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 江忠源
穿越在太平天國的日子 作者:家揚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有了姚老在旁指點,永安必破,咱們也能不負皇恩。”賽尚阿心裏的石頭終於落下來了,頓時感覺踏實了很多。
“咱們不能寄希望於速勝,戰場情況瞬息萬變,同時也要做好長期圍困的準備。”姚瑩是個非常冷靜的人,他既然過來作為首輔大人的軍事參謀,必須做好萬全的準備。
“這個你放心,糧草和鹽我們在圍攻金田的時候就已經對發匪禁運了。現在到了永安也同樣如此,我保證永安一袋糧食一粒鹽都無法從外麵獲取。”賽尚阿對這個很有信心,這廣西地界多山路,沒有平原地區那麽四通八達,設起關卡來也很方便。
“那是最好,這永安產糧有限,也不產鹽。日子久了,一定能起到效果。不過首輔大人,根據你先前所說,發匪善用鬆木炮。所以現在還要多加一項禁運的東西,那就是火藥。”姚瑩思索了片刻,補充道。
“對對對,若不是老先生提醒,我差點忘記了。這發匪防守非常依賴鬆木炮,這玩意火藥消耗極大,一定要給它禁了!”賽尚阿連連稱是,這些天清軍吃夠了鬆木炮的苦,一提到這一條,賽尚阿立刻感同身受。
“還有一件事,老夫不知道當講不當講。”剛才還侃侃而談的姚瑩突然猶豫了一下,最後還是開了口。
“但講無妨,你我現在同在一條船上,沒有什麽可忌諱的。”賽尚阿毫不介意道。
“我在京城準備來廣西赴任之時,曾大人向我推薦了一人,希望讓此人也能來廣西協助剿匪。”姚瑩說得時候臉色微紅。
賽尚阿立刻明白了,人情世故上的事他門清。自己現在作為廣西軍務一把手,朝中人推薦親朋故舊來安排個閑職蹭點軍功,鍍鍍金為以後上進做準備的情況也是有的。
“這個好說,但不知是哪位曾大人?”賽尚阿追問道,給人情也要知道是給誰呀。
“是工部左侍郎曾國藩曾大人,他推薦的是他同鄉舊友江忠源。我也了解了一下這個江忠源的情況,他是道光十七年的舉人。前兩年他在家鄉辦團練,擒殺流竄於湘桂邊界的青蓮教首領雷再浩,因此軍功擢升湖南秀水縣知縣。這職務跨省,要把他調來還得用您欽差的身份。”姚瑩能開這口,一是因為這個曾國藩官聲很好,在京頗有清望。二是舉薦的江忠源不是毫無資曆,畢竟身有軍功,雖然沒見過,想來也不是全無能力之人。
“原來是他!”賽尚阿想起來了,這個曾國藩可不一般,道光十八年中進士,其後十年七遷,連升十級,從七品翰林院檢討到正二品工部侍郎。這樣的升職速度,這在官場是非常罕見的,他又是軍機大臣穆彰阿的得意門生,這個麵子還是要給的,更何況姚瑩對自己幫助極大,他開口自己也不好迴絕。
“行,我立刻修書一封給湖南巡撫,讓江忠源前來廣西助剿。”賽尚阿沒怎麽猶豫立刻答應下來。雖然他心裏也沒報什麽期望,畢竟是鄉勇,再厲害估計也比不上正規軍。
====================================
太平軍向永安轉移時走得比較匆忙,那個時候通訊也不發達。剛走到半路,就有人發現還有些人仍在金田附近,沒有通知到,不在轉移的隊伍裏。軍帥周錫能當時就和楊秀清請示迴去金田,把自己的部下再找迴來。
此時周軍帥就領著八百多掉隊的太平軍趕赴永安。不過現在的永安已經被清軍團團包圍,周錫能多次讓人查探各個路口,都報告有清軍重兵把守。他們形單影孤,沒敢硬闖,圍著永安邊境繞了一大圈,終於發現一條通往永安的小道,似乎清軍沒有太重視,隻派了少量的鄉勇防守。周錫能決定從這裏突進去,與永安的大部隊匯合。
“你都打探清楚了,隻有五百人?”周錫能又問了探子一遍。
“絕對沒錯,是五百人。不是綠營也不是八旗,他們打著的是楚勇的旗號,應該是湖南那邊的團練。”探子繼續迴答道。
“大哥,就這裏最薄弱了,咱們就從這裏衝進去把。”周錫能的手下陳五著急道,每天都小心翼翼地藏著,生怕清軍發現自己,大家都希望早點能歸隊。
“你有沒發現什麽異常?”周錫能還是有點不放心,繼續問探子道。
“異常倒是沒有,除了。。。。。。。”探子突然想起一件怪事。
“除了什麽?”周錫能連忙追問道。
“我看見他們的首領捧著書給這些鄉勇讀書,我偷聽了一會,好像是忠孝禮儀之類的。”探子迴想起這怪事,到現在他也沒明白是怎麽迴事。
周錫能愣了一下,隨即又毫不在意的說道:“估計是個讀書人組的團練,這些人就會一些虛頭八腦的酸詞,一點用都沒有。戰場上憑得是一股子力氣,讀書有個屁用。”隨後他又招唿手下陳五、朱八道:“讓弟兄們都過來,大家一起上,過了這關口,再加把勁兩個時辰後就能進永安,大家加油!”
