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公賣驢的錢,眨眼之間卻變成了陰鈔……
三公在鎮上算是一位很有名望的老“學究”,七十多歲,鶴發童顏。說三公是老學究,倒不是說三公有多少學問,是因為他見多識廣,一生中過的橋比別人走的路都多,凡事都能道出個究竟。
三公的膽略過人,遠近聞名。傳說三公年輕時候還捉鬼賣過。說是有一天早起,天剛蒙蒙亮,三公動身往泰山廟街趕集,剛下西河坡,見前麵影影綽綽有個人,也在往河對岸走。他想,還有人起得跟我一樣早哩,追上去作個伴兒吧。三公就緊趕幾步攆上那人,問人家說,喂,你是誰呀?那人轉身咧嘴一笑說我是鬼,又問三公說你是誰?三公一聽大吃一驚,再看那家夥呲牙咧嘴的樣子,確是一副鬼相,心想,都說這西河坡上有鬼,我還不信,今兒個還真讓我遇上了。西河坡早些年間就有鬧神起鬼一說,連凡人鎮的三歲小孩都知道當年泰山廟大殿前有一馬廳,馬廳左右各塑一高頭大馬。據說這馬即《封神演義》中黃飛虎所騎的神馬。一天夜裏有人發現一匹馬在西河坡上吃自家的麥苗,就用鐵叉去趕,一鐵叉紮在了馬的屁股上。隻見那馬長嘯一聲,一道紅光而去,落入廟中。第二天,人們發現泰山廟的馬廳中,一匹馬的屁股上正好有鐵叉紮出的兩個小洞兒。後來泰山爺給麥子的主人托夢,說自己正打盹兒呢,這匹野性未脫的畜牲就脫韁溜出了廟門。三公想,今兒個這鬼莫不是也趁泰山爺打盹兒的空子從廟中溜出來了?三公左右前後看看不見一個人影兒,想跑是不能了,就定了定神也誑那鬼說自己也是鬼,今兒碰上夥伴了,老兄這是幹啥去?那鬼看看三公坦然自若的樣子,就信以為真了,親熱地說去趕集呀,又問三公你去幹啥?那鬼說著就拉三公的手,一拉不覺一怔,說我們鬼屬陰,手都是涼的,你的手咋是熱的?三公靈機一動說老兄不知,我剛死,屍體還沒放涼,手當然是熱的啦,我是去泰山爺那裏報到的新鬼,剛好咱倆可以一路走。凡人鎮和泰山廟街之間的西河河麵較寬,水流淺緩。一些腿懶的人們,來往為了討捷徑,熱天都是從淺河灘處蹚水過河,冬天河水結實了冰就可以踏冰過河,不願往上遊繞個彎子去過橋。兩人蹚水過河的時候,鬼又驚問你咋把水蹚得嘩嘩響啊?三公這才看那鬼蹚水微波不起,一點聲響也沒有,忙說我們這些新鬼真得向你們老鬼學學蹚水不響的本領啊。過了河,三公問鬼說咱們鬼到人群中都有啥忌諱哩,鬼說就怕人血,人血要淋到咱們鬼身上,那咱們就不能變化隱形了。三公問咱們鬼還能變化呀,老兄能變一個讓老弟看看麽?鬼就將身一晃變成了個兔子。三公說兔子太小,不能變成個大點兒的?鬼把兔子頭一搖又變成了一條老黃狗。三公說還小,能不能再大點兒?鬼又把狗頭一搖變成了頭大灰驢。三公大喜,心中暗罵你個鬼東西,這下可上了老子的套兒了。他急忙用拳把自己的鼻子打出血,順手摸了一把血在驢頭上,那鬼再也不能變化了,氣得直搖驢頭。三公往驢背上一跨,騎著它來到了泰山廟的牲口市場上,大灰驢就換迴了一疊子鈔票裝進了口袋。
得了意外收獲的三公再無心串集,迴到家裏把票子往外一掏,怔了,一疊票子全變成了陰鈔。三公一下子明白了,原來這世間,無論陽間還是陰間,不屬於自己的,都不可強得,得必有應。三公趕緊把那疊子陰鈔帶到西河坡上焚燒了,等三公失急慌忙又趕到牲口市場上的時候,太陽已升出一杆子高了。三公遠遠地看到那裏圍了許多人吵吵嚷嚷地不知在談論什麽,隻聽迴來的人們邊走邊議論說這年頭盡出稀奇古怪的事情,好好的一頭驢咋轉眼工夫就成了一堆白骨了,怪可怕的。三公聽到這裏趕緊折頭往迴走,他怕買驢的人發現自己又生出麻煩來。
在凡人鎮下放的那些年,我結交了不少的棋友。三公是其中的一位長者。有一次棋下到半盤,我給三公續茶的空當兒,問及此事的真偽,三公隻嗬嗬一笑說:“世間的事,信則有,不信則無。比如你,一條謎語便可主你沉浮,道理相同啊。”
當年三公的這番話,讓我不禁聯想起了時下的一句順口溜:說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說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三公最後歎息道:“唉,人啊人!每個勢單力薄的人,就好像掌握在別人手中的一個棋子兒,下一步要怎樣走,得聽人家的。自個要想把握自個一輩子的運道兒,就好比癩蛤蟆想吃天鵝肉一樣難啊!”三公談起棋道,深有感觸,他老人家還告訴我,這下棋其實就是想方設法地給別人挖陷阱,設局子,看著別人掉進去了,自己就會心花怒放。不過有時一不小心,自己也會掉進別人的陷阱中去。生活中,有些人一輩子就喜歡玩這一套鬼把戲。所以,人生在世,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啊!
