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廣陵城行官道北上,約莫兩個月可到祁城,祁城之外並沒有什麽景色,天氣漸轉寒冷,落葉卷著寒沙,頗有些蕭索,往北再行三百裏就是雁城,那裏是楚國西北的第一大關--落平關。這裏是三國交會之地,自古多征戰,先前韓延宗因押送軍糧不利而受到牽連以致斬首,多半也是因為邊境和寧國起了戰事的緣故。
兩日前,雲舒在前往寧國的路途中收到了一封信件,裏麵言之鑿鑿,竟是武林諸派要向她討個說法,信中說希望十一月十五在折柳莊一聚,說白了那些人也不是真心要為蒼門討公道,不過是為了武林盟主的位子罷了。
天煞會被滅是她親口承認的,李府被滅門也是江湖皆知,更知道李澈現在正在璿璣門,而此次蒼門的消亡似乎是有人故意將矛頭對準了她,而這個人到底是誰呢?
一輛暗紫色並不紮眼的馬車停在了西平將軍府門前,誰又能看出這馬車是用楚國南方的黃花梨木造成。傳聞黃花梨木有淡淡藥香,更能調節環境,根據《藥經》中的記載,此木還有舒筋活血、凝神靜氣的作用,普通人能拿來做一個高枕來安眠已是難得,又哪裏能見到這麽大一塊木料做成的馬車。
他們已經離寧國的都城庶陽很近,這座城池並不是寧國最富庶的地方,隻是四周有丘陵,因此這中間一小片的平原顯得尤為難得,當初寧國第一任王就是看上這裏的易守難攻,是天然的壁壘之地,所以才在此地建都並賜名庶陽,希望它有一天能富甲天下。
鏤空閣樓式的建築是寧國所獨有的,一般二至三層,中間呈鏤空狀,無論在第幾層的人都可以看到地麵的情況,這使人無論是從下往上看,還是從上往下看都顯得頗有景趣。
此刻酒樓二層的隔間內就坐了雲舒和鳳朝歌二人,這個隔間的四周隻開了一扇外麵的窗,能夠確保坐在裏麵的人看到樓下,而四周的人卻看不到裏麵。
正喝茶,聽到一樓的大廳有哭哭啼啼的聲音,那聲音的主人應該是一個年紀不大的女孩,雲舒淡淡向下瞥了一眼,那是一位抱著琵琶,身穿白色壽衣的女孩,這種江湖行徑她和鳳朝歌看的比較多,所以都不甚在意。
那小姑娘梳著雙平髻,每個發髻上還飾著白色的絹繩,麵色哀哀的,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怎麽迴事。女孩的一雙杏眼水盈盈的,似掛著淚珠,一張小臉白裏透著紅,俊俏的如同觀音坐下的童子,真是我見猶憐。
許是見過太多這樣的人,酒樓的掌櫃明顯沒有被打動,看著她手中的琵琶就知道是來賣藝的,於是驅趕道“走開走開,我這裏又不是醫館,你爹死了來酒樓做什麽?”
女孩被酒樓掌櫃趕至門前,卻沒有離去,抱著琵琶顯得有些怯懦,聲音卻十分倔強“我能不能在這裏唱支歌,我唱歌很好聽的,絕對不會打擾您的生意…”她顯得有些無助。
“會唱曲?會唱曲去伊人坊啊,說不定你唱的好聽還能進宮當貴妃娘娘呢。”掌櫃不耐煩的說道,當然了,這個典故說的自然是他們寧王世子的生母,進宮做了貴妃娘娘的那位伊人坊的歌妓。
很巧,雲舒也知道這麽個典故,隻因許多年前在那個清涼的夏夜,滿是夜色的殿閣中,她曾聽人講過這麽一個故事,於是那雙幽深莫測的眼眸中不由得滲出絲絲寒光,似要把人淩遲一般。
鳳朝歌感到有些詫異,他當然不會認為這個女人是動了惻隱之心還是在憐香惜玉,那麽她這麽生氣就是因為剛才掌櫃說的話?
