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理街道,無理河道。
小兩口拿橋下的花屁股逗笑……
石頭兩口子在凡人鎮可算是喜劇式的人物,夫妻倆最愛逗笑。凡人鎮有個風俗,孩子滿月後母親要抱著孩子迴娘家住上一陣子,這叫“挪臊潑”。路上,男嬰鼻子上要用鍋底灰點一個黑點,意謂“避邪”;女嬰要在鼻子上用紅胭脂點個紅點,也有吉祥的意思。石頭的孩子滿月的時候,正是炎熱的三伏天,石頭用架子車拉著懷抱孩子的媳婦,送媳婦迴娘家。媳婦的娘家是西河對岸的上崗村,這個村莊的家家戶戶幾乎都會燒盆罐,貨物銷售方圓百裏,凡人鎮家家戶戶用的盆盆罐罐幾乎都來自石頭媳婦娘家的這個村莊。關於這個村出窯匠的事,凡人鎮還有這樣一段傳說,相傳有一年,玉皇大帝下凡察訪,路過上崗村,天色已晚,玉帝就在老君廟裏歇息了。第二天一早,天才發亮,玉帝就要走了。老君送他到村外,玉帝看到上崗地勢高,又緊靠河,是塊風水寶地,掐指一算,對老君說這是塊藏龍臥虎之地,應出八百驍將。誰知玉帝走後,老君卻把“驍將”錯記成“窯匠”了。打那以後,上崗村燒盆罐的匠人就一天天地多了起來。這自是外話,卻說石頭拉著媳婦走到西河的石板橋上——當地人稱這座橋叫“和尚橋”,這時,正好有一群男人光著屁股在橋下洗澡。石頭的媳婦就羞得抬不起頭,要男人快走。石頭說那怕啥?有理街道無理河道,嫌難看你用草帽捂住眼。說著就摘下頭上的草帽遞給媳婦。石頭的媳婦忸忸怩怩地照辦了。過了橋,石頭心想,我媳婦的臉皮兒還真薄,但不知道她的心是真是假,就故意對她說今兒裏還真見了個稀奇兒!媳婦一聽,問見了個啥稀奇兒,石頭說將(剛)才看見橋下有個人長了個花屁股。媳婦聽後,立即駁他說你瞎說!我看他們都跟你一個樣,哪有個花屁股?石頭一聽順手打了媳婦一巴掌,罵她說女的原來也都是假正經,捂個草帽你還看恁清,不捂草帽你該看見啥哩!
石頭媳婦見上了男人的套子,就想尋個機會也設個套子讓男人鑽鑽。凡人鎮的人們吃飯有個習慣,大家圍成一圈,把大潑鞋一脫,往屁股底下一坐,一邊吃飯,一邊說笑,還一邊摳著腳丫子,各自的菜碗放在一塊,每個人都可以共享。鄉間人吃飯也全無講究什麽文雅姿勢,有狼吞虎咽的,有細嚼慢咽的,有把嘴巴嚼得吧嘰吧嘰響的,更有意思的是凡人鎮的老少爺們喝粥的時候,喝一口粥,嘴巴能湊著碗沿兒轉上半個碗圈兒,同時還能發出唿嚕嚕的山響聲。這天,大家正圍在一塊兒吃飯,石頭媳婦就問丈夫說:“他爹,我問你一件事兒,看你知道不知道。”石頭問啥事兒,媳婦說,我夜黑兒(昨晚的意思)做了一個夢,夢見快過年了,一個屠夫拎著一把屠刀站在一頭驢和豬麵前作難,不知道應該是殺豬呀還是殺驢。後來這個屠夫就問我應該殺那個好,我記得夢中我不知道該咋樣迴答,後來夢就醒了。你說該咋樣迴答那個屠夫的話?石頭一聽,說真是女人,連這都不懂。那驢每年還能拉磨幹活,豬養大本來就是要叫人殺著吃的,肯定是應該殺豬嘛。媳婦一聽就說:“當時,那頭驢也是這麽想的!”石頭媳婦這樣一說,飯場兒的人“嘩”的都笑了,有的竟把滿嘴的飯都噴了出來。大家的這一笑,石頭這才恍然悟到媳婦在巧罵自己,恨恨地在媳婦的屁股上拍了一巴掌,拍得媳婦直罵他死鬼。
