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雍王毫不擔心的道:“這個你放心,他也是容君的哥哥,安國公早已被容君說服了,他會幫我的。”
看來雍王這些年來暗中培植和拉攏的勢力,已經遠遠超過玉菱的想象,玉菱驚訝的問道:“不知王爺是如何收買崔侍衛的?”
在玉菱看來崔侍衛一直都是最終於皇上的人,雍王隻是輕笑而不迴答玉菱,道:“菱兒,這些你都不必擔心,本王都安排好了。”
“可是太子得到消息迴到京城,該怎麽辦,他才是名正言順的繼承人!”玉菱不可能不擔心。
雍王胸有成竹的答道:“到時本王已登上皇位,他迴來也無可奈何,現在最讓本王頭疼的就是公孫寒。”
李萬常忙道:“微臣這就去辦,就算讓微臣賠上性命,微臣也甘願為王爺冒險。”
玉菱攔住李萬常,跪地對雍王道:“不用軟禁賢妃,軟禁賢妃反而會引起宮中其他人的懷疑,讓本宮去試一下吧!本宮願去勸說公孫寒!”
雍王堅決的道:“不行!太危險了!”
玉菱懇求道:“王爺,你都走到這一步了,現在是關鍵時候,我與公孫寒也算認識一場,讓我去試一下會比李大人把握更大。”
雍王望著玉菱,猶豫了半天,一旁的劉三寶和李萬常早已汗流夾背,雍王艱難的決定道:“菱兒,你去吧,但一定要小心安全,成不成都要平安迴來。他若敢對你不利,本王就派所有在掌握中的軍隊,攻入他的蒼翠山莊,直接殺了他,一了百了。但你如何能掩人耳目的出宮呢?”
玉菱笑道:“這個請王爺放心,本宮自有辦法,本宮隻是盡力想為王爺你做點事,至於成於不成,就要看天意了。王爺也不必為了本宮,而遭世人質疑唾罵。本宮希望王爺能名正言順的登基。王爺日後一定能成為比先帝更聖明的君主。”
玉菱說的淒婉動情,讓雍王一時間感動不已。
玉菱帶著劉三寶和崔侍衛按照白發姑姑留下的皇宮密道圖裏的路線,從皇宮密道裏走到了宮外。
劉三寶在宮裏呆了快大半輩子,從來還不知道皇宮裏有這樣的密道,叫人嘖嘖稱奇。
玉菱女扮男裝,著青色便服,帶著掩麵的蓑笠,當她們趕到蒼翠山莊時,天已經亮了。
玉菱讓山莊裏的管家向公孫寒通報,故人求見,隻問他是否記得那出人麵桃花的皮影戲。
管家很快就又迴到門口,請玉菱進去。玉菱將劉三寶和崔侍衛,留在門口等候,自己獨自走進蒼翠山莊。
這裏的一切還是像從前一樣,一點也沒變,不過玉菱每次來到這裏心中總是會燃起一股恨意。
在這裏的日子是她最想忘記,卻又忘不掉的。她對公孫寒曾經濃烈的恨,早隨著魏念月的死,和公孫淵的真情,沉積到心底最深處了。
殺死公孫寒,為勵勤報仇早已不是她人生最大的目標了,原來隨著時間的推移恨是會消散的,那愛呢?愛也會如此嗎?她和雍王的愛會永恆嗎?
在公孫寒住的大院的廳堂裏,玉菱見到了他。自從魏念月死後,這麽多年了,她在宮廷的宴會上遠遠見過幾次公孫寒,卻從未再說過話。
公孫寒也已多年未在外征戰,身上似乎少了些銳氣,依然孤傲冷漠,眼如寒星。玉菱想這才是真正的公孫寒,在宮廷宴會上裝作溫柔情深對待慕秀的樣子,一直讓玉菱覺得很假。
等到廳堂裏隻剩下她和公孫寒兩人時,玉菱取下頭上的蓑笠。
公孫寒早已猜到來見他的人是玉菱,隻是他實在想不出玉菱的來意,再說玉菱如今是皇上的妃子怎可隨意出宮來見他。公孫寒心中疑雲團團。
公孫寒恭謹的行禮道:“微臣參見瑤妃娘娘!”