周錫能發現的鄉勇就是曾國藩推薦的江忠源的隊伍。
此刻的江忠源無比鬱悶,他興衝衝地帶著五百家鄉的團練過來助剿。結果賽首輔似乎並不看好自己,把他們安排到了這麽一個無關緊要的地方把守。這是一條隻有人能過的小路,車和馬都過不了,原先是獵人進山打獵的通道,這裏能遇到太平軍才是見了鬼了。
鬱悶歸鬱悶,江忠源還是照例每逢月初都給手下的士兵宣讀儒家經典。他這套獨創的練兵方法特別重視思想教育,灌輸忠孝禮儀,宣揚精忠報國,在當時團練中獨樹一幟。(後來湘軍的雛形)
“大人,有長毛從西麵過來了!”一個衛兵急忙過來報告。
“西麵?這可不是永安的方向,難道是金田的殘兵?他們有多少人?”江忠源不驚反喜。
“比我們多,大概有八百多,咱們要不要迴避?”衛兵有些擔心道。
“迴避?這是我們建功的好機會,傳我令下去,讓大家火速集合迎戰!”江忠源按耐不住心中的狂喜,興奮道。
“咱們不能寄希望於速勝,戰場情況瞬息萬變,同時也要做好長期圍困的準備。”姚瑩是個非常冷靜的人,他既然過來作為首輔大人的軍事參謀,必須做好萬全的準備。
“這個你放心,糧草和鹽我們在圍攻金田的時候就已經對發匪禁運了。現在到了永安也同樣如此,我保證永安一袋糧食一粒鹽都無法從外麵獲取。”賽尚阿對這個很有信心,這廣西地界多山路,沒有平原地區那麽四通八達,設起關卡來也很方便。
“那是最好,這永安產糧有限,也不產鹽。日子久了,一定能起到效果。不過首輔大人,根據你先前所說,發匪善用鬆木炮。所以現在還要多加一項禁運的東西,那就是火藥。”姚瑩思索了片刻,補充道。
“對對對,若不是老先生提醒,我差點忘記了。這發匪防守非常依賴鬆木炮,這玩意火藥消耗極大,一定要給它禁了!”賽尚阿連連稱是,這些天清軍吃夠了鬆木炮的苦,一提到這一條,賽尚阿立刻感同身受。
“還有一件事,老夫不知道當講不當講。”剛才還侃侃而談的姚瑩突然猶豫了一下,最後還是開了口。
“但講無妨,你我現在同在一條船上,沒有什麽可忌諱的。”賽尚阿毫不介意道。
“我在京城準備來廣西赴任之時,曾大人向我推薦了一人,希望讓此人也能來廣西協助剿匪。”姚瑩說得時候臉色微紅。
賽尚阿立刻明白了,人情世故上的事他門清。自己現在作為廣西軍務一把手,朝中人推薦親朋故舊來安排個閑職蹭點軍功,鍍鍍金為以後上進做準備的情況也是有的。
“這個好說,但不知是哪位曾大人?”賽尚阿追問道,給人情也要知道是給誰呀。
“是工部左侍郎曾國藩曾大人,他推薦的是他同鄉舊友江忠源。我也了解了一下這個江忠源的情況,他是道光十七年的舉人。前兩年他在家鄉辦團練,擒殺流竄於湘桂邊界的青蓮教首領雷再浩,因此軍功擢升湖南秀水縣知縣。這職務跨省,要把他調來還得用您欽差的身份。”姚瑩能開這口,一是因為這個曾國藩官聲很好,在京頗有清望。二是舉薦的江忠源不是毫無資曆,畢竟身有軍功,雖然沒見過,想來也不是全無能力之人。
“原來是他!”賽尚阿想起來了,這個曾國藩可不一般,道光十八年中進士,其後十年七遷,連升十級,從七品翰林院檢討到正二品工部侍郎。這樣的升職速度,這在官場是非常罕見的,他又是軍機大臣穆彰阿的得意門生,這個麵子還是要給的,更何況姚瑩對自己幫助極大,他開口自己也不好迴絕。
