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內應
穿越在太平天國的日子 作者:家揚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圍困永安已經快一個月了,前方戰事實在是不理想,完全沒有戰果。慘淡得賽尚阿都不知道該怎麽編故事哄皇帝了。前幾天,抓了幾個往永安運糧食的商販,賽首輔小題大做,抓了幾個兔子說成是大老虎。騙皇帝說剿滅了二十餘發匪,裏麵死的一個首領可能是個元帥。
皇帝可不是好欺騙的,立刻給他下諭旨了。上麵鹹豐又痛斥他一頓,大體的意思是朝廷給你幾百兩銀子養了你幾萬軍隊。你搞了半天就拿這些小賊糊弄我?一個元帥隻帶二十多個兵,你少蒙我了。
賽首輔心裏委屈,這不是皇帝你逼得太緊,我隻能撒謊了。他又不敢把姚瑩的計策提前告知,怕吊高了皇帝的胃口。萬一失敗就跟先前圍攻金田一樣,到時候心裏落差太大,自己恐怕更吃不了兜著走。他正在紮耳撓腮想著法子怎麽應付鹹豐,結果好消息自己送上門了。
“報告首輔大人,江知縣以五百人力敵發匪八百餘人,結果大獲全勝。殺敵三百多人,俘虜兩百多人,敵潰逃三百多人。”一個親兵過來稟告。
“什麽?這是真的嗎?”賽尚阿簡直不敢相信,自己正苦於如何匯報戰績,就有人送來了這麽一個大戰果,“哪個江知縣?難道是剛來的江忠源?”
“正是江忠源,戰果千真萬確。江知縣親自壓著俘虜前來大營,還帶了幾百個發匪的人頭,現在正在帳外等候大人的接見。”親兵連忙迴複道。
“快快有請!”賽尚阿這可高興壞了,有俘虜有人頭,這戰績可以多翻幾倍往上報。自己終於可以消停一段時間,不用再編故事騙皇帝了。
“見過首輔大人,下官有禮了。”江忠源氣宇軒昂地走了進來,先前不被看重,這次終於揚眉吐氣了。
賽尚阿又仔細打量著這位三十多歲的知縣,第一次見隻覺得此人頗為文弱,不似一般的將領那般虎背熊腰,所以對他並沒有什麽深刻的印象,也就沒打算重用此人。但今日一見,卻感覺到此人的俠士之風,與先前大不一樣,這可能就是人的心裏作用把。也許是江忠源解決了他的大麻煩,總之現在賽首輔怎麽看怎麽喜歡,是愈發的欣賞。
“恭喜首輔,賀喜首輔。”姚瑩聽聞江忠源勝利的喜訊也趕了過來。
“這裏也有姚老你的一份,多虧你舉薦有功啊。”賽尚阿心情極好,笑得皺紋都舒展開了。
“下官隻是碰巧而已,慚愧慚愧。”江忠源顯得非常謙虛,居功不自傲。
“如此以少勝多,絕對不是巧合。老夫倒是很好奇,江大人是如何練出如此強悍的鄉勇,可否說出來給我們聽一聽。”姚瑩捋了捋胡須,成功的經驗大家都想聽一聽。
“其實下官並無什麽良策,我隻遵循兩條:一是挑選士兵隻錄取同鄉之老實農民,二是多教他們一些文化,讓他們知忠義識榮辱。”江忠源老實說道。
“每逢遇到最先逃跑的往往是油奸耍滑之人,士兵有同鄉之誼往往能同仇敵愾,知忠義榮辱往往意誌堅定。江大人,你這每一條都是強兵的道理,隻可惜無法在綠營和八旗裏推廣啊。”姚瑩不虧足智多謀,一下就能明白其中道理,但現如今綠營八旗都病入膏肓,裏麵很多都是兵痞子。這些人是殺敵不行,擾民有術。
“哎,可惜隻有五百,如果能有五千五萬,發匪又何以能堅持到現在?”賽尚阿也明白其中關節,綠營八旗早就爛透了,發匪卻越打越多,越戰越強。現在已成氣候,想再剿滅真是太難了。
“首輔大人,能把那二百多俘虜交給我審訊嗎?我想借此機會多了解長毛內部的情況。”整個清軍對太平天國所知不多,僅僅知道洪楊等幾位大頭領,其他所知甚少。姚瑩目的就是想通過俘虜,能找出太平軍的關鍵點或者弱點。
“姚老隻管放手去做,我這裏沒有不同意的。”賽尚阿對姚瑩是絕對的信任,他看著姚瑩和江忠源,這一文一武前來助陣,又如此得力。看來剿滅發匪,大事可成也。
“我這裏也有個好消息告訴大人,派人去永安策反的事,有些眉目了。咱們奪取渡口的計劃可以進行了。”姚瑩藏了半天,終於麵露得意之色,原來他也是帶著功勞來的,“銅盤村李泰州迴報,他的弟弟就在長毛的桂江渡口當差,這可是真是天助我大清!”。
==============================
銅盤村李家是當地唯一的大戶,他們一家的田地就占了整個銅盤村的一半。族長李泰州相當聰明,他自己帶著老婆孩子跑了。卻留下弟弟李泰佑和一些族人,讓他加入太平軍,以期能保護自己在銅盤村的家產。戰亂時代,很多大戶人家都是這樣,官匪兩邊分別下注,為的是留些餘地,不至於被一鍋全端了。
這天夜裏,地主李泰州一個人悄悄溜迴了老家,潛進了自己家族的大宅子。
“大哥,你怎麽迴來了?”李泰佑驚奇地發現大哥出現在了自己的麵前。
“小點聲,別讓人發現了。”李泰州連忙提醒道,接著他又問:“長毛來了後,沒把你們怎麽樣把?”