盡管這絕罵的笑料在上個世紀七十年代就有了,但它畢竟隻是出自凡人鎮的一位鄉婦之口,所以未能走紅大江南北;如今這則笑料紅得發紫,老老少少,家喻戶曉,那自然是得益於本山大哥的那張名嘴。“橘生江南則為桔,生於江北則為枳。”難怪時下的世態,許多人都爭先恐後地要去粘一粘名人的名氣兒,或拜師,或認幹爹幹娘——認不上幹爹幹娘的,就跟名人合影兒,請名人簽字,這至少也有了些日後向世人炫耀的資本——或作序寫傳,或邀為產品形象代言人,等等等等,不一而足,似乎這樣就可以成名成家了,傻子不再是傻瓜了,蠢蛋就變成天才了,從此就可以流芳百世、永垂不朽了,假冒偽劣就可以成為名牌兒了……這不禁使人想到了阿q說自己姓趙,攀趙四爺做本家的故事。
我們還把時間迴到故事裏麵去。
大人們的快樂驚擾了放在一旁笸籮裏石頭孩子的甜夢,踢彈著小腳兒小手兒,毫不講理地哇哇哭鬧起來。小孩兒的肚子上係著一個菱形的兜肚,兜肚的上麵縫一塊兒心形紅布,紅布上麵鉸出七個眼兒。凡人鎮的孩子們小時候都是係著這種兜兜兒長大的。據說心形紅布上鉸出的七個眼兒,是寄托了大人們對孩子的一種希望,希望自己的孩子將來能心眼兒多,聰明,可以出人頭地,有所作為。
石頭自從受了媳婦的那次捉弄,老想著如何再報複媳婦一下。石頭媳婦的奶水不多,石頭的母親就讓石頭趕集去買隻老鱉,迴來熬湯給表表奶子。這天,石頭提著老鱉迴到家中,迴來後掛到龍門(凡人鎮的人把院門稱為龍門)的門鼻兒上,進屋看爹媽都不在家,就對媳婦說你爹來了,站在龍門口,我拉不進來,你快看看去。媳婦一聽慌得急忙往外跑,跑出來一看明白是咋迴事了,迴屋對石頭說俺爹走了,都怨你爹把著門不讓進。
小倆口笑得前仰後合,笑過後石頭猛地想到那隻老鱉還在龍門口掛著,趕緊跑出來,就見一隻老黃狗正衝著那隻老鱉不停地汪汪叫呢,一頓大補差點進了狗的肚子裏。
小兩口拿橋下的花屁股逗笑……
石頭兩口子在凡人鎮可算是喜劇式的人物,夫妻倆最愛逗笑。凡人鎮有個風俗,孩子滿月後母親要抱著孩子迴娘家住上一陣子,這叫“挪臊潑”。路上,男嬰鼻子上要用鍋底灰點一個黑點,意謂“避邪”;女嬰要在鼻子上用紅胭脂點個紅點,也有吉祥的意思。石頭的孩子滿月的時候,正是炎熱的三伏天,石頭用架子車拉著懷抱孩子的媳婦,送媳婦迴娘家。媳婦的娘家是西河對岸的上崗村,這個村莊的家家戶戶幾乎都會燒盆罐,貨物銷售方圓百裏,凡人鎮家家戶戶用的盆盆罐罐幾乎都來自石頭媳婦娘家的這個村莊。關於這個村出窯匠的事,凡人鎮還有這樣一段傳說,相傳有一年,玉皇大帝下凡察訪,路過上崗村,天色已晚,玉帝就在老君廟裏歇息了。第二天一早,天才發亮,玉帝就要走了。老君送他到村外,玉帝看到上崗地勢高,又緊靠河,是塊風水寶地,掐指一算,對老君說這是塊藏龍臥虎之地,應出八百驍將。誰知玉帝走後,老君卻把“驍將”錯記成“窯匠”了。打那以後,上崗村燒盆罐的匠人就一天天地多了起來。這自是外話,卻說石頭拉著媳婦走到西河的石板橋上——當地人稱這座橋叫“和尚橋”,這時,正好有一群男人光著屁股在橋下洗澡。石頭的媳婦就羞得抬不起頭,要男人快走。石頭說那怕啥?有理街道無理河道,嫌難看你用草帽捂住眼。說著就摘下頭上的草帽遞給媳婦。石頭的媳婦忸忸怩怩地照辦了。過了橋,石頭心想,我媳婦的臉皮兒還真薄,但不知道她的心是真是假,就故意對她說今兒裏還真見了個稀奇兒!媳婦一聽,問見了個啥稀奇兒,石頭說將(剛)才看見橋下有個人長了個花屁股。媳婦聽後,立即駁他說你瞎說!我看他們都跟你一個樣,哪有個花屁股?石頭一聽順手打了媳婦一巴掌,罵她說女的原來也都是假正經,捂個草帽你還看恁清,不捂草帽你該看見啥哩!
