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溫體仁如此說話,王承恩心中便就明白這溫體仁已經被自己激著了,現在他答應了自己,即便日後想明白了,也不敢迴頭,若是迴頭,不僅得罪皇上,還會開罪於王承恩。


    “若是溫大人肯南京一行,替雜家出了這口惡氣,那雜家定感激不盡。”王承恩滿含笑意的說道。


    “王公公萬萬不要這麽講,為國盡忠,替君分憂本就是做臣子的本分,下官還要多謝王公公舉薦之恩啊。”溫體仁慌忙說道。


    王承恩笑笑道:“那麽溫大人,萬萬不可讓皇上失望,也莫要讓別人瞧不起呀。”


    “公公放心,下官一定盡全力而為,督促江南各省盡快推行新政,絕不耽擱。”溫體仁的態度很堅定,


    溫體仁的表現,讓王承恩很滿意,他此行的目的已然達到。


    王承恩沒有留在溫府用食飯,早早告辭離去,他還要跟皇上稟報這些事情呢。


    王承恩走後,溫體仁在大堂中來迴轉步,他清楚以後能不能進入大明朝的核心統治就在他能不能辦好皇帝的這件差事了。


    第二天早朝之時,朱由檢連發三道聖旨與朝堂之上。


    第一道依然與陝西賑災息息相關,宮中用食再度縮減,在度壓榨出了五萬兩白銀贈與陝西,並責令周邊各省,全力幫助陝西度過大災,有內閣通報陝西周邊各省。


    第二道是官員遼東,下旨與遼東經略密孫承宗切注視遼東變向,積極訓練士卒,整頓戰備,若要有一戰,不可畏敵。


    而第三道旨意便是今日大朝會的重點,朱由檢設置巡閱使,替天子巡視各省,溫體仁奔赴江南各省,駱養性奔赴西南各省,至於京畿各地交由都禦史劉權巡視,不過京畿各地,天子腳下,又因為新政的第一把火便在京師城中燒了起來,故一直都是進展速度最快之地,百姓早就重新登記了戶籍,也分到了相應的土地。


    朝堂之上的所有的臣子都清楚,所有的重點都是在江南,而所有的焦點都在溫體仁身上。


    退朝後,溫體仁便被昭入養心殿,隨之而行的還有李世超,


    兩人步入養心殿後,朱由檢賜坐,這份恩寵讓溫體仁心情十分舒暢,因為關乎賜坐這件事情,整個朝堂都很清楚,能被賜坐的人除了內閣的李國普袁崇煥幾人外,也就隻剩下郭允厚,現在自己麵見皇上,被賜坐,足以證明皇帝對自己很看重,至於在自己下首坐著的李世超,溫體仁更是給予了很大的善意,隻因為溫體仁清楚,駱養性是自己難以對付的政敵,皇帝登基以後,第一個選擇相信的官員就是駱養性,讓他擔任了禁衛軍指揮,隨後提右都督,錦衣衛指揮,機要司成立後,又順理成章的成為了機要大臣,這一路以來,不過一年光景,若是想對付駱養性,便要有盟友。


    李世超跟駱養性的關係,溫體仁看的清清楚楚,此次兩人共同去江南,何嚐不是拉攏李世超的一次大好機會。


    在養心殿中,朱由檢對二人說了很多勉勵的話,但中心意思就那麽一句,地方官員不把朝廷官文,皇帝聖旨放在眼中,你們便好好教給他們。


    養心殿麵試後,溫體仁便邀請李世超一同去酒樓赴宴,當然這是溫體仁的官僚小集體布的宴席,不過李世超卻推脫不去,對溫體仁說道:“溫大人,下官乃是錦衣衛指揮同知,這在京師之內若是跟那些官員交往過密的話,若是被有心人得知,可是一樁罪名啊。”


    溫體仁想想也是,便推掉了送別宴,單獨請李世超,這樣子李世超再也無法拒絕,隻能赴宴而去。


    溫府,偌大的大堂之上隻有李世超與溫體仁二人在用晚宴。


    宴席十分奢侈,盡是天珍海味之物,不過李世超出身貧苦,早年在錦衣衛底層受盡苦楚,見慣了風雨,這種場合也是經常經曆,故臉上波瀾不驚。


    “賢弟,如此年輕,便深受皇上賞識,以後定是前途無量。”


    “溫大人誇獎了,下官隻是一介武夫,現在深受皇恩,隻想著為國盡忠,至於升官發財,可萬萬不敢想的。”李世超自謙道。


    “謙虛一點固然是好,但若是過於謙虛,便是妄自菲薄了,賢弟,你覺得駱養性此人如何?”


    駱養性也不知道王承恩給自己找個政敵,不過這也全是朱由檢授意,一方麵是為了新政,另一方麵也是為了製衡,帝王權謀之術而已。


    溫體仁此話一說,李世超臉色一變,道:“溫大人此言何意?”


    在朝堂之上到處穿著李世超與駱養性不合的流言,李世超本來不把此事放在心上,可是皇帝朱由檢卻又坐實了這種流言,首先便是繞過駱養性直接給自己下達命令,那時候李世超便就明白朱由檢不希望駱養性一人掌控錦衣衛這個大殺器,而駱養性也漸漸疏遠自己,李世超無法,隻能漸漸遠離駱養性,但他一點出格的事情都沒有做,每當進宮麵聖,總會先去駱養性那邊說一下,不過駱養性明不明白李世超的苦心,便不得而知。


    現在這話經駱養性的嘴中說出,李世超心中多少有些不舒服。


    “駱養性跟賢弟不同,那時候新帝登基,無人可用,這駱養性仗著自己的父輩的光輝進入了皇上的視線,一路升遷,風光無量,全是從龍之功,也是投機之功,但賢弟不同啊,賢弟先後督辦了幾件大案,深受皇上的賞識,日後超過駱養性,隻是時間問題。”


    “駱指揮對下官有知遇之恩,溫大人所說,下官從不敢想。”李世超一本正經的說道。


    溫體仁輕笑出聲,也知道自己跟李世超現在的交情,自己跟他說這些有些不合時宜,隻能避而不言,轉而談到:“此次江南之行,賢弟可有什麽想法。”


    “皇上命下官輔佐大臣,故江南之行,但憑大人吩咐。”李世超當然不會跟溫體仁談及密旨之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明末做皇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蜀道古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蜀道古風並收藏重生明末做皇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