玉菱看公孫寒如此恭謹的向自己行禮,心中隻覺有股快意。即使她對公孫寒的仇恨不再是最重要的,但她也無法原諒他。
玉菱冷冷的淩視他道:“本宮今日來隻想問侯爺一句,若皇上駕崩,侯爺可想好了站在哪一邊。”
公孫寒聽到這話,心裏已明白了大半,不等玉菱讓他免禮,就自己站直,恢複了一慣的神情,神態自若的道:“在燕京時為何要拋下淵,那時我已經成全了你們。”
“那是我和淵之間的事,與你無關。”
公孫寒麵色微怒,這是他每次無法控製自己情緒要發作的前兆,玉菱有些畏懼的退了兩步。
公孫寒還是力大無比的拽住了她的手腕,道:“和我無關?淵是我最親的弟弟,你卻把他折磨的不成人樣。我永遠記得他從燕京迴來見我時,那憔悴痛苦的樣子。這麽多年來,他再也沒把我當成大哥,我在他眼裏甚至連個仇人都不如!”
玉菱想掙開她的手腕,大聲叫道:“公孫寒,本宮現在是皇妃!你應該知道侵犯皇妃是多大的罪嗎?”
公孫寒鬆開她的手腕,冷笑道:“你以為我還會對你的身體有興趣嗎?這句話你應該講給王爺聽,侵犯你的人應該是他吧。”
玉菱不想和他多說,她知道公孫寒不會那麽容易轉變立場的,她準備離開,最後道:“隻要你願意幫助王爺,王爺若能坐穩皇位,必定會封賞你的,你的地位和榮譽,絕對會比現在更好。本宮今日來並不指望能說服你,隻是為了賢妃和慕秀,不想讓她們因為你受到牽連。”
玉菱見他的眼神深邃異常,她一點也讀不懂公孫寒的想法,隻想轉身逃離,關於這裏的一切記憶都讓她覺得疼恨。
公孫寒平靜的道:“我隻願意幫你,其實還有兩條路可走,無論你選擇那哪一條,我都願意幫你。”
玉菱不禁迷惑的看著公孫寒,公孫寒繼續道:“我現在就可以幫你逃走,將你送到淵身邊,你們從此遠走高飛,再也不要管朝廷裏的任何事,再也不要迴來。”
玉菱突然覺得好累,很想念和淵一起平淡的日子,可還有雍王、祥兒,她不能不管他們。
玉菱搖搖頭道:“我早就辜負了淵的深情,我不能和他再在一起。”
公孫寒眼神裏含著輕蔑和厭惡,道:“你若無法放棄現在的榮華富貴,你可以讓三皇子登基,三皇子雖然年紀還小,你可垂簾聽政,由我來輔佐你們母子。你一樣可以安想榮華富貴。”
玉菱不由得愣住了,這是她從來沒想到的,在宮裏這麽多年她一直等待著雍王能繼位的那天,從不敢想自己還可以權傾天下。
可是祥兒做了皇上,雍王該怎麽辦?他能麵對自己多年夢想的破滅嗎?
玉菱拒絕道:“道不同不相為謀,本宮告辭!”
公孫寒冷然的提醒她,道:“你被感情蒙蔽了眼睛,你走的是一條死路,雍王一旦登基能容得下你的三皇子嗎?還有你自己隻怕也自身難保。”
玉菱心意已決的道:“公孫寒也許你說的是對的,但我相信王爺,為了他,我自己無論怎樣都是心甘情願的!”
“那我呢?你還恨我嗎?你還記得我們初見時人麵桃花的皮影戲。”
玉菱還是第一次聽公孫寒對自己這樣溫柔的說話,玉菱怎會不記得呢!第一次見他時,他就讓玉菱感覺冷若寒蟬。
玉菱帶上蓑笠,頭也不迴的轉身離去,公孫寒望著玉菱的遠去的身影,他記在茶樓裏第一眼看到玉菱時,心曾莫名的跳的很快,在混亂的人群中他想靠近她保護她,可卻被人流擠到魏念月身邊,也許一開始他們就注定了會一直錯下去。
公孫寒呆立了很久,才喊道:“來人!飛鴿傳書給太子,讓他盡快趕迴京城,皇上已駕崩!”
