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看一年風景,終究是雪融之時。
自十二月中旬開始,關中也開始大規模的降雪。漫天的雪花從天而降,紛紛灑灑,將大地蓋上了一層銀白色的素毯。大雪兆豐年,來年想必會有一個好收成。
如從天上俯覽,撕裂烏雲薄霧,眺望山川河流。隻見得茫茫的一片白,寒冬殺死了害蟲,凍僵了土蛇,連食肉的虎狼也不見了身影,想必是躲在那個旮旯裏睡覺。就在這白雪連綿,不見人蹤的時候,秦國使臣池裳帶著秦王寫的國書,頂著漫天的飛雪緩緩的前行。
韓則與九姑娘牽著馬匹靜靜的跟在池裳的身後,官道留不住人的腳步,所以積雪之中全是大大小小的腳印。待一行走後,天上的風雪會將腳印掩蓋,到時候誰也看不出有人曾經從這裏經過。出函穀關的時候,公孫越送了半頭烤羊給他們。他親自操刀將羊肉細細的剁成小塊,然後放進了一個羊皮帶子裏,掛在了韓則的馬匹背上。
出了函穀關,便進入了魏地。魏秦已屬盟國,既知是秦使,守關的將士自然會開門放行。魏國有些地方也在下雪,有些地方卻隻是吹風。相比不懼寒暑的秦民,魏國的百姓大多縮在家裏烤火,沒有敢迎著風雪出去打材,也沒有士卒出門集訓。他們隻會縮在炕上,抱著暖乎乎的老婆的身子,嘴裏大聲的辱罵著這該死的天氣。
在這該死的天氣中,秦國的將士們還站在校場上舞戈操練,秦國的樵夫們為了比往常多處數倍的價錢會冒雪進山。
池裳在風雪之中走出了魏地,當進入楚國地界的時候,地麵上的積雪已經開始融化了。陽光驅散了烏雲,在西邊的天空中還掛著一條淡淡的彩虹。一路走過來,池裳忍不住發現,雖然同樣遭受到了戰亂,可魏國畢竟比秦國要富裕得多。從聚居的民屋和村落可以看出,魏國的人口遠遠超過了秦國。魏地畢竟是中原的腹地,他是九州華夏的心髒,雖然這顆心髒暫時失了一點血,但隨著心髒的跳動,別處的血液依舊會匯聚而來。而位於西陲的秦國,雖然擁有秦嶺函穀等天險,但同樣的情況下,別國的百姓也很難進入秦國。
走在他國的土地上,池裳心裏想的是:“秦國已經窮困,如果再失去了他的銳利,恐怕很難休養生息。”
當進入楚國的鏡內時,池裳終於見識了什麽叫繁華。楚地的集市人流擁擠,在這廣闊無垠的土地上,每隔不遠就有村落安紮。找人一打聽,池裳才知道,楚國的繁榮是從別國身上搶來的。他們將魏國、齊國的百姓強行的遷入了楚過,再加上趙國內亂,不少人也逃到了楚國,這些從其他國家逃出的難民奠定了楚國的繁榮。而楚國的繁榮再之前卻歸屬與秦國,楚王項羽帶著幾十萬流寇土匪將秦國的繁榮生生的摧毀了!
關中的土地是赤色的,赤色的土地百裏無人,十裏無炊。
從碭郡至泗水郡,從陳留至彭城。池裳一行人踐踏著楚國的繁榮終究來到了楚國的都城!幾千裏路,池裳用了一個月零六天方到達,到達時昨年已去,新曆又開始了。
公元前202年元月,秦使池裳到達楚國都城彭城。
在彭城背地裏流傳著這麽一句話,欲見楚王先見亞父。亞父者何人?楚之範增是也!
而此時的範增就在他府門中接見一位從蜀國來的客人,此人複姓南宮單名一個望字,自稱是盧生弟子,學九宮八卦之術,能卜天文地理,知人情善惡。秦始皇死後,方士落魄,此時的諸侯們都不求長生,自然不用方士。範增今年已經七十三歲了,他也不信方士,但南宮望這個人他卻準備用一用。
範增府門是青瓦石門,前麵是高樓闊屋,後院卻是一座園林,園林搭建著幾座草廬,而範增就住在草廬裏。草廬對坐,有熱酒一壺,有棋盤一方,有白子黑子三百六十一個。而棋盤上黑白交雜,已經占據了大部分麵積,其餘地盤下頂多能容納二十子。如此形容,可見棋盤間是何等的兇險,可對弈的二人卻依舊怡然自得。一人捋須搖頭,一人拈子而笑,看樣子都胸有成竹。
草廬外的竹子早就隻剩下光杆了,枯落的竹葉也在前些日子被下人收攏起燒了。光禿禿的竹竿被外麵的風一吹,於是都劈劈啪啪的作響,隨便還抖落幾滴水下來。
聽得竹響之聲,範增側耳傾聽了一會,便展顏笑道:“竹非空響,子必然不能虛落!”
