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姨娘其實並不美,說句公道話,應該是一個非常普通的女性,普通得在一群女人裏,你根本不會去注意她。在她姑娘時代裏,美是以大辮子,紅臉蛋,大奶子,大屁股作為女性審美標準的。大姨娘卻是天生的營養不良,她母親在懷她時,正是十九世紀三十年代裏中國農村最貧困的時期,到她生長發育的高峰時期的那幾年 ,又正處在解放前後,同樣的少吃少穿,所以到了她的黃金年齡階段時,依然是一頭黃丫丫的頭發,缺少血色而顯青色的臉像一張東瓜皮,胸脯平平的,總讓大姨娘的母親擔心自己的這個女兒嫁人後能生育嗎。穿著那時自家染製的藍色麻布褲子,屁股後麵也顯得空蕩如也,這讓人想起四十多年後許多小夥子流行穿的軍用褲:一條黃綠色的部隊裏服役男兵穿的褲子,因為襠很大,褲腳也很大,人們都稱之為“吊襠褲”,從外麵看,你根本就不知道它主人的雙腿結實得像牛腿一樣呢還瘦得如同麻杆。然而,每個人都能從前麵或後麵看出大姨娘真正的瘦得如同麻杆,或者說是《包身工》裏的“蘆柴棒”。在那個時期裏,人們的思想在政治的大環境下都沒有什麽活力,男人們對女人的議論也隻是悄悄的甚至完全保留在心裏麵,從不敢公開。同時,農村裏未婚的男人沒有人有多大奢望能娶到大辮子,紅臉蛋,大奶子,大屁股的女人,因為在人們的思想裏,這種女人是風流多情的,她隻適於嫁到較遠的城市裏做別人的女人,即使娶到了,難免見到一些怪異的目光;他們寧願娶一個非常普通,也就如同大姨娘這樣的女人,才覺得心安理得,更何況,全國農村人民都營養不良,這種理想的女人哪裏能找到啊。在這種環境下,瘦弱的大姨娘並不愁嫁,就在她十九歲那年,同院子的王文清家找人來提媒,大姨娘家見王文清人雖然年長了些,家庭又貧窮,一個獨兒守著六七十歲的衰弱的父母,可是人老實忠厚,有個編篾貨的手藝,也就沒有什麽意見。他們不久就結婚了。王文清的母親和大姨娘的母親是表姊妹,大姨娘到王家,夫妻恩愛,家庭和睦,倒也過得舒心。不久,王家父母就得病身亡了。好在大姨娘的新家和外婆家相距僅一片竹林,四五十米遠,彼此很容易有個照顧,大姨娘也就不覺得十分為難了。

    大姨娘的名字叫薑新華。

    我外婆無名,陳姓,在娘家排行老二,平輩人稱為薑陳氏、陳二姐或薑大姐;我外公薑海山家除掉嫁出去的薑秀華不算外,三個女兒在前,接著有三個兒子,如果薑陳氏不再繼續生,再上年邁的老母,現在共有九口人。其老母(即我的外姥母)亦陳姓,是其妻子娘家的娘娘,在那個時代,是講究親上加親的;在當時外公的二女兒薑麗華十七歲,三女薑秀華十五歲,四女薑秀容十二歲,老五(大兒)薑代華九歲,次兒薑代中七歲,三兒薑代富三歲。大姨娘白天的時間裏多半還是在娘家的,就好像這個大女還是屋裏的人,隻是她結婚了而已。

    就在這一年裏,隊裏又分配了一頭牛給薑海山家裏喂著。也不知是怎麽的,薑麗華成天總是無精打采的,叫她上山割牛草,她卻在大太陽下的草叢裏睡著了,人也日漸削瘦;幸好有薑新華這個身圓體粗,渾身是勁的女將擋著,她人頭腦靈活,手腳麻利,每天清晨都是她上山割牛草,滿滿的一背簍,說不一定茂盛的牛草下麵還藏著從土裏偷來的紅苕土豆之類的呢,可以供祖母和小弟弟們充饑。身為隊長的薑海山罵過幾迴之後也就不說了,在那個時代裏,填飽肚子最要緊,如果隻靠每天大集體裏的見碗底的三餐,人早就餓死完了。除了那些傻得放屁都要教的人家之外,誰家不是每天晚上半夜裏在悄悄的煮著東西吃?餓啊,人總是要生存的。

