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人在城中走了將近大半個時辰,才到了經略府去,期間雖然也說了些話,但也不多,隻因為這名從蒙古歸來的士兵十分勞累。


    經略府門口站著數十名虎背熊腰的兵士,兩名士兵立即下馬,走了過去。


    “這位是遠赴蒙古的張大人親兵,現在不遠千裏,迴到錦州城,想要見見經略大人,還望哪位老哥去通報一下。”錦州城的守夜士兵恭敬的說道。


    都是在一個地方當兵,所以這些士兵的關係相處的都不差,故守府的頭目隻是例行公事的問道:“是從蒙古迴來的。”


    “對。”


    “那你們在這裏稍等片刻,我進去通報一聲。”守府的頭目輕聲道。


    “那便有勞老哥了。”


    這名頭目擺擺手,示意不用如此客氣,轉身便進入了府中。


    這個時候的孫承宗沒有安睡,正在大廳之中與錦州總兵滿桂交談,孫承宗與滿桂的私交甚好,滿桂也是打心眼裏麵佩服孫承宗,瞧不上袁崇煥,覺得他是個軟蛋,這次孫承宗來了後,滿桂便被調到了錦州任總兵之職。


    正當二人交談正歡之時,士兵前來稟報,說從蒙古來的士兵歸來,想麵見經略大人。


    這場結盟從他提議,到朝廷允許,已經過了將近兩個月的時間,張煌績去了蒙古也有了一個半月,雖然一直都有好消息傳來,但與蒙古結盟之事卻一直沒有定下來,這倒讓孫承宗有些心急。


    整個明庭除了袁崇煥,包括朱由檢在內的政治家都沒有看懂孫承宗的與蒙古結盟的意願。


    孫承宗想要依靠蒙古嗎,不是,他需要的不是蒙古,而是那一紙盟約,若是簽訂盟約後,便可讓後金投鼠忌器,不敢輕易冒犯大明,能夠為孫承宗爭取更長的時間整軍布置,也可為朝廷在國內施展大政,爭取時間,但孫承宗清楚,這後金入駐沈陽後,他的目的變了,以前的努爾哈赤,隻是想割據一地,成為土皇上,可經過多年的南征北戰,他認識到了明軍戰鬥力低下,政治目的也從割據一地變成了席卷天下,故想靠著這張盟約徹底嚇著後金,無異於異想天開。


    孫承宗聽完是從蒙古迴來的士兵,心急蒙古洽談之事,趕忙說道:“快讓他進來。”


    “得令。”說完後,便大步下去。


    不一會兒,這名士兵便帶著從蒙古歸來的士兵來到了大廳。


    從蒙古歸來的士兵看到孫承宗,立馬跪下身去:“小的見過經略大人。”


    “快起來吧。”


    士兵起身後,孫承宗便詳細詢問道:“蒙古洽談結盟之事如何?”


    “經略大人,此時小的迴到錦州城便是向大人報喜,張大人與林丹汗聊了許久,又與蒙古貴族說了許多,雖然不止一次的被蒙古人威脅恐嚇,但張大人帶領著使團安全渡過,並於十三天前與林丹汗正式決定簽訂盟約,不過我大明需要地位高一些的人去,這也是林丹汗的要求。”


    孫承宗點了點頭,輕聲說道:“理應如此,本官馬上便寫奏章,快馬加鞭送往京師,由皇上定奪人選。”


    張煌績雖是軍伍出身,但他的官職確實不高,即便能言善辯,林丹汗也不認他。


    下定主意的孫承宗便讓人安排這名士兵下去休息,讓士兵拿來紙筆,書寫了奏章,待到密封後,便召來士兵,讓他以最快的速度送往京師,這名兵士不敢耽誤,拿起奏章,便就出發。


    待到一切事了後,孫承宗也算鬆了一口氣,對著滿桂道:“滿將軍,這次洽談與蒙古結盟,乃是本官的主張,殊不知,對我大明是福是禍啊。”


