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攻城前夕
穿越在太平天國的日子 作者:家揚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雖然武昌已經是一座孤城,但楊小山不敢掉以輕心。武昌城防堅固,比長沙有過之而無不及。它方圓二十餘裏,東西直徑兩千多米,南北三千多米,牆高十幾米,厚二十多米,城牆高大結實不容易被破。
自己雖然前軍有上萬人,但依然不能對武昌合圍。楊小山沒有著急攻城,他一邊指揮水營攻占金沙、白沙等沿江要隘,一邊指揮陸軍搶占城外製高點,憑險築營。
楊小山估計得不錯,武昌城內原有守軍三千,漢口漢陽調過來兩千人,支援長沙的隊伍又趕迴來一千人,現在城內總兵力有六千人,再加上臨時招募的鄉勇一千多人,太平軍要硬啃也不是那麽容易的事。
等太平軍在武昌城外準備完畢之後,在主力到達之前,楊小山打算進行一次試探性進攻,看看武昌守城的實力。
於是他想起了在全州的辦法,在城外火燒濕柴,放起毒煙。想不到這常巡撫倒是一個有心人,他查閱了太平軍的攻城情報,在城牆上預備了水龍。太平軍的毒煙沒放出來就被澆滅了。
見毒煙沒起到效果,楊小山按尋常的攻城套路,讓隊伍架梯攻城。清兵城牆上木石、火炮齊開,太平軍傷亡不小,楊小山及時讓隊伍退了迴來,避免了更大的傷亡。
打退了太平軍的首次攻城,常巡撫的心稍微安定了些,賞了守軍沒人一兩銀子,提升士氣。
但他沒高興多久,兩天後太平軍的主力到了。東王楊秀清一到,太平軍就立即合圍了武昌。
當天楊秀清就召見楊小山討論攻城事宜。
“小山,你打得不錯。本王看過你們的水營。現在是今非昔比了,咱們也有好幾條大戰艦了。你安排得這個唐正才非常不錯,過陣子本王還得好好提拔他。”楊秀清一開始就誇起了楊小山。
“多謝父王,都是小山應該做的。”楊小山不敢居功,畢竟現在武昌還沒拿下,一切還是未知數。
果然楊秀清誇完小山,又顯得憂心忡忡起來,自顧自道:“咱們雖然現在暫時包圍了武昌城,但向榮和那和春對我們緊追不舍。雖然本王讓翼王戲耍了他們幾天,但我們畢竟民眾太多,現在他們又離我們不遠了,留給我們攻城的時間並不多。”楊秀清麵色有些悲觀,畢竟一提攻城,太平軍總有點信心不足。
“和春到哪了?”楊小山想了解下追兵的動態。
“這裏,柏木嶺附近。這還是多虧你在嶽州留下的一些水軍阻擊了他們,如果他們走水路會更快,我們的形勢將更被動。”楊秀清指了下地圖。
楊小山目測了一下,心也懸了起來,柏木嶺距離武昌也不過十天路程。
“最擔心的還不是和春,和春的隊伍在明處,我讓翼王去封堵他了。本王擔心的是向榮部,探子一直摸不清他的具體方位。此人心思縝密,行軍忽東忽西,本王有種直覺他會在我們意料不到的地方出現。”楊秀清語氣有些低沉,似乎壓力很大。
“一旦清軍出現在武昌的外圍,極有可能裏應外合,到時咱們可能就圍不住這武昌城了。”楊小山說出了楊秀清想說但沒有說的話。
“是啊,到時候又會像長沙一樣,進入攻不下反而被包圍的死局。”楊秀清拍來拍桌子,宣泄著自己的壓力。
“情況還不至於那麽糟,咱們有漢陽和漢口在手,可以先把民眾安置在那邊。”楊小山寬慰道。
“本王已經這麽安排了,你讓水營在長江上搭一座浮橋,兩岸保持聯動,隨時增援這邊的攻城。”楊秀清目光開始銳利起來,拋棄了不良的情緒,專心於攻城這件事上。
“好的,我讓唐正才去搭浮橋。”楊小山接令道。
“地道挖得怎麽樣了?”楊秀清又問道。
“我讓魯國進在文昌門外數裏地下開挖地道,據武昌來投靠的百姓反映,這文昌門處的城牆最不牢固,這裏的清軍戰力也差。此門又離我們營地較近,所以小山選擇了這裏作為突破口。”楊小山連忙迴複道。
“行,本王相信你的判斷。十天,最多十天,本王能給你的最多時間,一定要拿下武昌城。你做得到嗎?”楊秀清給出了最後期限。
