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org/
哼!!高審行暗自笑笑,長史,誰不知是怎麽迴事!!!
高審行推斷,這位蘇刺史不大可能腆起臉、直接找到西州去見自己的女兒。他一定是來拉關係、想搞個曲折線路、先套上近乎的。
那麽到時,他高某人隻要順帶地提上一句自己的這位八兒媳、兼西州女長史,便是給這位堂堂的蘇大刺史牽線、搭橋了!
台州在餘杭之南、越州之外,靠著這兩處大地方才混了個中州,怎麽比得上黔州這裏,全是憑著自己的苦幹才升到了中州!
高審行不願意多想這些,想多了顯得有些刻薄了似的,但是這個念頭,使他被旱情騷擾的心情頓時好了一點兒。
他決定不急著趕迴去見自己的親家,而是耐心地在地頭上等著洋水縣令趕過來。
而且他也沒對氣喘籲籲趕來的縣令大人發火,隻是耐心、而且推心置腹地和他講道理,“洋水、洋水,你這縣以大河命名,豈會甘心被旱住了?全在我們為官者一人身上啊!”
刺史大人的溫和出乎洋水縣令的意料,他不停地點頭。刺史再道,“你看看都濡縣的李引縣令,那才讓我放心!抗旱抗到他那個程度,我要說升他個從六品上階的上縣令,你敢不服氣麽?”
把縣令教訓了個夠,高審行才打道迴府,而且也不打算專程去都濡縣接迴自己的夫人了,他自已帶人趕迴黔州府衙。
等他到黔州時,蘇大人已經在黔州驛館住下了。高審行一進府衙,便派人去驛館請蘇刺史過來。
按理說台州、黔州同屬中州,蘇亶和高審行同為正四品上階、又是親戚,身為主人的高審行總該親自去黔州驛館迎接蘇大人才說得過去。
好在蘇刺史也不計較,很快便在手下人的陪同下趕到了。
他到的時候,高審行剛剛一邊穿著換洗的袍子、一邊從後宅趕過來,連聲說剛剛從山上迴來,灰頭土臉地見親家多有不恭。
蘇亶刺史比高刺史大了近十多歲,顯得極為老練,言辭客氣地說,“刺史大人到黔州後有三件事,都讓蘇某極是欽佩,第一件就是對劉建銳一案的重新審理、大人以天下公道為已任,不計個人得失,一般人是做不到的。”
高審行甚是謙虛,連連說著應當。
蘇亶說第二件便是黔州納都濡縣升至中州,應該算作是黔州有史以來的大事,高刺史定能與此事一同載入史冊。
第三件事便是黔州開荒拓畝的大手筆,這是多少年來、曆朝曆代、曆任黔州長官想都沒敢想過的,而高刺史卻做到了。
高審行連聲說著不敢當、不敢當。對蘇亶親家從心情上親熱了不少,“親家公你哪裏知道,眼下黔州遭受了百年不遇的旱情,高某天天奔走於各縣地畝之上,狼狽得很啊!”
蘇亶順勢說道,“親家翁你有所不知,在下正是為著黔州的旱情而來,不然下官也忙得緊,你我二人哪會在這裏相見!”
高審行忙問其故,蘇亶說,得知黔州旱情,蘇某食不甘味、夜不能寐,心中尋思兩家既然聯姻,於公、於私都該有所表示。
高審行在座上欠身,再聽蘇刺史道,“高大人黔州抗旱,人財物當然必有許多耗費。台州別的方麵助不了,但助些銀錢總是可以的。台州各界均知台州與黔州的關係,因而下官一聲唿籲、各方籌措了些錢……”
說著,將禮單呈上。
高審行連忙起身,雙手接過來,他不好當麵去看數目,但已極是動情,“親家翁真是雪中送炭,審行萬萬沒有想到!”他馬上吩咐準備酒宴,要與親家翁暢飲、不醉不休。
蘇亶道,“高大人莫要客氣,我們總是一家,是親不幫、誰來幫呢!”
高審行就想著投桃報李,以個什麽由頭說一說兒媳蘇殷的事情。
不多時酒宴擺好,雙方入座,推杯換盞之前,蘇刺史又道,“下官這裏還帶了一份禮單……”
高審行見他從懷中再摸出一份遞過來道,“這乃是正在餘杭郡丁憂的、通直散騎常侍——褚大人讓帶來的。褚大人聽說了黔州的旱情,雖然不便前來,但也惦念著黔州。”
高審行連說著驚訝之語,內心裏也確是驚訝不已,褚遂良可是向來與自己沒什麽牽扯的,怎麽這一次卻大方起來。
蘇刺史道,“褚大人與下官說,他與親家翁也算是半個親家嗬!”
