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侯老夫人的聲音漸漸低下去,嘶啞著嗓子道:“去告訴大老爺,力求與安保鳳和解。所幸的是老大和老二沒摻和進她的事情裏去,頂多就是一個見死不救而已,至於老三他們,不管他們樂意不樂意,立刻把他們分出去。我是顧不上啦。”
甘嬤嬤吃驚不已,老夫人此舉相當於把三房交給安怡去折騰消氣,算是徹底拋棄了三房,讓人難以相信她平日尚對三老爺安保鳳百般疼愛。
“不然能怎麽樣呢?”老夫人耷拉著眼皮疲累地道:“當初就不該讓那女人進門,都怪安歸德那老烏龜,他倒是死得利索,卻讓我留在世上這樣的為難,操碎了心。”
這話涉及到已死的男主人,甘嬤嬤不敢答話,便隻是低著頭盯著足尖看。老夫人自言自語地抱怨了一迴,又道:“你記著,將來提醒老大,隻管盯著看她會如何對待三房。如若她沒有趕盡殺絕,那也就算了。若是她趕盡殺絕還不收手,那麽一定要和她鬥到底,不然都沒活路。另外,拿紙筆來,我說你寫,把這封信送去蜀王府。”
甘嬤嬤歎息一聲,依言寫好了信,自去尋安大老爺傳達老夫人的話。
此刻正堂裏已經吵嚷成了一團,安大老爺心中又煩又亂,隻恨母親太過偏袒三房,放縱得三房鬧了這麽大的事,害得他左支右擋,兩麵不討好。又聽安老太吵嚷著說安侯老夫人的房裏鬧了鬼,安侯老夫人已經混沌不清醒了,就又更煩了幾分。
安保平等人卻是打定主意要借機把他拱下來的,好不容易得了這樣的機會,哪裏肯輕易放過他?兩下裏吵成一團,安保鳳父子卻隻是躲起來不肯露麵,讓人去尋了幾迴,先前還借口說是安憫醒了,要照顧安憫,抽不開身,再讓人去催,就找不到人了。
安大老爺已經被逼得無路可退,眼瞅著安保良坐在椅子上一言不發裝憨裝癡,安老太則顧著安撫安怡,心裏真是膩歪透了。因此得了甘嬤嬤的傳話,雖然有些不甘心就此對安保平低了頭,卻是如釋重負,當即就表示先由他們出麵當著族人把田氏的錯處說清楚,再把三房分出去,問這樣是否可以了。
這樣都不可以,難道要人填命麽?休說再不能更進一步,便是更進一步也不能讓人在背後戳安怡的脊梁骨,說這姑娘太過陰狠薄情。一直裝憨癡的安保良搶在安保平等人開口之前拍了板,慢悠悠地道:“大族兄想得如此周到,小弟沒有二話。”
安保平等人本來還想再逼迫一迴的,聞言也不好再多話,估摸著安大老爺就算是僥幸逃過這次,下次也定然逃不掉丟掉族長之位的命運,於是這事兒就算定了下來。
唐氏等人被這事兒鬧得灰頭土臉的,因為到了飯點,雖然憋屈,卻還得強撐著要招待這些族人吃飯。卻又聽下人來報,說是王司業父子又來了,問嫁妝單子找到沒有,東西找齊沒有。
下一步就該問安安的下落了。安大老爺頓覺整個人生都是灰色的,恨不得趕緊把三房弄出去算了,心想這族長之位眼看著是保不住的,為嘛還要招唿這些人白吃白喝?便破罐子破摔地道:“家裏另有客人,多有不便,就不招唿各位叔伯弟兄吃飯了。”眼瞅著安保良道:“為著我們兩家的誤會,累得族老們操心,兄弟你替哥哥好生招待安侯族老。”
安保良“嗬嗬”一笑,二話不說就領了眾人出門:“我請諸位去杏花樓吃狀元席。”
安怡扶了安老太走在後頭,半途裏遇到王司業父子進來,便側身讓到一旁,卻見王司業停下腳步,目光沉沉地看向她,神色間多有打量。
所謂傳言的力量就在這裏了,安怡微笑著朝王司業頷首。