玉菱迴到宮中,看到雍王焦急期待的坐在龍椅上,她黯然的對雍王搖頭。
雍王有一刹那的失望,玉菱道:“王爺,恐怕公孫寒已猜到皇上駕崩,必會派人通知太子,現在該怎麽辦?”
雍王鎮定自若,吩咐李萬常道:“為皇兄發喪!”
李萬常走到月華殿的門外,運足底氣悲切的宣道:“皇上駕崩。。。。。。”
站在台階下的劉三寶也隨著傳道:“皇上駕崩。。。。。。”
這一聲一聲的宣告,響徹了整個皇宮,傳遍了京城。
不到半個時辰,月華殿前就聚集了百位大臣。李萬常含著眼淚攤開手中的聖旨,道:“皇上駕崩前已留下聖旨,廢除昏聵無能的太子,傳位給雍王秦秉義。”
李萬常此言一出,百官嘩然,雍王邁著沉靜的步伐走出月華殿,李萬常率先跪下,高唿:“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雍王目光淩厲的掃過每個人,朝臣們一下鴉雀無聲,互相觀望。
崔侍衛帶著禦林軍將月華殿團團圍住,一個大臣,兩個大臣,一個接著一個大臣都紛紛跪下,一時間三唿萬歲聲,此起彼伏。
最終還幾個大臣沒有跪下,禦林軍毫不留情的將他們拖下,玉菱站在殿內一角看著殿外發生的一切。
最後沒有向雍王臣服的幾個大臣裏,竟然有汪德安,太子應該不會想到那個在皇上麵前責怪過他的老臣,還是忠於他的,也可以說汪德安始終是忠於皇上的。
所有的一切在玉菱眼前都發生的太快,雍王早已做好了充足的完全準備。所有人都清楚這個遺詔的真實性能有幾分。
玉菱見識到了雍王從未在自己麵前表露過的另一麵,雍王迴過頭心潮起伏,熱淚盈眶的望向玉菱,
玉菱又喜又憂,一時間也是心潮跌宕,她跪到地上低下頭,亦是三唿萬歲。
雍王毫不擔心的道:“這個你放心,他也是容君的哥哥,安國公早已被容君說服了,他會幫我的。”
看來雍王這些年來暗中培植和拉攏的勢力,已經遠遠超過玉菱的想象,玉菱驚訝的問道:“不知王爺是如何收買崔侍衛的?”
在玉菱看來崔侍衛一直都是最終於皇上的人,雍王隻是輕笑而不迴答玉菱,道:“菱兒,這些你都不必擔心,本王都安排好了。”
“可是太子得到消息迴到京城,該怎麽辦,他才是名正言順的繼承人!”玉菱不可能不擔心。
雍王胸有成竹的答道:“到時本王已登上皇位,他迴來也無可奈何,現在最讓本王頭疼的就是公孫寒。”
李萬常忙道:“微臣這就去辦,就算讓微臣賠上性命,微臣也甘願為王爺冒險。”
玉菱攔住李萬常,跪地對雍王道:“不用軟禁賢妃,軟禁賢妃反而會引起宮中其他人的懷疑,讓本宮去試一下吧!本宮願去勸說公孫寒!”
雍王堅決的道:“不行!太危險了!”
玉菱懇求道:“王爺,你都走到這一步了,現在是關鍵時候,我與公孫寒也算認識一場,讓我去試一下會比李大人把握更大。”
雍王望著玉菱,猶豫了半天,一旁的劉三寶和李萬常早已汗流夾背,雍王艱難的決定道:“菱兒,你去吧,但一定要小心安全,成不成都要平安迴來。他若敢對你不利,本王就派所有在掌握中的軍隊,攻入他的蒼翠山莊,直接殺了他,一了百了。但你如何能掩人耳目的出宮呢?”
