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org/
她的最後一句話起了作用,刺史不敢再說她胡鬧,萬一她真胡鬧起來把奏章送到長安去,高審行丟不起這個人。
高審行坐在那裏,猜不透蘇殷隻過了一宿的時間因何變得這樣堅決,簡直與昨天晚飯時判若兩人。
他懷疑是夫人崔氏夜裏與她說過些什麽,夫人在這些女子心幕中的地位遠遠高過自己。估計是崔氏明著不敢反對李引的意見,轉而讓蘇殷來施加影響。
“你還是有些不持重了,你是以西州的名義來的,將來怎麽迴西州去?”
“父親大人,媳婦就是為了痛快些迴西州去,才想出這個法子來。再者,我大不了不再做西州長史,但總不能來黔州協助一次抗旱,最後讓黔州兩位幹實事的官員麵臨罷職的危險……也許我來黔州的目的就是為此。”
高審行有片刻的感動,蘇殷所說黔州兩位幹實事的官員裏一定包括自己,當然也包括李引。
“可你如何迴去見峻兒的麵,要知道,你是他派出來的,這是個顏麵問題。你還是皇帝陛下親命進入我高家的,想沒想過陛下聽到此事會想什麽?”
但蘇殷不為所動,讓高刺史領教了什麽是一位女子的任性。
最後他有些氣急地對蘇殷擺明了觀點:李引罷職是他跑到刺史府自願請求的,而且夫人為了以示安慰,已經拍板,近期內把貼身的丫環嫁給他,這個方案最利於黔州的穩定。
而西州長史的罷職無疑動靜太大,驚動西州不說、也會驚動長安,還會成為天底下的笑柄——黔州一州的政務大事,卻讓西州遠道而來協助抗旱的一位女長史擔責。
刺史說,你這不是打我的臉嗎?黔州就沒有一個能擔些責任的官員了?
蘇殷仍然堅持,並換了個方式對刺史說,父親大人,如果你認為我這個西州長史擔責不大好看,那麽我又是高府中人,這總行了吧。
刺史有些氣極敗壞,叫著,“請夫人來!”但隨後改口說,“我去與夫人理論!”
原來,因為黔州雨災及其損失,人人躲著高審行大遠、生怕沾到一星半點兒,這下子可好,接連蹦出兩位六品以上的高官願意承擔責任。
但高審行知道這件事不能再耽誤下去了,時間不等他。
他趕到後宅來見夫人,蘇殷也跟過來。幾句話過後,高審行就知道蘇殷的主意並非夫人所教,他私下裏求夫人道,“你說說她,偏要也寫奏章,而且可以預見,隻要她寫了肯定與我相擰,這不胡鬧了?!”
崔夫要聽罷,笑著欲問蘇殷,但看她那副堅決的樣子,遂對高審行道,“老爺,那就把他們兩個——我是說蘇殷和李引,一並寫上去吧,就請皇帝陛下定奪。隻是這種事我是做不了主的,必要老爺作主——我要操辦李引的婚事!”
“可明明一個人丟官也就可以,為何兩個都要搶上去!難道夫人也以為這是吃李引的婚宴麽,生怕落到後邊!”
夫人就不再好好理他,“那就兩個都不寫,老爺你再作主寫上去另外一個什麽官員,隻要能擔些責任的,可為妻放眼黔州官場,已再找不出半個了!”
夫人知道,自己與李引的那些恩恩怨怨,早已被這個西州來的八兒媳看清楚了。蘇殷知道自己的願望,當然也不想因為高審行的挫折讓刺史夫人蒙羞,蘇殷選擇罷了自己的官職。
事情僵到這裏進退兩兩難,但高審行仿佛已經看到,皇帝陛下正眉頭緊鎖地看山南西院送去的奏章。
他不由自主地打了個冷戰,隨即大聲吼叫道,“豈有此理,道理和她說了一萬句,主意卻一動不動,真不知道高峻在西州是怎麽看這事的!是怎麽看她這個人的。”
蘇殷被他最後這半句話激,也不吱聲兒,扭頭進去對丫環道,“小妹妹,你給我找筆墨!”
