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更奉上)
明朝的信息流通無疑是蔽塞的,消息傳遞也是有選擇的。如果是緊急軍情,半個月內皇上就能知曉詳情。如果你廣州的七大姨添了小外孫,而住在京城的你,又在一年內得到了消息,那麽恭喜,你可以簽收快遞了,還得封個小紅包感謝送信的快遞小哥。
不過這一切也有意外,今日距離軍器局對外采購招標正式開幕還有幾天,軍器局的門外已經擠滿了各式各樣的商人。見多識廣的京城百姓也不禁暗暗乍舌,這消息隻公布了不到一個月而已,怎麽來了這麽多南北客商。
軍器局門口,負責填寫報名表與核對資料的工部小吏,忙得來熱汗直流,頭冒白煙,這倒是給進入初冬的京城,添了一道別樣的風景。一身玄甲的猛如虎則在門口來迴走動,鐵甲撞擊之聲,“咣咣”入耳。
京城裏的調皮孩子與半大小子,對於雄壯的猛如虎很是關注,不過這些孩子很快就被一臉驚恐的大人,揪著耳朵拖到一邊狠狠揍了幾下。空氣中不時傳來喝罵聲:“你這倒黴孩子,不學著人當小相公,偏要當丘八,勞資打死你”…
一個身著塞外名貴皮裘的胖子,萬分艱難地把屁股塞進寬大的太師椅中。隨後,胖子肥厚的手掌異常靈巧的,從懷裏掏了一疊銀票出來夾在報名冊中,熟練地遞給了小吏道:“還請哥哥多多照顧。”
小吏手中的毛筆停了下來,看著胖子道:“你確定如此就行?”
胖子臉上的肥肉抖動了兩下,一絲諂媚的笑容便浮了胖臉:“哥哥莫擔心,事成之後,還有…”
小吏不待胖子把話說完,便高喊了一聲:“猛侍衛。”
猛如虎兩步走到近前,將報名冊打開一看,二話不說將胖子連人帶椅子,一把提起來扔到了一邊雪堆裏。猛如虎厲聲說道:“此次招標,早已有言在先,不準行賄賂之事,若有再犯,嚴懲不貸。”
排在胖子身後的一個麵如豐玉,神采飛揚的中年商人,鄙夷地看了一眼胖子,腳步沉穩地走到小吏麵前遞上了報名冊,寒暄兩句後,便低聲道:“大人,小的有一件事想勞煩大人指點指點,今晚小的想在大人東直門的別院中討教一二,不知大人意下如何?”
小吏頭也不抬地說到:“嗯,你別記錯了,我的別院在東直門永昌胡同。”說著小吏便拿出一個木牌填好名字遞給那商人,聲音拔高了幾度的高聲叫道:“下一個!”…
……………………………………………………………………………
信王躲在軍器局的二樓,滿心竊喜地看著眼前熱熱鬧鬧的一幕。心裏暗暗讚歎之餘,還是有一點疑惑,於是他便溜到同樣在一邊窺視的朱由校身邊道:“哥,你看看,來了這麽多人,竟然連廣州的商人都有。要是把招標底價壓得再低一點就好了,這得節約多少錢。”
朱由校瞄了瞄那個正在從屁股上往外拔椅子的胖子,小聲道:“由檢你應該知道什麽叫做過猶不及。軍器局現在在和商人做生意,那就得按照做生意的規矩來。總得給人家一點好處才行,不然誰會搭理你。在商就要言商,不要把朝廷裏的那一套弄到這裏來。”
“哥,這些道理我都知道。可那個用來打製刀具的鐵坯,民間作坊一厘錢一個,你為何要定價一厘三分?”
