驛站之中,駱養性與一眾錦衣衛坐於一堂,而朱由檢徹查錦衣衛被殺的旨意已經到了洛陽,駱養性召集眾人一同議事,也是為此。
“皇上的聖旨到了,果不其然,皇上要我等徹查此案,在旨意中也催促我等盡快把軍需催餉案結案,你們都有什麽想法,快些說來。”這幾日駱養性感到十分勞累,雖說在京中的時候,事情也不少,但現在獨自奔赴一地,成為主事之人,麵對著各級官員還有福王,總感到有些無奈。
而福王世子朱由崧也在今日中午奔赴入京,這件事情讓駱養性十分開心,這也算是解決了一件壓在心頭許久的大事。
李世超聽完駱養性的話後便站起身開口說道:“大人,屬下以為軍需催餉案已經證據確鑿,應秉承旨意與軍需司擬定的購糧準則,立即抓捕洛陽知府趙聲意,而截殺錦衣衛之事,也與這趙聲意脫不了關係,我等便可兩案並審。”
“大人,此事不應操之過急,要等待朝廷的準話,這河南巡撫田光在催糧之時,便在這洛陽府中,他乃朝廷大員,與此也脫不了關係,我等若是把趙聲意給抓捕歸案,那田光又該如何處置?若是與趙聲意一般,頗為不妥,可若是不抓,又與情理不和。”一名千戶提出了不同建議,他覺得田光乃是河南巡撫,位高權重,不宜輕動,應該上奏給朝廷,讓皇帝與內閣做出決斷。
駱養性聽著有些道理,又接著問道:“那你覺得現在應該如何處理?”
這名千戶又開口說道:“屬下以為,我等應該先調查奏章截取案,然後上奏朝廷,提及關於巡撫田光,我等有沒有權利去辦理。”
這名錦衣衛話落以後,李世超立即接口說道:“大人,皇上給您便宜行事之權,如何處置田光,也在您的職責範圍之內,屬下以為應該立即下獄趙聲意,此時人證物證俱全,便能定下趙聲意的罪名,趙聲意若是說這件事情田光知情,沒有阻攔的話,我等也可先行關押田光,後在上奏皇上,有皇上定他的罪責。”
“把巡撫關了,知府也關了,那你是不是要把這洛陽上上下下的官員盡皆抓進牢中,那洛陽政事由誰管理。”這名千戶也絲毫不退讓,在他心中想著應該讓朝廷做足準備,他覺得李世超太過急功近利,沒有一點大局觀。
這個時候,駱養性也不知道該如何處置了,他受了皇命,來到這洛陽府中,雖說十分用心,但他卻沒有經驗,若不是手下都有能力,還不知道該從何下手,他的位置不同,他要考慮大局,想了一會兒,覺得這樣的自己實在是太不該了,皇帝讓他來洛陽,便是讓他快點結案,現在自己前怕狼後怕虎,豈不是讓皇帝對於自己的能力不滿意。
最終駱養性拍板定論,抓。
李世超鬆了一口氣,他還真的怕駱養性不敢動手,若是這樣子的話,錦衣衛便跟以前一樣,要一直被東廠壓製。
駱養性取出剛來洛陽時朱由檢給予他的聖旨,交給李世超,讓李世超帶領二十名錦衣衛去趙府抓人。
李世超雙手接過旨意後,也不耽擱,立即動身,奔赴趙府抓人。
實際上駱養性不知道他在一個正確的時間做了一個正確的決定,因為那名千戶所擔憂的事情是有理的,李世超想要迫切的宣示自己的能力與手腕,才如此提議,巡撫主管一省軍政要務,即便朱由檢對其不滿,也不能輕易廢黜,官位做到這個級別的,在朝堂之上總會有些糾纏,貿然行事,必定會讓錦衣衛成為眾矢之的,可現在卻不比以往了,隻因為宋明義聯合陝西三十多名官員,共同上奏,彈劾李爍,奏章到了京師,引發了渲染大波。
說起現在的朝政不比以前那般安靜,先是劉權上奏說錦衣衛被殺,事態嚴重,有損國威,理應嚴懲,後又有宋明義聯合官員彈劾李爍,目無法紀,強張跋扈,動用兵馬,強逼鄉紳。
朝堂之上的官員幾乎一邊倒的都在說李爍的壞話。