    這一天早上,薑海山早早的出去犁田掙工分去了,薑秀華和薑麗華兩人割草喂兩條牛算兩個工,薑陳氏在家照料這一攤老少。薑新華在野狗坡上做工,一眼望下去,就看得見父親弓著腰孤獨的身影跟在搖著尾巴的牛背後,太陽出來了,穿過層層樹葉,紅紅的映在水裏,大姨娘就覺得父親的腳邊的水該不會涼了。土裏的人們出工大都不出力,嬉笑著,談著一些有趣的或者無聊的事情。

    忽然,對麵坡上一個稚嫩的的聲音在大聲而反複的喊:“薑爺爺,薑婆婆被牛鬥著了——”這稚嫩的聲音在這清晨裏不次於晴天霹靂突然在整個溝穀和山坡之間鳴響,立即,許多聲音一同喊起來:“薑婆婆被牛鬥著了——”到處一陣慌張,跟到地裏來的一些小孩都嚇哭了,不知誰跑起來,另一些人也丟掉手裏的活跑起來。薑新華仿佛看見父親愣了一下,立即放下犁把,三步算兩步的跳到田坎上,腳也不洗——任剛才還努力工作的牛忽然間停在田中央不知所措——就飛跑起來,半路上,他才摔掉手裏的牛鞭。薑新華也扔掉手裏的鋤頭,往屋裏跑去,前邊的跑去看熱鬧的為了讓她的路,有的跳到旁邊的土裏去了,有的緊貼著路邊的柏樹,別的人連連躲閃,仿佛感到是夏天裏的突地刮起一陣狂旋風,從後邊猛烈地吹來。薑新華那一根黃秧秧的發辮,像一隻憔悴不安的小鳥,不停地啄著她穿著藍色麻布的後背,很多時候竟被拉成了一條直線——挺像清朝的武林高手方世玉賽跑一樣。她跳過了從大土向扁擔土的必經之坑,衝過了海山坡的斜彎,穿過一片樹林,衣服帶起的風扇動樹葉竦竦作響,嚇跑了早起的野狗,玩耍的麻雀;最後踏上父親那一串帶稀泥的越來越模糊的腳印,就聽見了屋裏一陣驚慌的喧鬧。當她看到母親滿身的血半閉著眼睛一臉的痛苦斜躺在牛棚外邊時,她一頭暈了過去。當她醒來之時,欄江九大隊的祖傳骨接手術的王醫生和本社的赤腳醫生李已經為母親收拾好一切,母親睡著了,眼角殘留的淚痕和嘴角殘留的孤線顯示著她曾經經受過巨大的痛苦摧殘。直到母親去世為止,新華的心裏都一直很內疚,因為在母親最痛苦最無助之時,自己居然無用地暈了過去,不能替母親分擔一些痛苦。

    “沒關係,過不久就好了。”赤腳醫生李說,“臉上的傷一點都沒事,隻是一點皮外傷,但手指的傷就不好說了,這還得讓王醫生來說。”

    “筋已經傷到了,”王醫生稍微遲疑了一下說,“估計她的手指今後不太靈活,尤其到了老年之時,有可能失靈,陰雨天還會有些酸痛。”

    “沒有辦法可以徹底治好嗎?”薑海山焦急地問。

    “我可沒有辦法了。”王醫生搖搖頭。

    “那怎麽辦?”薑海山一臉的絕望。

    “我們鄉下的醫療條件隻能這樣了,要不,你就隻有送到大城市裏去看了。”王醫生最後也是無奈地說。

    “城市裏?我們哪裏有這麽多的錢啊?”還是小尖腳的陳母在旁邊說。

    “不過也不妨,在農村也不是大礙。”王醫生安慰說,“你想想,現在人年輕沒事,到老了有這麽多的兒女在身邊,老有所養,也用不著幹活了。”