王司業莞爾一笑,也朝她點了點頭,子不語亂力怪神,他更相信是外甥女的冤屈被外人知道了,看不過去,要為外甥女伸冤。外人都能如此,更何論他這個做親舅的?那孩子說來也是太過可憐,此番他既然出了手,就一定要為她討迴公道。
安保良自招唿安保平等人去杏花樓吃飯,安怡則伺候著安老太迴家。迴到家裏,薛氏上前來問消息,安老太絕口不提安候老夫人裝神弄鬼的事,隻大概說了一下經過,便推說累了,讓安怡自去歇息。
安怡心裏很有些亂,明知安侯老夫人說出那些話是詐她激她惡心她的,卻還是忍不住要胡思亂想,恨不得立刻找到朱側妃問個清楚明白。是不是因為她不是安保鳳的親生骨肉,所以安家人才如此漠視她?如果她不是安保鳳的親生骨肉,誰又是她的親生父親呢?老夫人說是祖父欠她的,欠她什麽呢?安怡越想越亂,不敢往下再想。
安愉被薛氏拘著,她近來也不需要出診,連太後也是很久不曾召她診脈了,安怡閑得很,索性窩在床上睡覺躲懶。一覺醒來已經天黑,蘭嫂取了厚重華貴的狐裘給她披上,要伺候她去前頭吃飯:“都等著的,族老們從杏花樓出來,就直接去把事兒辦了,現在族裏都知道田氏是個惡毒的長舌婦,專門害人,平太太說是準備了賞梅宴,要請族裏的太太姑娘們過府去喝酒看戲,給姑娘壓驚呢。”
安侯府這邊的事就這麽解決了麽?安怡有種不真實的感覺,走到門外見四下裏白茫茫一片,才知道竟然又下起了鵝毛大雪。蘭嫂給她打著燈籠,絮絮叨叨地道:“安侯府裏鬧得厲害,安伯爺把三房能有的值錢東西都差不多搜出來賠給王家了,又要請族老幫忙看著,寧願從公中多分點家產也要把三房分出去,三老爺不樂意,跑去找老夫人吵鬧,生生把老夫人氣暈過去了,大夫都說挺不過去了。那邊不讓說出來,隻說是老夫人自己病倒的,但裏裏外外都傳透了。”
安保鳳這輩子都再不要想翻身了。安怡輕聲問道:“沒讓人來找我麽?”
蘭嫂搖頭:“沒有,大抵是覺著沒有臉再來吧。”
欣欣跑過來笑道:“姑娘,棠國公來了。”
甘嬤嬤吃驚不已,老夫人此舉相當於把三房交給安怡去折騰消氣,算是徹底拋棄了三房,讓人難以相信她平日尚對三老爺安保鳳百般疼愛。
“不然能怎麽樣呢?”老夫人耷拉著眼皮疲累地道:“當初就不該讓那女人進門,都怪安歸德那老烏龜,他倒是死得利索,卻讓我留在世上這樣的為難,操碎了心。”
這話涉及到已死的男主人,甘嬤嬤不敢答話,便隻是低著頭盯著足尖看。老夫人自言自語地抱怨了一迴,又道:“你記著,將來提醒老大,隻管盯著看她會如何對待三房。如若她沒有趕盡殺絕,那也就算了。若是她趕盡殺絕還不收手,那麽一定要和她鬥到底,不然都沒活路。另外,拿紙筆來,我說你寫,把這封信送去蜀王府。”
甘嬤嬤歎息一聲,依言寫好了信,自去尋安大老爺傳達老夫人的話。
此刻正堂裏已經吵嚷成了一團,安大老爺心中又煩又亂,隻恨母親太過偏袒三房,放縱得三房鬧了這麽大的事,害得他左支右擋,兩麵不討好。又聽安老太吵嚷著說安侯老夫人的房裏鬧了鬼,安侯老夫人已經混沌不清醒了,就又更煩了幾分。
安保平等人卻是打定主意要借機把他拱下來的,好不容易得了這樣的機會,哪裏肯輕易放過他?兩下裏吵成一團,安保鳳父子卻隻是躲起來不肯露麵,讓人去尋了幾迴,先前還借口說是安憫醒了,要照顧安憫,抽不開身,再讓人去催,就找不到人了。
安大老爺已經被逼得無路可退,眼瞅著安保良坐在椅子上一言不發裝憨裝癡,安老太則顧著安撫安怡,心裏真是膩歪透了。因此得了甘嬤嬤的傳話,雖然有些不甘心就此對安保平低了頭,卻是如釋重負,當即就表示先由他們出麵當著族人把田氏的錯處說清楚,再把三房分出去,問這樣是否可以了。