朱由檢的壓力也有些大,而他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處理這件事情上來。
朱由檢心裏麵認同李爍的作為,頂著壓力,把所有的奏章全部壓下,後又召見了內閣首輔黃立極,輔臣李國普二人與乾清宮議事,以應付明日的大朝會。
當然黃立極本來就看不上李爍,對待李爍的大膽行事,心中也十分不舒服,這不是胡鬧嗎,他認為李爍這麽辦,便是胡作非為,禍國殃民,可即便心中如此想,他也沒有說李爍什麽壞話,反而對其說上一兩句好話,那是因為黃立極清楚,按著朱由檢現在對自己的看法,他在內閣首輔的位置上也呆不了多久,待到與蒙古簽訂盟約以後,他便會如田爾耕一般,退出大明王朝的權利中心,他必須為自己尋找一個體麵的下台。
李國普也提出些自己的看法,有貶有褒,看起來頗為中立。
三人的議事,朱由檢也沒有什麽收獲。
在屏退二人後,他又把劉權召來,讓劉權聯絡靠近他的禦史共同出言,為李爍鼓旗呐喊,當時劉權有些為難,可最後也沒有拒絕朱由檢,表示盡力而為,實際上劉權也在做一種選擇,若是此時出麵聯絡禦史替李爍說話,那他的身上便會打上新黨的標簽,怎麽也洗刷不掉,日後,陝西因為此事,發生重大的****,那他也難逃其責,而他同意為李爍說話,也是選擇成為了一個賭徒,他選擇相信李爍的能力,陝西絕對不會因為此事而發生什麽變動。
朱由檢知道明日的大朝會絕對是一場龍爭虎鬥,截殺錦衣衛這件事情與李爍動兵這事相比的話,又顯得有些微不足道,不過他心中卻沒有什麽懼意,那是因為他早就有了心理準備,並且做了最壞的打算。
而此時的李爍在陝西巡撫衙門中設了一場酒席,宴請被抓到長安的鄉紳富戶。
整個巡撫衙門中站滿了士兵與錦衣衛。
李爍端起酒杯,道:“本官把你們請到長安,便是想求大家一件事情。”
“有這麽請人的嗎?”
“對啊。”
“沒有王法,沒有天理。”
“大膽,撫台大人訓話,你們也敢插嘴。”站在一旁的沈鐵牛怒聲喊道。
沈鐵牛樣貌醜陋猙獰,他這一說話,倒是把說話的那幾名鄉紳給嚇住了。
李爍看著無人再敢開口,心中頗為滿意,
“剛剛有人說,沒有王法,沒有天理,那本官便問眾位員外,何為王法,又何為天理,難不成侵占軍田便是服了王法,拒不受罰,便是應了天理嗎?”李爍一下子把酒杯摔倒了地上。
清脆響聲襲來,個別鄉紳聽到後,嚇得站立起來。
“本官想求你們的事情,便是把軍田歸還,有糧交糧,無糧交銀,也好讓本官與曹布政使對朝廷有個交代。”李爍雖嘴中說著求著,但語氣之中卻無半點求乞之意,反而用著一種不可拒絕的口氣。
“那我們要是不交呢?我們的田地是我們自己用白花花的銀子買的,即便是朝廷追究,罪責應該是那些賣的人,又與我們這些買的人何幹呢?”一個膽大的鄉紳站起身說道。
“若是不交,朝廷會治本官的罪,在這之前,本官也會讓你們吃盡苦頭。”李爍狠聲說道。
李爍話音落後,站在那人身邊兩名士兵便把說話這人拉出,走上去四個錦衣衛,不由分說,直接開打。
這個主意是曹德章給他出的,曹德章在地方時日已久,當然清楚地方鄉紳,對付他們不能光用好話,必須讓他們吃些苦頭,而在宴請鄉紳之時,便嚴懲一個出頭之人,殺雞給猴看。
這人痛苦呻吟,躺在地上不住的求饒。
不過李爍卻沒有開口說話,直到這人奄奄一息之時,李爍才開口道:“助手。”
四名錦衣衛得令停手。
“把他關進大牢。”
“是。”
