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爍放下手中的毛筆,站起身,走到大堂的門口,看著暗淡無光的天空道:“聽天命,盡人事。”


    雖說陝西有民變的可能,但賑災方麵,李爍還是沒有絲毫大意,與曹德章所說一樣,一封八百裏加急的奏章入了京師,便是請求朝廷同意陝西官府使用長安府所存的軍需糧,這封加急的奏章入了朝廷後,受到內閣與朱由檢的高度重視,李爍奏章中說,延安府上萬畝良田,均不受雨露,在加上天氣酷冷,許多土地都出現了幹裂,在這個季節出現這種情況極其罕見。


    接到奏章後,李爍召見了首輔李國普,戶部尚書郭允厚,入乾清宮議事。


    乾清宮中,李國普與郭允厚二人均被賜座。


    “李爍奏章中說的,你們也都看到了,陝西大災,已經無可避變了,朝廷有多少錢糧可以調動,你們心中可有個章程?”朱由檢的聲音壓得很低,雖然知道陝西會出事,可當奏章到了朱由檢的案前,還是讓朱由檢有些接受不了這個早就知道的現實,當然朱由檢雖然有點憂愁,但還不至於頹廢,他現在想著的是怎麽能讓受災的百姓吃飽飯,若是百姓造反,又怎麽平叛,或者說,怎麽堵住流民向中原各省流竄的道路。


    “啟奏皇上,戶部可調出一百二十八萬兩白銀,米十二萬擔,糧二十七萬旦。”早就統計清楚的郭允厚說道。


    “朝廷戶部隻能調出這麽點錢糧嗎?”朱由檢臉上有些不快,雖然知道戶部緊張,但陝西軍田私占案,繳納戶部的就不止這些銀兩,現在郭允厚的態度讓朱由檢多少有些不滿。


    “皇上,實不相瞞,微臣說的都是多的,遼東要錢糧,朝鮮要錢糧,保不齊今年蒙古也要伸手,戶部真能隻能拿出這麽多,才不會出亂子啊。”郭允厚知道朱由檢現在有些不滿意,可即便不滿意,他也沒有什麽辦法,戶部能力就這麽大,作為一個國家管錢管糧的部門,他們總會有一筆不能動的銀兩,這算是應急的資金。


    “那陝西呢,若是陝西今年真的大旱,顆粒無收,難不成朝廷隻能拿出這麽多點錢糧用作賑災嗎?”朱由檢聲音有點冷淡。


    “皇上,您不要生氣,郭尚書這也是沒有辦法,朝廷每年的稅收就那麽多,天啟六年,稅銀才不過二百六十萬兩,天啟七年,也就隻有二百九十五萬兩,戶部能拿出一百二十八萬兩用作陝西賑災的儲銀,已是十分不易了。”李國普作為內閣首輔,他比誰都清楚,大明朝管戶部的有多難,用錢多,來錢少,年年虧空,惡性循環,這個時候能拿出這麽多的銀兩,也是出乎李國普的意料。


    聽完李國普的話後,朱由檢歎口氣,輕聲說道:“想來是朕莽撞了,郭尚書,你說朝廷現在能用什麽辦法來賑災呢?”


    “提高稅收。”


    “如何提高?”


    “分批次加大田稅,鹽稅也要往上增添。”郭允厚咬著牙齒說道,作為一個文官,能說出增加稅收這種話來,可見現在大明的窘狀已經把郭允厚逼的無路可退了。


    朱由檢來了興趣到:“如何分批次增加田稅,又如何往上增添鹽稅呢?”


    “在富裕的省份多征收糧食,銀兩,來填補受災省份,在我大明,不能出現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的事情。”郭允厚堅定的說道。


    “說起來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這又如何不應景啊,今日這宮殿之中隻有我們三人,朕對你們二人說句實話,就算在增添農稅,就算把鹽稅提高到普通百姓吃不起鹽的地步,也填補不了受災省份的窟窿,可我大明開國二百餘年,又可曾收過那些富商鄉紳的稅。”朱由檢在龍椅上站起身,朱由檢站起身後,郭允厚與李國普也不敢在坐著,趕忙起身。


    “確實如此,皇上,秦國能滅六國一統天下,用的是嚴法,行的是公道,微臣以為,應該向那些鄉紳征收稅務,才能讓我大明重新煥發活力,強大起來。”郭允厚所說的全是他的心裏話,他在中樞多年,又一直擔任著戶部的職位,他比誰都清楚大明朝病在哪裏,根本原因還是在稅收上麵,稅收不多,並且極為不公平,一個人隻要有了功名,便可不交稅不納糧,這就讓大明朝損失許多的稅務,更重要的是,大明朝商業稅少的可憐,甚至沒有,商業稅在哪個朝代都是重中之重的,但明王朝卻沒有,原因也是在於站在朝堂之上的那些迂腐官員。


    在平反張居正的時候,為何那麽多的人反對,根本原因是大家夥都清楚,張居正代表的是新政,為張居正平反皆是為新政做準備,新政一定會迫害到地主鄉紳階級的利益,而站在朝堂上的那些官員,代表著這些階級的利益,甚至有許多人就是最大的地主。


    郭允厚的話讓朱由檢與李國普都吃了一驚,李國普雖然知道皇上有這個意思,但在朱由檢找他商談的時候,從來沒有提起過,就是怕犯了眾怒,被人圍攻,沒想到一直以來為官低調的郭允厚能在皇帝麵前說出這般話來,當然朱由檢吃驚之餘,更多的是欣慰,心中直唿:“大明複興有望。”


    “那便是官紳一體納稅。”


    “對。”郭允厚接口說道。


    “來人。”朱由檢高喊一聲。


    門外候著的太監,趕忙推門進入。


    “你去吧王承恩給朕找來。”


    “遵旨。”小太監領完旨意後不敢有半分耽擱,直接去找了王承恩。


    新年的這幾天,王承恩也一直在忙宮中的事情,已經兩天沒有見過朱由檢,聽到朱由檢召見,趕忙放下手中的事情,與小太監一同去了乾清宮。


    到了乾清宮中,王承恩趕忙跪拜道:“吾皇萬歲,萬歲萬歲萬萬歲。”


    朱由檢擺擺手道:“平身。”


    王承恩站起身後,就等著朱由檢對自己的吩咐。


    “王承恩,朕讓你過來,是有一件事情要交給你去辦。”


    “不知皇上有何吩咐?”(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明末做皇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蜀道古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蜀道古風並收藏重生明末做皇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