    “這倒也是。”旁人都紛紛如是說。

    這不行,一定得看好。新華沒有說出口,因為這個家是父親在當,自己是嫁出門的女,哪有做主之權。不過,她自己也沒有辦法怎麽樣才能把母親的傷治好。但是這種想法她一直保留在心中,一直到母親去世之時還耿耿於懷,心有餘而力不足吧。這便是薑氏家人的一種秉性,自己的意見從不會被別人改變的,即使他的意見是錯誤的,可他是從不會承認,至少不會從口頭上承認。

    “那好吧。”薑海山說,“我們先把她的傷口治好,後邊的再慢慢說。”

    兩個醫生靜靜地收拾好自己的東西,再吩咐一些注意事項就走了。

    “爸,那瘋牛已經跑到四隊上邊去了。”這時候,從竹林裏跑過來氣喘籲籲的薑麗華,她已是滿頭大汗,頭上都冒出白霧來,健康的臉上一片紅光。薑麗華的身體最好,她才是鄉村裏青年男子渴慕的標準女性,然而到後來,她的生命中有了那麽多的坎坷,紅顏薄命吧。

    “啊——”,大家都吃了一驚,“看來真是瘋了。”

    “不會的,我去看看。”薑海山說,“牛發瘋是常常的事,你們迴去照看你母親和弟弟們。”他對薑新華和薑麗華倆女兒說。

    於是,薑海山就和隊上的幾個人一起趕往四隊去了。新華和麗華迴到家裏,看見薑秀華正懨懨的坐在門邊的條凳上。

    “你怎麽啦?”新華問。

    “我也不知道,”秀華說,“我總覺得提不起精神,成天都是懶懶的。”

    “懶蟲。”麗華嘀咕著。

    待悲劇發生以後,新華才真正知道為什麽秀華這一年裏總是懨懨的。當時她就想,要是人有先知該多少好啊。就比如這天早晨的悲劇,如果母親早知道這牛要發瘋,也就不會去喂它草了。這似乎是可以預防的事情,可有些事情不可預防,即使你知道遲早會發生,你也無力挽救。“”

    弟弟們因為家裏發生了事,反而比平常裏更興奮。外姥祖在廚房裏煮豬食,薑秀容正力圖說服大弟薑代華去上學。薑代華和二弟薑代中手裏各拿了根小竹棒在院子裏比比劃劃,根本就不聽四姐的勸說。三弟薑代富在旁邊拍著手傻笑。

    “薑代華,你還在幹什麽?”新華一聲斷喝,“爸爸叫你馬上跟四姐讀書去了。”

    “他還沒吃飯,”秀容說,“飯在桌上都涼了。”

    “那還不趕快先去吃飯?時間耽擱了這麽多,上學就不怕遲到嗎?”新華又指著另外兩個小弟,“還有你們兩個,也一起迴去吃飯了,否則,看爸迴來了,怎麽收拾你們。”

    三個弟弟馬上跑迴屋裏吃飯去了。

    新華就進裏屋裏來,見母親已經睡得很香了,就叫秀華照顧著,自己迴家來。

    丈夫王文清正坐在屋外的空地上劃竹篾,他準備編兩個籮筐,給隊上裝東西,這也是算工的。

    “你沒去看媽嗎?”新華有些生氣地質問。

    “看啦,怎麽沒去看呢?”文清裹著一件冬天裏的舊棉襖,臉色顯得有些憔悴而無奈,也許是麻木吧。自從他父母去世後,他就學會了抽煙,此時他嘴著的竹根煙鬥裏裝滿了燒著的煙絲,一縷濃濃的白煙隨他說話從嘴裏冒出來。

    “我怎麽就一直沒看見你呢?”