希望大家能夠提出寶貴的意見,希望大家都能喜歡這本小說,也希望大家多多收藏,多多推薦,多多支持,不勝感激
“皇上的聖旨到了,果不其然,皇上要我等徹查此案,在旨意中也催促我等盡快把軍需催餉案結案,你們都有什麽想法,快些說來。”這幾日駱養性感到十分勞累,雖說在京中的時候,事情也不少,但現在獨自奔赴一地,成為主事之人,麵對著各級官員還有福王,總感到有些無奈。
而福王世子朱由崧也在今日中午奔赴入京,這件事情讓駱養性十分開心,這也算是解決了一件壓在心頭許久的大事。
李世超聽完駱養性的話後便站起身開口說道:“大人,屬下以為軍需催餉案已經證據確鑿,應秉承旨意與軍需司擬定的購糧準則,立即抓捕洛陽知府趙聲意,而截殺錦衣衛之事,也與這趙聲意脫不了關係,我等便可兩案並審。”
“大人,此事不應操之過急,要等待朝廷的準話,這河南巡撫田光在催糧之時,便在這洛陽府中,他乃朝廷大員,與此也脫不了關係,我等若是把趙聲意給抓捕歸案,那田光又該如何處置?若是與趙聲意一般,頗為不妥,可若是不抓,又與情理不和。”一名千戶提出了不同建議,他覺得田光乃是河南巡撫,位高權重,不宜輕動,應該上奏給朝廷,讓皇帝與內閣做出決斷。
駱養性聽著有些道理,又接著問道:“那你覺得現在應該如何處理?”
這名千戶又開口說道:“屬下以為,我等應該先調查奏章截取案,然後上奏朝廷,提及關於巡撫田光,我等有沒有權利去辦理。”
這名錦衣衛話落以後,李世超立即接口說道:“大人,皇上給您便宜行事之權,如何處置田光,也在您的職責範圍之內,屬下以為應該立即下獄趙聲意,此時人證物證俱全,便能定下趙聲意的罪名,趙聲意若是說這件事情田光知情,沒有阻攔的話,我等也可先行關押田光,後在上奏皇上,有皇上定他的罪責。”
“把巡撫關了,知府也關了,那你是不是要把這洛陽上上下下的官員盡皆抓進牢中,那洛陽政事由誰管理。”這名千戶也絲毫不退讓,在他心中想著應該讓朝廷做足準備,他覺得李世超太過急功近利,沒有一點大局觀。
這個時候,駱養性也不知道該如何處置了,他受了皇命,來到這洛陽府中,雖說十分用心,但他卻沒有經驗,若不是手下都有能力,還不知道該從何下手,他的位置不同,他要考慮大局,想了一會兒,覺得這樣的自己實在是太不該了,皇帝讓他來洛陽,便是讓他快點結案,現在自己前怕狼後怕虎,豈不是讓皇帝對於自己的能力不滿意。
最終駱養性拍板定論,抓。
李世超鬆了一口氣,他還真的怕駱養性不敢動手,若是這樣子的話,錦衣衛便跟以前一樣,要一直被東廠壓製。
駱養性取出剛來洛陽時朱由檢給予他的聖旨,交給李世超,讓李世超帶領二十名錦衣衛去趙府抓人。
李世超雙手接過旨意後,也不耽擱,立即動身,奔赴趙府抓人。
實際上駱養性不知道他在一個正確的時間做了一個正確的決定,因為那名千戶所擔憂的事情是有理的,李世超想要迫切的宣示自己的能力與手腕,才如此提議,巡撫主管一省軍政要務,即便朱由檢對其不滿,也不能輕易廢黜,官位做到這個級別的,在朝堂之上總會有些糾纏,貿然行事,必定會讓錦衣衛成為眾矢之的,可現在卻不比以往了,隻因為宋明義聯合陝西三十多名官員,共同上奏,彈劾李爍,奏章到了京師,引發了渲染大波。
說起現在的朝政不比以前那般安靜,先是劉權上奏說錦衣衛被殺,事態嚴重,有損國威,理應嚴懲,後又有宋明義聯合官員彈劾李爍,目無法紀,強張跋扈,動用兵馬,強逼鄉紳。
朝堂之上的官員幾乎一邊倒的都在說李爍的壞話。