言畢,便將手裏的黑子落了下去。南宮望看著黑子落下的位置,愣了半響,突然棄子而歎:“四麵無路,吾已輸矣!”
範增微微一笑,轉身叫道:“彥蟬,收棋!”
墨竹屏風之後,突然鑽出一個青年男子,男子容貌俊美,雙眉雪白,身穿這金縷蟬衣,腳踏著木履,渾身透露出一股怡然清爽的氣息。這人出現的時候靜悄悄的,走到了對弈二人麵前也無絲毫聲息,哪怕是他收攏棋子,將棋子放歸紫缽中時也沒有發出一絲聲音。
看著南宮若有所思的目光,範增解釋道:“彥蟬乃我的徒孫,如今跟了我三年了。”
南宮微笑著問道:“不知範老師從何門?”
範增捋須一笑道:“吾先學法,覺法頗厲不體民情;在學儒,覺儒迂腐不知創新;再學兵,用了十三年;後學名,未得其精髓;其後更學陰陽、縱橫之道,不覺已過半生。諸子百家,我都不通;諸子百學,我都不明。你這麽一問,我反而不知道我究竟歸屬何家!”
南宮望搖頭歎道:“老先生學究天人,早已不拘於百家之學中了。”
範增傲然一笑,其麵有得色。南宮望見彥蟬退去,又問道:“老先生建立幽閣,監視諸侯。莫非是想學秦之黑冰台嗎?”
範增沉默一會方道:“幽閣既是我耳,亦是我眼。可替我觀盡這天下之事!”
南宮望說道:“可楚王已派項莊統帥夜鶯在各國打聽情報,這幽閣莫非是連楚王也要監聽?”
範增臉色一變,再看南宮時候眼裏已經有了些許寒意。他冷冷的說道:“楚王乃臣之君,臣安敢監聽?”
南宮望若有所思的說道:“如果楚王得知幽閣存在,他安知老先生不敢監聽?”
範增重重的哼了一聲,卻沒有說話。南宮知道此言已經被範增聽進去了,他又說道:“我聽從了範老的安排,從秦國出發,進入漢、蜀、臨江、九江四國,勸說四王今年如春朝賀楚王,四王都已經答應,這麽看來,楚王登基想必是必定之事。不知楚王登基之後,是否有一統天下之心呢?”
範增淡淡的說道:“既然稱帝,當然以奪取天下為重!”
南宮又問:“那依範老所想,天下諸侯又何國為患呢?”
範增目視著南宮,說道:“秦滅而興楚,如今秦國死灰複燃,自然是以秦為患!”
南宮望正色道:“我得觀秦王麵容,其人星相與《錄圖書》所記載的妖星命格相同。楚王乃破軍之相,如今紫薇星不顯,破軍、貪狼、七殺皆為隱星,如吞紫氣便可入駐紫薇!但妖星乃霍亂之根源,不可不圖。如果妖星不死,天下難安。”
範增思慮了一會問道:“吾早年也學過陰陽,也曾看出楚王之命格。不過終究是學道不深,看不出這星相究竟。南宮先生遊曆天下,可知道貪狼、七殺者是何人?”
南宮望遲疑了半天方道:“我入漢曾見過劉邦,此人乃貪狼星相。不過七殺星卻未在中原,而是遠西邊,以前我曾以為是秦王子嬰,後來發現不是。不出所料的話,印證七殺星相之人乃如今的匈奴王冒頓!”
聽到了南宮望說完,範增卻突然笑了笑,歎氣說道:“星相學流傳已久,有些印證過,有些卻是無稽之談。信或者不信都在一念之間!天下眾生,又豈能依星相而論屬?”
