頭工人詢問,李選侍何時去的倭國。朕想問問,兩支普通毛筆,值得了一百兩?你一個外臣,關心先皇的寵妃幹什麽?她去哪兒與你有關?”朱由校也是淡淡地說道。
錢謙益微微一笑道:“皇上,這毛筆的定價就是五十兩一支,微臣也不過是照市價買入,並無不妥。至於詢問李選侍,那是因為一個先皇寵妃,怎會被無緣無故送往倭國。微臣好奇心起,便問了一下。”
“錢謙益,你現在知道李選侍被送往了日本,所以才死不認賬。怕到時候,你連經常出入李選侍宮中一事,也會否認吧。告訴你,李選侍沒有走。那艘倭國船隻出京的時候,發現沒有買糧食,又迴來了。李選侍現在就在宮外,要不要讓她進來和你打個招唿?”
皇上輕描淡寫的話語,就像在述說一件最普通不過的事。群臣心裏打翻了五味瓶:皇上這是在釣魚啊,可笑錢謙益這條魚兒就上了鉤…
……………………………………………………………………………………..
“對了,你一定很奇怪,為何那些碼頭的人會給你散布假消息。朕告訴你,那是因為碼頭的工人執行了輪換製,工頭都是新選出來的,以前的工頭都自願去浣衣局,參加皇家義務服務了。”朱由校臉上帶著一絲嘲弄,繼續說道:
“你那天去皇店買東西的時候,都沒發現,裏麵多了幾個俊俏的小二?額,你肯定以為是太監。哼哼,告訴你,那是朕派去的人,還是女人。
皇店淪落成什麽樣子,你以為朕真的不知道?你以為皇店裏還能像以前買賣消息?快說說吧。你到底和李選侍之間有什麽利害關係,順便再把造謠朕夜禦十女這事說說。”
說完後,朱由校也是故作平和地喝了一口茶:李選侍早已乘船前往倭國,如果錢謙益死不承認,還真拿他沒有辦法。如果他真的死不認賬呢?…
錢謙益腦子裏嗡的一下,原來自己這段時間在京城裏,都是被當成猴子耍了。自己花了幾百兩銀子,卻買來了皇上早就設計好的東西。想到此處的錢謙益,眼睛看向了葉向高和韓爌:我與他二人見麵的時候,他們為何不告訴我,京城變化如此之大??
“錢謙益,你是自己說呢,還是朕請你去東緝事廠喝茶,額,聽說裏麵的茶水不錯。你要不要進去嚐嚐啊?”朱由校說完,端起茶碗淺飲了一口。魏忠賢聞言,轉過頭陰測測地看了看錢謙益,一道陰驁的眼神從眼中閃過。
一旁的群臣不禁倒吸一口冷氣:皇上到現在不僅沒有處置魏忠賢的意思,也沒有撤除他的任何職務。看這架勢東林好像又要倒黴了。東廠可是一直以魏忠賢為尊啊,即便這段時間鬧這麽厲害,東廠廠督也不曾有任何的變動。這錢謙益要是進了東廠…
站在一邊的趙南星,這時上前一步道:“皇上,老臣懇請皇上審慎查詢此事。定要分辨個是非黑白出來。此事牽連甚眾,還望陛下細細思量。”
趙南星這話,本是出自東林整體利益的考慮。他希望可以像以前一樣,一件案子鬧上個幾個月,有了時間過後,東林可以從多方進行協調,再大的事最後多半也就是不了了之。不過,這話聽在錢謙益耳朵裏,卻變了味道,他腦子裏早已想起了另一件事。
天啟元年(1621),浙江發生科考舞弊案,時任浙江主考官的錢謙益因此受到了牽連,雖然最後僅僅是罰奉了事,但對於一直想要進入內閣的錢謙益來說,無疑是一次重大打擊,因為他就此遠離了內閣中樞,成為了一個光榮的圖書編輯人員…
錢謙益看著趙南星和一眾東林成員,突然覺得眼前這些昔日的同袍很陌生,心裏不斷冷笑道:你們怕是忘了吧,當年科考舞弊案的時候,有人說過同樣的話‘懇請皇上審慎查詢此事,定要分個是非黑白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