石頭媳婦見上了男人的套子,就想尋個機會也設個套子讓男人鑽鑽。凡人鎮的人們吃飯有個習慣,大家圍成一圈,把大潑鞋一脫,往屁股底下一坐,一邊吃飯,一邊說笑,還一邊摳著腳丫子,各自的菜碗放在一塊,每個人都可以共享。鄉間人吃飯也全無講究什麽文雅姿勢,有狼吞虎咽的,有細嚼慢咽的,有把嘴巴嚼得吧嘰吧嘰響的,更有意思的是凡人鎮的老少爺們喝粥的時候,喝一口粥,嘴巴能湊著碗沿兒轉上半個碗圈兒,同時還能發出唿嚕嚕的山響聲。這天,大家正圍在一塊兒吃飯,石頭媳婦就問丈夫說:“他爹,我問你一件事兒,看你知道不知道。”石頭問啥事兒,媳婦說,我夜黑兒(昨晚的意思)做了一個夢,夢見快過年了,一個屠夫拎著一把屠刀站在一頭驢和豬麵前作難,不知道應該是殺豬呀還是殺驢。後來這個屠夫就問我應該殺那個好,我記得夢中我不知道該咋樣迴答,後來夢就醒了。你說該咋樣迴答那個屠夫的話?石頭一聽,說真是女人,連這都不懂。那驢每年還能拉磨幹活,豬養大本來就是要叫人殺著吃的,肯定是應該殺豬嘛。媳婦一聽就說:“當時,那頭驢也是這麽想的!”石頭媳婦這樣一說,飯場兒的人“嘩”的都笑了,有的竟把滿嘴的飯都噴了出來。大家的這一笑,石頭這才恍然悟到媳婦在巧罵自己,恨恨地在媳婦的屁股上拍了一巴掌,拍得媳婦直罵他死鬼。
盡管這絕罵的笑料在上個世紀七十年代就有了,但它畢竟隻是出自凡人鎮的一位鄉婦之口,所以未能走紅大江南北;如今這則笑料紅得發紫,老老少少,家喻戶曉,那自然是得益於本山大哥的那張名嘴。“橘生江南則為桔,生於江北則為枳。”難怪時下的世態,許多人都爭先恐後地要去粘一粘名人的名氣兒,或拜師,或認幹爹幹娘——認不上幹爹幹娘的,就跟名人合影兒,請名人簽字,這至少也有了些日後向世人炫耀的資本——或作序寫傳,或邀為產品形象代言人,等等等等,不一而足,似乎這樣就可以成名成家了,傻子不再是傻瓜了,蠢蛋就變成天才了,從此就可以流芳百世、永垂不朽了,假冒偽劣就可以成為名牌兒了……這不禁使人想到了阿q說自己姓趙,攀趙四爺做本家的故事。
我們還把時間迴到故事裏麵去。
大人們的快樂驚擾了放在一旁笸籮裏石頭孩子的甜夢,踢彈著小腳兒小手兒,毫不講理地哇哇哭鬧起來。小孩兒的肚子上係著一個菱形的兜肚,兜肚的上麵縫一塊兒心形紅布,紅布上麵鉸出七個眼兒。凡人鎮的孩子們小時候都是係著這種兜兜兒長大的。據說心形紅布上鉸出的七個眼兒,是寄托了大人們對孩子的一種希望,希望自己的孩子將來能心眼兒多,聰明,可以出人頭地,有所作為。
石頭自從受了媳婦的那次捉弄,老想著如何再報複媳婦一下。石頭媳婦的奶水不多,石頭的母親就讓石頭趕集去買隻老鱉,迴來熬湯給表表奶子。這天,石頭提著老鱉迴到家中,迴來後掛到龍門(凡人鎮的人把院門稱為龍門)的門鼻兒上,進屋看爹媽都不在家,就對媳婦說你爹來了,站在龍門口,我拉不進來,你快看看去。媳婦一聽慌得急忙往外跑,跑出來一看明白是咋迴事了,迴屋對石頭說俺爹走了,都怨你爹把著門不讓進。
小倆口笑得前仰後合,笑過後石頭猛地想到那隻老鱉還在龍門口掛著,趕緊跑出來,就見一隻老黃狗正衝著那隻老鱉不停地汪汪叫呢,一頓大補差點進了狗的肚子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