“小山一定盡力而為。”楊小山心裏也沒底,不敢一口答應。
“不能盡力而為,是必須做到!太平天國這麽多軍民就指望你了。”楊秀清拍拍小山的肩膀,囑托道。
“是,一定拿下武昌!”楊小山知道現在必須表態了。
“拿下武昌,本王奏請天王,再升你做檢點。我們等著給你慶功,不要讓本王失望。”楊秀清把希望都寄托在楊小山身上了。
一天天過去了,形勢變得更加複雜起來。除了和春和向榮,其他幾路清軍總兵也相繼趕來。翼王石達開雖然在長虹橋成功的阻擊了和春,但又不得不分兵阻擊其他幾路總兵。而狡猾的向榮趁著翼王部短暫的混亂,悄悄繞過太平軍,從東路搶占了洪山。
這洪山距武昌城隻有十裏,是城東的製高點。登上此山,武昌的情況一覽無餘。太平軍在這裏並沒有駐紮太多的守軍,也沒想到清軍會出現在這裏,所以被向榮一下偷襲得手。
向榮拿下這個戰略要地後,一旦太平軍攻城,他很可能從側翼發起進攻,從而遏製太平軍的攻城勢頭。
太平軍大意失洪山,背麵受敵,楊秀清不得不派出韋昌輝部重兵防禦。
這一下楊小山手裏可調動的攻城人數又少了不少,好在魯國進指揮的土營非常賣力,提前挖好了通向文昌門的地道。
楊小山得知非常高興,現在時間就是生命啊。當天晚上,他就前去土營視察。
“地道都打通了?”楊小山關心道。
“恩,打通了三條,都挖到了文昌門的城牆腳下。可惜時間不多,不然還能多挖幾條。”魯國進辦事還是非常牢靠的。
“你們的炸藥準備好了嗎?”楊小山最重視的還是能不能炸開城牆。
“世子,早準備好了。你看,都在那邊堆著呢。”魯國進指了一下土營的庫房。
楊小山雖然不懂這個時代的炸藥,但他知道一件事,就是這炸藥如果密封起來,爆炸效果會更好點。於是他開口道:“國進,你能不能想個什麽法子,把這些炸藥裝進什麽密封的東西裏,這樣爆炸效果會好一點,你不信不妨試驗下。”
“是嗎?有這個說法嗎?我試試看。”魯國進雖然很熟悉爆炸,但他從沒往這方麵考慮過,被楊小山這麽一點,他似乎靈光一現,如同開竅了一般。
可惜留給魯國進的時間不多了,不管試驗能不能成功,等到天亮,必須發起進攻了,能不能攻克武昌城就在此一舉了。
自己雖然前軍有上萬人,但依然不能對武昌合圍。楊小山沒有著急攻城,他一邊指揮水營攻占金沙、白沙等沿江要隘,一邊指揮陸軍搶占城外製高點,憑險築營。
楊小山估計得不錯,武昌城內原有守軍三千,漢口漢陽調過來兩千人,支援長沙的隊伍又趕迴來一千人,現在城內總兵力有六千人,再加上臨時招募的鄉勇一千多人,太平軍要硬啃也不是那麽容易的事。
等太平軍在武昌城外準備完畢之後,在主力到達之前,楊小山打算進行一次試探性進攻,看看武昌守城的實力。
於是他想起了在全州的辦法,在城外火燒濕柴,放起毒煙。想不到這常巡撫倒是一個有心人,他查閱了太平軍的攻城情報,在城牆上預備了水龍。太平軍的毒煙沒放出來就被澆滅了。
見毒煙沒起到效果,楊小山按尋常的攻城套路,讓隊伍架梯攻城。清兵城牆上木石、火炮齊開,太平軍傷亡不小,楊小山及時讓隊伍退了迴來,避免了更大的傷亡。
打退了太平軍的首次攻城,常巡撫的心稍微安定了些,賞了守軍沒人一兩銀子,提升士氣。
但他沒高興多久,兩天後太平軍的主力到了。東王楊秀清一到,太平軍就立即合圍了武昌。
當天楊秀清就召見楊小山討論攻城事宜。
“小山,你打得不錯。本王看過你們的水營。現在是今非昔比了,咱們也有好幾條大戰艦了。你安排得這個唐正才非常不錯,過陣子本王還得好好提拔他。”楊秀清一開始就誇起了楊小山。
“多謝父王,都是小山應該做的。”楊小山不敢居功,畢竟現在武昌還沒拿下,一切還是未知數。
果然楊秀清誇完小山,又顯得憂心忡忡起來,自顧自道:“咱們雖然現在暫時包圍了武昌城,但向榮和那和春對我們緊追不舍。雖然本王讓翼王戲耍了他們幾天,但我們畢竟民眾太多,現在他們又離我們不遠了,留給我們攻城的時間並不多。”楊秀清麵色有些悲觀,畢竟一提攻城,太平軍總有點信心不足。