高審行頹然息聲,氣得心裏突突亂顫。至此才意識到台州親家所說的女兒任性,果真不是妄言。
他在外麵團團轉圈子,不知蘇殷要怎麽寫,而夫人崔氏不溫不火,也不勸阻,成心想看刺史的笑話一般。
蘇殷所寫的奏章就要比高審行痛快得多了,不到一盞茶的功夫,她便拿著寫好的奏章走出來,又抬頭往兩邊看,像是要找個什麽人替她送到長安去。
高審行氣不打一處來,他站在蘇殷當麵,把手一伸,“你先把奏章讓本官過一下目。”
蘇殷有些遲疑,拿著奏章不知道該不該給他看。崔夫人道,“殷兒,給老爺看看嘛,車夫都能看的東西,刺史當然也看得。”
這是一份持詔協助抗旱的長史寫給皇帝的奏章。蘇殷在奏章中把抗旱失利的責任全都攬到自己身上,別的人一個也沒涉及——好也不說、壞也不說,隻是請求陛下準許她辭去西州長史之職。
高審行看那份奏章,文辭通順,中規中矩,因為牽涉的人一個也沒有,因而看起來一點都不費腦筋。
但他就是感覺有哪裏不大對勁兒,一時又說不好。而蘇殷像是在等待著刺史大人把奏章交還給她、好讓她從送走。到後來,蘇長史都有點眼巴巴的意思了,高審行還在捏著奏章琢磨。
如果把奏章交還給她,那麽刺史大人的奏章也就宣告作廢,同時也就對此事失去了控製。
不把這件事情想明白了,他是不會這樣做的。於是刺史隨手把奏章往袖子裏一掖,對西州長史說道,“嗯,文理尚還通順,但看來你奏章還是寫的少了,不夠全麵。黔州之抗旱大事,又是雨災又是鹽井,你隻寫這麽片麵怎麽行!”
蘇殷道,“那麽,父親大人把它給我,等媳婦再去推敲。”
高審行道,“算了,我打算召集黔州各級官員,把它拿出來當麵推敲不是更好,呃……你婆婆正在忙丫環的喜事,你去幫幫她。至於奏章,如若我們商量著沒什麽改動,就直接替你送走,你就不必操心了!”
他為自己臨時冒出來的緩敵之計暗自高興,扭頭就往外走。全然不顧蘇殷眼角濕潤,不知是氣的、還是無奈。
崔氏看了隻能歎了口氣,原來高大刺史還會這一手,這是她也沒想到的。
高審行袖了蘇殷的奏章,馬上邁步要出二門,冷不防從外麵跑進來一位護衛。因為匆忙,正好一下子與刺史撞個滿懷,把刺史大人撞了個趔趄。
刺史一邊退了兩步險些摔倒,他大怒,指著護衛的鼻子就要開罵,但護衛道,“大人,西州大都督到了,人已在前廳!”
高審行沒聽清護衛說的是誰、什麽事,但屋中的崔嫣先聽清了,立刻跑出來問護衛,“他到了哪裏了?”
確認之後,再跑去拉蘇殷,“蘇姐姐,是峻來了,一定是接我們迴西州的!”兩人拉著手,在二門邊越過仍愣著神兒的高審行,趕往前廳來看。
她的最後一句話起了作用,刺史不敢再說她胡鬧,萬一她真胡鬧起來把奏章送到長安去,高審行丟不起這個人。
高審行坐在那裏,猜不透蘇殷隻過了一宿的時間因何變得這樣堅決,簡直與昨天晚飯時判若兩人。
他懷疑是夫人崔氏夜裏與她說過些什麽,夫人在這些女子心幕中的地位遠遠高過自己。估計是崔氏明著不敢反對李引的意見,轉而讓蘇殷來施加影響。
“你還是有些不持重了,你是以西州的名義來的,將來怎麽迴西州去?”
“父親大人,媳婦就是為了痛快些迴西州去,才想出這個法子來。再者,我大不了不再做西州長史,但總不能來黔州協助一次抗旱,最後讓黔州兩位幹實事的官員麵臨罷職的危險……也許我來黔州的目的就是為此。”
高審行有片刻的感動,蘇殷所說黔州兩位幹實事的官員裏一定包括自己,當然也包括李引。
“可你如何迴去見峻兒的麵,要知道,你是他派出來的,這是個顏麵問題。你還是皇帝陛下親命進入我高家的,想沒想過陛下聽到此事會想什麽?”
但蘇殷不為所動,讓高刺史領教了什麽是一位女子的任性。
最後他有些氣急地對蘇殷擺明了觀點:李引罷職是他跑到刺史府自願請求的,而且夫人為了以示安慰,已經拍板,近期內把貼身的丫環嫁給他,這個方案最利於黔州的穩定。
而西州長史的罷職無疑動靜太大,驚動西州不說、也會驚動長安,還會成為天底下的笑柄——黔州一州的政務大事,卻讓西州遠道而來協助抗旱的一位女長史擔責。
刺史說,你這不是打我的臉嗎?黔州就沒有一個能擔些責任的官員了?
蘇殷仍然堅持,並換了個方式對刺史說,父親大人,如果你認為我這個西州長史擔責不大好看,那麽我又是高府中人,這總行了吧。
刺史有些氣極敗壞,叫著,“請夫人來!”但隨後改口說,“我去與夫人理論!”
原來,因為黔州雨災及其損失,人人躲著高審行大遠、生怕沾到一星半點兒,這下子可好,接連蹦出兩位六品以上的高官願意承擔責任。
但高審行知道這件事不能再耽誤下去了,時間不等他。
他趕到後宅來見夫人,蘇殷也跟過來。幾句話過後,高審行就知道蘇殷的主意並非夫人所教,他私下裏求夫人道,“你說說她,偏要也寫奏章,而且可以預見,隻要她寫了肯定與我相擰,這不胡鬧了?!”
