載貨之後全排水量有可能超過兩萬噸的12000噸級解放輪確實經不起折騰,盡管上麵的武裝賦予它極大的破壞力,但如此之大的解放輪和上麵的貨物(有時候是乘客)一旦出現閃失,損失可能不堪設想——對手可能會有特殊的劫船技巧,盲點多多的大型解放輪遇敵無論多少原則隻有一個——武器用於遲滯對方攻擊,自身加快馬力迅速逃離戰場。


    它們的目標是從源頭開始,對雙月教會幾乎遍及全球的大貿易網絡一點一點地掐斷。至於把雙月教會的海上交通線組成部分掠奪和徹底毀滅,那就是聞風而來的破交型解放輪擔負起的工作了。


    破交型解放輪完全放棄了運載貨物的功能——其實與其說它是解放輪,不如說它是軍艦,而且還是類似於私掠船的軍艦。破交型解放輪以國內成熟的高速海警船為原型,放棄了直升機機庫但加設了硬殼高速充氣艇的吊架,強化了私掠船的功能。


    速度方麵,破交型解放輪用12000噸級解放輪的動力裝置達到了經濟航速19節,最大航速26節的“超高速”,應付最大航速可能不過8節的雙月教會三桅快速帆船完全是綽綽有餘——t劣強行轉t優,反航強行轉t優,同航輕鬆搶t優都不在話下。


    至於火力,雙月教會無論派出多少帆船來圍剿它都隻能像是進了1-5碰上蒙古的無敵戰艦——它的艦艏a炮位上是一門76f型37mm艦炮,緊接著b炮位上還有噴水炮,舷側還有多挺機槍配備,這樣的火力雖然看起來比裝備了25mm高射機炮的普通解放輪來得稍微寒磣,但是76f是已經配備了海上穩定係統的正統海用艦炮,在射控雷達的輔助下說打桅帆就絕不爆裝甲區——這個精準度強化的特性使得破交型解放輪在低海況條件下搶奪敵方木製風力船隻時占有絕對優勢。


    一般在帆纜和武裝全滅的前提下,雙月教會的運輸船就會搖旗投降——這是紅龍團的航海老司機們給出的建議。雙月教會的海員們也不是傻子,帆纜都被打碎了他們靠什麽繼續前行?隨波逐流?那還不是一個死。在這樣的前提下,投降或許可能還會有出路……


    破交型解放輪的研發就是基於這樣的思路。我們不僅要擊沉,還要奪取!在這片大洋上隻要破交型解放輪一出港,從此人民的就是人民的,雙月教會的那早晚也是人民的!


    根據衛星測繪和計算,雙月教會的本土諸島根本無法通過自給來維持上麵的居民。在漁業和商業都被限製的前提下,這樣的圍困行動隻要進行到連蘭卡斯主島的供給都開始缺乏,那麽雙月教會的最後一絲氣力就可以說已經是蕩然無存。而先期可能承擔各地建設區域車輛運輸任務,甚至是境外登陸任務的lst型解放輪,此刻就將帶著士兵和戰車登上蘭卡斯的主島,瓦解這一直阻止世界前進的落後勢力。


    “可以看得出你們的準備很充足啊。”多尼瓦放下裝訂成一大本的介紹冊,揉了揉稍微發酸的肩膀。趙顧問已經離開辦公室,但這本介紹冊幾乎能解答他對於航海事業的所有疑惑。這上麵不僅有文字和數據說明,還有大量的效果圖和線圖,設計圖,甚至還有些已經試航的解放輪照片——雖然很明顯是在地球的海洋上試航。


    “建立航海學校,興辦港務局,在希爾齊港設立水文氣象台,增設高邊疆觀測力度……”多尼瓦念叨著苦澀難懂,有的詞連他自己都不明白意思的句子,心裏卻是一片亂麻。


    這什麽勞什子氣象雷達,航海學校,洋流監測,他是不能夠明白這些到底是什麽能起什麽用,但他起碼知道這些都是錢。不說那價值堪比同重黃金的“海洋觀測衛星”,解放輪計劃當中預定耗費的鋼鐵噸位之大就讓他難以想象。


    而這一切還是在埃爾塔統一之前準備好的……數千萬噸的鋼鐵還要加工成船體組件,其中的一部分甚至已經就在埃爾塔境內……(其實武鋼2015年的產量就已經突破三億噸,隻不過是多尼瓦,或者說普通人不會有概念)多尼瓦倒不是反感中方在他點頭之前動手搞“大航海時代”,換句話說能來和他征求意見已經是給他足夠的尊嚴。看過宣傳冊的埃爾塔帝國皇帝所頭疼的是:異界人付出了這麽多,他們的所求絕對是能和付出成正比的。那麽問題來了:航海事業真的能產出這麽多的利益嗎?