這樣都不可以,難道要人填命麽?休說再不能更進一步,便是更進一步也不能讓人在背後戳安怡的脊梁骨,說這姑娘太過陰狠薄情。一直裝憨癡的安保良搶在安保平等人開口之前拍了板,慢悠悠地道:“大族兄想得如此周到,小弟沒有二話。”
安保平等人本來還想再逼迫一迴的,聞言也不好再多話,估摸著安大老爺就算是僥幸逃過這次,下次也定然逃不掉丟掉族長之位的命運,於是這事兒就算定了下來。
唐氏等人被這事兒鬧得灰頭土臉的,因為到了飯點,雖然憋屈,卻還得強撐著要招待這些族人吃飯。卻又聽下人來報,說是王司業父子又來了,問嫁妝單子找到沒有,東西找齊沒有。
下一步就該問安安的下落了。安大老爺頓覺整個人生都是灰色的,恨不得趕緊把三房弄出去算了,心想這族長之位眼看著是保不住的,為嘛還要招唿這些人白吃白喝?便破罐子破摔地道:“家裏另有客人,多有不便,就不招唿各位叔伯弟兄吃飯了。”眼瞅著安保良道:“為著我們兩家的誤會,累得族老們操心,兄弟你替哥哥好生招待安侯族老。”
安保良“嗬嗬”一笑,二話不說就領了眾人出門:“我請諸位去杏花樓吃狀元席。”
安怡扶了安老太走在後頭,半途裏遇到王司業父子進來,便側身讓到一旁,卻見王司業停下腳步,目光沉沉地看向她,神色間多有打量。
所謂傳言的力量就在這裏了,安怡微笑著朝王司業頷首。
王司業莞爾一笑,也朝她點了點頭,子不語亂力怪神,他更相信是外甥女的冤屈被外人知道了,看不過去,要為外甥女伸冤。外人都能如此,更何論他這個做親舅的?那孩子說來也是太過可憐,此番他既然出了手,就一定要為她討迴公道。
安保良自招唿安保平等人去杏花樓吃飯,安怡則伺候著安老太迴家。迴到家裏,薛氏上前來問消息,安老太絕口不提安候老夫人裝神弄鬼的事,隻大概說了一下經過,便推說累了,讓安怡自去歇息。
安怡心裏很有些亂,明知安侯老夫人說出那些話是詐她激她惡心她的,卻還是忍不住要胡思亂想,恨不得立刻找到朱側妃問個清楚明白。是不是因為她不是安保鳳的親生骨肉,所以安家人才如此漠視她?如果她不是安保鳳的親生骨肉,誰又是她的親生父親呢?老夫人說是祖父欠她的,欠她什麽呢?安怡越想越亂,不敢往下再想。
安愉被薛氏拘著,她近來也不需要出診,連太後也是很久不曾召她診脈了,安怡閑得很,索性窩在床上睡覺躲懶。一覺醒來已經天黑,蘭嫂取了厚重華貴的狐裘給她披上,要伺候她去前頭吃飯:“都等著的,族老們從杏花樓出來,就直接去把事兒辦了,現在族裏都知道田氏是個惡毒的長舌婦,專門害人,平太太說是準備了賞梅宴,要請族裏的太太姑娘們過府去喝酒看戲,給姑娘壓驚呢。”
安侯府這邊的事就這麽解決了麽?安怡有種不真實的感覺,走到門外見四下裏白茫茫一片,才知道竟然又下起了鵝毛大雪。蘭嫂給她打著燈籠,絮絮叨叨地道:“安侯府裏鬧得厲害,安伯爺把三房能有的值錢東西都差不多搜出來賠給王家了,又要請族老幫忙看著,寧願從公中多分點家產也要把三房分出去,三老爺不樂意,跑去找老夫人吵鬧,生生把老夫人氣暈過去了,大夫都說挺不過去了。那邊不讓說出來,隻說是老夫人自己病倒的,但裏裏外外都傳透了。”
安保鳳這輩子都再不要想翻身了。安怡輕聲問道:“沒讓人來找我麽?”
蘭嫂搖頭:“沒有,大抵是覺著沒有臉再來吧。”
欣欣跑過來笑道:“姑娘,棠國公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