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正德年間,宮內與朝廷的密聞傳播速度之快與後世網絡時代相比也不逞多讓。


    一夜之間,內閣易人和李壹倒台的消息像長了翅膀一樣,傳得沸沸揚揚、盡人皆知。


    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於此時充分展現出來——國人們錦上添花的本領高強,痛打落水狗的本性更是驚人。


    前門大街,一大早一群行人圍在一起,人群中間一位讀書人模樣的年輕人,正在大聲念著牆上貼著的大白宣紙的內容。


    “向大明百姓呈示,宣府總兵李壹的七宗罪:


    一、舉行彩票發售,愚弄百姓,與民爭利;


    二、利用職權,擾亂京城糧市,令諸商家虧損,血本無歸;


    三、興商抑農,誘使平民棄農從商、務工,以致鄉下大片田地荒蕪;


    四、大興土木,修建場館。濫費民力、國力。


    五、重用夷狄,視中華英才為無物。


    六、查抄文官田產,威逼讀書人,以致在京官員人人自危,無心政事。


    七、結黨營私,與夷狄合夥經商。”


    當讀書人念完,圍觀人群不禁哄了一聲,七嘴八舌地紛紛議論起來。


    “是呀!鄉裏的田都荒了,俺看著都心疼。”


    “雖說手裏的銀子多了,糧價掉了。但心裏還是不踏實。”


    “你說李大人修恁麽大的場館做什麽,白白浪費那麽多銀錢。”


    “哎!還是少不更事,種田才是咱們的本份。”


    “也不知南海諸國有沒有那麽多糧食供應中原。”


    “應該可以,聽說南海糧食產量頗豐。”


    “呃……,那可不能讓李大人捱整,否則咱們到哪買低價糧,到哪兒務工掙錢養家。”


    “是啊!”……


    “李大人是好人,聽說他查出來幾十個貪官!”


    “一定是這些貪官挾私報複!”……………………


    憤怒的人群把大字報揭下來,撕得粉碎。


    愈來愈多的農民、手工業者、無產流民慢慢向紫禁城方向匯合。


    “李大人為民造福!”


    “嚴懲貪官!”


    “李青天……”


    “我們要吃飯!堅決發對罷黜李壹大人……”


    ………………………………


    太和殿,正德帝叫了大起,在京四品以上官員都參加朝議。


    議題和坊間的傳聞一樣,內閣大換班和討論宣府總兵李壹的過失。


    宮外百姓的吵鬧聲隱隱約約地傳了進來。


    正德聞聲雙眉微皺,沉聲吩咐高鳳道:“去看看!何人膽敢在宮外喧嘩?”


    “是!”高鳳一拱手,轉身快步向外行去。


    “別理這些瑣事!諸位接著議事。”正德衝眾人一擺手說道。


    “啟奏陛下!”李東陽率先出班,拱手奏道:“微臣年老昏聵,無法勝任內閣之朝務,今日特此請辭!”言罷,伏地叩首不已。


    正德正欲出言挽留,不料謝遷、劉健二人同時叩首奏道:“臣等老眼昏花,如再呆在內閣,隻怕誤了國事,今日特向陛下請辭。”


    正德冷眼瞅著階下跪著的三人,不由冷笑數聲,道:“嗬嗬嗬!四位閣臣,如今三位竟要請辭!可是嫌朕無德,卿等要棄朕而去嗎?”


    李東陽三人聞言連連叩首,道:“陛下!臣等絕無此心,實是以國事出發,若臣等有其他心思,願受陛下製裁!”


    “嗬嗬嗬!”正德起身走下禦階,行至三人身旁,一一扶起三人,道:“朕不過是說說,三位閣老不必緊張。”


    李東陽三人不停拭去額上冷汗,連連向正德拱手稱謝。


    “三位閣老既然去意己決,朕也不好硬留。”頓了頓,話鋒一轉,正德接著道:“不過!三位閣老不能就這樣走了,總得給朕推薦個後繼人選吧!”


