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溫體仁的奏章後,朱由檢輕歎口氣,覺得為今之計,也隻能用溫體仁這個辦法,因為施鳳來被扣押,確實有損國體,若是自己不給大臣們一個交代,一定會受到大臣的反彈,甚至盟約會被全盤否定,以前所做的一切努力全部付諸東流。


    溫體仁在這個關鍵時刻算是幫了朱由檢一個大忙,想了想,最後朱由檢還是采納了溫體仁的計謀,向百官宣布,你們不要鬧了,不是蒙古人私扣施鳳來,而是朕給施鳳來密旨,讓他想盡一切辦法留在蒙古,監督蒙古行事,朱由檢的這道旨意下了後,百官嘩然,當然這也是一盤死棋,你相不相信,你都要認為皇帝說的是對的,難不成你還能去質疑皇帝說的話嗎?


    一場重大的政治外交風波被朱由檢這種幾乎無賴的方式解決。


    孫傳庭在神教叛亂結束半月後,上了請功單,朝廷提拔了數十個武將,並增發餉銀十一萬兩,保寧府全府免一年賦稅,通江免三年賦稅,這場平叛,官軍死亡六百四十五人,重傷四百二十六人,輕傷一千三百四十二人,可謂是損失慘重,在增發餉銀的同時,朝廷發放撫恤超過二十萬兩白銀,實際上此次發放撫恤比以往要高上許多,當然朱由檢這麽做也是有自己的目的,他要告訴兵士,隻要你們一心為國,敢拚殺,敢賣命,朝廷絕對不會虧待你們,借此時間,孫傳庭的威望不減反漲,朝廷的撫恤金,增發的餉銀,孫傳庭全部經過自己的手,士兵賣命受傷,孫傳庭可不希望有人借著這檔子事還能大撈一筆,讓士兵寒心。


    四天後,新年便要來臨,禮部官員開始籌備祭天祭祖等重大的政治活動,而就在今天,朱由檢再度出了皇宮,在德勝門為兩萬出關士兵送行。


    朱由檢站在城牆上,身後站著的全是朝廷大員,意氣風發的朱由檢看著城下站著的三大營士兵,他們年輕,有勇力,並且對朝廷忠心耿耿,這些都是朱由檢重振大明國威最大的憑仗。


    這些士兵手中都端著一碗酒水,這是碗送行酒,又名德勝酒,幾乎大軍開拔出征,都會有這麽一個送別儀式,不過這次確是大明朝開國至今規格最高的,因為是帝國的最高統治者皇帝親自前來送行。


    士兵們鬥誌昂揚,隻盼望著建功立業,這些士兵的大多數都要安排到山海關,隻有一小部分最精銳的派往最前線,人數不足兩千,當然這也是朝廷的一種策略,在山海關帶足一年後,便調到前線,再呆一年,才能輪換迴京,這種緩慢的速度也是為了讓三大營的士卒逐漸適應戰場。


    朱由檢往後伸了伸了手,王承恩趕忙把一碗酒水遞到了朱由檢的手上。


    朱由檢端起酒水,輕聲說道“大明的好男兒,朕為你們送行了。”說完一口便把一大碗酒水全部喝光。


    一直注視著皇帝的士兵們看到朱由檢仰頭喝了一碗酒,都不約而同的把手中的酒水全部喝光,然後把碗扔到地上,破碎聲不絕於耳。


    朱由檢下令全軍開拔,自由數百名太監齊聲喊道:“開拔遼東。壯士走好。”


    士兵們在臨走前,都跪倒在地,齊聲高喊:“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


    數百名士兵敲響了戰鼓,士兵們開始起身往城外走去。


    朱由檢看著士兵們出了德勝門,心裏麵也不知道是什麽想法,這就是權利的好處,他一個想法便可以改變成千上萬人的想法,這些士兵背井離鄉,奔赴邊疆,朱由檢對他們很是敬佩,不管戰爭局勢如何,也不怪我們的士兵,到現在他還堅定的認為著隻要自己給邊疆將士支持,隻要國內能挺過最艱難的那幾年,後金不足為慮。


    洪承疇與曹文昭沒有讓朱由檢失望,他們完成了朱由檢給他們的任務,最新的兵部造冊已經完成,三大營現有士兵十二萬三千六百人,此次調往遼東二萬人,京師三大營還有十萬人,朱由檢相信再過些時日,這數十萬大軍便能被自己徹底抓到手中,成為他改革的一柄大殺器。


    新年晚上,朱由檢陪著周皇後用過晚膳後,在坤寧宮中看著太監宮女放煙花,身形臃腫的周皇後今日非常開心,當然今天不僅皇宮的坤寧宮中熱鬧,整個京師都陷入一種狂歡中,家家戶戶都在放著炮仗,煙火,除夕是漢人最重要的節日,整個大明在今天全是喜氣洋洋的,就算家裏麵日子在緊巴,在今天也要吃一頓肉食,為孩子老人置辦一身新衣。


    在新年的第一天,朱由檢便在禮部官員的引領下去了天壇祭天,這是一場重大的政治活動,一大早,身穿龍袍的朱由檢在官員的護送下,前往天壇,焚香告天,祈求今年風調雨順,國泰民安。


    當然祭天完成後,迴到皇宮中的朱由檢下了新年第一道旨意,改元崇禎,而第二道旨意,便是在全國上下統計七十五歲以上的老人,每一位過了七十五歲的老人,朝廷均要賞賜一匹布,五斤肉,實際上這般賞賜,在明王朝的曆史上有很多次,不過這次朱由檢想要堅持下去,每年新年,均要這樣賞賜一次,讓國家的民眾對這個朝廷有一個歸屬感。


    這道旨意下了後,郭允厚便開始哭窮,不過看著皇帝這般愛民,郭允厚很受感動,即便手頭十分緊張,戶部還是拿出了三十萬兩白銀,相應皇上的旨意。


    新年新氣息,各地官府的辦事速度有了長進,很快就統計出各地年過七十五歲的老人,並由縣令親自送去布匹與肉食,當然這全是當地官府先行墊付的,若是靠著朝廷的白銀到了各地官府的賬麵上,新年也早就過完了,又如何讓老人度過一個開心的新年呢?在這個時代,年齡超過七十歲的都十分少見,故一縣十萬人口,有個五六十人都算多的了,故這筆花費也都在當地官府的承受範圍之內。(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明末做皇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蜀道古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蜀道古風並收藏重生明末做皇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