朱由校輕歎一口氣道:“你們上次去詢價的時候,動用禁軍把人家商鋪包圍的嚴嚴實實,可把那些商戶嚇壞了,人家隻好給你報了個最低價。
十個商戶,有七個報價一厘,兩個報價九分,一個報價一厘一分。隻要把價格綜合一下,就能得出商戶的底線是多少。報價嘛自然還得給人家一點念想。再說了,這一厘三分比起軍器局之前,自己生產一個鐵坯一厘八分的報價,可低了不少。”
信王扣扣腦袋道:“哥,我還是理解不了,你以前不是說做生意要把價格壓得越低越好嗎?為什麽這次變了。”
朱由校抿抿嘴唇道:“由檢,你知道皇店的事吧。”
“知道。你昨天把三個管事太監送去浣衣局了嘛,你說他們把皇店變成了街邊茶館。”
“嗯,正是如此。皇店本來是個極有影響力的招牌,結果被他們禍害成什麽樣了。成了京城一霸,這京城一霸,去年進貨三十七萬銀兩,最後盈利九十七萬兩。這盈利怎麽來的,以為我查不出來嗎?”
“哥,這是好事啊?”
“好事?哼,這叫壞了規矩。用這種買賣皇宮信息的法子賺錢,這是死罪啊。我把他們扔浣衣局都算便宜他們了。商場上就用商場的辦法解決,想賺大錢,我有的是法子。有些事要從現在開始立規矩,立了規矩就要遵守。”
朱由校的手指敲著護欄道:“我要把皇店打造成一個互惠互利的場所,而不是靠著歪門邪道賺錢的地方。以皇店作為榜樣,同時警告其他在京城做生意的王爺和大臣,別把事情做絕了,否則我也有的是辦法收拾他們。”
………………………………………………………………………………
信王嘴巴一撇說道:“哥,我覺得這事不是你這麽解釋的。你才不會做這種事。”
“額?說來聽聽。”朱由校對於弟弟的進步感到很滿意,至少開始往更深的地方想了。
“這鐵坯外麵都是一厘五分的定價,但出貨量不大。這軍器局可不一樣,每年需要很多鐵坯。這個價格自然可以壓低一點,商家也不會在意,畢竟他們也能賺不少。但如今這個底價,商家做夢都會笑醒。這不是擺明了讓他們賺錢嘛。反正我感覺哥哥不會做沒賺頭的事。”
朱由校輕輕摸了摸弟弟的頭說道:“你能想到這點,已經很不錯了。告訴你吧,這次的報價就是讓軍器局的小吏能賺點小錢。”信王聞言,嘴巴立刻張開得可以塞進幾個包子…
“由檢,這軍器局的貓膩是你熟悉,還是我熟悉?”
“哥…自然是那些小吏熟悉。”信王想了想,隻好無可奈何地承認。
“我們現在還沒有足夠的人手,去完成對於軍器局的全麵監督。更不可能從根本上杜絕一些貓膩事情的發生,有些事情急不得。但是我們可以在自己掌控的範圍內,將傷害降低到最小。當然,如果有人以為從今以後,可以繼續不按照規矩辦事,我不介意送他去奈何橋。”
“哥,你的意思是,這一切都是暫時的?”
“廢話,你以為呢?我又不是真傻了。”
“對了,哥。如果這次很多人報價一厘三分呢?”
“如果這樣,那就嘿嘿…把質量要求提高一點,再出價競爭咯。”
“不對啊,哥,你是故意設一厘三分的吧。你早就算計好了,出這個價的人會很多。在一定報價範圍內,尋求質量最好,報價最低的商家。這麽一來那些小吏可操作的空間就變得很小了,那他們就真的隻是賺小錢了,還是茶水錢。”
“你總算反應過來了。這次許多小吏肯定會和以前一樣,大肆收受好處。那我就要他們記住這一次的教訓,而且能給出質量最好,報價最優的商家,一定是有實力的商家。科學院以後有些事需要與他們合作,到時候他們會賺的盆滿缽滿。”
對於朱由校說讓商家以後賺的盆滿缽滿一事,信王自然是不信的。他不認為哥哥會放過這些商人。朱由校用微笑應對信王的疑問,有些事,現在還不能告訴他,因為牽扯太大了…
………………………………………………………………………………..