南宮望聽到這話,卻罕見的點頭附和:“我以前也不信,隻是子嬰之命格與《錄圖書》所記載的太過巧合,故而心中起疑!不管子嬰是否乃妖星,他都是楚國的大敵,我希望楚王有一天能攻破函穀關,擒拿子嬰。等楚國一統天下之後,這子嬰是否是妖星又有何關係呢?”(未完待續。)
自十二月中旬開始,關中也開始大規模的降雪。漫天的雪花從天而降,紛紛灑灑,將大地蓋上了一層銀白色的素毯。大雪兆豐年,來年想必會有一個好收成。
如從天上俯覽,撕裂烏雲薄霧,眺望山川河流。隻見得茫茫的一片白,寒冬殺死了害蟲,凍僵了土蛇,連食肉的虎狼也不見了身影,想必是躲在那個旮旯裏睡覺。就在這白雪連綿,不見人蹤的時候,秦國使臣池裳帶著秦王寫的國書,頂著漫天的飛雪緩緩的前行。
韓則與九姑娘牽著馬匹靜靜的跟在池裳的身後,官道留不住人的腳步,所以積雪之中全是大大小小的腳印。待一行走後,天上的風雪會將腳印掩蓋,到時候誰也看不出有人曾經從這裏經過。出函穀關的時候,公孫越送了半頭烤羊給他們。他親自操刀將羊肉細細的剁成小塊,然後放進了一個羊皮帶子裏,掛在了韓則的馬匹背上。
出了函穀關,便進入了魏地。魏秦已屬盟國,既知是秦使,守關的將士自然會開門放行。魏國有些地方也在下雪,有些地方卻隻是吹風。相比不懼寒暑的秦民,魏國的百姓大多縮在家裏烤火,沒有敢迎著風雪出去打材,也沒有士卒出門集訓。他們隻會縮在炕上,抱著暖乎乎的老婆的身子,嘴裏大聲的辱罵著這該死的天氣。
在這該死的天氣中,秦國的將士們還站在校場上舞戈操練,秦國的樵夫們為了比往常多處數倍的價錢會冒雪進山。
池裳在風雪之中走出了魏地,當進入楚國地界的時候,地麵上的積雪已經開始融化了。陽光驅散了烏雲,在西邊的天空中還掛著一條淡淡的彩虹。一路走過來,池裳忍不住發現,雖然同樣遭受到了戰亂,可魏國畢竟比秦國要富裕得多。從聚居的民屋和村落可以看出,魏國的人口遠遠超過了秦國。魏地畢竟是中原的腹地,他是九州華夏的心髒,雖然這顆心髒暫時失了一點血,但隨著心髒的跳動,別處的血液依舊會匯聚而來。而位於西陲的秦國,雖然擁有秦嶺函穀等天險,但同樣的情況下,別國的百姓也很難進入秦國。
走在他國的土地上,池裳心裏想的是:“秦國已經窮困,如果再失去了他的銳利,恐怕很難休養生息。”
當進入楚國的鏡內時,池裳終於見識了什麽叫繁華。楚地的集市人流擁擠,在這廣闊無垠的土地上,每隔不遠就有村落安紮。找人一打聽,池裳才知道,楚國的繁榮是從別國身上搶來的。他們將魏國、齊國的百姓強行的遷入了楚過,再加上趙國內亂,不少人也逃到了楚國,這些從其他國家逃出的難民奠定了楚國的繁榮。而楚國的繁榮再之前卻歸屬與秦國,楚王項羽帶著幾十萬流寇土匪將秦國的繁榮生生的摧毀了!
關中的土地是赤色的,赤色的土地百裏無人,十裏無炊。
從碭郡至泗水郡,從陳留至彭城。池裳一行人踐踏著楚國的繁榮終究來到了楚國的都城!幾千裏路,池裳用了一個月零六天方到達,到達時昨年已去,新曆又開始了。
公元前202年元月,秦使池裳到達楚國都城彭城。
在彭城背地裏流傳著這麽一句話,欲見楚王先見亞父。亞父者何人?楚之範增是也!
而此時的範增就在他府門中接見一位從蜀國來的客人,此人複姓南宮單名一個望字,自稱是盧生弟子,學九宮八卦之術,能卜天文地理,知人情善惡。秦始皇死後,方士落魄,此時的諸侯們都不求長生,自然不用方士。範增今年已經七十三歲了,他也不信方士,但南宮望這個人他卻準備用一用。
範增府門是青瓦石門,前麵是高樓闊屋,後院卻是一座園林,園林搭建著幾座草廬,而範增就住在草廬裏。草廬對坐,有熱酒一壺,有棋盤一方,有白子黑子三百六十一個。而棋盤上黑白交雜,已經占據了大部分麵積,其餘地盤下頂多能容納二十子。如此形容,可見棋盤間是何等的兇險,可對弈的二人卻依舊怡然自得。一人捋須搖頭,一人拈子而笑,看樣子都胸有成竹。
草廬外的竹子早就隻剩下光杆了,枯落的竹葉也在前些日子被下人收攏起燒了。光禿禿的竹竿被外麵的風一吹,於是都劈劈啪啪的作響,隨便還抖落幾滴水下來。
聽得竹響之聲,範增側耳傾聽了一會,便展顏笑道:“竹非空響,子必然不能虛落!”