還沒等雲舒說什麽,不遠處的隔間中就傳出了一道聲音,那聲音極為溫和,像一捧暖泉,帶著些許的悲憫和淡淡的遺憾,那麽的與世無爭,讓人生出親近之感“這位掌櫃,何苦為難一個小姑娘,不如我就花這些錢買這姑娘的一支歌,如何?”
話音剛落,就見一個巨大的銀錠從那簾子後麵拋了出來,穩穩地落在掌櫃的手中,掌櫃的眼睛都亮了,老天爺,那可是五十兩銀子!
雲舒感到有些訝異“是他?”
一向對世事涼薄的眼眸忽然一亮,初時有些驚訝,而後淡淡的欣喜和緊張,然後微微一股暖意還有淡淡的悵然,萬般情緒好像一片星雨在漆黑的夜色中劃過,令人覺得炫目。
鳳朝歌有些愣住了,這個人,這雙眼,從來是傲視天下時的淡然,不論風月時的灑脫,甚至是慧絕天下般的狡黠,他卻從沒有看過如此炫目耀眼的光芒,以及那灼灼清華後隱藏的真摯和欣喜,他默默望著遠處的那個隔間,不語……
樓下的歌聲已經響起,那聲音不如何優美,也不算十分清麗,隻是有些糯糯動聽,更難得的是稚氣猶存,仿佛未入世事的一張白紙,令人覺得在這樣的純白麵前,所有的陰謀詭計都是不對的,因為那些算計已經缺少了對這個世界的善意和誠摯。
女孩糯糯的聲音和著琵琶的清麗,如白糯的珍珠扣在玉盤,令人覺得有些迷惘,迷惘為何這樣的聲音合在一起是這般好聽,為何這世間已容不下這樣的單純與善意?
“夢至華章,既辭難往。玉台隱於滄浪,風揚月兼;恣披凰以高歌,絕色含光。夜醉醉其斟酌兮,觥籌難錯;霧靄靄其惘然兮,伶俜不諾……”
鳳朝歌聽著曲子,不由地挑了挑俊逸的眉峰,以他的見聞之廣自然知道這曲子唱的是什麽,近乎完美的側顏正望向身旁的女子,天下誰人不知?這是廣陵公主為悼念忘母所作的《煙華台賦》。
兩日前,雲舒在前往寧國的路途中收到了一封信件,裏麵言之鑿鑿,竟是武林諸派要向她討個說法,信中說希望十一月十五在折柳莊一聚,說白了那些人也不是真心要為蒼門討公道,不過是為了武林盟主的位子罷了。
天煞會被滅是她親口承認的,李府被滅門也是江湖皆知,更知道李澈現在正在璿璣門,而此次蒼門的消亡似乎是有人故意將矛頭對準了她,而這個人到底是誰呢?
一輛暗紫色並不紮眼的馬車停在了西平將軍府門前,誰又能看出這馬車是用楚國南方的黃花梨木造成。傳聞黃花梨木有淡淡藥香,更能調節環境,根據《藥經》中的記載,此木還有舒筋活血、凝神靜氣的作用,普通人能拿來做一個高枕來安眠已是難得,又哪裏能見到這麽大一塊木料做成的馬車。
他們已經離寧國的都城庶陽很近,這座城池並不是寧國最富庶的地方,隻是四周有丘陵,因此這中間一小片的平原顯得尤為難得,當初寧國第一任王就是看上這裏的易守難攻,是天然的壁壘之地,所以才在此地建都並賜名庶陽,希望它有一天能富甲天下。
鏤空閣樓式的建築是寧國所獨有的,一般二至三層,中間呈鏤空狀,無論在第幾層的人都可以看到地麵的情況,這使人無論是從下往上看,還是從上往下看都顯得頗有景趣。
此刻酒樓二層的隔間內就坐了雲舒和鳳朝歌二人,這個隔間的四周隻開了一扇外麵的窗,能夠確保坐在裏麵的人看到樓下,而四周的人卻看不到裏麵。
正喝茶,聽到一樓的大廳有哭哭啼啼的聲音,那聲音的主人應該是一個年紀不大的女孩,雲舒淡淡向下瞥了一眼,那是一位抱著琵琶,身穿白色壽衣的女孩,這種江湖行徑她和鳳朝歌看的比較多,所以都不甚在意。
那小姑娘梳著雙平髻,每個發髻上還飾著白色的絹繩,麵色哀哀的,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怎麽迴事。女孩的一雙杏眼水盈盈的,似掛著淚珠,一張小臉白裏透著紅,俊俏的如同觀音坐下的童子,真是我見猶憐。
許是見過太多這樣的人,酒樓的掌櫃明顯沒有被打動,看著她手中的琵琶就知道是來賣藝的,於是驅趕道“走開走開,我這裏又不是醫館,你爹死了來酒樓做什麽?”