北京通州外郊,已經變成了白茫茫的一片。地平線中隱隱有幾個黑影閃動,隨著黑影越來越近,傳來了一陣急促的馬蹄聲。幾匹駿馬噴著粗氣,奮力地在雪地中狂奔。馬背上的幾個錦衣衛番子,已經變成了雪人,隻有兩隻眼睛還在不停轉動。
幾匹狂奔的駿馬背後,是一個數十人的馬車隊。在車夫吆喝聲中,一輛巨大的馬車正在曠野之中急速前進。魏忠賢撩開窗簾看了看,又把窗簾放下了。他轉身斜靠在暖爐邊,雙手在爐邊烤了烤,他又摸出了懷裏的那封信。
當田爾耕背叛的消息傳來後,魏忠賢暴跳如雷。他萬萬想不到自己離京沒多久,他在京城精心布置的一切,瞬間就土崩瓦解。而山西商人激烈的反抗,也讓他措手不及。即便有數十顆人頭掛在大同城牆上,依然阻止不了商人洶湧的抗議浪潮。
當他奉命調動山西邊軍前來鎮壓時,山西邊軍竟然說蒙古人又來打草穀了,隻留下一個偌大的軍營,讓魏忠賢發呆。如果不是東廠番子在亂民中奮力解救,這會魏忠賢怕早已身首異處。就在他焦頭爛額之際,一封神秘的書信遞到了他手中。
當看完這封書信後,魏忠賢的憤怒消散了一大半。他迴想整件是的前因後果,越來越覺得這就是一個針對他的陰謀。而陰謀的計劃者,就是往日裏帶著和煦笑容的那個少年。這個少年正在借助他的手,開始重新整頓朝綱。大明,要變天了…
魏忠賢將書信貼身放好,隨著顛簸的馬車,慢慢閉上眼睛…
明朝的信息流通無疑是蔽塞的,消息傳遞也是有選擇的。如果是緊急軍情,半個月內皇上就能知曉詳情。如果你廣州的七大姨添了小外孫,而住在京城的你,又在一年內得到了消息,那麽恭喜,你可以簽收快遞了,還得封個小紅包感謝送信的快遞小哥。
不過這一切也有意外,今日距離軍器局對外采購招標正式開幕還有幾天,軍器局的門外已經擠滿了各式各樣的商人。見多識廣的京城百姓也不禁暗暗乍舌,這消息隻公布了不到一個月而已,怎麽來了這麽多南北客商。
軍器局門口,負責填寫報名表與核對資料的工部小吏,忙得來熱汗直流,頭冒白煙,這倒是給進入初冬的京城,添了一道別樣的風景。一身玄甲的猛如虎則在門口來迴走動,鐵甲撞擊之聲,“咣咣”入耳。
京城裏的調皮孩子與半大小子,對於雄壯的猛如虎很是關注,不過這些孩子很快就被一臉驚恐的大人,揪著耳朵拖到一邊狠狠揍了幾下。空氣中不時傳來喝罵聲:“你這倒黴孩子,不學著人當小相公,偏要當丘八,勞資打死你”…
一個身著塞外名貴皮裘的胖子,萬分艱難地把屁股塞進寬大的太師椅中。隨後,胖子肥厚的手掌異常靈巧的,從懷裏掏了一疊銀票出來夾在報名冊中,熟練地遞給了小吏道:“還請哥哥多多照顧。”
小吏手中的毛筆停了下來,看著胖子道:“你確定如此就行?”