“不談了,咱們家的地被分了一半給那些窮鬼,這還是因為我加入太平軍特別照顧的。隔壁村錢員外家是一畝地都沒了,田契都被燒了,地全被分了。”李泰佑低聲道。
“這些長毛真夠狠的啊。你在長毛那邊混得怎麽樣?”李泰州又打探道。
“隻是一個兩司馬的小官,在桂江渡口那邊管理二十五個人,都是咱們原先家裏的族人。那些長毛還算客氣,沒和咱們為難,隻跟我們借了兩千多斤糧食,你看著借條還在我兜裏放著呢。”李泰佑從懷裏掏出借條交給他大哥。
“打下天下還?蒙誰呢,我給你說,這次我可是帶著首輔大人的命令來的,這次朝廷組織了四萬多人的大軍,長毛日子長不了。咱們這次要做朝廷的內應,配合他們的剿匪行動,事成之後朝廷論功行賞,最少也得是七品知縣。”李泰州眼裏放出貪婪的目光,仿佛很快自己就能帶上紅頂戴,穿上黑色官服了。
“大哥,我看這些長毛紀律非常嚴明,戰法又非常得當,官軍能贏嗎?這些天聽說官軍都是打敗仗。”李泰州不放心道。
“你懂什麽?這次首輔派我們迴來,就是因為有個大計劃,具體我也不清楚,反正發匪這次死定了。你剛才說你是在桂江渡口當差是吧,這個要趕快報上去,首輔參謀姚大人關照過,如果有在長毛營寨當差的情況要速度迴報給他,功勞要比其他人更大。”李泰州感覺知府的帽子在向自己招手了。
皇帝可不是好欺騙的,立刻給他下諭旨了。上麵鹹豐又痛斥他一頓,大體的意思是朝廷給你幾百兩銀子養了你幾萬軍隊。你搞了半天就拿這些小賊糊弄我?一個元帥隻帶二十多個兵,你少蒙我了。
賽首輔心裏委屈,這不是皇帝你逼得太緊,我隻能撒謊了。他又不敢把姚瑩的計策提前告知,怕吊高了皇帝的胃口。萬一失敗就跟先前圍攻金田一樣,到時候心裏落差太大,自己恐怕更吃不了兜著走。他正在紮耳撓腮想著法子怎麽應付鹹豐,結果好消息自己送上門了。
“報告首輔大人,江知縣以五百人力敵發匪八百餘人,結果大獲全勝。殺敵三百多人,俘虜兩百多人,敵潰逃三百多人。”一個親兵過來稟告。
“什麽?這是真的嗎?”賽尚阿簡直不敢相信,自己正苦於如何匯報戰績,就有人送來了這麽一個大戰果,“哪個江知縣?難道是剛來的江忠源?”