女孩被酒樓掌櫃趕至門前,卻沒有離去,抱著琵琶顯得有些怯懦,聲音卻十分倔強“我能不能在這裏唱支歌,我唱歌很好聽的,絕對不會打擾您的生意…”她顯得有些無助。
“會唱曲?會唱曲去伊人坊啊,說不定你唱的好聽還能進宮當貴妃娘娘呢。”掌櫃不耐煩的說道,當然了,這個典故說的自然是他們寧王世子的生母,進宮做了貴妃娘娘的那位伊人坊的歌妓。
很巧,雲舒也知道這麽個典故,隻因許多年前在那個清涼的夏夜,滿是夜色的殿閣中,她曾聽人講過這麽一個故事,於是那雙幽深莫測的眼眸中不由得滲出絲絲寒光,似要把人淩遲一般。
鳳朝歌感到有些詫異,他當然不會認為這個女人是動了惻隱之心還是在憐香惜玉,那麽她這麽生氣就是因為剛才掌櫃說的話?
還沒等雲舒說什麽,不遠處的隔間中就傳出了一道聲音,那聲音極為溫和,像一捧暖泉,帶著些許的悲憫和淡淡的遺憾,那麽的與世無爭,讓人生出親近之感“這位掌櫃,何苦為難一個小姑娘,不如我就花這些錢買這姑娘的一支歌,如何?”
話音剛落,就見一個巨大的銀錠從那簾子後麵拋了出來,穩穩地落在掌櫃的手中,掌櫃的眼睛都亮了,老天爺,那可是五十兩銀子!
雲舒感到有些訝異“是他?”
一向對世事涼薄的眼眸忽然一亮,初時有些驚訝,而後淡淡的欣喜和緊張,然後微微一股暖意還有淡淡的悵然,萬般情緒好像一片星雨在漆黑的夜色中劃過,令人覺得炫目。
鳳朝歌有些愣住了,這個人,這雙眼,從來是傲視天下時的淡然,不論風月時的灑脫,甚至是慧絕天下般的狡黠,他卻從沒有看過如此炫目耀眼的光芒,以及那灼灼清華後隱藏的真摯和欣喜,他默默望著遠處的那個隔間,不語……
樓下的歌聲已經響起,那聲音不如何優美,也不算十分清麗,隻是有些糯糯動聽,更難得的是稚氣猶存,仿佛未入世事的一張白紙,令人覺得在這樣的純白麵前,所有的陰謀詭計都是不對的,因為那些算計已經缺少了對這個世界的善意和誠摯。
女孩糯糯的聲音和著琵琶的清麗,如白糯的珍珠扣在玉盤,令人覺得有些迷惘,迷惘為何這樣的聲音合在一起是這般好聽,為何這世間已容不下這樣的單純與善意?
“夢至華章,既辭難往。玉台隱於滄浪,風揚月兼;恣披凰以高歌,絕色含光。夜醉醉其斟酌兮,觥籌難錯;霧靄靄其惘然兮,伶俜不諾……”
鳳朝歌聽著曲子,不由地挑了挑俊逸的眉峰,以他的見聞之廣自然知道這曲子唱的是什麽,近乎完美的側顏正望向身旁的女子,天下誰人不知?這是廣陵公主為悼念忘母所作的《煙華台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