胖子臉上的肥肉抖動了兩下,一絲諂媚的笑容便浮了胖臉:“哥哥莫擔心,事成之後,還有…”
小吏不待胖子把話說完,便高喊了一聲:“猛侍衛。”
猛如虎兩步走到近前,將報名冊打開一看,二話不說將胖子連人帶椅子,一把提起來扔到了一邊雪堆裏。猛如虎厲聲說道:“此次招標,早已有言在先,不準行賄賂之事,若有再犯,嚴懲不貸。”
排在胖子身後的一個麵如豐玉,神采飛揚的中年商人,鄙夷地看了一眼胖子,腳步沉穩地走到小吏麵前遞上了報名冊,寒暄兩句後,便低聲道:“大人,小的有一件事想勞煩大人指點指點,今晚小的想在大人東直門的別院中討教一二,不知大人意下如何?”
小吏頭也不抬地說到:“嗯,你別記錯了,我的別院在東直門永昌胡同。”說著小吏便拿出一個木牌填好名字遞給那商人,聲音拔高了幾度的高聲叫道:“下一個!”…
……………………………………………………………………………
信王躲在軍器局的二樓,滿心竊喜地看著眼前熱熱鬧鬧的一幕。心裏暗暗讚歎之餘,還是有一點疑惑,於是他便溜到同樣在一邊窺視的朱由校身邊道:“哥,你看看,來了這麽多人,竟然連廣州的商人都有。要是把招標底價壓得再低一點就好了,這得節約多少錢。”
朱由校瞄了瞄那個正在從屁股上往外拔椅子的胖子,小聲道:“由檢你應該知道什麽叫做過猶不及。軍器局現在在和商人做生意,那就得按照做生意的規矩來。總得給人家一點好處才行,不然誰會搭理你。在商就要言商,不要把朝廷裏的那一套弄到這裏來。”
“哥,這些道理我都知道。可那個用來打製刀具的鐵坯,民間作坊一厘錢一個,你為何要定價一厘三分?”
朱由校輕歎一口氣道:“你們上次去詢價的時候,動用禁軍把人家商鋪包圍的嚴嚴實實,可把那些商戶嚇壞了,人家隻好給你報了個最低價。
十個商戶,有七個報價一厘,兩個報價九分,一個報價一厘一分。隻要把價格綜合一下,就能得出商戶的底線是多少。報價嘛自然還得給人家一點念想。再說了,這一厘三分比起軍器局之前,自己生產一個鐵坯一厘八分的報價,可低了不少。”
信王扣扣腦袋道:“哥,我還是理解不了,你以前不是說做生意要把價格壓得越低越好嗎?為什麽這次變了。”
朱由校抿抿嘴唇道:“由檢,你知道皇店的事吧。”
“知道。你昨天把三個管事太監送去浣衣局了嘛,你說他們把皇店變成了街邊茶館。”
“嗯,正是如此。皇店本來是個極有影響力的招牌,結果被他們禍害成什麽樣了。成了京城一霸,這京城一霸,去年進貨三十七萬銀兩,最後盈利九十七萬兩。這盈利怎麽來的,以為我查不出來嗎?”
“哥,這是好事啊?”
“好事?哼,這叫壞了規矩。用這種買賣皇宮信息的法子賺錢,這是死罪啊。我把他們扔浣衣局都算便宜他們了。商場上就用商場的辦法解決,想賺大錢,我有的是法子。有些事要從現在開始立規矩,立了規矩就要遵守。”
朱由校的手指敲著護欄道:“我要把皇店打造成一個互惠互利的場所,而不是靠著歪門邪道賺錢的地方。以皇店作為榜樣,同時警告其他在京城做生意的王爺和大臣,別把事情做絕了,否則我也有的是辦法收拾他們。”
………………………………………………………………………………
信王嘴巴一撇說道:“哥,我覺得這事不是你這麽解釋的。你才不會做這種事。”
“額?說來聽聽。”朱由校對於弟弟的進步感到很滿意,至少開始往更深的地方想了。
“這鐵坯外麵都是一厘五分的定價,但出貨量不大。這軍器局可不一樣,每年需要很多鐵坯。這個價格自然可以壓低一點,商家也不會在意,畢竟他們也能賺不少。但如今這個底價,商家做夢都會笑醒。這不是擺明了讓他們賺錢嘛。反正我感覺哥哥不會做沒賺頭的事。”
朱由校輕輕摸了摸弟弟的頭說道:“你能想到這點,已經很不錯了。告訴你吧,這次的報價就是讓軍器局的小吏能賺點小錢。”信王聞言,嘴巴立刻張開得可以塞進幾個包子…
“由檢,這軍器局的貓膩是你熟悉,還是我熟悉?”