    “當時媽被牛鬥著了,還是我去把牛趕跑的。後來見你們來了,幫什麽忙都有了人,我靠不上邊,才迴來的。”文清沒有停下手裏的活。

    陽光從竹葉間漏過,斑斑點點的灑在院落裏,黃蔑和青蔑在他的手中舞動,挑弄著那些跳躍的光點,和著清著清竹的氣味,在整個小院落裏迴旋。文清一輩子都守在這個院子裏,守著他父母留下來的三間土牆屋,半間牛棚,一間豬圈,從未改造建修過和搬過,即使在他最病重之時,他也讓兒女們把醫生叫到屋裏,也不去住院,每天晚上他隻有睡到自己的小屋裏,才會安心。他的一生中,隻有一晚上離開過這個家,那就是自己的三兒在城裏結婚時的那天晚上,因為路遠事忙,在大家的勸說下,方才胡亂的在外宿了一夜,可當天夜裏,他也同樣夢見了自家小院落裏的陽光,清香的劃開的竹片。

    “哦。”新華也就沒說什麽,她到院落邊去看雞舍裏還有沒有水,結果裏麵水滿滿的,站了一會兒,覺得沒事,也就進屋裏去做可以不做的事了。

    新華當然明白,丈夫是個老實人,從不會說謊的,自己平時裏又總是爭強好勝,處處占上風,心裏時時也過意不去,可就不好意思說出來,要給對方道歉。因為沒有第一次,所以到後來,在某些事上,她很想說聲歉意,也就不能說出口了。這樣的事情,隻能抱憾終生。不過一旦行成了習慣,到了最後,歉意也就不再存在。

    文清在平常的空閑時候,總喜歡蹲在自家院落的邊沿上,看下邊水田的水池,遊戲的鴨鵝或者稻穀的興衰,也透過層層的竹林和樹葉,看對邊的海山坡和大路上來來往往的人。嘴裏含著煙管,靜靜的,還一邊享受著從左邊王家大院過來的的晚輩對自己親熱的招唿;同時還能聽到下邊十幾米遠處老丈人家弄出的聲響;遠處的狗叫、鵝鳴、牛哞;麻雀肆無忌憚的從竹枝間跳在屋頂,到處築巢、叫春、嬉戲,還跳到地下來搶雞食。一切都那麽平靜,知足,讓人感到心安理得。他有時就想,要是父母不去世,這將會是什麽模樣;如果自己有了子女,又將是什麽模樣;自己老了之後,又是什麽模樣,還有這種心境嗎?

    當他在家裏受到委屈而無力也不想反抗時,總是無奈地埋怨自己:這可是命運啊,這可是自己在結婚前夜當著自己的父母、新華的父母的麵許下的諾言啊。在那個年代裏,農村的男人能結上婚已經算是不錯了,更何況是一個肢體健全的女人呢。有許多貧因的家庭,因為男方送不起彩禮,即使喜歡上了對方,也不能結婚,被迫隻得選擇同樣的家庭條件的女方草草了事。女方如果有兄或弟,自己有姐或妹,相互對配,而結“篇擔親”,方可免卻雙方的彩禮。

    在一個家庭裏一強一弱,倒也是很好的搭配,弱者不說是苟且偷生,也可算得是沒事偷著樂吧?強,多為硬,易折,雖然常常占了上風,卻勞苦一生。

    “籲——上工了!上工了!”這是隊長口裏含著銅製的口哨鼓著腮幫使勁吹,一路走著,然後大聲地向各個村落和吆喝的聲音,這種現象也是大集體的一景吧。各家的勞動力紛紛拿起鋤頭、扁擔之類的東西走出了門,當然這天早上的工是出了,卻沒幹上什麽活,反正這也是常事。上午的勞動開始了,大家都議論紛紛,說著瘋牛鬥陳母的事,話語中流露出對受害者極強的同情心,有的甚至說得讓受害者親屬都忍不住打算再哭上十天半個月,幾乎感覺如喪考妣。

    她們總是這樣說的:哎呀,薑婆婆命真苦啊,幾個女兒都長大成人了,兒子也帶大了,現在本該輕輕鬆鬆地過一下日子的。哎——誰知,被牛鬥傷了。你說,人——這真是命啊。不過也算萬幸,隻把手指鬥斷了,老天開眼,今天早上這牛沒傷著薑婆婆別的地方……比如說,頭呀,腰呀的……

    這樣的一番話倒讓旁人覺得她很有同情心,卻讓旁邊聽著的新華情緒低落到了極點。要是在平時,她準會不客氣地說對方幾句,你這分明是咒人嘛!但今天你要說出話來的話,還得說“謝謝你的關心”呢。