    與此同時,大航海計劃的第一波效應也已經吹到了盾城。


    “說句實話吧,那傻蛋是自己作死。”盾城工棚外唯一合法指定燒烤攤前一張不起眼的桌旁,木匠尼捷羅伊豪邁地咬下半串牛板筋,吐槽著白天碰見的那個被自建二層差點壓死的智障,


    “我們這些拖家帶口,要去希爾齊還包安家的工匠沒有一百也有五十個,他要是沒有大房子那還不輕鬆?出點錢我們可就全丟給他!”


    尼捷羅伊對麵的泥瓦匠彼得泰澤奇則是一臉惋惜地用手裏吃完的竹簽敲著桌子,聽完了尼捷羅伊的話才緩緩張嘴:“這調令好是好,大家都樂意去,可是來得偏晚了嘛。要是早他十天半個月,我們這還糾結啥?直接全部換成響當當的錢,去希爾齊又有安家地,多瀟灑!”


    這桌上最晚開始學中文的木工學徒伊拉賈不等彼得泰澤奇說完,就伸出了手臂穩穩指著他——但卻嘴唇上下蠕動,就是說不出話來。


    “啊,啊,我想起來了,你這種做法在中國話裏頭叫做‘得蠢金尺’!哎?哎?我這沒說錯啊,你們笑什麽?”


    本來桌上的六人都停下了手中的烤串,就等著聽這木工學徒能有什麽高論,可卻萬萬沒想到他精準的描述和搞笑的語音給了所有人一個屁股墩。


    “你們再這麽笑,我可就不學中文了!”伊拉賈被羞得滿臉通紅,不好意思地大喊。


    “不學就不學啊。”尼捷羅伊一邊嚼腐竹一邊刺激自己的前徒弟,“反正你不學的話,到時候吃虧趕不上新氣象的人是你。”


    這些舊工匠一方麵需要用語言傳達自己擁有的傳統技術,使得考古學家不至於對著某些地球上的文物細節全無頭緒,得以有相應的參照物。另一方麵他們已經落後於傳送門對麵的時代,但他們之中的一部分並不會甘心於永遠落後於人,而拾起中方提供的漢語教材就是他們步入高人一等的機遇和鑰匙。


    “不跟就不跟。”伊拉賈畢竟年紀還小,而且因為境遇問題很容易耍性子。他的父母把他遺棄在埃爾塔中部某個小城市裏雙月教堂的門前就從此遝無音訊,到他八歲才開始從孤兒院當中跑出來找口飯吃——那時候埃爾塔帝國的糧食平衡狀況已經每況愈下,地方豪強也開始不是很願意資助迴報周期極長的孤兒院了。


    後來他一路西行流浪,直到九歲那年偶然碰見了在盾城修房梁的尼捷羅伊,成為了木匠的徒弟。安穩日子過了不到兩年,圍繞傳送門的戰爭就忽然爆發了。


    要說什麽人是新埃爾塔發展至今的最大受益者,除卻投去門東市的工農商賈以外,就是這些轉變極快的前工匠。他們不僅因為還不賴的經濟基礎大部分免於被直接作為征發士兵,更是因為有一手手藝得以被重用——在交通條件還不足以開展現代土建工程的時候,就是他們在技術員的指導修正下用“土洋結合”的方式修建起了最早的那些基礎設施。而這些工程又讓他們之中的大部分提前接觸到了新建設方式的邊邊角角——比起一無所知兩手空空又不識字的普通力工而言,他們吸收新知識的速度和結果都要比前者好得多。起碼他們已經懂得什麽是水泥,吊車吊臂的迴旋區域不能站人,進工地第一件事就是要戴好安全帽……要是直接把一問三不知的年輕人投放到門東市以外的工地,恐怕後果不堪設想。


    當然,他們也是經過鍛煉而來——門東市的很多已經完工的工程都有他們的辛勤勞作的一份子。他們最早是被高工資高福利吸引而來,和家屬一起逐漸在這裏習慣上現代生活,充足的安全保證使得他們很容易就適應上“異界的”工程建築方式和風格。而現在門東市的施工隊已經開始有意識地吸引外來的年輕人培養新人才,他們也就隻好向外擴展,活躍在橫貫鐵路線,盾城全城改造,甚至是鄉村改造工程之中。


    至於船廠,那就更是不亞於橫貫鐵路線的重中之重。船廠可不是隻有一個幹船塢,或是幾條滑到和廠房而已,和希爾齊城區遙相唿應的密涅瓦河對岸日後將布滿電廠,金屬加工廠,還有員工宿舍和配套設施,最後才是船廠本體,幹船塢和滑道。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基本異界法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蘿莉雷達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蘿莉雷達並收藏基本異界法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