高審行這就不大清楚,心說我的親家如何這樣多!他再聽蘇大人細講,才知道褚遂良是從樊鶯那裏論來的。
上一次柳玉如、謝金蓮、樊鶯等人一同迴長安高府時,褚大人曾經當了閣老、樊伯山的麵,認下了樊鶯作侄女,並有價值連城的紅珊瑚串珠相贈,那麽褚大人豈不是也算半個親家?
高審行放聲大笑,笑聲渾厚爽朗,其中的自得意味不言而明。
高審行笑罷,對蘇刺史道,“我這犬子,雖說行為多有不端,但卻有幸與這許多高門大宦做女婿,也算是他的造化了!”
他饒有趣味地掰了手指頭細數:高峻的三夫人樊鶯是宗正少卿樊大人、通直散騎常侍褚大人的侄女,四夫人思晴是頡利可汗思摩的妹妹,六夫人李婉清是涼州刺史李襲譽大人的千金,八夫人……
說至此,高審行連聲道,“親家翁,你看我這記性,隻顧著說別人,卻忘了說我那個最有出息的八兒媳了!”
蘇亶暗道,我一來你接都不接我,說什麽失禮,難道不懂得換洗好了再去驛館迎接?我見了麵先拿好話恭維、再有兩份厚禮送上,你這才想起說我最想聽的!
二人碰了杯,蘇亶才歎道,“小女時運不濟,大起大落,若非陛下垂憐,再遇到西州我那位賢婿,不知還要苦熬到何時!”
高審行連忙勸解,但自得之態就不好怎麽掩飾。他這時才拿起置於桌案上的兩份禮單,鄭重地看了看,台州捐贈錢三十五萬緡,餘杭八縣共捐錢十六萬緡。
高審行放下禮單心滿意足,“親家翁許久不曾見過女兒了吧,莫若在下這就差人、快馬去一趟西州,請令嬡過來與蘇大人相見!”
蘇刺史道,“這怎麽好呢,她雖是我的女兒,但也是西州一座上州的長史,怎麽能說來就來呢?”
高審行道,“別看她眼下正是西州位居第二位的官員,但卻首先是我高家的媳婦!我那犬子,別的大本事沒有,但你看他家,中一個賽一個的!馭內之道何曾用教!隻要高某給西州去個信,令嬡怎麽都會趕過來與大人相見的。”
哼!!高審行暗自笑笑,長史,誰不知是怎麽迴事!!!
高審行推斷,這位蘇刺史不大可能腆起臉、直接找到西州去見自己的女兒。他一定是來拉關係、想搞個曲折線路、先套上近乎的。
那麽到時,他高某人隻要順帶地提上一句自己的這位八兒媳、兼西州女長史,便是給這位堂堂的蘇大刺史牽線、搭橋了!
台州在餘杭之南、越州之外,靠著這兩處大地方才混了個中州,怎麽比得上黔州這裏,全是憑著自己的苦幹才升到了中州!
高審行不願意多想這些,想多了顯得有些刻薄了似的,但是這個念頭,使他被旱情騷擾的心情頓時好了一點兒。
他決定不急著趕迴去見自己的親家,而是耐心地在地頭上等著洋水縣令趕過來。
而且他也沒對氣喘籲籲趕來的縣令大人發火,隻是耐心、而且推心置腹地和他講道理,“洋水、洋水,你這縣以大河命名,豈會甘心被旱住了?全在我們為官者一人身上啊!”
刺史大人的溫和出乎洋水縣令的意料,他不停地點頭。刺史再道,“你看看都濡縣的李引縣令,那才讓我放心!抗旱抗到他那個程度,我要說升他個從六品上階的上縣令,你敢不服氣麽?”
把縣令教訓了個夠,高審行才打道迴府,而且也不打算專程去都濡縣接迴自己的夫人了,他自已帶人趕迴黔州府衙。
等他到黔州時,蘇大人已經在黔州驛館住下了。高審行一進府衙,便派人去驛館請蘇刺史過來。
按理說台州、黔州同屬中州,蘇亶和高審行同為正四品上階、又是親戚,身為主人的高審行總該親自去黔州驛館迎接蘇大人才說得過去。
好在蘇刺史也不計較,很快便在手下人的陪同下趕到了。
他到的時候,高審行剛剛一邊穿著換洗的袍子、一邊從後宅趕過來,連聲說剛剛從山上迴來,灰頭土臉地見親家多有不恭。
蘇亶刺史比高刺史大了近十多歲,顯得極為老練,言辭客氣地說,“刺史大人到黔州後有三件事,都讓蘇某極是欽佩,第一件就是對劉建銳一案的重新審理、大人以天下公道為已任,不計個人得失,一般人是做不到的。”
高審行甚是謙虛,連連說著應當。
蘇亶說第二件便是黔州納都濡縣升至中州,應該算作是黔州有史以來的大事,高刺史定能與此事一同載入史冊。
第三件事便是黔州開荒拓畝的大手筆,這是多少年來、曆朝曆代、曆任黔州長官想都沒敢想過的,而高刺史卻做到了。
高審行連聲說著不敢當、不敢當。對蘇亶親家從心情上親熱了不少,“親家公你哪裏知道,眼下黔州遭受了百年不遇的旱情,高某天天奔走於各縣地畝之上,狼狽得很啊!”