三公在鎮上算是一位很有名望的老“學究”,七十多歲,鶴發童顏。說三公是老學究,倒不是說三公有多少學問,是因為他見多識廣,一生中過的橋比別人走的路都多,凡事都能道出個究竟。
三公的膽略過人,遠近聞名。傳說三公年輕時候還捉鬼賣過。說是有一天早起,天剛蒙蒙亮,三公動身往泰山廟街趕集,剛下西河坡,見前麵影影綽綽有個人,也在往河對岸走。他想,還有人起得跟我一樣早哩,追上去作個伴兒吧。三公就緊趕幾步攆上那人,問人家說,喂,你是誰呀?那人轉身咧嘴一笑說我是鬼,又問三公說你是誰?三公一聽大吃一驚,再看那家夥呲牙咧嘴的樣子,確是一副鬼相,心想,都說這西河坡上有鬼,我還不信,今兒個還真讓我遇上了。西河坡早些年間就有鬧神起鬼一說,連凡人鎮的三歲小孩都知道當年泰山廟大殿前有一馬廳,馬廳左右各塑一高頭大馬。據說這馬即《封神演義》中黃飛虎所騎的神馬。一天夜裏有人發現一匹馬在西河坡上吃自家的麥苗,就用鐵叉去趕,一鐵叉紮在了馬的屁股上。隻見那馬長嘯一聲,一道紅光而去,落入廟中。第二天,人們發現泰山廟的馬廳中,一匹馬的屁股上正好有鐵叉紮出的兩個小洞兒。後來泰山爺給麥子的主人托夢,說自己正打盹兒呢,這匹野性未脫的畜牲就脫韁溜出了廟門。三公想,今兒個這鬼莫不是也趁泰山爺打盹兒的空子從廟中溜出來了?三公左右前後看看不見一個人影兒,想跑是不能了,就定了定神也誑那鬼說自己也是鬼,今兒碰上夥伴了,老兄這是幹啥去?那鬼看看三公坦然自若的樣子,就信以為真了,親熱地說去趕集呀,又問三公你去幹啥?那鬼說著就拉三公的手,一拉不覺一怔,說我們鬼屬陰,手都是涼的,你的手咋是熱的?三公靈機一動說老兄不知,我剛死,屍體還沒放涼,手當然是熱的啦,我是去泰山爺那裏報到的新鬼,剛好咱倆可以一路走。凡人鎮和泰山廟街之間的西河河麵較寬,水流淺緩。一些腿懶的人們,來往為了討捷徑,熱天都是從淺河灘處蹚水過河,冬天河水結實了冰就可以踏冰過河,不願往上遊繞個彎子去過橋。兩人蹚水過河的時候,鬼又驚問你咋把水蹚得嘩嘩響啊?三公這才看那鬼蹚水微波不起,一點聲響也沒有,忙說我們這些新鬼真得向你們老鬼學學蹚水不響的本領啊。過了河,三公問鬼說咱們鬼到人群中都有啥忌諱哩,鬼說就怕人血,人血要淋到咱們鬼身上,那咱們就不能變化隱形了。三公問咱們鬼還能變化呀,老兄能變一個讓老弟看看麽?鬼就將身一晃變成了個兔子。三公說兔子太小,不能變成個大點兒的?鬼把兔子頭一搖又變成了一條老黃狗。三公說還小,能不能再大點兒?鬼又把狗頭一搖變成了頭大灰驢。三公大喜,心中暗罵你個鬼東西,這下可上了老子的套兒了。他急忙用拳把自己的鼻子打出血,順手摸了一把血在驢頭上,那鬼再也不能變化了,氣得直搖驢頭。三公往驢背上一跨,騎著它來到了泰山廟的牲口市場上,大灰驢就換迴了一疊子鈔票裝進了口袋。
得了意外收獲的三公再無心串集,迴到家裏把票子往外一掏,怔了,一疊票子全變成了陰鈔。三公一下子明白了,原來這世間,無論陽間還是陰間,不屬於自己的,都不可強得,得必有應。三公趕緊把那疊子陰鈔帶到西河坡上焚燒了,等三公失急慌忙又趕到牲口市場上的時候,太陽已升出一杆子高了。三公遠遠地看到那裏圍了許多人吵吵嚷嚷地不知在談論什麽,隻聽迴來的人們邊走邊議論說這年頭盡出稀奇古怪的事情,好好的一頭驢咋轉眼工夫就成了一堆白骨了,怪可怕的。三公聽到這裏趕緊折頭往迴走,他怕買驢的人發現自己又生出麻煩來。
在凡人鎮下放的那些年,我結交了不少的棋友。三公是其中的一位長者。有一次棋下到半盤,我給三公續茶的空當兒,問及此事的真偽,三公隻嗬嗬一笑說:“世間的事,信則有,不信則無。比如你,一條謎語便可主你沉浮,道理相同啊。”
當年三公的這番話,讓我不禁聯想起了時下的一句順口溜:說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說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三公最後歎息道:“唉,人啊人!每個勢單力薄的人,就好像掌握在別人手中的一個棋子兒,下一步要怎樣走,得聽人家的。自個要想把握自個一輩子的運道兒,就好比癩蛤蟆想吃天鵝肉一樣難啊!”三公談起棋道,深有感觸,他老人家還告訴我,這下棋其實就是想方設法地給別人挖陷阱,設局子,看著別人掉進去了,自己就會心花怒放。不過有時一不小心,自己也會掉進別人的陷阱中去。生活中,有些人一輩子就喜歡玩這一套鬼把戲。所以,人生在世,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