朱由檢的壓力也有些大,而他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處理這件事情上來。
朱由檢心裏麵認同李爍的作為,頂著壓力,把所有的奏章全部壓下,後又召見了內閣首輔黃立極,輔臣李國普二人與乾清宮議事,以應付明日的大朝會。
當然黃立極本來就看不上李爍,對待李爍的大膽行事,心中也十分不舒服,這不是胡鬧嗎,他認為李爍這麽辦,便是胡作非為,禍國殃民,可即便心中如此想,他也沒有說李爍什麽壞話,反而對其說上一兩句好話,那是因為黃立極清楚,按著朱由檢現在對自己的看法,他在內閣首輔的位置上也呆不了多久,待到與蒙古簽訂盟約以後,他便會如田爾耕一般,退出大明王朝的權利中心,他必須為自己尋找一個體麵的下台。
李國普也提出些自己的看法,有貶有褒,看起來頗為中立。
三人的議事,朱由檢也沒有什麽收獲。
在屏退二人後,他又把劉權召來,讓劉權聯絡靠近他的禦史共同出言,為李爍鼓旗呐喊,當時劉權有些為難,可最後也沒有拒絕朱由檢,表示盡力而為,實際上劉權也在做一種選擇,若是此時出麵聯絡禦史替李爍說話,那他的身上便會打上新黨的標簽,怎麽也洗刷不掉,日後,陝西因為此事,發生重大的****,那他也難逃其責,而他同意為李爍說話,也是選擇成為了一個賭徒,他選擇相信李爍的能力,陝西絕對不會因為此事而發生什麽變動。
朱由檢知道明日的大朝會絕對是一場龍爭虎鬥,截殺錦衣衛這件事情與李爍動兵這事相比的話,又顯得有些微不足道,不過他心中卻沒有什麽懼意,那是因為他早就有了心理準備,並且做了最壞的打算。
而此時的李爍在陝西巡撫衙門中設了一場酒席,宴請被抓到長安的鄉紳富戶。
整個巡撫衙門中站滿了士兵與錦衣衛。
李爍端起酒杯,道:“本官把你們請到長安,便是想求大家一件事情。”
“有這麽請人的嗎?”
“對啊。”
“沒有王法,沒有天理。”
“大膽,撫台大人訓話,你們也敢插嘴。”站在一旁的沈鐵牛怒聲喊道。
沈鐵牛樣貌醜陋猙獰,他這一說話,倒是把說話的那幾名鄉紳給嚇住了。
李爍看著無人再敢開口,心中頗為滿意,
“剛剛有人說,沒有王法,沒有天理,那本官便問眾位員外,何為王法,又何為天理,難不成侵占軍田便是服了王法,拒不受罰,便是應了天理嗎?”李爍一下子把酒杯摔倒了地上。
清脆響聲襲來,個別鄉紳聽到後,嚇得站立起來。
“本官想求你們的事情,便是把軍田歸還,有糧交糧,無糧交銀,也好讓本官與曹布政使對朝廷有個交代。”李爍雖嘴中說著求著,但語氣之中卻無半點求乞之意,反而用著一種不可拒絕的口氣。
“那我們要是不交呢?我們的田地是我們自己用白花花的銀子買的,即便是朝廷追究,罪責應該是那些賣的人,又與我們這些買的人何幹呢?”一個膽大的鄉紳站起身說道。
“若是不交,朝廷會治本官的罪,在這之前,本官也會讓你們吃盡苦頭。”李爍狠聲說道。
李爍話音落後,站在那人身邊兩名士兵便把說話這人拉出,走上去四個錦衣衛,不由分說,直接開打。
這個主意是曹德章給他出的,曹德章在地方時日已久,當然清楚地方鄉紳,對付他們不能光用好話,必須讓他們吃些苦頭,而在宴請鄉紳之時,便嚴懲一個出頭之人,殺雞給猴看。
這人痛苦呻吟,躺在地上不住的求饒。
不過李爍卻沒有開口說話,直到這人奄奄一息之時,李爍才開口道:“助手。”
四名錦衣衛得令停手。
“把他關進大牢。”
“是。”
希望大家能夠提出寶貴的意見,希望大家都能喜歡這本小說,也希望大家多多收藏,多多推薦,多多支持,不勝感激