崔夫要聽罷,笑著欲問蘇殷,但看她那副堅決的樣子,遂對高審行道,“老爺,那就把他們兩個——我是說蘇殷和李引,一並寫上去吧,就請皇帝陛下定奪。隻是這種事我是做不了主的,必要老爺作主——我要操辦李引的婚事!”
“可明明一個人丟官也就可以,為何兩個都要搶上去!難道夫人也以為這是吃李引的婚宴麽,生怕落到後邊!”
夫人就不再好好理他,“那就兩個都不寫,老爺你再作主寫上去另外一個什麽官員,隻要能擔些責任的,可為妻放眼黔州官場,已再找不出半個了!”
夫人知道,自己與李引的那些恩恩怨怨,早已被這個西州來的八兒媳看清楚了。蘇殷知道自己的願望,當然也不想因為高審行的挫折讓刺史夫人蒙羞,蘇殷選擇罷了自己的官職。
事情僵到這裏進退兩兩難,但高審行仿佛已經看到,皇帝陛下正眉頭緊鎖地看山南西院送去的奏章。
他不由自主地打了個冷戰,隨即大聲吼叫道,“豈有此理,道理和她說了一萬句,主意卻一動不動,真不知道高峻在西州是怎麽看這事的!是怎麽看她這個人的。”
蘇殷被他最後這半句話激,也不吱聲兒,扭頭進去對丫環道,“小妹妹,你給我找筆墨!”
高審行頹然息聲,氣得心裏突突亂顫。至此才意識到台州親家所說的女兒任性,果真不是妄言。
他在外麵團團轉圈子,不知蘇殷要怎麽寫,而夫人崔氏不溫不火,也不勸阻,成心想看刺史的笑話一般。
蘇殷所寫的奏章就要比高審行痛快得多了,不到一盞茶的功夫,她便拿著寫好的奏章走出來,又抬頭往兩邊看,像是要找個什麽人替她送到長安去。
高審行氣不打一處來,他站在蘇殷當麵,把手一伸,“你先把奏章讓本官過一下目。”
蘇殷有些遲疑,拿著奏章不知道該不該給他看。崔夫人道,“殷兒,給老爺看看嘛,車夫都能看的東西,刺史當然也看得。”
這是一份持詔協助抗旱的長史寫給皇帝的奏章。蘇殷在奏章中把抗旱失利的責任全都攬到自己身上,別的人一個也沒涉及——好也不說、壞也不說,隻是請求陛下準許她辭去西州長史之職。
高審行看那份奏章,文辭通順,中規中矩,因為牽涉的人一個也沒有,因而看起來一點都不費腦筋。
但他就是感覺有哪裏不大對勁兒,一時又說不好。而蘇殷像是在等待著刺史大人把奏章交還給她、好讓她從送走。到後來,蘇長史都有點眼巴巴的意思了,高審行還在捏著奏章琢磨。
如果把奏章交還給她,那麽刺史大人的奏章也就宣告作廢,同時也就對此事失去了控製。
不把這件事情想明白了,他是不會這樣做的。於是刺史隨手把奏章往袖子裏一掖,對西州長史說道,“嗯,文理尚還通順,但看來你奏章還是寫的少了,不夠全麵。黔州之抗旱大事,又是雨災又是鹽井,你隻寫這麽片麵怎麽行!”
蘇殷道,“那麽,父親大人把它給我,等媳婦再去推敲。”
高審行道,“算了,我打算召集黔州各級官員,把它拿出來當麵推敲不是更好,呃……你婆婆正在忙丫環的喜事,你去幫幫她。至於奏章,如若我們商量著沒什麽改動,就直接替你送走,你就不必操心了!”
他為自己臨時冒出來的緩敵之計暗自高興,扭頭就往外走。全然不顧蘇殷眼角濕潤,不知是氣的、還是無奈。
崔氏看了隻能歎了口氣,原來高大刺史還會這一手,這是她也沒想到的。
高審行袖了蘇殷的奏章,馬上邁步要出二門,冷不防從外麵跑進來一位護衛。因為匆忙,正好一下子與刺史撞個滿懷,把刺史大人撞了個趔趄。
刺史一邊退了兩步險些摔倒,他大怒,指著護衛的鼻子就要開罵,但護衛道,“大人,西州大都督到了,人已在前廳!”
高審行沒聽清護衛說的是誰、什麽事,但屋中的崔嫣先聽清了,立刻跑出來問護衛,“他到了哪裏了?”
確認之後,再跑去拉蘇殷,“蘇姐姐,是峻來了,一定是接我們迴西州的!”兩人拉著手,在二門邊越過仍愣著神兒的高審行,趕往前廳來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