    “牛怎麽會鬥人呢?”忽然有人冒出一句話來。

    大家都拿臉卻看著他,覺得他的問題問得多幼稚,可仔細一想起來,自己還真的不知道牛為什麽要鬥人呢。

    “牛怎麽會鬥人?這個問題很簡單嘛。”有人就高談闊論起來,反正“慢慢做工,說話也不累”,大家都樂得聽一些可以拖延時間而少幹活的話,“這牛多半是受了刺激才會發瘋的。”

    “一大早能受到什麽刺激呀?昨天晚上牛沒睡好麽?”有人嗤笑,引來了陣哄笑聲。

    “比如說看見了紅色之類的東西啊,不是牛最見不得紅色嗎?”

    “紅色?你沒看見薑婆婆周身除了血是紅的之外,就剩下青衣藍布褲和嗎?哪來的紅色?”

    “今天的太陽不是出得早,或許是陽光照到牛棚裏了。”說話的明顯底氣不足。

    “嘻,那平時裏就沒有陽光照到牛棚裏,偏偏就隻有今天早晨麽?”質問者洋洋得意起來,又引起來一陣哄笑,就沒有人出來解釋了。

    “說不一定是撞邪了吧?”沉靜了一會兒的話語中一點小小的聲音立即掀起一點點讓人顫栗的波瀾。每當人們無法解釋清楚一些現象時,他們總會說“撞邪了吧,撞鬼了吧”之類的來自己嚇自己,或嚇別人。

    “這也還真有可能。”許多人附和。

    “應該找個陰陽來看看。”立刻有人如此說。

    “不許亂說。”年紀大一點的女人們馬上嚴肅起來,製止住這些人的胡言亂語。

    一件件事情忽然從新華的記憶深處慢慢閃現出來:

    在自己大約很小的時候,她們家後麵的山坡上老樹叢生,各種藤蔓植物到處纏繞,許多不知名的鳥雀常棲於其中,時時聒噪。一天,她正和二妹薑麗華在竹林裏玩耍,忽然聽到房子後邊一大片喜鵲的亂叫聲,急促而奮勇,新華就拉了秀華去看究竟。首先看到的是大約有二三十隻喜鵲吧,先後有序的向地下溝裏某個目標晴蜓點水似的飛下之後,馬上又飛起來,其“喳喳”的叫聲,如臨大敵。

    “可能溝裏躺著一條癩皮狗吧。”新華猜想,這些亂舞的鳥雀見人來了也不散開。新華就拉妹妹站在稍遠的地方去看溝裏到底有什麽東西。這一看,倒把她給嚇了一大跳,隻見一隻巨大的花蛇吐著長長的信子,盤在溝裏,威嚇著來攻擊它的鳥群。勇敢的鳥雀啄一下它的身體馬上就飛起走了,另一些扇動翅膀在它的眼前亂飛,倒把這條巨蛇弄得不知所措,要找它攻擊的具體目標也沒有。

    “蟲蟲。”年幼的麗華張著眼指著說。

    “這蟲會咬人的。”新華說,“別怕,我們迴去吧。”