言畢,便將手裏的黑子落了下去。南宮望看著黑子落下的位置,愣了半響,突然棄子而歎:“四麵無路,吾已輸矣!”
範增微微一笑,轉身叫道:“彥蟬,收棋!”
墨竹屏風之後,突然鑽出一個青年男子,男子容貌俊美,雙眉雪白,身穿這金縷蟬衣,腳踏著木履,渾身透露出一股怡然清爽的氣息。這人出現的時候靜悄悄的,走到了對弈二人麵前也無絲毫聲息,哪怕是他收攏棋子,將棋子放歸紫缽中時也沒有發出一絲聲音。
看著南宮若有所思的目光,範增解釋道:“彥蟬乃我的徒孫,如今跟了我三年了。”
南宮微笑著問道:“不知範老師從何門?”
範增捋須一笑道:“吾先學法,覺法頗厲不體民情;在學儒,覺儒迂腐不知創新;再學兵,用了十三年;後學名,未得其精髓;其後更學陰陽、縱橫之道,不覺已過半生。諸子百家,我都不通;諸子百學,我都不明。你這麽一問,我反而不知道我究竟歸屬何家!”
南宮望搖頭歎道:“老先生學究天人,早已不拘於百家之學中了。”
範增傲然一笑,其麵有得色。南宮望見彥蟬退去,又問道:“老先生建立幽閣,監視諸侯。莫非是想學秦之黑冰台嗎?”
範增沉默一會方道:“幽閣既是我耳,亦是我眼。可替我觀盡這天下之事!”
南宮望說道:“可楚王已派項莊統帥夜鶯在各國打聽情報,這幽閣莫非是連楚王也要監聽?”
範增臉色一變,再看南宮時候眼裏已經有了些許寒意。他冷冷的說道:“楚王乃臣之君,臣安敢監聽?”
南宮望若有所思的說道:“如果楚王得知幽閣存在,他安知老先生不敢監聽?”
範增重重的哼了一聲,卻沒有說話。南宮知道此言已經被範增聽進去了,他又說道:“我聽從了範老的安排,從秦國出發,進入漢、蜀、臨江、九江四國,勸說四王今年如春朝賀楚王,四王都已經答應,這麽看來,楚王登基想必是必定之事。不知楚王登基之後,是否有一統天下之心呢?”
範增淡淡的說道:“既然稱帝,當然以奪取天下為重!”
南宮又問:“那依範老所想,天下諸侯又何國為患呢?”
範增目視著南宮,說道:“秦滅而興楚,如今秦國死灰複燃,自然是以秦為患!”
南宮望正色道:“我得觀秦王麵容,其人星相與《錄圖書》所記載的妖星命格相同。楚王乃破軍之相,如今紫薇星不顯,破軍、貪狼、七殺皆為隱星,如吞紫氣便可入駐紫薇!但妖星乃霍亂之根源,不可不圖。如果妖星不死,天下難安。”
範增思慮了一會問道:“吾早年也學過陰陽,也曾看出楚王之命格。不過終究是學道不深,看不出這星相究竟。南宮先生遊曆天下,可知道貪狼、七殺者是何人?”
南宮望遲疑了半天方道:“我入漢曾見過劉邦,此人乃貪狼星相。不過七殺星卻未在中原,而是遠西邊,以前我曾以為是秦王子嬰,後來發現不是。不出所料的話,印證七殺星相之人乃如今的匈奴王冒頓!”
聽到了南宮望說完,範增卻突然笑了笑,歎氣說道:“星相學流傳已久,有些印證過,有些卻是無稽之談。信或者不信都在一念之間!天下眾生,又豈能依星相而論屬?”
南宮望聽到這話,卻罕見的點頭附和:“我以前也不信,隻是子嬰之命格與《錄圖書》所記載的太過巧合,故而心中起疑!不管子嬰是否乃妖星,他都是楚國的大敵,我希望楚王有一天能攻破函穀關,擒拿子嬰。等楚國一統天下之後,這子嬰是否是妖星又有何關係呢?”(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