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君明之所以留下他,便是發現龍帝居然是億萬人中才可能有一個的‘五德之體’。


    所謂五德之體,便是金木水火土五行平衡,體內天生具備先天五行氣的人。


    跟任無極的先天陰陽之體一樣珍惜難得。


    而且龍帝比任無極強的是,他體內的先天五行氣的等級比任無極更高。


    先天氣有五個等級。


    太初、太極、太易、太始、太素。


    俗稱‘先天五太’。


    修士進階先天,法器進階靈器,在體內凝聚的就是先天太素之氣。


    傳說隻有在成仙後,體內才會誕生先天太始之氣。


    任無極的先天陰陽之體,就是因為他體內天生就有,一道太始級別的先天陰陽氣。


    所以,先天陰陽之體或者先天五德之體,在修行界稱為‘仙資’。


    意思是指這些體質的人,天生擁有成仙的資質。


    徐君明之所以保留龍帝的屍體,甚至不惜用濁垢泉維持他的生機。


    就是因為龍帝體內的先天五行氣等級,比任無極還強。


    乃是太極級別的先天氣。


    所以他輕易就可以操控五行,更覺醒了比任無極更強的天生神通。


    要不是天道末法,徐君明根本殺不了他。


    正是因為龍帝的屍體如此珍貴,徐君明才保留下來,準備作為自己伏矢魄化身。


    通過神識,內視丹田裏代表‘七魄化身’神通的葫蘆藤,第二個橙色伏矢魄葫蘆,仍然沒有完全成熟。


    “也不知道這葫蘆,什麽時候能夠瓜熟蒂落。”


    葫蘆成熟不僅需要絕高的靈魂道修為,更需要他的法力和神魂,達到一定境界。


    現在他靈魂道法符已經變為紫色,雖然隻是初入,但徐君明感覺已經足夠。


    差的就是他的法力和神魂。


    但現在修為被此界天道之力封印,即便他想要修煉也無濟於事。


    檢查一番後,暫且放到腦後。


    伸手招過一個藍色蓮花。


    蓮花座上放著一個被斬成兩半的大殿。


    依稀可見門楣上方,天狼殿三字蝕文。


    這天狼殿巨大無比,作為天狼峰護山大陣中樞,這是一件通體用千煉精精銅鑄造的極品靈器。


    天狼王占據大橫山,搜刮了整座山的銅礦,才祭練了這麽一座大殿。


    也幸虧是此界靈氣濃密,各種礦藏比九叔世界要豐富的多,否則搜刮整個夏江省,也湊不齊如此多千煉精銅。


    不過想要祭練一尊煉丹爐,除了千煉精銅,還需要千煉白鐵,以及陰陽石等三十六種珍惜靈材!


    而且,他想要祭練的不僅僅是煉丹爐,而是能夠煉器、祭陣的‘天工神爐’。


    需要的靈材更多,即便搜刮了大橫山妖族,材料也依舊差了很多。


    隨手把天狼殿破碎的匾額拿下來,掌中現出火焰,眨眼間匾額融化為一團銅液。


    隨手一招,丹室中的丹爐破空飛來,吸收了這銅液後,氣息強大起來。


    破開儲藏室的禁製,來到地皇山上空,隨手一拋,丹爐直上碧空,氣息放開,雷劫滾滾而來。


    三重器劫打落,丹爐經天劫淬煉後,吸收了一絲造化靈氣,終於進階靈器。


    看著滴溜溜落下的丹爐。


    “後麵再用靈銅祭練一番,暫時也夠用了!”


    左手一拋,丹爐飛墜,落入丹室,消失不見。


    “咻…!”


    伴隨響亮的鳳鳴,遠處飛來一隻青色大鳥,在其身後一隻白色羽鶴緊緊跟隨。


    兩鳥上下翻飛,相互追逐,很快就到了崇山居上空。


    “師父…!”


    伴隨著清脆的喊聲,白色羽鶴閃電飛來。


    寬闊的鶴背上,端坐著身穿青色花衣,頭紮麻花辮,雖然臉上帶著刺青,卻無損其嬌俏的小姑娘。


    青鳥也跟著飛來,在小姑娘身後懸停。


    徐君明含笑點頭後,左手一揮,一道黃色流光,飛到小姑娘身前。


    “心兒,穿上這雙鞋試試。”


    喬守心接過淡黃色繡鞋,小心的穿在腳上。在鶴背上走了幾步後,臉上露出驚喜的笑容。


    “師父,我不瘸了。”


    喬守心之所以會瘸腿,是因為她左腳天生比右腳短了一厘米。


    這種天生的殘疾,隻有在成仙的時候,才能彌補。


    成仙是後天返先天的大造化,濃厚的先天靈氣,將洗去肉身中最後一絲後天之氣,化凡為仙。


    不提於一次重生。


    隻有這種時候,才能彌補先天的遺憾。


    “以後你就穿這雙鞋吧。”


    “嗯,謝謝師父。”


    拍了拍她的小腦袋。


    “這幾日是不是在地皇山覺得悶了?”


    “嗯!”


    “走吧,師父帶你出去走走。”


    連連點頭後,喬守心眼神中帶著期待。


    “師父,我們去哪?”


    “夏江城。”


    徐君明臉上露出莫名之色。


    ……


    官道上車轔轔馬蕭蕭,很是熱鬧。


    南來北往的行人當中,一個身材高大的青袍人尤為顯眼。


    他右手抓著一根竹竿,竹竿頂端挑著一麵青地白底的長幡,上書‘藥醫不死病,隻渡有緣人’。


    在青袍人身側,跟著一個頭紮麻花辮,左臉眼角處長著一塊刺青的小姑娘。


    正是離開地皇山洞天的徐君明和小徒弟喬守心。


    “師父,好香!”