    於是她帶著妹妹遠遠的躲開了,也不知道最後結局怎麽樣,反正當時也沒放在心上。

    後來,當她靜下來時,總得想想這件事,也後悔沒看到鳥蛇之戰的最後結局。新華一直鬧不懂為什麽房後會有這麽一條大蛇,平常一些小蛇小蟲的啊倒常常看見,還會發生鳥與它的戰爭。迴去之後,聽祖母以古老的口氣告戒說:今後小孩子們就不要單獨到樹林子裏去玩了,那裏有許多靈魂的,蛇都是由靈魂化成的。這讓新華產生了一種莫名的恐懼,以後在她依然年幼的歲月裏,總不敢一人走進後麵坡上那些密林裏。在朦朦的月光下,也不敢靠近那一群群的深黛的暗影,因為她相信那些地方都有許多飄動的靈魂。很多年以後,人們開始大肆確伐林木,同時把自家的鍋、刀、廢鐵全搬到隊上保管室前的曬壩裏,那裏立著一個高高的煙囪(其實並不高,不過農戶家裏一般是沒有煙囪的,所以就顯得高了),一個用田泥築成的敞口灶前,幾個鐵匠他們身旁堆成了小山似的正把刀呀鍋呀的往裏邊扔,大煉鋼鐵,期望在數字上趕超蘇美。敞口灶裏燃燒著從坡上、田坎上、院落裏砍來的良木,之後又燃燒著各種小樹木,最後隻能燃燒從地下挖掘出來的棺木了。它燒出一堆堆不知道該拿來幹什麽的鐵砣砣,集中的堆在公社的戲壩裏,等著一大批的高額數值報送材料被往上送,自己卻失去了存在的價值意義。昔日深黑的山坡變得如同科學家之謝頂,蛇呀,陰魂呀沒了藏處。不過,人們說:陰魂一般是人活動行為少之時它才出來的。比如黑暗的籠罩下,還有大熱天的晌午時,它們便會成群結隊的到處亂飄。也就是說,我們的這個地球世界,是各種生靈及非生靈的樂園,你方唱罷我登場,不會浪費地球媽媽的空間和時間資源。

    大約前幾年的一個晚上,一個過路的外地人忽然不明不白的死在了他們後邊坡上的深坑裏。那裏長年集水,隊上把它做為天然的蓄水池。這個可憐的死者是被一大早就出門撿狗屎積肥的老人薑義雲發現的,全隊的人聞訊而動,都跑來看熱鬧,圍著死者七嘴八舌地質疑和證明自己的猜想。死者背朝天,伏在淺水裏,看不見鼻臉,身上幹幹淨淨的,穿得還挺整齊,不太像是農民的身份。就有大膽的男人在女人的激勵下過去把他要翻過麵,立即人群裏發出一陣驚唿,並不是因為認出了死者,而是害怕見到恐怖的場麵,大家都不由自主地後退一步,後邊有的人被踩了腳背。死者並不讓人恐怖,他的臉上塗滿了稀泥。下去的人膽大了,就像洗豬下水一樣慢慢地把他的臉洗淨了,展示與眾人,還是無人認識。人群嘈雜了半個多小時,還是得不到答案,也就陸續的散了,留下一些老瘦病殘的繼續觀望。直到中午時分,大隊書記和薑海山才領著一個穿白色製服的公安人員過來,叫隊上兩個壯漢抬走屍體,並給他倆記了十個工分。傍晚時候,他倆迴來了,站在曬壩裏,大家像迎接外賓一樣都圍住他們,打聽最新的消息,可他們也隻是搖頭,一問三不知,隻講了些處理過程中的一些奇聞異事。

    之後就沒有了關於死者的任何消息,而各種添油加醋的猜測持續了半年多。有的人說他曾經在晚上在蓄水塘邊那裏見到過披著長發,不見麵的鬼魂,還有人說接連幾晚上他都聽見那裏有哭聲,可是走過去看,卻沒有人。這些傳聞讓人脊梁發麻,發涼。又過了不久,隊上的打石匠羅福友於正午最先上工時在石石裏被崖上掉下來的石頭砸死,整溝的狗連續叫了好幾個夜晚,有幾條狗坐在坡的高處,叫出的聲音像人在淒慘的哭。

    新華想起這些事,心中不禁有些悚然。這時王大媽在她耳邊悄悄地說:“大妹子呢,你看是不是要信一下這個,明天你就去買點紙,送送鬼吧。或者到海山坡上去燒燒香。”

    第二天,新華中午空閑時到海山坡上去燒了香,雖然這裏廟子菩薩早已不存在,但空地上的紙灰、香燭燃後的小棒卻不少。天黑之後,她就遵照舊俗在院子外田角邊燒紙,撒米,放一個裝著水的爛碗。

    不久後,陳母的傷就痊愈了,手指雖有些不太靈活,幸好是左手,右手倒也可以幹活,不受多大的影響。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姨娘之家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瘋蠻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瘋蠻子並收藏大姨娘之家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