“和春到哪了?”楊小山想了解下追兵的動態。
“這裏,柏木嶺附近。這還是多虧你在嶽州留下的一些水軍阻擊了他們,如果他們走水路會更快,我們的形勢將更被動。”楊秀清指了下地圖。
楊小山目測了一下,心也懸了起來,柏木嶺距離武昌也不過十天路程。
“最擔心的還不是和春,和春的隊伍在明處,我讓翼王去封堵他了。本王擔心的是向榮部,探子一直摸不清他的具體方位。此人心思縝密,行軍忽東忽西,本王有種直覺他會在我們意料不到的地方出現。”楊秀清語氣有些低沉,似乎壓力很大。
“一旦清軍出現在武昌的外圍,極有可能裏應外合,到時咱們可能就圍不住這武昌城了。”楊小山說出了楊秀清想說但沒有說的話。
“是啊,到時候又會像長沙一樣,進入攻不下反而被包圍的死局。”楊秀清拍來拍桌子,宣泄著自己的壓力。
“情況還不至於那麽糟,咱們有漢陽和漢口在手,可以先把民眾安置在那邊。”楊小山寬慰道。
“本王已經這麽安排了,你讓水營在長江上搭一座浮橋,兩岸保持聯動,隨時增援這邊的攻城。”楊秀清目光開始銳利起來,拋棄了不良的情緒,專心於攻城這件事上。
“好的,我讓唐正才去搭浮橋。”楊小山接令道。
“地道挖得怎麽樣了?”楊秀清又問道。
“我讓魯國進在文昌門外數裏地下開挖地道,據武昌來投靠的百姓反映,這文昌門處的城牆最不牢固,這裏的清軍戰力也差。此門又離我們營地較近,所以小山選擇了這裏作為突破口。”楊小山連忙迴複道。
“行,本王相信你的判斷。十天,最多十天,本王能給你的最多時間,一定要拿下武昌城。你做得到嗎?”楊秀清給出了最後期限。
“小山一定盡力而為。”楊小山心裏也沒底,不敢一口答應。
“不能盡力而為,是必須做到!太平天國這麽多軍民就指望你了。”楊秀清拍拍小山的肩膀,囑托道。
“是,一定拿下武昌!”楊小山知道現在必須表態了。
“拿下武昌,本王奏請天王,再升你做檢點。我們等著給你慶功,不要讓本王失望。”楊秀清把希望都寄托在楊小山身上了。
一天天過去了,形勢變得更加複雜起來。除了和春和向榮,其他幾路清軍總兵也相繼趕來。翼王石達開雖然在長虹橋成功的阻擊了和春,但又不得不分兵阻擊其他幾路總兵。而狡猾的向榮趁著翼王部短暫的混亂,悄悄繞過太平軍,從東路搶占了洪山。
這洪山距武昌城隻有十裏,是城東的製高點。登上此山,武昌的情況一覽無餘。太平軍在這裏並沒有駐紮太多的守軍,也沒想到清軍會出現在這裏,所以被向榮一下偷襲得手。
向榮拿下這個戰略要地後,一旦太平軍攻城,他很可能從側翼發起進攻,從而遏製太平軍的攻城勢頭。
太平軍大意失洪山,背麵受敵,楊秀清不得不派出韋昌輝部重兵防禦。
這一下楊小山手裏可調動的攻城人數又少了不少,好在魯國進指揮的土營非常賣力,提前挖好了通向文昌門的地道。
楊小山得知非常高興,現在時間就是生命啊。當天晚上,他就前去土營視察。
“地道都打通了?”楊小山關心道。
“恩,打通了三條,都挖到了文昌門的城牆腳下。可惜時間不多,不然還能多挖幾條。”魯國進辦事還是非常牢靠的。
“你們的炸藥準備好了嗎?”楊小山最重視的還是能不能炸開城牆。
“世子,早準備好了。你看,都在那邊堆著呢。”魯國進指了一下土營的庫房。
楊小山雖然不懂這個時代的炸藥,但他知道一件事,就是這炸藥如果密封起來,爆炸效果會更好點。於是他開口道:“國進,你能不能想個什麽法子,把這些炸藥裝進什麽密封的東西裏,這樣爆炸效果會好一點,你不信不妨試驗下。”
“是嗎?有這個說法嗎?我試試看。”魯國進雖然很熟悉爆炸,但他從沒往這方麵考慮過,被楊小山這麽一點,他似乎靈光一現,如同開竅了一般。
可惜留給魯國進的時間不多了,不管試驗能不能成功,等到天亮,必須發起進攻了,能不能攻克武昌城就在此一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