玉菱笑道:“這個請王爺放心,本宮自有辦法,本宮隻是盡力想為王爺你做點事,至於成於不成,就要看天意了。王爺也不必為了本宮,而遭世人質疑唾罵。本宮希望王爺能名正言順的登基。王爺日後一定能成為比先帝更聖明的君主。”
玉菱說的淒婉動情,讓雍王一時間感動不已。
玉菱帶著劉三寶和崔侍衛按照白發姑姑留下的皇宮密道圖裏的路線,從皇宮密道裏走到了宮外。
劉三寶在宮裏呆了快大半輩子,從來還不知道皇宮裏有這樣的密道,叫人嘖嘖稱奇。
玉菱女扮男裝,著青色便服,帶著掩麵的蓑笠,當她們趕到蒼翠山莊時,天已經亮了。
玉菱讓山莊裏的管家向公孫寒通報,故人求見,隻問他是否記得那出人麵桃花的皮影戲。
管家很快就又迴到門口,請玉菱進去。玉菱將劉三寶和崔侍衛,留在門口等候,自己獨自走進蒼翠山莊。
這裏的一切還是像從前一樣,一點也沒變,不過玉菱每次來到這裏心中總是會燃起一股恨意。
在這裏的日子是她最想忘記,卻又忘不掉的。她對公孫寒曾經濃烈的恨,早隨著魏念月的死,和公孫淵的真情,沉積到心底最深處了。
殺死公孫寒,為勵勤報仇早已不是她人生最大的目標了,原來隨著時間的推移恨是會消散的,那愛呢?愛也會如此嗎?她和雍王的愛會永恆嗎?
在公孫寒住的大院的廳堂裏,玉菱見到了他。自從魏念月死後,這麽多年了,她在宮廷的宴會上遠遠見過幾次公孫寒,卻從未再說過話。
公孫寒也已多年未在外征戰,身上似乎少了些銳氣,依然孤傲冷漠,眼如寒星。玉菱想這才是真正的公孫寒,在宮廷宴會上裝作溫柔情深對待慕秀的樣子,一直讓玉菱覺得很假。
等到廳堂裏隻剩下她和公孫寒兩人時,玉菱取下頭上的蓑笠。
公孫寒早已猜到來見他的人是玉菱,隻是他實在想不出玉菱的來意,再說玉菱如今是皇上的妃子怎可隨意出宮來見他。公孫寒心中疑雲團團。
公孫寒恭謹的行禮道:“微臣參見瑤妃娘娘!”
玉菱看公孫寒如此恭謹的向自己行禮,心中隻覺有股快意。即使她對公孫寒的仇恨不再是最重要的,但她也無法原諒他。
玉菱冷冷的淩視他道:“本宮今日來隻想問侯爺一句,若皇上駕崩,侯爺可想好了站在哪一邊。”
公孫寒聽到這話,心裏已明白了大半,不等玉菱讓他免禮,就自己站直,恢複了一慣的神情,神態自若的道:“在燕京時為何要拋下淵,那時我已經成全了你們。”
“那是我和淵之間的事,與你無關。”
公孫寒麵色微怒,這是他每次無法控製自己情緒要發作的前兆,玉菱有些畏懼的退了兩步。
公孫寒還是力大無比的拽住了她的手腕,道:“和我無關?淵是我最親的弟弟,你卻把他折磨的不成人樣。我永遠記得他從燕京迴來見我時,那憔悴痛苦的樣子。這麽多年來,他再也沒把我當成大哥,我在他眼裏甚至連個仇人都不如!”
玉菱想掙開她的手腕,大聲叫道:“公孫寒,本宮現在是皇妃!你應該知道侵犯皇妃是多大的罪嗎?”