    高大黝黑的滿桂,聽到孫承宗的話後,趕忙站起身,恭敬的說道:“經略大人,末將覺得與蒙古結盟勢在必行,不然,我大明獨立麵對建虜,壓力一定極大,找到蒙古人,便能為我大明承擔一分來自建虜的壓力,也能緩解一些士兵的情緒。”


    孫承宗擺擺手道:“滿將軍,你不必寬慰本官的心,你我都清楚,皇太極最先下手的地方決計不是吾大明,而是蒙古,你隻說了好的方麵,對於我大明不利的事情卻隻字不停,若是皇太極在盟約簽訂後,兵發蒙古,吾遼東又該如何自處,你可曾想過?”


    滿桂搖了搖頭,他雖是武將,但也不是愚笨之人,孫承宗說的話他也考慮過,實然,按照滿桂的思緒來講,若是皇太極西進,遼東軍不必有任何遲疑,直接北上,可滿桂卻不是朝廷,不是皇帝朱由檢,他做不了這個主,若是朱由檢遲疑,朝廷反對,那麽一紙盟約就如廢紙一般。


    而孫承宗的想法也是要遵守盟約,雖說北上有風險,但風險與利益卻是共存的,若是用兵得當,孫承宗覺得他能夠把遼東防線在往前推一步,但他與滿桂一般,也在考慮著朱由檢的意思,皇帝與朝廷允不允許遼東兵馬發動一場看似勝局不大的戰爭,實然,這也是孫承宗的一種冒險,勝了,滅不了後金,隻能多得幾座城池,把遼東防線建設的更加穩固,可若是輸了,損失慘重,遼東防線便會出現空虛,這可是有亡國的危險,對比之下,誰都覺得沒有冒險的必要,可孫承宗卻不比常人,他清楚的認知到,此時大明朝麵對的是一種被動挨打的尷尬局麵,若想發生改變,一場戰爭不可避免,而孫承宗與在遼東所有武將的想法一般,不願意獨自與後金開戰,這個時候拉上蒙古,朝鮮來幫忙,倒也是一種無奈。


    孫承宗想打,可皇帝與朝廷同不同意他如此冒險,便不在他的意料之中了,此時的兵部尚書乃是袁崇煥,他深知袁崇煥的稟性,若是遼東事端一開,朱由檢第一個要詢問的必定是袁崇煥,而袁崇煥也一定勸阻,並會說出遼東之戰的得失,那時候,皇帝作何想法,他也意料不到。


    孫承宗猶豫一會後開口說道:“滿將軍,若是皇太極西進,本官從錦州發兵四萬,並下令皮島朝鮮出兵唿應,能夠打贏這場戰爭解了蒙古之危嗎?”


    “末將不知,但末將願為經略大人衝鋒先鋒,萬死不辭。”滿桂也不敢把話說滿了,常年駐紮遼東,對於後金騎兵的作戰迅速與戰鬥力可是一清二楚,雖說遼東軍驍勇,皮島軍也可一戰,但朝鮮的軍隊是什麽樣子的,他不清楚,若是朝鮮軍不堪一擊,那必定會打破孫承宗的布置,甚至拖累整個戰局。


    孫承宗當然清楚滿桂的想法,但他也不想為難滿桂,擺擺手道:“夜色已深,滿將軍迴府休息吧。”


    “是,末將告退。”滿桂說完後,便施了一禮,走出了大廳。


    看著滿桂的背影,孫承宗無奈的歎口氣。


    孫承宗乃是遼東防線的建造者,對於他的弊端一清二楚,再度出仕領兵的孫承宗想改變遼東防線,把所有的弊端全部消除。


    希望大家多多支持,謝了渝郎君書友的打賞,還是要求推薦,求收藏,什麽都求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明末做皇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蜀道古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蜀道古風並收藏重生明末做皇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