“哥…自然是那些小吏熟悉。”信王想了想,隻好無可奈何地承認。
“我們現在還沒有足夠的人手,去完成對於軍器局的全麵監督。更不可能從根本上杜絕一些貓膩事情的發生,有些事情急不得。但是我們可以在自己掌控的範圍內,將傷害降低到最小。當然,如果有人以為從今以後,可以繼續不按照規矩辦事,我不介意送他去奈何橋。”
“哥,你的意思是,這一切都是暫時的?”
“廢話,你以為呢?我又不是真傻了。”
“對了,哥。如果這次很多人報價一厘三分呢?”
“如果這樣,那就嘿嘿…把質量要求提高一點,再出價競爭咯。”
“不對啊,哥,你是故意設一厘三分的吧。你早就算計好了,出這個價的人會很多。在一定報價範圍內,尋求質量最好,報價最低的商家。這麽一來那些小吏可操作的空間就變得很小了,那他們就真的隻是賺小錢了,還是茶水錢。”
“你總算反應過來了。這次許多小吏肯定會和以前一樣,大肆收受好處。那我就要他們記住這一次的教訓,而且能給出質量最好,報價最優的商家,一定是有實力的商家。科學院以後有些事需要與他們合作,到時候他們會賺的盆滿缽滿。”
對於朱由校說讓商家以後賺的盆滿缽滿一事,信王自然是不信的。他不認為哥哥會放過這些商人。朱由校用微笑應對信王的疑問,有些事,現在還不能告訴他,因為牽扯太大了…
………………………………………………………………………………..
北京通州外郊,已經變成了白茫茫的一片。地平線中隱隱有幾個黑影閃動,隨著黑影越來越近,傳來了一陣急促的馬蹄聲。幾匹駿馬噴著粗氣,奮力地在雪地中狂奔。馬背上的幾個錦衣衛番子,已經變成了雪人,隻有兩隻眼睛還在不停轉動。
幾匹狂奔的駿馬背後,是一個數十人的馬車隊。在車夫吆喝聲中,一輛巨大的馬車正在曠野之中急速前進。魏忠賢撩開窗簾看了看,又把窗簾放下了。他轉身斜靠在暖爐邊,雙手在爐邊烤了烤,他又摸出了懷裏的那封信。
當田爾耕背叛的消息傳來後,魏忠賢暴跳如雷。他萬萬想不到自己離京沒多久,他在京城精心布置的一切,瞬間就土崩瓦解。而山西商人激烈的反抗,也讓他措手不及。即便有數十顆人頭掛在大同城牆上,依然阻止不了商人洶湧的抗議浪潮。
當他奉命調動山西邊軍前來鎮壓時,山西邊軍竟然說蒙古人又來打草穀了,隻留下一個偌大的軍營,讓魏忠賢發呆。如果不是東廠番子在亂民中奮力解救,這會魏忠賢怕早已身首異處。就在他焦頭爛額之際,一封神秘的書信遞到了他手中。
當看完這封書信後,魏忠賢的憤怒消散了一大半。他迴想整件是的前因後果,越來越覺得這就是一個針對他的陰謀。而陰謀的計劃者,就是往日裏帶著和煦笑容的那個少年。這個少年正在借助他的手,開始重新整頓朝綱。大明,要變天了…
魏忠賢將書信貼身放好,隨著顛簸的馬車,慢慢閉上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