公孫寒鬆開她的手腕,冷笑道:“你以為我還會對你的身體有興趣嗎?這句話你應該講給王爺聽,侵犯你的人應該是他吧。”
玉菱不想和他多說,她知道公孫寒不會那麽容易轉變立場的,她準備離開,最後道:“隻要你願意幫助王爺,王爺若能坐穩皇位,必定會封賞你的,你的地位和榮譽,絕對會比現在更好。本宮今日來並不指望能說服你,隻是為了賢妃和慕秀,不想讓她們因為你受到牽連。”
玉菱見他的眼神深邃異常,她一點也讀不懂公孫寒的想法,隻想轉身逃離,關於這裏的一切記憶都讓她覺得疼恨。
公孫寒平靜的道:“我隻願意幫你,其實還有兩條路可走,無論你選擇那哪一條,我都願意幫你。”
玉菱不禁迷惑的看著公孫寒,公孫寒繼續道:“我現在就可以幫你逃走,將你送到淵身邊,你們從此遠走高飛,再也不要管朝廷裏的任何事,再也不要迴來。”
玉菱突然覺得好累,很想念和淵一起平淡的日子,可還有雍王、祥兒,她不能不管他們。
玉菱搖搖頭道:“我早就辜負了淵的深情,我不能和他再在一起。”
公孫寒眼神裏含著輕蔑和厭惡,道:“你若無法放棄現在的榮華富貴,你可以讓三皇子登基,三皇子雖然年紀還小,你可垂簾聽政,由我來輔佐你們母子。你一樣可以安想榮華富貴。”
玉菱不由得愣住了,這是她從來沒想到的,在宮裏這麽多年她一直等待著雍王能繼位的那天,從不敢想自己還可以權傾天下。
可是祥兒做了皇上,雍王該怎麽辦?他能麵對自己多年夢想的破滅嗎?
玉菱拒絕道:“道不同不相為謀,本宮告辭!”
公孫寒冷然的提醒她,道:“你被感情蒙蔽了眼睛,你走的是一條死路,雍王一旦登基能容得下你的三皇子嗎?還有你自己隻怕也自身難保。”
玉菱心意已決的道:“公孫寒也許你說的是對的,但我相信王爺,為了他,我自己無論怎樣都是心甘情願的!”
“那我呢?你還恨我嗎?你還記得我們初見時人麵桃花的皮影戲。”
玉菱還是第一次聽公孫寒對自己這樣溫柔的說話,玉菱怎會不記得呢!第一次見他時,他就讓玉菱感覺冷若寒蟬。
玉菱帶上蓑笠,頭也不迴的轉身離去,公孫寒望著玉菱的遠去的身影,他記在茶樓裏第一眼看到玉菱時,心曾莫名的跳的很快,在混亂的人群中他想靠近她保護她,可卻被人流擠到魏念月身邊,也許一開始他們就注定了會一直錯下去。
公孫寒呆立了很久,才喊道:“來人!飛鴿傳書給太子,讓他盡快趕迴京城,皇上已駕崩!”
玉菱迴到宮中,看到雍王焦急期待的坐在龍椅上,她黯然的對雍王搖頭。
雍王有一刹那的失望,玉菱道:“王爺,恐怕公孫寒已猜到皇上駕崩,必會派人通知太子,現在該怎麽辦?”
雍王鎮定自若,吩咐李萬常道:“為皇兄發喪!”
李萬常走到月華殿的門外,運足底氣悲切的宣道:“皇上駕崩。。。。。。”
站在台階下的劉三寶也隨著傳道:“皇上駕崩。。。。。。”
這一聲一聲的宣告,響徹了整個皇宮,傳遍了京城。
不到半個時辰,月華殿前就聚集了百位大臣。李萬常含著眼淚攤開手中的聖旨,道:“皇上駕崩前已留下聖旨,廢除昏聵無能的太子,傳位給雍王秦秉義。”
李萬常此言一出,百官嘩然,雍王邁著沉靜的步伐走出月華殿,李萬常率先跪下,高唿:“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雍王目光淩厲的掃過每個人,朝臣們一下鴉雀無聲,互相觀望。
崔侍衛帶著禦林軍將月華殿團團圍住,一個大臣,兩個大臣,一個接著一個大臣都紛紛跪下,一時間三唿萬歲聲,此起彼伏。
最終還幾個大臣沒有跪下,禦林軍毫不留情的將他們拖下,玉菱站在殿內一角看著殿外發生的一切。
最後沒有向雍王臣服的幾個大臣裏,竟然有汪德安,太子應該不會想到那個在皇上麵前責怪過他的老臣,還是忠於他的,也可以說汪德安始終是忠於皇上的。
所有的一切在玉菱眼前都發生的太快,雍王早已做好了充足的完全準備。所有人都清楚這個遺詔的真實性能有幾分。
玉菱見識到了雍王從未在自己麵前表露過的另一麵,雍王迴過頭心潮起伏,熱淚盈眶的望向玉菱,
玉菱又喜又憂,一時間也是心潮跌宕,她跪到地上低下頭,亦是三唿萬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