    李東陽、謝遷、劉健三人相互對視一眼,稍作停頓,李東陽率先拱手道:“臣推舉吏部尚書曹元入閣。”


    “臣推舉兵部尚書楊一清。”謝遷彎腰拱手奏道。


    “臣推舉少傅劉宇。”劉健奏道。


    正德聞言在殿中負手踱起步來,過了一陣,正德停止腳步,轉身朝眾臣朗聲笑道:“好!三位愛卿所薦之人深合朕意,以老帶新,就以楊廷和楊大人為首輔,曹元為次輔,楊一清、劉宇為大學士。”


    言罷,正德冷冷地瞅了殿中眾臣一眼,道:“諸位可有不同看法?”


    被冷芒一掃,眾大臣連忙低下頭,齊聲奏道:“陛下聖明燭照,臣等心悅誠服!”


    “哈哈哈!”正德聞言龍顏大悅,大袖一展,道:“接下來大夥來議議,眾大臣彈劾宣府總兵李壹的事。”


    楊廷和聞言心裏咯噔一下子,忖道:皇上今個兒唱得這是哪一出?既然要罷黜李壹,為何要讓他的老丈人楊一清入閣?


    正在思忖間,耳邊卻響起正德的聲音:“楊愛卿!你既是內閣首輔,朕想先聽聽你的看法?”


    得!今個兒看來是躲不過去了,擺明了,皇上是探自己的口氣,隊一定要站對,否則…………


    把心一橫,打定主意後,楊廷和從容出班,拱手奏道:“啟奏陛下!臣以為李總兵非但無罪,反而有功於社稷!”頓了頓,話鋒一轉道:“至於哪些彈劾李總兵的文官們,文不能安邦,武不能定國。反逞口舌之能中傷國之棟梁,實實可惡之極!”


    嘶!殿中文官們聞言倒吸一口涼氣,楊大人怎麽幫李壹那廝說話?莫不是中邪了???


    正德聞言眼中閃現出一絲不可覺查的笑意……


    李東陽、謝遷、劉健三人閉目,臉上露出微笑,連連點頭不己……


    這時,那位詹禦史又忍不住跳了出來,雙膝跪地大聲奏道:“啟奏陛下!臣不同意楊大人的看法!臣以為李壹實屬國之巨賊,欺瞞陛下,打壓天下士子。動搖我大明國之根本!啟奏陛下!現如今北京四九城全是聲討李壹的榜文!”


    這時,高鳳從外麵快步走了進來,迅速來到正德身邊,悄悄在他耳邊說了幾句…………


    一絲笑意慢慢出現在正德嘴角……


    這時,二十多名文官紛紛出班,齊聲奏道:“陛下!詹禦史所言句句實情,臣等附議!”


    “哈!”正德怒極而笑,手指眾文官斥道:“好!你們個個是忠臣,李壹是奸臣!現在朕有一樁難事需要眾位去辦,你們可敢去?”


    詹禦史慨然叩首道:“替君父分憂,乃是我們做臣子的本份,便是刀山油鍋,臣等也等閑視之。”


    其餘眾文宮紛紛點頭稱是……


    望著惺惺作態的眾文官,正德一時為之氣結,忍不住看了一眼大殿角落裏一直一言未發的李壹。


    “好!宮外有一萬多名百姓為李總兵喊冤,勞煩諸位去勸慰一番,對眾百姓講明李總兵的罪狀,務必要把百姓們安撫好!”正德沉聲說道。


    “這……”詹禦史聞言不禁躊躇起來……


    眾文官紛紛低下了頭……


    “怎麽了?”正德厲聲斥道:“剛才不是還君君臣臣、大義凜然嗎?既不是提刀殺賊,也不是油鍋刀山。怎麽沒人敢去?都啞巴了嗎?”


    詹禦史伏地渾身顫栗,突然脖子一梗,抬頭嘶聲道:“陛下!不用如此羞辱我等,大不了被這些亂民打死,讀書人是有氣節的……”正說著,突然口吐白沬,氣死過去。


    眾文官連忙圍了上來,捶背、掐人中紛紛亂作一團……


    正德不去理這些人,扭頭對李壹笑道:“李總兵!勞煩你一趟,去安撫安撫這些百姓吧!”


    “臣遵旨!”李壹雙手一抱拳,慢慢退了出去……


    “且慢!”楊廷和突然出聲道:“陛下!臣願陪李大人走一遭。”


    “好!不愧是當朝首輔。”正德讚道。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明朝的平凡生活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西門大哥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西門大哥並收藏明朝的平凡生活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