蘇亶順勢說道,“親家翁你有所不知,在下正是為著黔州的旱情而來,不然下官也忙得緊,你我二人哪會在這裏相見!”
高審行忙問其故,蘇亶說,得知黔州旱情,蘇某食不甘味、夜不能寐,心中尋思兩家既然聯姻,於公、於私都該有所表示。
高審行在座上欠身,再聽蘇刺史道,“高大人黔州抗旱,人財物當然必有許多耗費。台州別的方麵助不了,但助些銀錢總是可以的。台州各界均知台州與黔州的關係,因而下官一聲唿籲、各方籌措了些錢……”
說著,將禮單呈上。
高審行連忙起身,雙手接過來,他不好當麵去看數目,但已極是動情,“親家翁真是雪中送炭,審行萬萬沒有想到!”他馬上吩咐準備酒宴,要與親家翁暢飲、不醉不休。
蘇亶道,“高大人莫要客氣,我們總是一家,是親不幫、誰來幫呢!”
高審行就想著投桃報李,以個什麽由頭說一說兒媳蘇殷的事情。
不多時酒宴擺好,雙方入座,推杯換盞之前,蘇刺史又道,“下官這裏還帶了一份禮單……”
高審行見他從懷中再摸出一份遞過來道,“這乃是正在餘杭郡丁憂的、通直散騎常侍——褚大人讓帶來的。褚大人聽說了黔州的旱情,雖然不便前來,但也惦念著黔州。”
高審行連說著驚訝之語,內心裏也確是驚訝不已,褚遂良可是向來與自己沒什麽牽扯的,怎麽這一次卻大方起來。
蘇刺史道,“褚大人與下官說,他與親家翁也算是半個親家嗬!”
高審行這就不大清楚,心說我的親家如何這樣多!他再聽蘇大人細講,才知道褚遂良是從樊鶯那裏論來的。
上一次柳玉如、謝金蓮、樊鶯等人一同迴長安高府時,褚大人曾經當了閣老、樊伯山的麵,認下了樊鶯作侄女,並有價值連城的紅珊瑚串珠相贈,那麽褚大人豈不是也算半個親家?
高審行放聲大笑,笑聲渾厚爽朗,其中的自得意味不言而明。
高審行笑罷,對蘇刺史道,“我這犬子,雖說行為多有不端,但卻有幸與這許多高門大宦做女婿,也算是他的造化了!”
他饒有趣味地掰了手指頭細數:高峻的三夫人樊鶯是宗正少卿樊大人、通直散騎常侍褚大人的侄女,四夫人思晴是頡利可汗思摩的妹妹,六夫人李婉清是涼州刺史李襲譽大人的千金,八夫人……
說至此,高審行連聲道,“親家翁,你看我這記性,隻顧著說別人,卻忘了說我那個最有出息的八兒媳了!”
蘇亶暗道,我一來你接都不接我,說什麽失禮,難道不懂得換洗好了再去驛館迎接?我見了麵先拿好話恭維、再有兩份厚禮送上,你這才想起說我最想聽的!
二人碰了杯,蘇亶才歎道,“小女時運不濟,大起大落,若非陛下垂憐,再遇到西州我那位賢婿,不知還要苦熬到何時!”
高審行連忙勸解,但自得之態就不好怎麽掩飾。他這時才拿起置於桌案上的兩份禮單,鄭重地看了看,台州捐贈錢三十五萬緡,餘杭八縣共捐錢十六萬緡。
高審行放下禮單心滿意足,“親家翁許久不曾見過女兒了吧,莫若在下這就差人、快馬去一趟西州,請令嬡過來與蘇大人相見!”
蘇刺史道,“這怎麽好呢,她雖是我的女兒,但也是西州一座上州的長史,怎麽能說來就來呢?”
高審行道,“別看她眼下正是西州位居第二位的官員,但卻首先是我高家的媳婦!我那犬子,別的大本事沒有,但你看他家,中一個賽一個的!馭內之道何曾用教!隻要高某給西州去個信,令嬡怎麽都會趕過來與大人相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