“正是江忠源,戰果千真萬確。江知縣親自壓著俘虜前來大營,還帶了幾百個發匪的人頭,現在正在帳外等候大人的接見。”親兵連忙迴複道。
“快快有請!”賽尚阿這可高興壞了,有俘虜有人頭,這戰績可以多翻幾倍往上報。自己終於可以消停一段時間,不用再編故事騙皇帝了。
“見過首輔大人,下官有禮了。”江忠源氣宇軒昂地走了進來,先前不被看重,這次終於揚眉吐氣了。
賽尚阿又仔細打量著這位三十多歲的知縣,第一次見隻覺得此人頗為文弱,不似一般的將領那般虎背熊腰,所以對他並沒有什麽深刻的印象,也就沒打算重用此人。但今日一見,卻感覺到此人的俠士之風,與先前大不一樣,這可能就是人的心裏作用把。也許是江忠源解決了他的大麻煩,總之現在賽首輔怎麽看怎麽喜歡,是愈發的欣賞。
“恭喜首輔,賀喜首輔。”姚瑩聽聞江忠源勝利的喜訊也趕了過來。
“這裏也有姚老你的一份,多虧你舉薦有功啊。”賽尚阿心情極好,笑得皺紋都舒展開了。
“下官隻是碰巧而已,慚愧慚愧。”江忠源顯得非常謙虛,居功不自傲。
“如此以少勝多,絕對不是巧合。老夫倒是很好奇,江大人是如何練出如此強悍的鄉勇,可否說出來給我們聽一聽。”姚瑩捋了捋胡須,成功的經驗大家都想聽一聽。
“其實下官並無什麽良策,我隻遵循兩條:一是挑選士兵隻錄取同鄉之老實農民,二是多教他們一些文化,讓他們知忠義識榮辱。”江忠源老實說道。
“每逢遇到最先逃跑的往往是油奸耍滑之人,士兵有同鄉之誼往往能同仇敵愾,知忠義榮辱往往意誌堅定。江大人,你這每一條都是強兵的道理,隻可惜無法在綠營和八旗裏推廣啊。”姚瑩不虧足智多謀,一下就能明白其中道理,但現如今綠營八旗都病入膏肓,裏麵很多都是兵痞子。這些人是殺敵不行,擾民有術。
“哎,可惜隻有五百,如果能有五千五萬,發匪又何以能堅持到現在?”賽尚阿也明白其中關節,綠營八旗早就爛透了,發匪卻越打越多,越戰越強。現在已成氣候,想再剿滅真是太難了。
“首輔大人,能把那二百多俘虜交給我審訊嗎?我想借此機會多了解長毛內部的情況。”整個清軍對太平天國所知不多,僅僅知道洪楊等幾位大頭領,其他所知甚少。姚瑩目的就是想通過俘虜,能找出太平軍的關鍵點或者弱點。
“姚老隻管放手去做,我這裏沒有不同意的。”賽尚阿對姚瑩是絕對的信任,他看著姚瑩和江忠源,這一文一武前來助陣,又如此得力。看來剿滅發匪,大事可成也。
“我這裏也有個好消息告訴大人,派人去永安策反的事,有些眉目了。咱們奪取渡口的計劃可以進行了。”姚瑩藏了半天,終於麵露得意之色,原來他也是帶著功勞來的,“銅盤村李泰州迴報,他的弟弟就在長毛的桂江渡口當差,這可是真是天助我大清!”。
==============================
銅盤村李家是當地唯一的大戶,他們一家的田地就占了整個銅盤村的一半。族長李泰州相當聰明,他自己帶著老婆孩子跑了。卻留下弟弟李泰佑和一些族人,讓他加入太平軍,以期能保護自己在銅盤村的家產。戰亂時代,很多大戶人家都是這樣,官匪兩邊分別下注,為的是留些餘地,不至於被一鍋全端了。
這天夜裏,地主李泰州一個人悄悄溜迴了老家,潛進了自己家族的大宅子。
“大哥,你怎麽迴來了?”李泰佑驚奇地發現大哥出現在了自己的麵前。
“小點聲,別讓人發現了。”李泰州連忙提醒道,接著他又問:“長毛來了後,沒把你們怎麽樣把?”
“不談了,咱們家的地被分了一半給那些窮鬼,這還是因為我加入太平軍特別照顧的。隔壁村錢員外家是一畝地都沒了,田契都被燒了,地全被分了。”李泰佑低聲道。
“這些長毛真夠狠的啊。你在長毛那邊混得怎麽樣?”李泰州又打探道。
“隻是一個兩司馬的小官,在桂江渡口那邊管理二十五個人,都是咱們原先家裏的族人。那些長毛還算客氣,沒和咱們為難,隻跟我們借了兩千多斤糧食,你看著借條還在我兜裏放著呢。”李泰佑從懷裏掏出借條交給他大哥。
“打下天下還?蒙誰呢,我給你說,這次我可是帶著首輔大人的命令來的,這次朝廷組織了四萬多人的大軍,長毛日子長不了。咱們這次要做朝廷的內應,配合他們的剿匪行動,事成之後朝廷論功行賞,最少也得是七品知縣。”李泰州眼裏放出貪婪的目光,仿佛很快自己就能帶上紅頂戴,穿上黑色官服了。
“大哥,我看這些長毛紀律非常嚴明,戰法又非常得當,官軍能贏嗎?這些天聽說官軍都是打敗仗。”李泰州不放心道。
“你懂什麽?這次首輔派我們迴來,就是因為有個大計劃,具體我也不清楚,反正發匪這次死定了。你剛才說你是在桂江渡口當差是吧,這個要趕快報上去,首輔參謀姚大人關照過,如果有在長毛營寨當差的情況要速度迴報給他,功勞要比其他人更大。”李泰州感覺知府的帽子在向自己招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