“行,我立刻修書一封給湖南巡撫,讓江忠源前來廣西助剿。”賽尚阿沒怎麽猶豫立刻答應下來。雖然他心裏也沒報什麽期望,畢竟是鄉勇,再厲害估計也比不上正規軍。
====================================
太平軍向永安轉移時走得比較匆忙,那個時候通訊也不發達。剛走到半路,就有人發現還有些人仍在金田附近,沒有通知到,不在轉移的隊伍裏。軍帥周錫能當時就和楊秀清請示迴去金田,把自己的部下再找迴來。
此時周軍帥就領著八百多掉隊的太平軍趕赴永安。不過現在的永安已經被清軍團團包圍,周錫能多次讓人查探各個路口,都報告有清軍重兵把守。他們形單影孤,沒敢硬闖,圍著永安邊境繞了一大圈,終於發現一條通往永安的小道,似乎清軍沒有太重視,隻派了少量的鄉勇防守。周錫能決定從這裏突進去,與永安的大部隊匯合。
“你都打探清楚了,隻有五百人?”周錫能又問了探子一遍。
“絕對沒錯,是五百人。不是綠營也不是八旗,他們打著的是楚勇的旗號,應該是湖南那邊的團練。”探子繼續迴答道。
“大哥,就這裏最薄弱了,咱們就從這裏衝進去把。”周錫能的手下陳五著急道,每天都小心翼翼地藏著,生怕清軍發現自己,大家都希望早點能歸隊。
“你有沒發現什麽異常?”周錫能還是有點不放心,繼續問探子道。
“異常倒是沒有,除了。。。。。。。”探子突然想起一件怪事。
“除了什麽?”周錫能連忙追問道。
“我看見他們的首領捧著書給這些鄉勇讀書,我偷聽了一會,好像是忠孝禮儀之類的。”探子迴想起這怪事,到現在他也沒明白是怎麽迴事。
周錫能愣了一下,隨即又毫不在意的說道:“估計是個讀書人組的團練,這些人就會一些虛頭八腦的酸詞,一點用都沒有。戰場上憑得是一股子力氣,讀書有個屁用。”隨後他又招唿手下陳五、朱八道:“讓弟兄們都過來,大家一起上,過了這關口,再加把勁兩個時辰後就能進永安,大家加油!”
周錫能發現的鄉勇就是曾國藩推薦的江忠源的隊伍。
此刻的江忠源無比鬱悶,他興衝衝地帶著五百家鄉的團練過來助剿。結果賽首輔似乎並不看好自己,把他們安排到了這麽一個無關緊要的地方把守。這是一條隻有人能過的小路,車和馬都過不了,原先是獵人進山打獵的通道,這裏能遇到太平軍才是見了鬼了。
鬱悶歸鬱悶,江忠源還是照例每逢月初都給手下的士兵宣讀儒家經典。他這套獨創的練兵方法特別重視思想教育,灌輸忠孝禮儀,宣揚精忠報國,在當時團練中獨樹一幟。(後來湘軍的雛形)
“大人,有長毛從西麵過來了!”一個衛兵急忙過來報告。
“西麵?這可不是永安的方向,難道是金田的殘兵?他們有多少人?”江忠源不驚反喜。
“比我們多,大概有八百多,咱們要不要迴避?”衛兵有些擔心道。
“迴避?這是我們建功的好機會,傳我令下去,讓大家火速集合迎戰!”江忠源按耐不住心中的狂喜,興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