    徐君明轉頭一看,不遠有一個路邊野店。


    濃鬱的肉香,從裏麵傳來。


    “想吃嗎?”


    喬守心連忙點頭。


    雖然她已經辟穀,但從小到大沒吃過什麽好東西,因此一碰到牛羊肉,或者其它美食,便忍不住嘴饞。


    麵帶微笑,拍了拍她的小腦袋。


    “走,師父帶你去。”


    兩人向前走了百米,路邊出現了三件茅屋。


    茅屋用稀疏的柵欄圍著,中間是一扇楊木板釘起來的大門,做工極為簡陋,不僅裂縫處處,而且木板上的木刺暴露著,稍不小心碰到,就會被紮一下。


    木門上方挑出一麵髒兮兮的破旗子,上書‘張家老店’。


    穿過洞開的院門進去,茅屋中間的天井裏,放了十幾丈桌子,南來北往的客商,坐在這裏喝酒吃飯。


    吹牛打屁的聲音不絕於耳。


    左側茅屋外麵架起一口大鐵鍋,大塊的羊肉在裏麵翻滾著,伴隨著翻騰的水花,濃鬱的肉香饞的人口角流涎。


    鐵鍋旁邊有一口黃土盤起的爐子,一個矮胖的總角童子填著柴火,旁邊腰板粗壯的村婦,挽著袖子,把土爐中烤的金黃的麵餅放到旁邊的笸籮裏。


    “客人裏麵請。”


    一個身穿藏青色粗布衣的中年人,連忙走了過來。


    “有安靜的位子嗎?”


    “東邊還有一個。”


    順著他手指的方向,徐君明看到了角落裏一張八仙桌。


    “就那吧。”


    帶著喬守心走過去。


    “老板,你們這的羊肉湯多少錢一碗?”


    “兩個大子,肉湯免費加。”


    大永朝一兩銀子,價值十二個大子。


    兩個大子一碗羊肉湯,價錢可不低。


    不過這個時代可不是徐君明重生前,物質極大豐富的二十一世紀。


    肉這種東西,曆來都不便宜。


    “若是加肉的話多少錢?”


    “一個大子二兩羊肉。羊雜的話,一個大子三兩肉。”


    “麵餅呢?”


    “一個大子四個麵餅。”


    “來兩碗羊肉湯,各加一斤羊肉,再來八個麵餅。”


    中年人訝然看著兩人。


    “客人,是不是要的太多了?”


    徐君明也就罷了,身高體壯,看著是個能吃的。


    但旁邊這個小姑娘,雖然看著不算嬌弱,但也吃不了一斤肉。


    “放心,我們肯定吃得下。”


    翻掌一拍,二兩銀子放在桌子上。


    看到錢,中年人眼睛一亮,也不再多說。


    收起銀子。


    “二位稍待,肉湯很快給您端來。”


    他的動作確實不慢,前後不過五分鍾,兩大碗熱騰騰的羊肉湯,便端了上來。


    直徑接近一尺的粗瓷大碗內,肥瘦相間的羊肉,配上蔥花和香菜,香味尤其濃鬱。


    可惜就是少了胡椒。


    不過也正常,香料這東西在古代可是價比黃金。


    普通的路邊野店,怎麽可能有。


    當然,徐君明的地皇山裏到是有,還是靈氣孕育的靈根。


    但那是用來煉丹的輔藥,而不是吃。


    所以也沒提前準備。


    除了羊肉,中年人還端來一盤鹹菜。


    水蘿卜加醬油,滴上幾滴香油,放上七日。


    這樣泡出來的鹹菜爽脆可口,尤其好吃。


    看著喬守心雙眼亮晶晶,唇角口水差點掉出來的樣子,徐君明笑道。


    “看你的饞樣,快吃吧。”


    “師父也吃。”


    徐君明點了點頭,雖然他早就辟穀,但也不介意偶爾過過口腹之欲。


    修行的日子久了,仙味越濃,人味越少。


    有時候,也需要返璞歸真,體驗一下普通人的生活。


    徐君明吃的很慢,他享受的是味道,而不是吃飽。


    事實上,以他現在的肚量,別說是一碗羊湯,就是一鍋,也不過才墊墊底而已。


    就在他細嚼慢咽的時候,旁邊突然喧嘩起來。


    一個剛進門坐下的老者,突然昏迷倒地。


    眾人連忙上前掐人中,卻怎麽也醒不過來。


    眼看他的氣息越來越微弱,眾人焦急的時候,徐君明走了過去。


    “都讓開,他中暑了。這麽多人圍著,沒熱死也憋死了。”


    “你是誰?”


    他說的不客氣,圍觀的人中有脾氣暴的,當眾質問起來。


    “我是行腳的郎中。”


    聽他如此說,圍觀的人群紛紛讓開。


    醫生在普通人中還是很受尊敬。


    徐君明走上前,翻開老者的眼皮看了看。


    丹道與醫道互為表裏,徐君明精通丹道,醫術自然也極為高明。


    這老者因為年紀大了,體質較弱,中暑後,隻掐人中未必有用。


    右手伸進左側衣袖,借著掩護,從道袍空間裏拿出一包銀針。


    這針是他自己煉的,當初在九叔世界,帶著林正英走南闖北的時候,偶爾也行醫救人。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拜師四目道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東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東人並收藏拜師四目道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